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回访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出院患者康复影响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nla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使用电话回访教育来对冠心病患者出院之后的康复治疗进行干预,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医护人员进行每月1次的电话回访教育,来对患者的用药来进行监督,并对患者术后1年的并发症和康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电话回访教育大大提高了冠心病患者术后出院的依从性,保证患者的自我保健,有效降低了不利因素的出现,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电话回访教育能够保证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率,减少二次住院的几率,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
  【关键词】电话回访教育;冠心病;术后出院;患者康复;影响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92-02人类循环系统中最普遍的疾病是冠心病[1](CHD),在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状况,而且还能够保证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冠心病在术后出院之后的依从性不高,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通过电话回访教育来提高冠心病患者术后出院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通過医护人员进行每月1次的电话回访教育,来提高患者术后出院的依从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56-75岁之间。所抽取的患者能够进行流畅的交流,在精神方面不存在着精神疾病以及其它方面的障碍。
  1.2治疗方法医护人员要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回访登记,例如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情况、入院时间、电话号码以及地址等,为电话回访教育提供便利;要在医护人员中挑选几名固定的电话回访人员,以便于能够熟练的掌握冠心病自我的护理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提高患者遵从医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教育,以保证电话回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通常情况下,在患者出院后一周就可以进行电话回访教育,并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来对电话回访教育的时间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电话回访教育时,医护人员要主动的向患者询问病情,并对患者出院之后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例如服药、饮食、健康状况、锻炼以及复诊等。并对患者进行回门诊复诊的提醒,并提醒患者一旦出现胸痛、头晕、胸闷以及心率失常等现象时,一定要及时的去复诊,医护人员要对电话回访教育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下次的电话回访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2结果
  在冠心病患者出院之后进行电话回访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且提高患者自我身体健康的重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冠心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极大的作用。所抽取的120例患者中,92%的患者都能够遵从医嘱按时服用药物,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对于身体不适的情况也能够及时就诊,有效提高了冠心病的康复水平。3讨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最主要方式,而患者出院之后的预防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从而有效控制患者二次入院的次数。电话回访教育能够有效对患者出院之后的康复进行干预,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不良习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水平。
  电话回访教育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能够保证患者在出院之后遵从医嘱。患者在出院之后,随着出院时间的增长,会将医护人员的嘱咐逐渐遗忘,从而渐渐遗忘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服药,因此电话回访教育能够起到对患者提醒的作用,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给予干预,以保证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正确的服药,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康复水平。还能够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极具信任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4],为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有效的渠道。
  自从我院开展电话回访教育之后,有效降低了患者二次住院的次数,对患者的出院之后的行为进行纠正,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及时的提醒患者进行复诊[5],从而起到疾病预防的目的。电话回访教育还为医护人员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交流提供了渠道,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给予干预,从而降低冠心病反复发作的几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整体能力。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出院之后进行电话回访教育,不仅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压力,为医院进行患者健康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6],从而实现了对患者全方位的护理。电话回访教育的开展,还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技巧和冠心病出院后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充分的体现医护人员的价值,发挥医护人员的作用,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孔群容,李么琴,易虹,崔茗.电话回访在鼻内镜鼻窦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1(09):124-126.
  [2]宁文瑾.中西医结合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3]李晓露.电话回访在提高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6(02):300-301.
  [4]刁晓兰,刘乾惠,王惠兰.针对性信息支持对冠脉介入术后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03(16):1917-1918.
  [5]彭红娟,林玲,徐海梅,赵莹莹,阚静,刘彦,陈绍良,徐兢.冠心病介入术后临床随访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3,09(10):24-26.
  [6]郑丽梅,佘婷婷,周燕,姚勋霞,宋瑰琦.扩大电话回访对PCI术后患者医嘱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06(04):38-3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80例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布比卡因、芬太尼联合镇痛,对照组单纯采用布比卡因进行镇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期刊
目的:研究在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118例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
【摘 要】目的:观察探讨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1月某院收治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8例,前者给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后者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评价疗效,统计持续疗程、24个月患者结局。结果:联合组接受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0.18±2.18)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住院换做预防医院感染意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妇科住院患者120例进行分析,对患者采取相应预防医院感染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分别在患者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对于调查后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后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前后对妇女调查的结果表明,在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理解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均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进行前后比较具有差异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妊娠高血压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心率、24h尿蛋白定量和水肿情况的差异,随访到产后,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和新生儿评分。结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更好,心率正常,24h尿蛋白定量正常,水肿程度轻,产后出血情况好,新生儿评分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氧化损伤的影响,探求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AS)机制。方法:在高胆固醇饮食基础上建立兔AS模型,随机分组,检测各组兔主动脉AS面积、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丙二醛含量及血清脂质浓度。结果:氨氯地平组兔主动脉AS面积显著降低(P<0.01),SOD活力明显升高(P<0.01),丙二醛含量减少(P<0.01)。结论:氨氯地平通过改善抗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