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l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更是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注意以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在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课堂教学面临着重大变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运用信息技术,帮助理解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多种。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有机的整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难以体会,这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景观;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结合对“众星捧月”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并由此展开讨论:要不要重建圆明园?说说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中的话题。这样利用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便于理解,突破了难点,感悟也能水到渠成。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语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可见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画面感染力强。如《草原》一文,老舍对他初入草原的印象是这样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是小丘,草地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和,就像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天际…”,在这里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如:“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凭学生的一般生活经验很难有广阔辽源之感。此时可用录像,通过镜头的拉近、拉远,画面的更迭、定格,让学生比较、观察、体会,反复吟诵表示画面的句子,在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深远、朦胧的意境美,产生明快、愉悦的情感。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容量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突破书本限制,发挥其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扩充教学知识量,丰富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容量。比如《鲸》一课,在鲸的种类中介绍了鲸分成须鲸和齿鲸,但是具体哪些鲸属于须鲸,哪些鲸属于齿鲸,课文只字未提。这些鲸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有什么区别,我们也无从知晓。课文只提到“虎鲸”,它属于哪一类却没有说。教师在备课时通过信息网就可以查到大量的关于鲸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你还知道哪些鲸是属于哪一类的?”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在网上查到蓝鲸、虎鲸等图片资料,并通过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它是哪一类鲸,有什么特点。把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写作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利用信息技术这一信息快车,蕴育学生的创造性的人格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到很多有关地球美景的录像,浩瀚的宇宙、美丽的地球、高山平原、河流大川;学生仿佛置身美丽的地球的怀抱,不由心旷神怡。然而,一段段触目惊心的真实录象,又让学生惊骇不已,森林被大量砍伐,草原被毁,动物被大量捕猎,濒于灭绝,沙尘满天,垃圾成山,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学生被深深震惊了,写下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耐人回味,道出心中的真话、实话。学生的思维、知识系统、能力结构、思维习惯及其思维的开阔度及敏捷性都有大的飞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加强了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教育。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电教手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现代化信息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讲,学生是听众,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不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致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厌倦。如何改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看法,重新提升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是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探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学习态度  随着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高中生物教材的设计也更加体现了对学生态度情感的培养。因此
摘 要: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历史老师也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放弃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课堂上和学生做到很好的互动。教师要试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知道他们怎样进行自主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培养兴趣  学生升入初中以后,接收到很多新知识,平日所学的科目也有所增加,内容难度加大,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刚开始学生
摘 要:在我国,英语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学科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和英语语言环境的限制,造成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口语交际能力亟待提高。广大农村英语教师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成为当务之急。英语作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语言,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交际,让学生养成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数学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如何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效地进行创新思维,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教学环境;探求知识;兴趣;直观教学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产生发展的过程。数学是人类生产生活重要的工具,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为社会的主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开发学生智力的好时期,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时期。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在知识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研究,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教育教学作为培养
前不久,“我们”二字被铺天盖地的秀恩爱用烂在了网络中。其中,一张主人公头发花白,相偎相靠的“我们”无意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是歼-10原型机的总设计师宋文骢与总工程师薛炽寿。他们正注视这自己为之奉献了一生的战斗机的首飞。这一飞,耗尽了他们无悔的一辈子!  看着他们微微佝偻的背影,想起了顾城的《门前》~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两个老人搭着肩,没有言语交流。他们的眼前,是如亲人般的歼-10战斗机
“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梨乃世界自然之物,无法思考,任由人们摆布。相比于如此之类事物,人的思维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心之所向。  心中信念明朗的人不在少数,其中,著名断臂钢琴家~刘伟却格外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刘伟,一个农村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因为儿时的一次意外触电事故,使他不得不选择截去双肢。从此,他的生活开始“与众不同”。翻天覆地的改变让他一度曾想过放弃自己,但对钢琴的喜爱与向往支撑他走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