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围手术期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术、麻醉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围手术期膈肌功能障碍(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 DD),膈肌超声监测可以准确测量膈肌的厚度和活动度,精准反映围手术期膈肌功能改变,帮助麻醉医师早期甄别DD患者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文章对膈肌超声监测在围手术期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膈肌超声监测术前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脓毒症、脑卒中相关的膈肌功能损伤,术中识别臂丛神经阻滞造成的DD,术后评估心脏、胸腹部手术后膈神经损伤以及指导拔管。膈肌超声监测有助于麻醉医师优化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案并改善患者预后,是新时期麻醉医师的必备技能。

其他文献
活动抑制型谵妄(hypoactive delirium, HD)作为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一种重要亚型,占总体POD患者的50%,其死亡风险可能更高、预后更差。但目前此种类型谵妄不易识别,并且临床医师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文章系统介绍了POD的定义、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发病机制,进一步阐明了术后HD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评估、预防
目的了解2015—2020年杭州市献血人群HIV感染特征,为血液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2020年浙江省血液中心收集的杭州市献血者纳入研究,采集血液样本后采用2个不同厂家ELISA试剂检测HIV抗体,比较2种试剂的检测吸光度值与cut off的比值(COI值),核酸扩增技术检测HIV RNA。分析判定为HIV感染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献血次数、性行为等特征。结果检测样本数为1 06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