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与区位模式研究

来源 :华东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提升城市工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构建上海市创新型工业企业数据库,在市域邮区尺度下分别从地理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关联三方面对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特征展开研究,并探讨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从中归纳区位模式。结果表明:创新型工业呈"多轴多核"分布特征,表现出极核带动与廊道扩散的双重效应;形成金字塔形规模等级体系,张江和漕河泾位于塔尖,依托这两大核心区生长出浦东与浦西集聚板块的联动共生格局;开发区、科研机构、老工业区、交通通达性、郊区化和路径依赖对企业区位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这些主导因素的互动作用下,上海形成三类工业创新区,即科研机构枢纽型、老工业区更新型以及开发区建设型;同时,大规模、小规模、国有、都市型和新创工业企业的空间格局与区位模式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其他文献
开花是植物为了成功繁殖并适应周围环境而进化出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是亚洲栽培稻(O. sativa L)的近缘祖先种,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具有
目的:对比分析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螺旋CT、MR增强动脉期及延迟期密度(信号)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收入本试验中,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