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持续顺差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么在国外的出口企业的眼中,是什么制约了中国扩大进口?
本人借第101届广交会首次设立进口展之机,在2007年4月15日至20日期间向此次进口展参展商发出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9份,调查结果如下:
进口商品结构与贸易政策
如表1所示,外国企业认为出口产品到中国时各环节的重要性排序为贸易政策(48%)、申领政府批文(21%)、货款收付(11%)、贸易谈判(9%)、物流运输(9%)、运输保险(2%)。
其中,贸易政策和政府批文环节的重要程度已占近70%,同时认为中国贸易政策风险程度为16%。
⒈进口产品的结构。2006年被列入中国前几大进口商品类别为: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石油原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其他税号未列名的液晶装置、激光器、铁矿砂及其精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可以看出这些商品中,或为稀缺的能源或初级产品,或为国内不具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均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对这类产品降低关税的效果其实并不会十分明显,因为此类产品的需求弹性相对小。而此次进口展的陈列商品并没有满足国内这一需求,产品中先进技术设备很少,珠宝、食品、礼品等终端消费品比重很大,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希望中国的进口政策更为宽松,程序更为简便。
⒉进口贸易开放度与贸易政策。进口贸易开放度最简单的衡量方法可以用进口依存度来表示,即一国进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该进口额并没有包括本应进口但因为政府对外贸易体制和政策的限制而无法进口的“潜在进口额”,如果贸易政策和体制限制性越强,“潜在进口额”就越大,实际进口额就越小。其所表示的对外开放程度就越低。反之,开放程度低,便意味着贸易限制强,“潜在进口额”大,因此,目前中国对于消费品行业的关税偏高,申领政府批文复杂(非关税措施),成为扩大进口的障碍之一。
市场价格
本来外商就深知自己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并不强,而中国市场价格的风险性强更让他们裹足不前。中国市场价格的风险来自于:
⒈进口成本高,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除了一定的关税和非关税障碍外,中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偏高,这表现在:首先,进口程序复杂,用汇受限。调查中21%的企業认为中国申领进口文件的程序复杂,目前,中国对贸易和非贸易用汇都有较严格的管制,包括用汇的用途、用量等都有限制。中国进口用汇管理严格,程序复杂,这也就增加了国内进口商的成本,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放弃进口、跻身出口行列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支付方式没有优势。本次调查中(见表2),有58%的企业常使用信用证(L/C)方式付款,19%的企业常使用预付货款(Payment in Advance)方式结算,9%的企业使用付款交单(D/P),9%的企业使用承兑交单(D/A),还有5%的企业使用赊销(O/A)。使用信用证方式付款,增加了从开证、审证、改证到付款的银行费用,以及信用证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费用,无论此项费用由谁承担,都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使用预付货款,会增加进口商垫付资金的成本,价格当然受到影响。再者,国际贸易本身的特点,如程序复杂、风险大等,都会直接转嫁到成本中去。
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使进口商品的市场价格不稳定。影响中国进口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即是:一种外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短期内市场上的供给就会急剧上升,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减少了外国商品因质量、服务和技术含量而取得的高价和利润,同时降低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销售量自然而然难以加大。这便是外国企业最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加入WTO后,随着关税措施逐步减少,非关税措施的日益增加,近年出现的涉外贸易纠纷,大部分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案件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打火机、拉链等传统产业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均有知识产权纠纷的出现,引起了企业对出口对象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日益关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便是频遭知识产权诉讼的原因。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本应该有利于进口,增加国外出口商的信心,但是人民币汇率变化并没有引起进出口的大幅度变化,因此依然是国外出口商担忧的问题。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⒈人民币升值预期延缓了进口需求。货币币值的变动,会给投资者或消费者带来一种心理预期,从而影响商品的供与求。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进口商产生了一种预期 继续升值空间大,进口需求也就随之延缓,进而使国外出口商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⒉国内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国外出口商利润增加不多。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内进口商品的价格预期下跌,最终用户便会以此要求降低价格,节省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这驱使进口商向国外出口商施加压力,加上买方市场的竞争现实,进口商在价格谈判上的能力更强,他就有能力要求国外出口商随本币升值而接受降低后的价格。
⒊中国现行的汇率形成机制,使国外出口商不寄厚望。在我国现行汇率形成机制条件下,汇率调整是人为的操作,用直接“调汇价”的办法使人民币升值,而且众所周知,人民币升值是中国政府迫于各方面压力所为,对于人民币今后的变化趋势,国外出口商判断不清,也就不寄厚望了。
⒋人民币是否已升值,值得商榷。近期人民币“升值”,更多的是反映美元的“跌跌不休”,小幅度的升值被美元对欧元、英镑和其他重要的浮动汇率货币(日元除外)的贬值抵消了,其结果是中国的贸易权重名义汇率没有太大变化,而其真实有效汇率实际上贬值了。换句话说,人民币对贸易加权的一篮子货币实际是在贬值,进口商品的竞争力实际上降低了。
企业信用及企业家资信
表1中企业信誉风险相对于其他风险来说并不明显,仅占9%,但是除了知识产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的体现外,还有几个指标均说明企业信用和企业家资信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扩大进口的桎梏。
⒈外国企业关注货款和货物的安全。表1中可以看出在国外出口商看来,货款的收付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性(均为11%),说明外国出口商关注货款的安全。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由于竞争加剧,卖方常在一些交易条件如支付条件上做一些让步,采用一些商业信用类的付款方式如D/P、D/A等支付方式,给买方以融资,从而争取订单成交。而具有银行信用但支付费用较高的信用证付款方式日渐趋少。但如上所述,本次调查中有58%的企业常使用信用证方式付款,19%的企业常使用预付货款方式结算,即有77%的外国出口商选择在收到货款或有银行担保收到货款的前提条件下成交。这可以看出国外出口商认为中国进口商的资信不足以信赖。
随着买方谈判能力的提高、现代物流运输的发展,进出口业务中贸易术语的选择往往有利于进口方利益。FOB贸易术语意为出口商办好出口手续在装运港将货装船取得清洁提单即可完成交货任务,买方负责运输责任及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FOB术语下,买方可以在费用上有所控制或降低,物流和仓储准备上有所方便,同时避免了出口商的欺诈可能,所以,对买方较为有利,国际商会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FOB术语是国际贸易中应用最多的贸易术语。但如表2所示,中国的进口商并没有能争取到更多的FOB术语,而是使用了CIF术语,可以说明中国进口商的买方地位没有确立,同时也看出国外出口商对中国进口商的不信任,CIF下由出口商自行解决运输,避免了进口商联合船公司欺诈的可能,保证了货物的安全。
⒉中国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当被问及对中国企业家的印象时,外国企业的评价是中国商人谈判能力强、专业知识水平一般,而信用程度不高(如表3)。虽然只有11.32%的人认为中国商人信用程度差,但这却占了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家差印象中的85.7%,同时对中国企业信用真正认可的人只占18.87%。进口业务中合同履行不力如不按时开出信用证、不按时付款、收货时有意刁难压价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就给国外企业留下了不良的印象。当然不排除一种可能,即中国企业外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而导致合同执行不力,因为绝大多数的外国企业认为中国企业家的专业水平并不理想(79.24%)。中国商人的信用问题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信用体系、企业诚信、法制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编辑:卢小平
本人借第101届广交会首次设立进口展之机,在2007年4月15日至20日期间向此次进口展参展商发出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9份,调查结果如下:
进口商品结构与贸易政策
如表1所示,外国企业认为出口产品到中国时各环节的重要性排序为贸易政策(48%)、申领政府批文(21%)、货款收付(11%)、贸易谈判(9%)、物流运输(9%)、运输保险(2%)。
其中,贸易政策和政府批文环节的重要程度已占近70%,同时认为中国贸易政策风险程度为16%。
⒈进口产品的结构。2006年被列入中国前几大进口商品类别为: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石油原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其他税号未列名的液晶装置、激光器、铁矿砂及其精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可以看出这些商品中,或为稀缺的能源或初级产品,或为国内不具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均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对这类产品降低关税的效果其实并不会十分明显,因为此类产品的需求弹性相对小。而此次进口展的陈列商品并没有满足国内这一需求,产品中先进技术设备很少,珠宝、食品、礼品等终端消费品比重很大,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希望中国的进口政策更为宽松,程序更为简便。
⒉进口贸易开放度与贸易政策。进口贸易开放度最简单的衡量方法可以用进口依存度来表示,即一国进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该进口额并没有包括本应进口但因为政府对外贸易体制和政策的限制而无法进口的“潜在进口额”,如果贸易政策和体制限制性越强,“潜在进口额”就越大,实际进口额就越小。其所表示的对外开放程度就越低。反之,开放程度低,便意味着贸易限制强,“潜在进口额”大,因此,目前中国对于消费品行业的关税偏高,申领政府批文复杂(非关税措施),成为扩大进口的障碍之一。
市场价格
本来外商就深知自己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并不强,而中国市场价格的风险性强更让他们裹足不前。中国市场价格的风险来自于:
⒈进口成本高,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除了一定的关税和非关税障碍外,中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偏高,这表现在:首先,进口程序复杂,用汇受限。调查中21%的企業认为中国申领进口文件的程序复杂,目前,中国对贸易和非贸易用汇都有较严格的管制,包括用汇的用途、用量等都有限制。中国进口用汇管理严格,程序复杂,这也就增加了国内进口商的成本,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放弃进口、跻身出口行列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支付方式没有优势。本次调查中(见表2),有58%的企业常使用信用证(L/C)方式付款,19%的企业常使用预付货款(Payment in Advance)方式结算,9%的企业使用付款交单(D/P),9%的企业使用承兑交单(D/A),还有5%的企业使用赊销(O/A)。使用信用证方式付款,增加了从开证、审证、改证到付款的银行费用,以及信用证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费用,无论此项费用由谁承担,都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使用预付货款,会增加进口商垫付资金的成本,价格当然受到影响。再者,国际贸易本身的特点,如程序复杂、风险大等,都会直接转嫁到成本中去。
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使进口商品的市场价格不稳定。影响中国进口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即是:一种外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短期内市场上的供给就会急剧上升,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减少了外国商品因质量、服务和技术含量而取得的高价和利润,同时降低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销售量自然而然难以加大。这便是外国企业最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加入WTO后,随着关税措施逐步减少,非关税措施的日益增加,近年出现的涉外贸易纠纷,大部分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案件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打火机、拉链等传统产业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均有知识产权纠纷的出现,引起了企业对出口对象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日益关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便是频遭知识产权诉讼的原因。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本应该有利于进口,增加国外出口商的信心,但是人民币汇率变化并没有引起进出口的大幅度变化,因此依然是国外出口商担忧的问题。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⒈人民币升值预期延缓了进口需求。货币币值的变动,会给投资者或消费者带来一种心理预期,从而影响商品的供与求。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进口商产生了一种预期 继续升值空间大,进口需求也就随之延缓,进而使国外出口商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⒉国内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国外出口商利润增加不多。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内进口商品的价格预期下跌,最终用户便会以此要求降低价格,节省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这驱使进口商向国外出口商施加压力,加上买方市场的竞争现实,进口商在价格谈判上的能力更强,他就有能力要求国外出口商随本币升值而接受降低后的价格。
⒊中国现行的汇率形成机制,使国外出口商不寄厚望。在我国现行汇率形成机制条件下,汇率调整是人为的操作,用直接“调汇价”的办法使人民币升值,而且众所周知,人民币升值是中国政府迫于各方面压力所为,对于人民币今后的变化趋势,国外出口商判断不清,也就不寄厚望了。
⒋人民币是否已升值,值得商榷。近期人民币“升值”,更多的是反映美元的“跌跌不休”,小幅度的升值被美元对欧元、英镑和其他重要的浮动汇率货币(日元除外)的贬值抵消了,其结果是中国的贸易权重名义汇率没有太大变化,而其真实有效汇率实际上贬值了。换句话说,人民币对贸易加权的一篮子货币实际是在贬值,进口商品的竞争力实际上降低了。
企业信用及企业家资信
表1中企业信誉风险相对于其他风险来说并不明显,仅占9%,但是除了知识产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的体现外,还有几个指标均说明企业信用和企业家资信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扩大进口的桎梏。
⒈外国企业关注货款和货物的安全。表1中可以看出在国外出口商看来,货款的收付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性(均为11%),说明外国出口商关注货款的安全。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由于竞争加剧,卖方常在一些交易条件如支付条件上做一些让步,采用一些商业信用类的付款方式如D/P、D/A等支付方式,给买方以融资,从而争取订单成交。而具有银行信用但支付费用较高的信用证付款方式日渐趋少。但如上所述,本次调查中有58%的企业常使用信用证方式付款,19%的企业常使用预付货款方式结算,即有77%的外国出口商选择在收到货款或有银行担保收到货款的前提条件下成交。这可以看出国外出口商认为中国进口商的资信不足以信赖。
随着买方谈判能力的提高、现代物流运输的发展,进出口业务中贸易术语的选择往往有利于进口方利益。FOB贸易术语意为出口商办好出口手续在装运港将货装船取得清洁提单即可完成交货任务,买方负责运输责任及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FOB术语下,买方可以在费用上有所控制或降低,物流和仓储准备上有所方便,同时避免了出口商的欺诈可能,所以,对买方较为有利,国际商会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FOB术语是国际贸易中应用最多的贸易术语。但如表2所示,中国的进口商并没有能争取到更多的FOB术语,而是使用了CIF术语,可以说明中国进口商的买方地位没有确立,同时也看出国外出口商对中国进口商的不信任,CIF下由出口商自行解决运输,避免了进口商联合船公司欺诈的可能,保证了货物的安全。
⒉中国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当被问及对中国企业家的印象时,外国企业的评价是中国商人谈判能力强、专业知识水平一般,而信用程度不高(如表3)。虽然只有11.32%的人认为中国商人信用程度差,但这却占了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家差印象中的85.7%,同时对中国企业信用真正认可的人只占18.87%。进口业务中合同履行不力如不按时开出信用证、不按时付款、收货时有意刁难压价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就给国外企业留下了不良的印象。当然不排除一种可能,即中国企业外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而导致合同执行不力,因为绝大多数的外国企业认为中国企业家的专业水平并不理想(79.24%)。中国商人的信用问题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信用体系、企业诚信、法制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编辑:卢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