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统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为本地区、本系统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是当前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 资源共享 区域合作
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以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为路线,主要是指将规模小的、分散的图书馆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比较大的联合实体,图书馆区域合作、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整合所在地区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获得双赢乃至多赢。这就要求成员馆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实现规划统一、布局合理、协作分工、联合保障的建设方针。优化地区内合作馆的整体信息资源布局,提高地区内合作馆信息资源保障与使用水平,构建地区内品种齐全服务高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1 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走区域合作的前提
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取长补短、谋求双赢乃至多赢、扩增资源量、加强核心竞争力。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对照社会工程学系统优化理论,将若干实体单位组合在一起,利用其优势产生的正效应、补偿其他实体单位的劣势所产生的负效应,从而使系统整体的正效应大大增强。减少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建馆时大量馆藏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了各馆横向交流与合作,这点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2 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走区域合作、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2.1 图书馆购书资金预算限制与各类书刊、数据库资源价格大幅涨价的矛盾。图书馆作为大量社会信息资源的收藏与集散地,年年都会购置大量的信息资源,其中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第三方数据库等等。但是,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受到购书经费的限制,资金预算问题一直是制约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规模发展的一大瓶颈。这几年来,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用的大幅提高,严重制约了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正常发展。文献购置经费的短缺、资源价格的猛涨导致供需之间矛盾不断加剧,现实形势迫使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必须走区域合作、资源共建共享之路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电子阅览室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减少学校的图书购置方面的经费开支,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
2.2 单一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量,从根本上讲世界上任何图书馆收藏的资源信息都不是无限的,尤其是在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爆炸发展的现代社会,不管哪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齐全所有的资源信息。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不可能只局限在单个馆藏的信息资源范围内。走馆际合作、资源共建共享道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区域内多个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整合起来,可以最大满足读者个性化、全方位的信息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2.3 图书馆区域合作能最大化减少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资源浪费各自埋头发展的原有业务模式造成的资源大量浪费,使的区域合作、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必然选择。在高教园区范围内,一般既有公办大学图书馆,又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还有一些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由于各自图书馆的埋头发展,必然造成各馆之间出现大量重复建设的馆藏文献资源。许多图书馆资源重复率高达70%以上,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分散结构体系,一方面既浪费了资金,又浪费了馆员的人力、学院的物力,另一方面也可能闲置大量文献资源,并无人问津。区域内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会大大减少这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本来就很紧张的文献购置经费得到最大的利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走区域合作道路、资源共享,可以经过统一计划安排,根据自身特色科学规划各馆馆藏特色,这样既能减少了有限的购置经费的浪费又能更好的帮助各馆建成了特色馆藏,并且,各成员馆通过合作、共享使信息资源优势补充,形成了合作多赢的建馆格局。
3 目前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项目
3.1 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建设文献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建成同一地区内联合书目信息检索系统。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接口,建立区域内联合书目数据库和OPAC书目查询系统。各个成员馆必须参与联合书目数据库和OPAC书目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标准,强化成员馆之间的信息存取功能和馆际互借功能。
3.2 科学建立文献传递途径。包括优化传递馆际互借的物流方式,也包含原始文献复印的文献传递信息服务工作。
3.3 以文献资源的存取与共享为目的,共同建立文献信息的资源体系。通过系统的规划建设,一层面上大大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可存取能力,另一层面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水平,使读者和用户能高效、准确地获得各自所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其中包括图书、电子图书和各种网络文献资源。
3.4 实现基于物联网的联合书目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网络化参考咨询服务,采取定时或实时回答读者所咨询的问题。
3.5 成员馆之间不定期开展各种不同主题联合活动,建立联合网站,更好的利用网站来扩大各馆社会影响力。建立门户网站作为一种宣传方式在近几年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作为企业单位自我宣传、展示自我风采的重要媒介,联合馆要建立网站,靠它来发布各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措施、服务方式等,还可使用网站把各馆服务的触角扩大到每个读者的身边,把大量读者喜闻乐见的图书、音像资源等通过网络送到读者身旁,把精神粮食送遍每个角落,让每一个读者都体会到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目前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低,缺少网络方面的专业人才。在网络技术人才的供给方面很难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由于技术人员不到位,大多数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的内容不甚了解,致使图书馆的网络化信息服务能力低下。电子阅览室提供的服务项目品种单一,各馆电子阅览室的一窝蜂建设与开放,远远跟不上社会对资源共享的要求,不少的图书馆把它作为了本部门创收的一个举措,而忽视了它的对实际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走出一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新途径,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总之“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长期、任重道远的协作项目,因此它促使上级领导机构要成立专门的、专职的人员承担领导和协调工作,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解决。花了大气力项目建成后如果变成“管理灰色地带”无人监管,很快就会出现问题。“共建共享”项目的后期同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监管不力是“联合”后的大忌,是不可持续发展最后“流产”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舒正勇等.中国图书馆如何面对Google与百度的“图书馆计划”[J].图书馆建设,2007(2).
[2]胡京波.“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民族地区图书馆资源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3(5).
[3]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杜,2006.
关键词:图书馆 资源共享 区域合作
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以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为路线,主要是指将规模小的、分散的图书馆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比较大的联合实体,图书馆区域合作、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整合所在地区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获得双赢乃至多赢。这就要求成员馆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实现规划统一、布局合理、协作分工、联合保障的建设方针。优化地区内合作馆的整体信息资源布局,提高地区内合作馆信息资源保障与使用水平,构建地区内品种齐全服务高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1 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走区域合作的前提
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取长补短、谋求双赢乃至多赢、扩增资源量、加强核心竞争力。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对照社会工程学系统优化理论,将若干实体单位组合在一起,利用其优势产生的正效应、补偿其他实体单位的劣势所产生的负效应,从而使系统整体的正效应大大增强。减少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建馆时大量馆藏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了各馆横向交流与合作,这点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2 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走区域合作、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2.1 图书馆购书资金预算限制与各类书刊、数据库资源价格大幅涨价的矛盾。图书馆作为大量社会信息资源的收藏与集散地,年年都会购置大量的信息资源,其中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第三方数据库等等。但是,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受到购书经费的限制,资金预算问题一直是制约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规模发展的一大瓶颈。这几年来,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用的大幅提高,严重制约了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正常发展。文献购置经费的短缺、资源价格的猛涨导致供需之间矛盾不断加剧,现实形势迫使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必须走区域合作、资源共建共享之路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电子阅览室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减少学校的图书购置方面的经费开支,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
2.2 单一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量,从根本上讲世界上任何图书馆收藏的资源信息都不是无限的,尤其是在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爆炸发展的现代社会,不管哪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齐全所有的资源信息。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不可能只局限在单个馆藏的信息资源范围内。走馆际合作、资源共建共享道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区域内多个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整合起来,可以最大满足读者个性化、全方位的信息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2.3 图书馆区域合作能最大化减少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资源浪费各自埋头发展的原有业务模式造成的资源大量浪费,使的区域合作、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必然选择。在高教园区范围内,一般既有公办大学图书馆,又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还有一些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由于各自图书馆的埋头发展,必然造成各馆之间出现大量重复建设的馆藏文献资源。许多图书馆资源重复率高达70%以上,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分散结构体系,一方面既浪费了资金,又浪费了馆员的人力、学院的物力,另一方面也可能闲置大量文献资源,并无人问津。区域内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会大大减少这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本来就很紧张的文献购置经费得到最大的利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走区域合作道路、资源共享,可以经过统一计划安排,根据自身特色科学规划各馆馆藏特色,这样既能减少了有限的购置经费的浪费又能更好的帮助各馆建成了特色馆藏,并且,各成员馆通过合作、共享使信息资源优势补充,形成了合作多赢的建馆格局。
3 目前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项目
3.1 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建设文献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建成同一地区内联合书目信息检索系统。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接口,建立区域内联合书目数据库和OPAC书目查询系统。各个成员馆必须参与联合书目数据库和OPAC书目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标准,强化成员馆之间的信息存取功能和馆际互借功能。
3.2 科学建立文献传递途径。包括优化传递馆际互借的物流方式,也包含原始文献复印的文献传递信息服务工作。
3.3 以文献资源的存取与共享为目的,共同建立文献信息的资源体系。通过系统的规划建设,一层面上大大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可存取能力,另一层面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水平,使读者和用户能高效、准确地获得各自所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其中包括图书、电子图书和各种网络文献资源。
3.4 实现基于物联网的联合书目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网络化参考咨询服务,采取定时或实时回答读者所咨询的问题。
3.5 成员馆之间不定期开展各种不同主题联合活动,建立联合网站,更好的利用网站来扩大各馆社会影响力。建立门户网站作为一种宣传方式在近几年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作为企业单位自我宣传、展示自我风采的重要媒介,联合馆要建立网站,靠它来发布各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措施、服务方式等,还可使用网站把各馆服务的触角扩大到每个读者的身边,把大量读者喜闻乐见的图书、音像资源等通过网络送到读者身旁,把精神粮食送遍每个角落,让每一个读者都体会到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目前民办独立学院图书馆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低,缺少网络方面的专业人才。在网络技术人才的供给方面很难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由于技术人员不到位,大多数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的内容不甚了解,致使图书馆的网络化信息服务能力低下。电子阅览室提供的服务项目品种单一,各馆电子阅览室的一窝蜂建设与开放,远远跟不上社会对资源共享的要求,不少的图书馆把它作为了本部门创收的一个举措,而忽视了它的对实际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走出一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新途径,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总之“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长期、任重道远的协作项目,因此它促使上级领导机构要成立专门的、专职的人员承担领导和协调工作,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解决。花了大气力项目建成后如果变成“管理灰色地带”无人监管,很快就会出现问题。“共建共享”项目的后期同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监管不力是“联合”后的大忌,是不可持续发展最后“流产”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舒正勇等.中国图书馆如何面对Google与百度的“图书馆计划”[J].图书馆建设,2007(2).
[2]胡京波.“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民族地区图书馆资源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3(5).
[3]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杜,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