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转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活力;中职学校就必须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上狠下功夫,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我们逐渐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在此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是当前家长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家庭教育的困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 引言
家庭教育贯穿于一个人的终身,其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做好家庭教育对孩子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一把教育的双刃剑,如何应用好“互联网+”技术,使得“互联网+”的作用与价值得到最大发挥,不仅是当前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想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做好家庭教育,首先家长就必须对“互联网+”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基于对“互联网+”时代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在“互联网+”时代下合理、有效的做好家庭教育,同时也能够使得“互联网+”的作用和价值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体现。本文就对“互联网+”时代下家庭教育的困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二 互联网下学生家庭分析
学校和家庭教育对学生具有一致性的影响特点,同时,基于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学生入学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变得极为重要。过去,互联网发展缓慢,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一般是通过家访、家长会、打电话的形式开展,从发展实际来看,这种沟通方式比较费力,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中职院校家校共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文章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实际,具体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做法。
1.“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并与各个行业产生了密切的联系,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于教育而言,“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主要是指学校、教师、家长借助先进的移动设备和网络终端来教育、引导学生。当前,上网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手段,学生已经能够在学习平台上下载作业、在论坛上讨论、上網查找学习资料等。可见,网络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快速、高效地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 传统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1 家校共育时间存在冲突
从传统的家校共育发展实际来看,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繁杂,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授课和校验工作,还需密切关注和协调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等。但是,从家校共育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班主任和家长能够教育学生的时间往往出现冲突,不利于提升家校共育的时效性。
2 家校共育对象来源广泛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经历了中考失利,有的学生在上初中时早已被教师遗忘,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自制力缺乏,学习兴趣不高,有些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少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他们的成长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都导致中职院校家校共育的工作难度加大。
3 家校共育沟通方式单一
过去,传统的家校共育方式是在每一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或者偶尔打电话交流,这种家校共育方式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家校共育问题。例如,召开家长会时,往往是教师单方面地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而家长则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解,不难看出,家长没有充分地表达和发言机会,无法发挥家长在家校共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 “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优化策略
1 通过家校共育联动平台的打造明确家校育人职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为此,学校需要积极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优势打造家校联动平台。
家校联动新平台的搭建能够为家校共育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持。学校和家庭二者合力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化家校共育机制,明确家校在育人方面的不同任务和职责,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教师借助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展示学校办学思路、班主任带班理念等,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此外,家长需在思想态度上为家校共育平台的打造提供软件支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将孩子在校外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上传。
2 通过家校共育联动平台的打造优化家校共育方式
第一,打造班级QQ群。班级成立初,教师就应建立学生和家长QQ群,借助QQ群商讨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发布作业、网上授课、投票制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反馈孩子在校内校外表现,QQ群的合理使用能够让教师和家长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第二,开通班级空间。在班级空间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把班级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让家长通过空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并针对各个事件和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文字的形式实现家长和教师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及时发布学生动态、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亲子共读读后感等,加强班级凝聚力的同时,让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第四,开发校讯通。学校可以联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发校讯通系统,建设专用的APP软件辅助学生管理。例如:学生入校和离校的刷卡信息可以实时显示在APP中;学生选课、考证报名、成绩查询、课程学习、心理咨询预约均可在该APP进行。同时,学校为每位家长开通账号,通过校讯通的使用实现智能化管理,体现出家校对孩子的关心,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提升家校共育的时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