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87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分别讨论了“探究—发现—合作”教学、“自学辅导”教学、“活动”教学和“教授—注入”教学四种有效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教学无固定模式,教学模式应因时、因地制宜地服务于教学并追求有效教学的结论。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教学模式 “探究——发现——合作”教学 “自学辅导”教学 “活动”教学 “教授——注入”教学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一种教学模式,总有一定的理论主张、理论倾向和理论依据。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多要素在时空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新课程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切身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探究——发现——合作”教学模式
  
  “探究——发现——合作”教学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期达到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该模式适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化学基础、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的教学章节中,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条件和教学环境量力而行。
  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SO2的化学性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知识,预测出SO2可能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等化学性质,然后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仪器和药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再如,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盐类的水解》一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首先从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通过实验找出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规律,然后以水的电离平衡知识为基础,讨论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离子、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继而合作发现出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
  本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在“探究—发现—合作”中,积极地学习化学学科知识,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能力。
  
  二、“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即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和辅导,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弹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适合教学要求不高,知识点不多的教学章节中。
  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与氮的氧化物》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教学中,教师只须提出问题——N2、NO、N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让学生自主地在教材中找寻答案。
  再如,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整章教学以及高中化学选修5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的整章教学,这些章节的教学要求不高,知识点也比较少,均可采取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自主地找寻找出答案。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自学辅导”过程中,切实地提高了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节约了教学时间。
  
  三、“活动”教学模式
  
  活动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活动教学结合课堂上的书本知识,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学生充满创意和激情的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智慧火花。
  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网络,针对合金和铝制饮料罐的话题,让学生以“合金的成分、性质和用途”为主题,针对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制饮料罐的问题,自行写一篇论文,或者以开展演讲赛的形式进行非常规模式的教学。
  再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与氮的氧化物》的“酸雨”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网络,结合学校实验和家庭实验条件,以“分析酸雨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防治酸雨”为主题,进行实验、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化学学习兴趣,有很强的自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亟待激发的科学探索热情。
  
  四、“教授——注入”教学模式
  
  “教授——注入”教学,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信息的来源,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中“教授——注入”教学模式就不再符合时代潮流,不再适应时代要求了。新课程并不排斥必要的“讲授注入”,而是对讲授注入的要求提高了,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教学生成过程等相关学科基本要求后,深挖教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选择关键性问题、重点问题,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授注入。
  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教材对于Na的化学性质叙述,只提供了Na与氧气、水的反应,而对于Na和可与之发生反应酸溶液、盐溶液等重要知识点,却只字未提。在学生学习和认识Na的化学性质时,很容易认为Na只与氧气、水反应,错误地理解为不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由于学生缺乏Na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知识经验,很难自己建构此方面的知识结构和系统。所以在此类章节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要的“注入——教授”,将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提高教学时效,发挥着“注入——教授”模式不可低估的作用。
  又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氨 硝酸 硫酸》中对于“浓硫酸”的介绍,只阐述了其“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而对于其“酸性”、“吸水性”却未涉及。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中,很难去建构浓硫酸具有酸通性和“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三大特性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因此,教师的“注入——教授”很有必要。
  再如,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烃和卤代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等章节,只是简单地呈现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有机物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和常见的化学性质,这对于学生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知识、迁移有机化学知识很不利,且凭借这些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和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些章节的教学中,对于各有机物按照结构简式、结构式、电子式、分子式(继而分子通式)并通过结构式分析其结构特点,对“结构”进行“四式一特”分析,继而简单地认识代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并系统地分析各代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并始终如一地按照“结构→性质”这条教学主线建构有机化学知识系统。
  实践教学活动表明,“教授——注入”教学模式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其他教学模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也是课堂教学的“大主角”。特别是使用了新版本的新课程教材后,高中化学实际教学已呈现出新教材的知识点在连贯性、系统性方面很薄弱的状态。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中,建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明了知识重点和难点,使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教授——注入”教学模式是不可替代的。
  综上所述,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并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课堂往往是多种教学模式的杂糅和交叉应用。也可以说,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应因时、因地制宜地服务于教学,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教学模式,而应追求有效的教学,务实教学,让教学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夏竟文,《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讲义,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2006
  [2]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学科学出版社,2005
  [3]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4] 夏竟文,《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讲义,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2006
  [5] 田慧生、李臣文,《活动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是要利用合乎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使之能够自觉的投身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来。我们经常听到不少学生及家长议论说,某某教师的课讲得好,学生爱听,指的就是这些老师的教学感人、引人人胜,情感投入多。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与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我认为以下几点应特别注意:    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表现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广泛推广,课外阅读已经逐渐被纳入到语文教学的轨道,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而它的好处也逐渐突显出来,课外阅读能全面提高和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足够的乐趣时,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会得到长久的保持。在我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课外阅读量多的学生,记忆力较好,课堂表现活跃,作文内容丰富新颖,与人交往的能力强,而课外阅读量少的学生则表现平平。而且我认为课外阅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有美感、有情感、有形象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这些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受到感染,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发情趣 三个目标 三个突出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作为传统的激励机制一直主宰着我国教育的命运,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检查学生
期刊
传统的中学政治课,总让人感觉过于严肃、沉重、呆板。政治教师在我们的印象里也都是那么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满脸沧桑。如今,我们年轻人走上了政治课的讲台,看着《思想政治》教材那精美的封面设计、新疑的排版格式、赏心悦目的插图、切合实际的内容,不禁想:这样难得的好教材,如果不讲得深人浅出、娓娓动听、生动诱人,岂不是太“委屈”它了吗?我一定要把政治课上“活”。让活泼新颖的教学方式走进政治课堂,改变政治课呆板的
期刊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竟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下面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依据下面三个途径:问题教学、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    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    1.问题的来源及选择。俗话说:“学问学问,要
期刊
新课标已实施很长时间了,作为新课标的实施者,笔者已充分体会到数学教学已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的教学活动过程,而是学生学习、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新课程教育改革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初步体会。    一、新教材唤起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    现在的课本,多数内容需要我们收集数据,设计课件,熟悉电脑。有许多课外的知识需
期刊
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华民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优秀品质的延续。当各种自然灾害一次又一次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当环境保护一次又一次地提上议程,环保教育也就顺理成章的被重视。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周恩来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原子弹并不可怕,实际上真正危害人民健康的是长期的慢危害”,并指出:“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都在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物理课堂教学由学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探究型学习方式转化,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需要一批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教学,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物理课的教学模式同样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
期刊
摘要: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包括七个要素,在教学中都有相应的能力要求,特别是提出问题这个首要要素,以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    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并处于上位的内容,贯穿于新课标始终。教师能否有效组织学生实施科学探究,关系到学生学习、实施科学探究,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
期刊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网上购物这种看不到对方的交易中,在不同的制度约束下存在的博弈行为,并分析了网站应该建立怎样程度的激励才能促进网上购物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制度约束 评价 均衡    个人作为一个理性的人,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冲突和矛盾。这样的冲突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制度来协调矛盾,促使合作成为对双方都有利的成功结果。网上购物作为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