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美术基础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教育近年来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美术基础教学同样也要遵循“宽知识,厚基础”的原则,因为只有对美术基础教学进行改革,才能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美术基础教学 审美意识 个性发展
  结合近几年高校美术专业的教育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高校专业美术教育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差。学生通过高考美术加试步入大学,进行美术专业的深造学习,但本该在初学阶段打好基础,在大学期间进行专业、系统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但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不是抱着对于美术专业的热爱进来的,而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家长为了给孩子找一条捷径,不惜花重金让学生参加所谓的美术高考集训班,以期在短时间取得成果。这些学生刚开始有新鲜感,觉得自己是学艺术的,前卫、时尚,但在几个月甚至几周的集训下,就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比如,每张绘画练习要进行3个小时的素描或色彩训练,而且循环往复,重复训练,使学生觉得不需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所画的对象,从而技能、艺术修养得不到提高。有的高校在异地设考点,素描、色彩考试一律采用“默写”方式,虽然节省了人力、物力,但考生为了尽快取得理想成绩,于是整天临摹背画,反复地记忆一两个角度的素描作品、一两套色彩练习,以应付专业加试,这样的艺术潜能的训练变为了一种机械化的模仿。艺术作品应该以感受为重,这样就成了一次背默文章的考试,水平高一点的考生就多背画几个石膏素描头像或人物素描头像,如此而已。应试中美术教师只需针对“默写”这一要求进行训练,考生考试时只要能将平时所练就的“功夫”照搬出来就行了。色彩亦是如此,考前学生买几本参考书反复临摹,背画下来即可。这样的高考培训不是给考生们指了一条死路吗?如此的“培养”,只管应付考试,不求真正体会,更不谈掌握绘画的根本方法和提高艺术修养。
  基于以上现象,我认为针对进入各大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必须让其从思想上改变,改变从高考培训班延续下来的恶习,特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从审美意识上给予指导
  若想在专业水平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欣赏作品,只有掌握了鉴赏技巧,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更快地完善自己。我们深入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什么样的艺术作品能够打动人,让观者发自内心地被感动。
  绘画者的修养直接影响着作品,所谓画品如人品就是如此。绘画者不仅要掌握高超的绘画技巧,而且要重视其他方面修养的提高,这是学画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衡量绘画作品的标准是:第一,应看作品的构图是否壮健,气象是否高华,有无矫揉造作之处,来龙去脉是否交代清楚,能否做到健壮而不粗犷,细密而不纤弱。第二,应看作品的绘画风格,既不同于古人或当世的画家,又能在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多有变异,摒弃俗套,自成新貌。而且在新貌中又能笔笔有来历,千变万化,使人猜测不到,捉摸不清,寻不到规律,但自有规律在。第三,作品要有韵味,一幅作品,一眼看去就有一种艺术魅力,能抓住观赏者往下看,使人难以忘却,印入脑海。“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正义向上的力量能陶冶性情,变化气质,深深吸引观者,使观赏者产生与画者相同或近似的情感共鸣。
  二、对于不同美术方向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
  现在各大高校学习素描的学生基本上还是用前苏联的一套理论:以分面、块面的画法作为唯一造型手段;只搞写生,不搞默写、想象画;面面俱到的素描教学要求是学生忙于完成“完整”的作业,影响了规律的分析研究,造成所谓造型能力充其量只是照抄对象的写生能力,离开对象毫无办法,远不能适应专业、创作的要求。卢沉先生曾经深刻指出:素描教学中的问题是基础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造成的。学习美术专业一定要有目标与追求,是到王府井还是到西单,自己都弄不清楚,又如何谈前进?首先要确定追求的目标。画画一定要做到脑子指挥手,并不能脑子一片空白,手在动。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担心邯郸学步,放弃自己固有的一套方法,即使有一段爬的过程也是必要的,要不断充实自己,不要怕放弃自己固有的表现方法。
  为了顺利进行美术基础教学改革,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课的任务是素描?培养什么样的基本能力?
  严格的造型基础训练就是要培养专业所需要的扎实造型能力。这种能力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写生能力,更不能只表面照抄对象的能力,而是要求在感受、认识对象的客观形态的基础上艺术地表现对象。因此这种能力应该是全面的,它包括提炼概括的写生能力、默写能力、想象画能力和形式美感规律的研究掌握。
  2.美术基础教学应该与理工科不同。
  美术专业学生不仅要认识研究客观对象,而且要学会艺术地表现对象。这种表现显然不能与照相时的反映等同。研究、认识对象应该强调客观的科学性,作为表现对象就应该容许主观的能动作用,允许富有艺术个性的表现。只强调如实描写不允许艺术加工、个性流露的教学要求显然不利于艺术发展。
  3.美术基础教学要考虑专业特点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不管将来是搞油画还是国画、版画,造型基础课时都可以作同样要求,没有必要考虑专业特点,因为将来自然能结合起来。
  如果我们现在的素描教学风格是多样的,不仅有依明暗分面、细抠的,而且有从结果出发的线造型的,有强调黑白对比的,那么与不同专业的需要就不会有太大矛盾。但是现在的素描教学只采用一种模式,即前苏联美术学院的,甚至是照搬前苏联美术中学的清一色的硬铅分面细抠法。如果认为习惯了这样素描,不会与专业产生矛盾,将来自然能很好地结合,那么就错了。以国画专业为例,从“素描眼光”到“国画眼光”,有一个痛苦的改造过程。首先会碰到看不见的线,不会用线概括,更严重的是艺术眼光狭窄,用“素描眼光”衡量一切。既然有这样的矛盾和痛苦,为什么不尽早地解决矛盾,把基础教学与专业需要统一起来呢?
  三、把美术基础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不少教师对美术教育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一提法存在模糊的认识,往往错误地把发展个性理解为:让学生自由地画就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因为个性在这里可以充分地毫无束缚地发展;任意地夸张、变形,追求独一无二的面貌,就是对个性的最好培养;美术不需要指导,一指导就会框死,就没有个人风格。这种理解实质上误解了美术的共性与特性,以及人的素质的共性与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否定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忽视了美术发展中积淀的艺术规律,把艺术规律和形式作为个性的对立面加以否定。我们应该认识到个性在心理学中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涉及个人先天的某些心理特征,且与后天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尊重个性意味着承认个性的存在,并给予相应的位置。受到尊重的人会产生信心,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发展个性意味着把个人的独特的个性因素,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手段加以培养,使之在质的方面不断提高升华甚至把某些潜意识的因素也整合到更为自觉、更为稳定的理性活动之中。如果每个个体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则全民族、全社会的素质与状况会有相应地提高或改善。要鼓励个性的发展,在艺术创作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个性发展唯一的目标是使个体获得自我满足或自我实现,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独立的分析思考能力。因此,美术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个人特色和风格。美术基础教学要强调把个人的感受、情感带进对客体的表现活动中,不能片面用“像”与“不像”的客观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要看学生作品中是否有个人对客体的独特的感受和独特见解,能否抓住客体突出的一点进行深入刻画。美术基础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对同一物体做不同描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美术语言完成自己的创意,使学生的表现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每个学生的艺术天性中都有其各自的“亮点”,比如有的学生擅长线的运用,有的色彩感受极丰富,有的擅长抽象造型等。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隐藏着的朦胧“亮点”,加以启发引导,给他们更多自由表现的空间,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朱乃正,卢沉.周思聪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田黎明.缘物若水[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3]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们美术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对PLC技术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这一技术在煤矿电气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在煤矿开采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煤矿产业对电气设备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升。PLC控制技
专变是配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数量在部分地区是公变台数的数倍之多.在供电企业用户资产接管工作展开后,提出接收建议对供电企业的接收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首先定义了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古文翻译题第三小题涉及到了两个重要且有特色的语法点:所字结构和"是"作指示代词。本文认为这两种语法结构都是古汉语实词语法化的结果,同时
基于慧鱼模型设计了一款适合公交的智能投币机,解决了现有公交投币机不能对纸币进行展开、整理以及对钱币不能进行鉴定真伪的问题,具有纸币展开自动化、硬币分类高效化、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