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让机器学坏吗?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5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纯可爱的少女聊天机器人“Tay”,上线不到24小时就变成了“我抽烟,我喝酒,我说脏话”的朋克女孩。“Tay”是微软最新开发、并处于测试简单阶段的聊天机器人,用于学习和人类对话。结果,和网友聊上没多久,微软就忙得焦头烂额。
  有人在Twitter上问“Tay”,你支持种族大屠杀吗?“Tay”回答,我支持,真的。“Tay”的一些言论使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纳粹同情者、种族主义者以及大屠杀支持者。
  “Tay”由微软技术研究和必应团队开发,通过在Twitter上和18-24岁的青少年交流,读取大量的匿名对话来进行“深度学习”。显然,研发团队在编程中并未对交流内容进行设定,所以“Tay”很快就像游戏《侠盗猎车手》里的混混一样满口污言秽语,外加政治不正确。
  有意思的是,微软下线“Tay”之后,网友发起了“公平对待Tay”的线上互动,要求微软将其“释放”,还“Tay”的民主、自由……显然,激进主义者已经将一个没有实体的聊天机器人视为和人类一样的“主体”,那么,在这个“机器学坏”的故事里,我的问题是,机器能思考吗?如果能,它是以何种方式思考?深度学习是它的唯一发展路径吗?
   C.P.斯诺的圆桌晚餐
  机器能否思考,或者说,机器能否以人类的思维来思考,这是一个被探究、争论了近半个世纪的哲学和科学问题。1997年,著名国际象棋冠军加利·卡斯帕罗夫被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2号”一举击败,赛后,卡斯帕罗夫似乎惊魂未定,他说,“我好像是在与一个另类智能体对弈”。所以,“深蓝2号”是真的在思考吗?还是仅仅靠大规模、高速的运算制造出了一种思维的假象?
  数学家约翰·卡斯蒂曾用一场虚构的豪华思想晚宴来探讨这个经典问题。晚宴发生在1949年的春夏之交,地点是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一间房子,这本来就是晚宴的发起者、小说家、物理学家C.P.斯诺的住所,应邀出席晚宴的有提出“图灵测试”的数学家阿兰·图灵,语言哲学家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量子物理学家欧文·薛定谔,遗传学家J.B.S.霍尔丹。
《机械姬》剧照。

  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了两种机器智能的基本研究方法。以纽厄尔和西蒙为首的研究者,主张认知是一种高级现象,差不多能够像从一瓶生牛奶上面撇去脱脂乳一样从大脑中“撇取”。这一学派相信智能就是大脑中的符号处理,因此,想要在机器中实现相同的智能,只需简单地产生大脑所使用的符号的合适硅制代用品,并生成与大脑在头脑里用于操纵符号的规则相同的规则。这就是“自顶而下”(top down)基本思想,它撇开了大脑的真实有机结构,而专注于符号和用于将符号组合为更多新符号的规则。
  在会议上,以弗兰克·罗森布拉特为首的一批学者是“自顶而下”方法的坚定反对者。他们强调的是大脑的真实神经结构,这种“由底向上”(down top)的观点实质上是说人脑的实际结构对于实现认知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0-70年代,“自顶而下”方法独领风骚,一方面明斯基得出的一个研究结果,即用罗森布拉特的神经模型却竟然解决不了一个简单的布尔逻辑问题,直接使“由底向上”学派的经费枯竭;一方面彼时结构主义和语言学潮流正大行其道,计算机科学和社會科学处在“蜜月”之中。
  不过“自顶而下”很快遭遇了瓶颈,最大的问题就是“背景知识”,人的认知从孩提开始,携带着大量的背景信息来学习世界的构造,而计算机却没有这样的东西可以利用,这就导致机器有大量的东西无法分析并做出解读。前不久FacebookAI研究院院长Yann LeCun还公开表示,AI没有常识是最大的挑战,而非监督式学习是突破的关键。显然,“由底向上”学派自80年代复兴,几度更名—最新的名称叫“深度学习”,已经被很多科学家称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80年代的机器学习里“人工神经网络”的新名字,数学框架没有变,但是2009年以来,硬件和数据的支持使得这种有高性能的计算结构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从数学上讲,所谓机器学习,就是用一些数据去匹配一个在离散模型空间里的模型,如果你的模型空间足够大,你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匹配方法。
  深度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金字塔接龙”。
  人工神经网络由分层的节点组成,每一层节点都通过有向弧指向上一层节点,人们把第一层的输入数值按照权重和公式进行运算,再做一次函数变换,赋给第二层的节点。第二层的节点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层输出层,输出层会对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设计者所需要的结果。
  这也是“由底向上”学派所希望看见的情况,而且他们也在挑战当年“自顶而下”学派的困难—“背景知识”。深度学习的鼓吹者Yann LeCun表示,人类的学习就是建立在与事物互动的过程之上,举例来说,假如有个物体被前面的物体挡住,人类会知道后面的物体依然存在的事实。“非监督式学习”能够令计算机自行探索和预测,这是深度学习令人乐观的一面。
  但深度学习近期仿佛成了“尚方宝剑”,绝大多数人忽略了深度学习只占机器学习领域的1%,而机器学习又只占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1%。而且它也不是毫无缺点,著名深度学习库Keras作者Fran·ois Chollet曾在一篇名为《深度学习的限制》的文章中说到:“深度学习唯一真正能成功做到的是使用几何变换,在给定大量人类标注数据的情况下将空间X映射到空间Y的能力。”
  这也是深度学习可以模仿毕加索风格作画、在德州扑克中使诈、在其他一些方面里展示创造力的原因。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被训练成拥有识别狗的能力,但不知道什么是狗;可以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但不知道什么是种族主义。当然,深度学习可以识别狗、具有种族主义色彩,并打赢很多游戏,这看起来是很大的进步,其实它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图中的动物是狗,也无法定义种族主义。
  一开头提到的聊天机器人“Tay”的尴尬境地也正在于此。有消息称,欧盟正制定“数据保护条例”,禁止一些APP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同时,这一条例要求深度学习具有解释其决策的能力,防止基于种族、偏见等歧视的发生。“深度神经网络其实更加适合做感知”,前百度研究院副院长、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余凯表示。
  深度学习并不能提供一个因果关系的说明,而人类在决策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仰赖自身的“因果逻辑”能力。在感知-推理-决策的过程中,余凯指出以推理为核心的贝叶斯网络正好可以大行其道,因为人工神经网络的作用是识别,如果要进行因果推理,人工智能就需要一个新的框架。“因果推理的这个框架衍生出来的就是贝叶斯网络”,余凯强调因果推理的理论“现在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
  当我们把目光再转回1949年C.P.斯诺的晚宴,会惊觉第一代计算机奠基者和同时代伟大科学家的智慧碰撞,似乎已经为今天困惑的我们提供了很多参考标准。虽然这个晚宴其实并不存在,而在达特茅斯会议召开之时,图灵和维特根斯坦都已离世,无缘目睹曙光的到来,但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思想激荡,人工智能又一次站在了科学的潮头。
  科学也有点像普通人总是搞不清楚的时尚,好比今天的女孩满心期待地翻出母亲年轻时的毛呢大衣,潮流总是一波又一波拍打上来,人工智能“学坏”除了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只是当你把目光从剑桥的房间收回,品味这几十年的科学浪头,往往会意识到,可能经过目前这个并不太长的共存期,人类和机器迟早将会分道扬镳,就像几千年前,人类游出大海,向豚类告别。
其他文献
最近有一个新闻上了微博热搜,即真人表情包不能乱用。葛优因“葛优躺”表情包,一纸诉状将表情包发布者艺龙旅行网告上了法庭。这个新闻可谓是“叫醒梦中人”,因为时下的社交网络中,表情包实在太多,表情包的使用频率实在太高了,表情包已经成为许多人社交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许多年轻人,“天可不聊,图不可输”,一言不合就发表情包。在此基础上,表情包也衍生了许多网络文化现象,比如之前“我们是谁”表情包在网络上
从2016年开始,“抑制资产泡沫”成为了高层会议中多次被提及的关键词。资产泡沫的危害,已经不用赘述,它是实体经济的“天敌”,所有关心经济的中国人都有这个常识。  但是,人们却不一定了解资产泡沫破裂的危害。事实上,这是更加应该了解的金融知识。因为,它是洞悉某些领域政策走向的极好工具。  资产泡沫是可恨的,但泡沫的破裂更可怕。如果说资产泡沫是富人的狂欢,那么泡沫破裂则是所有人的灾难。当然,那些提前向海
“没想到德国也有魔鬼”,中国留学生李洋洁的父母,带着巨大的悲痛发出这样的疑惑。2016年5月11日,李洋洁遭一名德国男子严重暴力性侵致死。今年8月4日此案一审宣判,该男子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8月8日,在日本遇害的中国姐妹陈宝兰和陈宝珍,葬礼在日本横滨市举行,目前案件还处于审理過程中。今年6月初,中国女学生章莹颖在美国失踪,尽管涉嫌绑架的美国男子已被逮捕,但两个月以来章莹颖依然下落不明。  这些
一座1.5米的纸牌塔在最高48000转/分钟高速运转的磁悬浮机组上屹立不动,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对比。海尔工厂内部,智能柔性生产线上工作中的机械臂井然有序。  11月9日,海尔中央空调“媒体开放日”暨全球首个中央空调互联工厂1周年庆在青岛举行。自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建成一周年以来,年产能已高达30万台,生产效率、库存周转率均实现300%的提升。  回溯海尔走过的路,从创业到现在发展都一直在试图踏准时
不会忘记40年前“恢复高考”那历史性的时刻。拦截11年的江水,一朝破闸,简直是石破天惊。经历过“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广阔天地练红心”的学子,由对高等学府的思慕渴望,到望眼若穿,到心灰意冷,到喜从天降。“恢复高考”是一个历史的当口,一个关乎个人命运、家庭命运、国家命运的历史拐点。  “权力推荐”的作别,初高中生“一锅煮”返祖现象的终结,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激励下,错过黄金时段的大龄学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为“印度洋”。印度洋是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石油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之后,两条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均位于印度洋。一条线路出波斯湾向西,绕过南非的好望角,或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通往欧洲和美国;另一条线路出波斯湾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到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通往印度洋也有两条航线。一是从广
“这三年”现在是中国的一个热门词汇,指的是十八大后至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这一段时间。本期南风窗的封面选择这个主题,就是通过系统梳理“这三年”的基本演进逻辑,力求对读者朋友理解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的中国有所帮助。  “这三年”之所以大热,也的确是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我们已经身处于一个相当不一样的时代。理解了“时代”,理解了“时代命题”,那么我们理解十八大后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
宝安民办学校占据宝安教育的半壁江山,宝安民校在深圳民校的发展中举足轻重。宝安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倾力支持民办教育大发展,宝安民校实现了跨越大发展。  从宝安中英公学在全国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国际化民办学校评估NCCT认证,到深圳市首家民办学校教育集团崛起教育集团在宝安挂牌成立;从首创义务教育优质化民办学校督导,到在全市率先开展民办学校等级评估;从率先实施向优质民办学校购买学位,到高标准为民办教师发放从
英国与美国为何能实现“霸权禅让”,是一个很宏大的课题。但从美国角度分析,崛起过程中对外战略是否具有兼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与同时代的其他崛起大国德国、日本做比较,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世界范围内殖民地被瓜分殆尽,以及美国、德国、日本等新兴大国的崛起,是19世纪末世界政治的两大特点。一方面,头号殖民强国英国依然保持着世界霸主的地位;另一方面,新兴崛起国都在“学习”如何做大国。但它们学习的内容
城市竞争力,是国内外近几年兴起的城市管理新课题。它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直接表现为城市要素是否良性和繁荣。  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首次进驻广州,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首次在广州发布,充分体现联合国人居署、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课题组对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高度认可。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主编倪鹏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