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也提出要构建“互联网+教育”,提高融合创新能力。
本报记者专访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周航,旨在了解北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如何统筹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如何引导全市教育系统对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深层认知并贯彻落实,如何构建首都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以及对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规划。
记者:首先请您总结一下2017年度咱们中心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哪些成果。
周航:一年来,信息中心在两委一室的领导下,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助推业务融合与应用深化,在缓解教育公平和教育综合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应对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改革,完善信息化业务流程,强化市级统筹的支持力度,今年保障城六区统一使用市级小升初派位系统。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9.66%,初中就近入学比例达95.84%。构建无边界、跨学科的开放性实践活动平台,支撑中考改革实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成长档案,创新理念,为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统筹教育全业务的信息化覆盖,规范和完善数据体系,基本实现教育数据大融合。承担学前、中小学、中职和高教全学段的管理、评估、督导等全业务信息化应用建设和推进,业务系统总数超过40个,基本涵盖两委一室各处室。规范和完善数据体系,基本实现教育数据大融合,依托大数据支持教育管理决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创新思路,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北京教师在线”平台向全市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服务134605次。在教育部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表现突出,1253节课程获得国家级优课,全国学生电脑作品评比成绩优异,共获得104个奖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年共接待兄弟省市和有关单位参观学习十余次。打造了市级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成为首批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向上联通国家,对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下联通17个区级资源教学平台,目前汇聚更新各级各类优质资源共700余万条,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做好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优化电子政务服务体系,为首都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支撑两委一室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全天候提供技术保障,电子政务技术服务576次,保障各级各类视频会议101次。针对全市教育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开展安全漏洞修复、安全等级保护、“僵尸”系统清查、行业安全培训、应急预案修订与演练等工作,圆满完成十九大等多段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实现北京教育信息网市区级链路稳定运行,保障各节点可用性,光缆总长度561.424公里,全年未出现网络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中高考巡查、义教入学等重要服务稳定运行。建立统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热线,全年接听技术咨询电话9万余次,为各项教育业务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記者:在这些工作成果中,您觉得最有代表性的项目是什么?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哪些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全国各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战线的同行们分享?
周航:最有代表性的项目是有助于教育公平的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支撑教育综合改革的初中开放性学习平台、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还有体现教育数据融通和统筹的督导信息管理平台。这几个项目的实施主要有三方面因素起重要作用:一是业务,指业务部门的需求或者政策要求。二是组织,包括实施队伍、应用团队。三是技术,指技术路线、基础设施保障等。业务是导向,队伍是保障,技术是驱动。
说到经验,我总结这么几句话与全国各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战线的同行们分享。
第一,业务统筹,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不能再出现孤岛,技术不能主导业务,而是助力业务,信息部门要有大局意识,整体业务要合理统筹,要做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第二,科学管理,完善机制。我中心2017年创新性组织通过ISO20000与ISO27001标准管理体系认证,目的就是适应教育信息化目前更多是管理,而不是技术的环境。加强科学管理是一方面,另外要建立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的投入、管理、督导、绩效评估模式。
第三,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教育信息化更多的是服务,要紧紧围绕着学生、教师、家长等每一个教育参与者的需求。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要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
记者:用几个关键词或者用一句话来概括咱们中心去年的工作及成绩,您觉得如何表述比较贴切?
周航:按照“服务大局、聚焦改革、紧扣重点、技术驱动”的总体思路,全力支撑教育各项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推进工作,脚踏实地、积极作为,为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点热点问题,推动首都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记者:2018年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颁布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同时,北京市作为首都,教育信息化工作对全国有重要的标杆和参考意义。请您谈一下2018年,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计划安排了哪些重点工作?
周航:2018年的工作思路是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实践创新相结合,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重点工作方向有以下几个。
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入学、实践活动、中高考改革、高中多样化发展等改革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开展数据规范及共享服务,以大数据推动教育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持教育管理决策应用。
三是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优化教育信息网络结构,加快IPv6在北京市的部署实施和应用,持续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提升技术防护能力与日常预警监管水平。
四是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创新的优势,持续开展信息技术指导与服务,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新模式,深化数字资源整合,推进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共享开放与应用服务,探索智慧教育云应用模式。
记者:北京地区的基层学校中,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融合发展现状如何?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有何常态性的工作开展方案?
周航:整体来说,北京的基层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一直是常态,从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数据上看,涵盖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空间、双师课堂等不同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也有很多精品,但是应用诉求的增大,带来的就是优质资源、先进技术的诉求,这要求我们去提炼精品,探索方法,提供资源供给。
专业师资队伍培养上,我们从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全面提高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角度出发,明确网管教师岗位职责和持证上岗制度,逐步提高网管教师待遇,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增强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性与稳定性,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大工程,不能只靠信息部门来做,要从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学习效果评估等多方面共同推进,我们现在依托一些像优质资源在线学习、网上答疑辅导、实践活动开展等应用建设信息化学习的生态环境,把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提升渗透到育人过程中。
记者: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10月,人工智能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的热词。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对人工智能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课程教学的安排,有何具体的计划和方案?
周航: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人工智能科普要纳入到课程设计里。课程体系由教研部门来统筹进行,作为信息部门,我们更多的是从人工智能的技术范畴提供咨询和建议。
针对“人工智能”这个热词,我们更关注的是“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
按照这个发展方向,我们把“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新模式”“探索智慧教育云应用模式”写入了2018年规划中,设立两个重点项目,一个是智慧学校建设规范研究,一个是试点校建设,方向就是探索出一个人工智能加教育的模式,涵盖文件中提到的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
记者:就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而言,受制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客觀存在的因素,普遍存在着信息化建设进度不均衡、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软硬件投入发展失衡、师资及专业力量薄弱等问题。北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哪些突出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难题?您认为逐渐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周航:北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同样存在区域差异大、不均衡等问题,但是信息化发展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我觉得是上一个建设时代的影响因素,不是投入资金多就一定做得好,更突出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理念和方向。
以北京为例,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以下几个难题:如何利用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综合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如何缓解技术快速发展与教育过程深度融合的矛盾;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个性需求和有效供给间的和谐统一。
逐步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的关键,我的思考是“构建和提升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信息化生态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先进技术、信息素养等。构建生态环境需要有政策、资金、评价体系等要素,有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才可以运用好信息化手段,又好又快解决问题和矛盾,实现教育目标,才可以寻找信息化新增长点,创造新增长模式。
本报记者专访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周航,旨在了解北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如何统筹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如何引导全市教育系统对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深层认知并贯彻落实,如何构建首都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以及对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规划。
记者:首先请您总结一下2017年度咱们中心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哪些成果。
周航:一年来,信息中心在两委一室的领导下,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助推业务融合与应用深化,在缓解教育公平和教育综合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应对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改革,完善信息化业务流程,强化市级统筹的支持力度,今年保障城六区统一使用市级小升初派位系统。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9.66%,初中就近入学比例达95.84%。构建无边界、跨学科的开放性实践活动平台,支撑中考改革实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成长档案,创新理念,为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统筹教育全业务的信息化覆盖,规范和完善数据体系,基本实现教育数据大融合。承担学前、中小学、中职和高教全学段的管理、评估、督导等全业务信息化应用建设和推进,业务系统总数超过40个,基本涵盖两委一室各处室。规范和完善数据体系,基本实现教育数据大融合,依托大数据支持教育管理决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创新思路,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北京教师在线”平台向全市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服务134605次。在教育部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表现突出,1253节课程获得国家级优课,全国学生电脑作品评比成绩优异,共获得104个奖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年共接待兄弟省市和有关单位参观学习十余次。打造了市级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成为首批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向上联通国家,对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下联通17个区级资源教学平台,目前汇聚更新各级各类优质资源共700余万条,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做好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优化电子政务服务体系,为首都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支撑两委一室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全天候提供技术保障,电子政务技术服务576次,保障各级各类视频会议101次。针对全市教育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开展安全漏洞修复、安全等级保护、“僵尸”系统清查、行业安全培训、应急预案修订与演练等工作,圆满完成十九大等多段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实现北京教育信息网市区级链路稳定运行,保障各节点可用性,光缆总长度561.424公里,全年未出现网络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中高考巡查、义教入学等重要服务稳定运行。建立统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热线,全年接听技术咨询电话9万余次,为各项教育业务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記者:在这些工作成果中,您觉得最有代表性的项目是什么?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哪些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全国各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战线的同行们分享?
周航:最有代表性的项目是有助于教育公平的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支撑教育综合改革的初中开放性学习平台、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还有体现教育数据融通和统筹的督导信息管理平台。这几个项目的实施主要有三方面因素起重要作用:一是业务,指业务部门的需求或者政策要求。二是组织,包括实施队伍、应用团队。三是技术,指技术路线、基础设施保障等。业务是导向,队伍是保障,技术是驱动。
说到经验,我总结这么几句话与全国各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战线的同行们分享。
第一,业务统筹,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不能再出现孤岛,技术不能主导业务,而是助力业务,信息部门要有大局意识,整体业务要合理统筹,要做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第二,科学管理,完善机制。我中心2017年创新性组织通过ISO20000与ISO27001标准管理体系认证,目的就是适应教育信息化目前更多是管理,而不是技术的环境。加强科学管理是一方面,另外要建立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的投入、管理、督导、绩效评估模式。
第三,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教育信息化更多的是服务,要紧紧围绕着学生、教师、家长等每一个教育参与者的需求。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要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
记者:用几个关键词或者用一句话来概括咱们中心去年的工作及成绩,您觉得如何表述比较贴切?
周航:按照“服务大局、聚焦改革、紧扣重点、技术驱动”的总体思路,全力支撑教育各项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推进工作,脚踏实地、积极作为,为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点热点问题,推动首都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记者:2018年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颁布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同时,北京市作为首都,教育信息化工作对全国有重要的标杆和参考意义。请您谈一下2018年,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计划安排了哪些重点工作?
周航:2018年的工作思路是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实践创新相结合,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重点工作方向有以下几个。
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入学、实践活动、中高考改革、高中多样化发展等改革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开展数据规范及共享服务,以大数据推动教育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持教育管理决策应用。
三是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优化教育信息网络结构,加快IPv6在北京市的部署实施和应用,持续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提升技术防护能力与日常预警监管水平。
四是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创新的优势,持续开展信息技术指导与服务,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新模式,深化数字资源整合,推进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共享开放与应用服务,探索智慧教育云应用模式。
记者:北京地区的基层学校中,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融合发展现状如何?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有何常态性的工作开展方案?
周航:整体来说,北京的基层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一直是常态,从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数据上看,涵盖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空间、双师课堂等不同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也有很多精品,但是应用诉求的增大,带来的就是优质资源、先进技术的诉求,这要求我们去提炼精品,探索方法,提供资源供给。
专业师资队伍培养上,我们从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全面提高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角度出发,明确网管教师岗位职责和持证上岗制度,逐步提高网管教师待遇,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增强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性与稳定性,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大工程,不能只靠信息部门来做,要从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学习效果评估等多方面共同推进,我们现在依托一些像优质资源在线学习、网上答疑辅导、实践活动开展等应用建设信息化学习的生态环境,把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提升渗透到育人过程中。
记者: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10月,人工智能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的热词。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对人工智能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课程教学的安排,有何具体的计划和方案?
周航: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人工智能科普要纳入到课程设计里。课程体系由教研部门来统筹进行,作为信息部门,我们更多的是从人工智能的技术范畴提供咨询和建议。
针对“人工智能”这个热词,我们更关注的是“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
按照这个发展方向,我们把“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新模式”“探索智慧教育云应用模式”写入了2018年规划中,设立两个重点项目,一个是智慧学校建设规范研究,一个是试点校建设,方向就是探索出一个人工智能加教育的模式,涵盖文件中提到的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
记者:就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而言,受制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客觀存在的因素,普遍存在着信息化建设进度不均衡、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软硬件投入发展失衡、师资及专业力量薄弱等问题。北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哪些突出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难题?您认为逐渐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周航:北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同样存在区域差异大、不均衡等问题,但是信息化发展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我觉得是上一个建设时代的影响因素,不是投入资金多就一定做得好,更突出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理念和方向。
以北京为例,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以下几个难题:如何利用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综合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如何缓解技术快速发展与教育过程深度融合的矛盾;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个性需求和有效供给间的和谐统一。
逐步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的关键,我的思考是“构建和提升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信息化生态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先进技术、信息素养等。构建生态环境需要有政策、资金、评价体系等要素,有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才可以运用好信息化手段,又好又快解决问题和矛盾,实现教育目标,才可以寻找信息化新增长点,创造新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