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莹莹
2017年8月26—27日,第四届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联合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南省园艺学会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省果树瓜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协办,邀请了全国31个单位的园艺学科青年学者参加。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刘继红教授作专题报告,来自全国12个单位的22名青年才俊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8月26日上午8:00,河南农业大学柳娜副校长在大会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韩振海教授发言,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联合会理事长梁振昌研究员发言,本次会议旨在联合园艺学科青年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和基础研究的重要研究进展,探讨园艺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促进我国园艺科学研究水平的更快提升,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上午8:20,研讨会正式开始。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为大家带来慷慨激昂的报告——从全球视野看中国园艺科研和产业发展,号召大家带上哲学思想来思考园艺科研问题,指出当前国际三大热点问题为生存、健康和环境,对应的园艺科研问题即为——园艺与生活质量、营养与人类健康、资源与环境保护,进而指出未来园艺学科发展布局:将重点支持园艺作物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和有利基因的挖掘,一些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园艺产品品质形成机制和优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等研究;优先支持具有重大生物学意义的战略性研究和有优势或特色的学科前沿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作了“现代园艺科學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的报告。马教授首先从基因组学、逆境生物学等方面总结了园艺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然后又以自身经历提出了学术职业规划之“学术职业的五个7年”,第一个7年到第五个7年分别是:打基础,凝练研究方向;熟悉产业问题,研究系统性,寻找突破点,奠定学术地位;基础与应用结合,形成稳定的研究体系,培养人才;以产业问题为主,带队伍,抓学科;抓产业,基础研究退二线。教导青年学者在不同的阶段应突破和抓住的重点,以及在成长阶段中应注意的问题。
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就“苹果种质资源与遗传学育种研究思路及进展”作报告。陈教授借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鞭策广大青年学者要善于吃苦,敢于吃亏,勤于思考,把产业问题和科学问题紧密结合。陈教授利用自身经历与参会者分享了“否定自我,推陈出新”的重要性。同时,陈教授从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杂交后代中挖掘出高类黄酮优异种质‘CSR6R6-777’,提出了世界栽培苹果起源于我国新疆的观点;此外,陈教授在国内外苹果产业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苹果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技术需求,进行了苹果资源与育种创新的理论研究,创建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华中农业大学刘继红教授作了“柑橘抗寒资源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解析及抗寒基因发掘”的报告。刘教授首先通过自身研究的经历分享了他的研究策略,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组学技术,发掘抗寒基因,并进行功能解析,最终进行抗寒种质资源创新。最后,刘教授结合生产实际,指出越冬柑橘存在严重落果的问题,并在目前柑橘越冬落果分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解决当前柑橘越冬落果的关键技术,通过实际应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把基础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之后,22名园艺学科的青年学者从基因组学重要性状挖掘、新陈代谢及抗逆性的分子机制、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克隆、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等方面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报告,详情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河南农大园艺团委”或“中国瓜菜”进一步了解。
8月27日上午,与会代表们前往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新校区座谈交流,并参观了河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
会议初步确定下一届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8年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希望通过这次大会,加强各方青年学者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全国园艺学科共同繁荣与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郑先波,白团辉
本刊编辑部 薛莹莹
2017年8月26—27日,第四届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联合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南省园艺学会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省果树瓜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协办,邀请了全国31个单位的园艺学科青年学者参加。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刘继红教授作专题报告,来自全国12个单位的22名青年才俊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8月26日上午8:00,河南农业大学柳娜副校长在大会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韩振海教授发言,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联合会理事长梁振昌研究员发言,本次会议旨在联合园艺学科青年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和基础研究的重要研究进展,探讨园艺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促进我国园艺科学研究水平的更快提升,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上午8:20,研讨会正式开始。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为大家带来慷慨激昂的报告——从全球视野看中国园艺科研和产业发展,号召大家带上哲学思想来思考园艺科研问题,指出当前国际三大热点问题为生存、健康和环境,对应的园艺科研问题即为——园艺与生活质量、营养与人类健康、资源与环境保护,进而指出未来园艺学科发展布局:将重点支持园艺作物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和有利基因的挖掘,一些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园艺产品品质形成机制和优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等研究;优先支持具有重大生物学意义的战略性研究和有优势或特色的学科前沿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作了“现代园艺科學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的报告。马教授首先从基因组学、逆境生物学等方面总结了园艺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然后又以自身经历提出了学术职业规划之“学术职业的五个7年”,第一个7年到第五个7年分别是:打基础,凝练研究方向;熟悉产业问题,研究系统性,寻找突破点,奠定学术地位;基础与应用结合,形成稳定的研究体系,培养人才;以产业问题为主,带队伍,抓学科;抓产业,基础研究退二线。教导青年学者在不同的阶段应突破和抓住的重点,以及在成长阶段中应注意的问题。
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就“苹果种质资源与遗传学育种研究思路及进展”作报告。陈教授借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鞭策广大青年学者要善于吃苦,敢于吃亏,勤于思考,把产业问题和科学问题紧密结合。陈教授利用自身经历与参会者分享了“否定自我,推陈出新”的重要性。同时,陈教授从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杂交后代中挖掘出高类黄酮优异种质‘CSR6R6-777’,提出了世界栽培苹果起源于我国新疆的观点;此外,陈教授在国内外苹果产业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苹果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技术需求,进行了苹果资源与育种创新的理论研究,创建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华中农业大学刘继红教授作了“柑橘抗寒资源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解析及抗寒基因发掘”的报告。刘教授首先通过自身研究的经历分享了他的研究策略,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组学技术,发掘抗寒基因,并进行功能解析,最终进行抗寒种质资源创新。最后,刘教授结合生产实际,指出越冬柑橘存在严重落果的问题,并在目前柑橘越冬落果分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解决当前柑橘越冬落果的关键技术,通过实际应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把基础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之后,22名园艺学科的青年学者从基因组学重要性状挖掘、新陈代谢及抗逆性的分子机制、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克隆、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等方面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报告,详情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河南农大园艺团委”或“中国瓜菜”进一步了解。
8月27日上午,与会代表们前往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新校区座谈交流,并参观了河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
会议初步确定下一届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8年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希望通过这次大会,加强各方青年学者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全国园艺学科共同繁荣与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郑先波,白团辉
本刊编辑部 薛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