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优厚的地理和自然因素,青岛经济发展较快,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自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普惠金融作为平衡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在缓解贫困、缩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大环境,首先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其次对普惠金融的概念做了简要的介绍并说明了其基本理论与作用机理,利用一些统计数据对青岛市的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然后根据金融服务使用和金融服务可行性两个维度,计算青岛市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城市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回归分析,由此得出了相应的实证结论,最后根据所得的实证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普惠金融2005年被联合国提出,在2016年引入到我国,其对缓解贫困、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有着不同的关系,目前学者研究认为其关系主要有:正相关、负相关、倒“u”型这三种。
一、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
(一)普惠金融對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依据
1.金融深化论
R.I.麦金农和E.S.肖认为,经济会随着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就比如金融发展较好的时候,人们闲散的资金增加,就会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而获得收益,这种由于投资获得的额外收益,使得人们想要更多地投资,以此使经济的情况得到提升。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将改善大的经济环境,然后改善投资环境,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
2.金融结构论
戈德史密斯提出,“由国家经济结构决定的FIR取决于居民的储蓄情况和财富平衡等的基本特征,如果对这些因素的认识不够彻底,那就不能准确地研究投资和储蓄的特征”。因此,想要实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就只能通过实施储蓄向投资的转变。但金融结构理论指出,多种多样的金融工具是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所必需的。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是如此,它需要增加金融供给,同时也会使金融结构发生变化。
3.金融抑制论
金融抑制的观点表现为:从动态经济发展方面来看,政府部门可以使用政治权力来控制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但是政府的这种过度控制将会影响金融体系的正常发展,一旦金融体系落后了又会使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最终进入了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相互落后、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的状态。
(二)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作用机制
1.门槛效应
金融发展中存在着门槛效应,它是指在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金融服务机构主要包含金融机构等,他们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起这类费用,由此金融门槛就产生了。而发展普惠金融就是强调“普惠”二字,它的重点在于为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和个人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在实践中则强调对农业的微利。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今天,一些被传统的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农村人口和小微企业,在普惠金融的条件下也可以获得合适且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因此农村居民或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从而使得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下降。
2.非均衡效应
金融服务的非均衡效应指的是金融机构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稀缺有限的,所以它在不同地区之间配置金融资源的时候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但随着普惠金融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也得到了相应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重点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覆盖密度,为农村居民进行金融服务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的、适合农村居民的金融产品,增加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所以随着包容性金融的发展金融排斥现象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进一步缩短了城乡收入差距。
3.减贫效应
金融服务的减贫效应是指由于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也使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收入较低的群体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从而使收入得到增加,因而缓解了贫困。这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覆盖面越来越广。同时为了让更多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满足,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也应运而生,它们通过向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例如存贷款、保险等,使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从而缩短城乡收入差距。
4.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某一起始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高收入者手中的闲散资金多,可以购买一些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中获得较大的收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一方面社会上的就业机会增加,一些非自愿失业的人有了工作;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也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得政府可以更好的进行转移支付解决民生问题或者提供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与建设,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又会缩小。
二、青岛市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本文的实证分析中选择的被解释变量为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采用相对值法,即为城乡收入差距比,并用GAP表示;解释变量为普惠金融指数,从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和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两个维度得出,并用IFI表示。控制变量为城镇化率(UR)和经济发展水平(PGDP)。
(二)实证分析结果
在考虑到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上,并且为了分析青岛市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构建了如下的数据模型:
其中t表示第t年,为随机干扰项。
本文实证部分主要是基于市域视角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就2010-2018年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城镇化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都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而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 第二,从以上三个指标来看,城镇化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響居中;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小。
第三,对以上三个指标的分析可得出控制变量与解释变量都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以上假设成立。
第四,由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经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青岛市存在着较大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现代化的二三产业,而农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产品收入,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农村相比较为完善,而且青岛市的普惠金融发展较晚,虽在逐年稳步上升,但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再加上存在的金融服务门槛并不能被完全抵消,所以普惠金融对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作用并不是很大。这也是以后需要注意并加以改善的地方。
三、政策建议
(一)有针对性的发展普惠金融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这是由于普惠金融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其存在的金融门槛。所以,有针对性的发展包容性金融,减少存在的金融门槛,可以有效地缩短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
首先,在金融机构对资源进行分配时,应由政府出台并制定一定的激励与监管制度,在提高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动力上,可以对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等地区进行适当的政策照顾或补偿。其次,鼓励金融机构提升技术来研究出新的具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金融服务多元化,金融机构需要提高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来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然后,对包容性金融方面的法律与规制也要合理制定并完善。最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对于共享金融的理念和互联网金融的公共平台要合理且最大化利用。
(二)科学健康引导城镇化建设
由上面的实证分析可得青岛市的城镇化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这是因为青岛市地区间的差异比较大,并且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的发展也很不均衡。所以在发展城镇化的时候不能只追求速度上的进步,这样既不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制定好城乡发展的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因地制宜、整体推进,要加快农村地区的建设步伐,加快第二三产业、个体经济的发展,来使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得到较好的转移,进而增加了农民获得收入的渠道。其次,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基本素质,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职业竞争的需求,还应平衡应试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发展。最后,政府应该在科学地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以此来使农村居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并且也为农村地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合理发展经济
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所以我们要在合理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的发展,以此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首先,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外贸产品结构,众所周知贸易开放可以提高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想缩短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力度,还可以开放农产品的对外交易市场,使“三农”的发展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便利。。其次,要大力发展科技,利用科技的进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为各个高校或者企业提供农业发展的课程,使得农村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最后,保障用地的择优性。根据国家下达的政策,并结合青岛市各个区域的土地使用的实际情况,使越来越多的土地可以利用性质转化指标。
四、结语
通过对青岛市2010-2018年的普惠金融指数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同向变动,即现阶段加大青岛市的城镇化率会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反向变动,即现阶段增加青岛市的普惠金融指数或者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适当的缩短城乡收入差距。要想有效的缩小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要从针对性的发展普惠金融、科学引导城镇化建设和合理发展经济三个方面入手。
(作者单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普惠金融2005年被联合国提出,在2016年引入到我国,其对缓解贫困、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有着不同的关系,目前学者研究认为其关系主要有:正相关、负相关、倒“u”型这三种。
一、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
(一)普惠金融對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依据
1.金融深化论
R.I.麦金农和E.S.肖认为,经济会随着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就比如金融发展较好的时候,人们闲散的资金增加,就会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而获得收益,这种由于投资获得的额外收益,使得人们想要更多地投资,以此使经济的情况得到提升。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将改善大的经济环境,然后改善投资环境,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
2.金融结构论
戈德史密斯提出,“由国家经济结构决定的FIR取决于居民的储蓄情况和财富平衡等的基本特征,如果对这些因素的认识不够彻底,那就不能准确地研究投资和储蓄的特征”。因此,想要实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就只能通过实施储蓄向投资的转变。但金融结构理论指出,多种多样的金融工具是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所必需的。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是如此,它需要增加金融供给,同时也会使金融结构发生变化。
3.金融抑制论
金融抑制的观点表现为:从动态经济发展方面来看,政府部门可以使用政治权力来控制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但是政府的这种过度控制将会影响金融体系的正常发展,一旦金融体系落后了又会使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最终进入了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相互落后、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的状态。
(二)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作用机制
1.门槛效应
金融发展中存在着门槛效应,它是指在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金融服务机构主要包含金融机构等,他们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起这类费用,由此金融门槛就产生了。而发展普惠金融就是强调“普惠”二字,它的重点在于为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和个人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在实践中则强调对农业的微利。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今天,一些被传统的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农村人口和小微企业,在普惠金融的条件下也可以获得合适且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因此农村居民或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从而使得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下降。
2.非均衡效应
金融服务的非均衡效应指的是金融机构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稀缺有限的,所以它在不同地区之间配置金融资源的时候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但随着普惠金融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也得到了相应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重点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覆盖密度,为农村居民进行金融服务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的、适合农村居民的金融产品,增加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所以随着包容性金融的发展金融排斥现象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进一步缩短了城乡收入差距。
3.减贫效应
金融服务的减贫效应是指由于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也使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收入较低的群体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从而使收入得到增加,因而缓解了贫困。这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覆盖面越来越广。同时为了让更多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满足,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也应运而生,它们通过向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例如存贷款、保险等,使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从而缩短城乡收入差距。
4.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某一起始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高收入者手中的闲散资金多,可以购买一些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中获得较大的收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一方面社会上的就业机会增加,一些非自愿失业的人有了工作;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也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得政府可以更好的进行转移支付解决民生问题或者提供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与建设,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又会缩小。
二、青岛市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本文的实证分析中选择的被解释变量为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采用相对值法,即为城乡收入差距比,并用GAP表示;解释变量为普惠金融指数,从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和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两个维度得出,并用IFI表示。控制变量为城镇化率(UR)和经济发展水平(PGDP)。
(二)实证分析结果
在考虑到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上,并且为了分析青岛市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构建了如下的数据模型:
其中t表示第t年,为随机干扰项。
本文实证部分主要是基于市域视角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就2010-2018年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城镇化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都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而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 第二,从以上三个指标来看,城镇化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響居中;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小。
第三,对以上三个指标的分析可得出控制变量与解释变量都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以上假设成立。
第四,由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经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青岛市存在着较大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现代化的二三产业,而农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产品收入,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农村相比较为完善,而且青岛市的普惠金融发展较晚,虽在逐年稳步上升,但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再加上存在的金融服务门槛并不能被完全抵消,所以普惠金融对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作用并不是很大。这也是以后需要注意并加以改善的地方。
三、政策建议
(一)有针对性的发展普惠金融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这是由于普惠金融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其存在的金融门槛。所以,有针对性的发展包容性金融,减少存在的金融门槛,可以有效地缩短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
首先,在金融机构对资源进行分配时,应由政府出台并制定一定的激励与监管制度,在提高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动力上,可以对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等地区进行适当的政策照顾或补偿。其次,鼓励金融机构提升技术来研究出新的具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金融服务多元化,金融机构需要提高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来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然后,对包容性金融方面的法律与规制也要合理制定并完善。最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对于共享金融的理念和互联网金融的公共平台要合理且最大化利用。
(二)科学健康引导城镇化建设
由上面的实证分析可得青岛市的城镇化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这是因为青岛市地区间的差异比较大,并且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的发展也很不均衡。所以在发展城镇化的时候不能只追求速度上的进步,这样既不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制定好城乡发展的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因地制宜、整体推进,要加快农村地区的建设步伐,加快第二三产业、个体经济的发展,来使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得到较好的转移,进而增加了农民获得收入的渠道。其次,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基本素质,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职业竞争的需求,还应平衡应试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发展。最后,政府应该在科学地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以此来使农村居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并且也为农村地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合理发展经济
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所以我们要在合理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的发展,以此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首先,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外贸产品结构,众所周知贸易开放可以提高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想缩短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力度,还可以开放农产品的对外交易市场,使“三农”的发展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便利。。其次,要大力发展科技,利用科技的进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为各个高校或者企业提供农业发展的课程,使得农村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最后,保障用地的择优性。根据国家下达的政策,并结合青岛市各个区域的土地使用的实际情况,使越来越多的土地可以利用性质转化指标。
四、结语
通过对青岛市2010-2018年的普惠金融指数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同向变动,即现阶段加大青岛市的城镇化率会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反向变动,即现阶段增加青岛市的普惠金融指数或者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适当的缩短城乡收入差距。要想有效的缩小青岛市的城乡收入差距要从针对性的发展普惠金融、科学引导城镇化建设和合理发展经济三个方面入手。
(作者单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