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别人对改革认识不到位?
肖亚庆:先出清
今年3月12日的梅地亚中心,公开场合第一次面对记者的肖亚庆,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有关国企改革进展为何缓慢?
彼时履新不久的肖亚庆,在“澄清”了几项国资委所做的重要工作后,留下了一段至今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们也不否认,有极个别的人、极个别的管理者对改革可能认识不到位,可能有极个别的人对改革的困难遇到了阻力,担当精神不够,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这是个别的。对于这些个别的人,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先出清。必须把改革做好,这是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者现在的心情。”
事实上,肖亚庆向来敢于突破,任职央企中铝的经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今出任国资委主任,具备央企履历和全局视野的肖亚庆,被外界寄予厚望。
然而推进国企改革,不仅仅需要勇氣还需要“更懂企业”。肖亚庆在答记者问时坦言:“国企改革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想我们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效。”
在被问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还会有哪些举措时,肖亚庆谈了九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文件体系。二是要深入推进十项改革试点。三是要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资委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理清。四是完成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五是加大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力度。六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七是推动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优化布局结构。八是要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九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
上任以来,肖亚庆仅公开活动就近30项,会见瑞士嘉能、诺基亚、力拓、美铝等外资企业高管;赴陕西、天津、湖南调研国企提质增效工作;对中航工业、中国石化、中化集团、航天科技等多家央企展开密集考察;与李稻葵、张维迎、迟福林、叶檀等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国企改革。
文件下半年出齐,国企改革进入“施工期”;肖亚庆首次给出改革时间表
如果说3月12日的表态更像是新官上任后的“务虚”,那么一百余天后的6月30日,向全国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时,他显然随着改革的推进有了更细致更实际的统筹思考,改革的路线图也有了新意。
根据肖亚庆的报告,今后一段时间,有五件事将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第一,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第三,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第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第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改革措施尽快落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后发现,“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也即此轮国企改革的文件体系设计部分,已悄然从过去几年的头条工作变成了最后一条。
李锦对此表示,今年是国企改革的落实年,随着下半年国企改革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出台,国企改革也将进入由设计到施工的攻坚阶段。“国企改革文件将进入密集出台期,文件出齐后有很多事要做。”
进入“施工”阶段后,国企改革在重组整合、股权多元化等重点领域有望破局。
肖亚庆透露,国企改革将推动重组整合,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进一步精干主业,推动产业链关键业务的重组整合,优化配置同类资源,实行专业化运营,提升中央企业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肖亚庆强调,鼓励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和融合发展,同时还要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通过分类管理、调整国有持股比例等措施,逐步优化国有股权结构。
肖亚庆透露,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对解决有关问题首次给出了时间表,比如饱受诟病的央企下属企业和管理层级过多,这一问题之前甚至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过问。
一家央企能有多少家下属公司?这个问题或许连这个企业的董事长也说不清楚。在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这种现象质问道:“连董事长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的企业到底有多少家子公司、孙子公司,这怎么能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力呢?”
不仅子公司多,央企的管理层级也不少。目前有34家央企的管理层级超过5级,最多的甚至达到了9级。对此,李克强总理指出,“必须下决心解决清理!”
肖亚庆在报告中透露,力争在3年内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级减至3~4级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此外,在谈到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时,报告明确指出:今明两年中央企业压减10%左右的钢铁、煤炭现有产能。采取强化管理、改造提升、债务重组、关闭撤销、破产清算等方式,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在谈到外界关注的推动重点改革措施尽快落地时,肖亚庆表示,坚持试点先行。抓好十项改革试点工作,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等提法也出现在了他的表态中。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试点能不能迈开步子,蹚出路子,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随着十项改革试点加快,企业试点将全面推开”。
6月27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面对国企改革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真刀真枪”地推动?吴敬琏说:首先要建立改革共识,其次要落实责任主体,最后要对负有责任的机构建立督办、督察和责任追查工作机制,“要形成一种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导向”。
最新消息
7月14日,在本期刊物即将付印之时,记者获悉国务院国资委于当日下午召开媒体通气会,其中通报央企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通气会上介绍,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粮集团、国投公司试点工作继续深化,陆续将21项权利归位于或授予企业,在此基础上,选择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选择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7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在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4家的试点进一步深化。
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选择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等3对重组企业开展了试点。
中央企业信息公开试点选择中粮集团、中国建筑等2家企业开展了试点。
剥离企业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选择部分省份开展了试点。
各地普遍将试点作为推动改革文件落地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启动国企国资改革试点147项,已有50项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肖亚庆:先出清
今年3月12日的梅地亚中心,公开场合第一次面对记者的肖亚庆,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有关国企改革进展为何缓慢?
彼时履新不久的肖亚庆,在“澄清”了几项国资委所做的重要工作后,留下了一段至今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们也不否认,有极个别的人、极个别的管理者对改革可能认识不到位,可能有极个别的人对改革的困难遇到了阻力,担当精神不够,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这是个别的。对于这些个别的人,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先出清。必须把改革做好,这是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者现在的心情。”
事实上,肖亚庆向来敢于突破,任职央企中铝的经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今出任国资委主任,具备央企履历和全局视野的肖亚庆,被外界寄予厚望。
然而推进国企改革,不仅仅需要勇氣还需要“更懂企业”。肖亚庆在答记者问时坦言:“国企改革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想我们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效。”
在被问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还会有哪些举措时,肖亚庆谈了九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文件体系。二是要深入推进十项改革试点。三是要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资委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理清。四是完成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五是加大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力度。六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七是推动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优化布局结构。八是要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九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
上任以来,肖亚庆仅公开活动就近30项,会见瑞士嘉能、诺基亚、力拓、美铝等外资企业高管;赴陕西、天津、湖南调研国企提质增效工作;对中航工业、中国石化、中化集团、航天科技等多家央企展开密集考察;与李稻葵、张维迎、迟福林、叶檀等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国企改革。
文件下半年出齐,国企改革进入“施工期”;肖亚庆首次给出改革时间表
如果说3月12日的表态更像是新官上任后的“务虚”,那么一百余天后的6月30日,向全国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时,他显然随着改革的推进有了更细致更实际的统筹思考,改革的路线图也有了新意。
根据肖亚庆的报告,今后一段时间,有五件事将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第一,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第三,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第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第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改革措施尽快落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后发现,“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也即此轮国企改革的文件体系设计部分,已悄然从过去几年的头条工作变成了最后一条。
李锦对此表示,今年是国企改革的落实年,随着下半年国企改革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出台,国企改革也将进入由设计到施工的攻坚阶段。“国企改革文件将进入密集出台期,文件出齐后有很多事要做。”
进入“施工”阶段后,国企改革在重组整合、股权多元化等重点领域有望破局。
肖亚庆透露,国企改革将推动重组整合,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进一步精干主业,推动产业链关键业务的重组整合,优化配置同类资源,实行专业化运营,提升中央企业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肖亚庆强调,鼓励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和融合发展,同时还要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通过分类管理、调整国有持股比例等措施,逐步优化国有股权结构。
肖亚庆透露,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对解决有关问题首次给出了时间表,比如饱受诟病的央企下属企业和管理层级过多,这一问题之前甚至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过问。
一家央企能有多少家下属公司?这个问题或许连这个企业的董事长也说不清楚。在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这种现象质问道:“连董事长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的企业到底有多少家子公司、孙子公司,这怎么能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力呢?”
不仅子公司多,央企的管理层级也不少。目前有34家央企的管理层级超过5级,最多的甚至达到了9级。对此,李克强总理指出,“必须下决心解决清理!”
肖亚庆在报告中透露,力争在3年内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级减至3~4级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此外,在谈到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时,报告明确指出:今明两年中央企业压减10%左右的钢铁、煤炭现有产能。采取强化管理、改造提升、债务重组、关闭撤销、破产清算等方式,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在谈到外界关注的推动重点改革措施尽快落地时,肖亚庆表示,坚持试点先行。抓好十项改革试点工作,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等提法也出现在了他的表态中。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试点能不能迈开步子,蹚出路子,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随着十项改革试点加快,企业试点将全面推开”。
6月27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面对国企改革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真刀真枪”地推动?吴敬琏说:首先要建立改革共识,其次要落实责任主体,最后要对负有责任的机构建立督办、督察和责任追查工作机制,“要形成一种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导向”。
最新消息
7月14日,在本期刊物即将付印之时,记者获悉国务院国资委于当日下午召开媒体通气会,其中通报央企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通气会上介绍,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粮集团、国投公司试点工作继续深化,陆续将21项权利归位于或授予企业,在此基础上,选择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选择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7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在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4家的试点进一步深化。
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选择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等3对重组企业开展了试点。
中央企业信息公开试点选择中粮集团、中国建筑等2家企业开展了试点。
剥离企业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选择部分省份开展了试点。
各地普遍将试点作为推动改革文件落地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启动国企国资改革试点147项,已有50项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