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洋楼遗址
碧蓝如洗的天空之下,行人匆匆,共同走向圆明园。圆明园之大,早在第一次来时便深有感悟,在园内足足走了一天,也仅仅是看了个大概。
由南门入,见迎晖门向西,绿树环绕、石块散落、绿丛铺就的道儿弯弯曲曲、树枝相互搭着,穿梭其中,清爽凉风拂面、树叶沙沙作响,原来是走到了有水的地方。水面中央的喷泉托着湖水攀升,刹时水花四溅,荡起层层涟漪。水面立有一长桥,通向鉴碧亭,桥柱和水面相触的地方,红白相间、黄澄澄的鲤鱼争相吃食。停留一会儿,便朝着此行的目的地——西洋楼遗址疾步而去。
脚步越是近了,心情就愈发沉重起来。200多年前,这里享誉中外,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凌空俯瞰、壮观华丽、亭榭楼阁、错落有致。然而,列强的一把大火,昼夜燃烧,浓烟似黑云,漂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西北方向吹来的清风,将这浓密的黑云刮向北京城,带着大量炽热的余烬,一浪接一浪地涌来,无声地落在大街小巷。暗红的火光映照在忙于搬珍宝的士兵脸上,照亮贪婪的面孔,使得他们活像一群魔鬼,在为举世无双珍宝的毁灭而欢呼雀跃。
芦苇丛中躺着残破的大理石,往昔欧式的谐奇趣水法大殿模样已经在大火中消失殆尽。熙熙攘攘的游客走在木桥上,在夕阳余晖中望着残存的石块,叹息声、愤怒声、讲解声、声声入耳,眼前的这幅景象在向每个前来的游客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惨烈暴行。
谐奇趣之北是万花阵迷宫,中心筑高台圆基八方西式亭,四周垒起四尺高的雕花砖墙,周围植矮松,呈长方形。据说每逢中秋夜,皇帝端坐于亭子内,宫女手持莲花灯在迷宫中穿行,莲花灯的光在夜色中连成黄色的绸缎,故也称为“黄花阵”。这是一路走过来,所见较完整的建筑,站在亭子上,看着涌动的人群,再看周围残破不堪的景象,只能依稀见原来皇家园林建筑的星星点点。
东边深处,贝壳似的大理石位于正中,四周环绕、堆叠着大大小小的大理石块,仔细看,层层环绕的大理石缝中生长出了绿草,一块一块的绿色,从紧实的砖缝里向上伸展。这里原是海晏堂,意为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十二生肖兽首便是这里的喷泉,以水报时,闻名于世。后流失海外,今七尊兽首回归,五尊兽首仍下落不明。
再往前,大水法的样子显现,酷似拱门的建筑残存,堆积在一处,其后高处的远瀛观,在原来北京城还没有高楼大厦时,站在远瀛观,向东南望,可以望见20里外的西直门城楼。当图片变为眼前真实的景象,残垣无言似有言,游人有言似凝噎。
西洋楼所占面积仅为圆明园总面积的2%,圆明园全盛时,一百余处的园林风景群,到如今只闻其名不见其景。浓烟滚滚,烧了三天,带走一代名园的绝代风华,留下满目疮痍的断壁残垣,又何止是惋惜。若是问“还记得历史书中变为废墟的圆明园吗?”我想,大抵所有人都会从心里发出一句铿锵有力的回答“从未忘却。”
三一八烈士墓
圆明园之西,九州清晏一隅,三一八烈士之墓静静伫立。自东向西行,垂柳摇曳,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这座曾经的皇家园林之上,风景旖旎动人,湖水澄澈。
跟着指示牌穿过镂月云开,经过重新修建的如意桥,参天的松树将三一八烈士墓掩映其中,烈士墓入口处的树枝上挂着白色的花朵,红绳牵着的纸上,娟秀的字迹寄托哀思。
来时偏正午,游人不少,一批组织前来进行爱国教育的游人神情肃穆、默哀、鞠躬、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陆陆续续几批也是来此进行爱国教育的。趁着入口还有缝,挤了进去。进来便可以清晰看见,烈士墓的四周皆是护栏,守护着烈士墓的宁静、庄严。墓园的中心,宽大的墓基上是一座六角形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三一八烈士公墓”七个金色篆字,基座的六面镌刻有当时可以考证到的39位殉难烈士姓名、年龄、籍贯、职业。其西北侧,有一座三棱形石质墓碑,是“三一八惨案江禹烈、刘葆彝、陈燮烈士纪念碑”。
护栏上悬挂着部分三一八烈士的头像和事迹,刘和珍的名字跃入眼帘,鲁迅先生所写《纪念刘和珍君》便是她。95年前,祖国大地,硝烟四起;军阀割据,帝国睥睨;得利益者,作威作福;民族自卑者,趋炎谄媚。劳苦大众,在时局变换的漩涡中,茫茫不知所行。民族血脉,危在旦夕。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联合英美等八国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要求。
同年3月18日,中共北方区委组织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60多个团体和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大会决定:通电全国一致反对八国通牒,驱逐八国公使,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舰,电请国民军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战。会后,群众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当队伍来到段政府国务院门前时,遭到埋伏的军警排枪射击和大刀砍杀,当场打死47人,伤200多人。死者中多为年轻学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也不幸遇难。
3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全国商人、学生、工人、农民、兵士,应急起联合起来,不分党派,一致奋斗,发动一个比‘五卅’运动更伟大的运动,以雪最后通牒之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千千万万个中国青年,擦干泪水,奋然前行,中国革命的队伍越发强大起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1929年3月18日,三一八烈士公墓在圆明园建成,北平市民近万人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公祭。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所毁,将三一八惨案烈士安葬于此,激励更多的中国青年勿忘国耻。
东北义园
东北义园地处颐和园路东口站的对面,被圆明园环抱,西望颐和园,南靠北京大学。大门旁侧,黑色石墙上刻金黄四字“东北义园”,白色的文保碑立在绿色的草丛中,向园内里望去,隐隐约约见一圆形建筑,四周看起来较为空旷。想进去,询问大门的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入,便打消了往里走的念头。
据资料显示:东北义园是民国以来北京的知名公墓,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专为安葬九一八事变后客死他乡的东北籍人士。义园分东、西院和洼边村三片土地。东、西两院占地300余亩,其中墓地120多亩,分忠、孝、节、义四区,曾进去祭祖的市民道:“节字区门前有一莲花池,池内长满了盛开的荷花,硕大的荷叶在水中随风晃动,成群结队的魚儿伴随岸边柳枝的舞动,青砖高墙古朴庄严。院内长满桃树,一排排、一队队就像哨兵坚守在岗位上,偶尔随风飘来淡淡的花香。”
义园外则是绿树成荫,据说在清康熙年间,东院曾是康熙帝赏赐给权臣索额图将军的,人称“索家花园”。雍正年间,该园又归大学士张廷玉所有,张廷玉喜欢这座院子的绿树成荫,水流淙淙,以至于常有“澄心聘怀”之感,遂取名“澄怀园”。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澄怀园”先后两次遭受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掠沦为废园。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驻守东北的东北军接到命令不准抵抗,北大营和沈阳城在一夜之间沦陷。
事变爆发之后,东北的民众为了躲避日军杀戮和压迫,背井离乡,千里迢迢逃往关内,涌进北平。为了安顿家乡父老,张学良主持成立了东北难民救济院,并先后购入“澄怀园”(当时已为邵英花园)、懋盛堂花园,安葬客死他乡的东北籍人士。
与此同时,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力量,中共中央发出抗日号召。到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游击队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
抗日战争的胜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新中国的成立,东北义园先后更名“西苑公墓”“西苑福利园艺场”“西静园公墓”,于2007年10月恢复原名“东北义园”,2012年9月正式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望着人们来来往往的颐和园路,义园外墙偶有几处建筑露出尖尖角,回忆着90多年前那场敲响警钟的事变,将民族觉醒的程度向前大大推进一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不忘初心,奋勇前进。
从列强侵略压迫、军民奋起反抗,至如今海晏河清、繁荣昌盛,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同心迈向新征程,而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TIPS
圓明园遗址公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
开放时间:1月1日-3月15日 7:00-19:30,3月16日-4月30日 7:00-20:00,5月1日-8月31日 7:00-21:00,9月1日-10月15日 7:00-20:00,10月16日-12月31日 7:00-19:30
门票:成人门票:10元/人次;半价门票:5元/人次
电话:010-62569609、010-62628501、010-82670330
东北义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