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具备立体气候、生物多样性、良好生态环境等优势,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但贵州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产业化程度、农产品商品率、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还比较低,探究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推动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前言
贵州农业比较优势在山地特色方面,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近年来,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和高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此形势下,研究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具有重要价值。
二、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发展条件与环境不断改善,尤其是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通讯条件改善,极大缓解贵州诸多深山区、石山区的边缘劣势,促进了农业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绿茶、辣椒、薏仁米、火龙果、太子参、大鲵等生产规模全国第一,马铃薯全国第二,荞麦全国第三,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8%,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为40︰60。但是从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 经营主体发育不好,市场竞争力弱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第一,数量少,实力弱。截止2015年底,全省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3871个,仅仅占据全国总数2%。第二,带动力弱、覆盖面低。2015年底,全省专业合作社的从业人员仅17万人,带动农户仅15.3万。第三,竞争力弱、管理不规范。农民合作社社员少、合作不紧密、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会经营、懂技术及精通管理的人才,在联系企业、组织农户、开拓市场等方面没有发挥引领作用。贵州主要以茶叶、蔬菜、辣椒以及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主,但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科技含量低等各种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省省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4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7家,仅占0.7%。
(二) 农业产业链分工不合理
从贵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来看,社会化分工不全,产业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经营者,不管是农业企业还是农户,难以在产业链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无法参与到产前的资料准备及生产管理,以及之后的加工、储运、销售等整个环节,导致产业环节效率不高,整体经济效益较低。“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性收入仅占40%左右。
(三)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
贵州辣椒、茶叶、果蔬、中药材等优势突出,但是农产品加工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和冷链设备少而小。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其他省份比较来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落后,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大省,加工小省。
(四) 农村劳动力缺乏
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劳动力向外转移,导致贵州农村的人口数量与结构均发生了极大变化,农村空心化更加突出,农业劳动力趋向女性化、老龄化及兼业化。严重缺乏较高素质、职业化、具有专业技能的现代化职业农民。有资质的农民培育机构数量少、实力弱,管理不规范,流于形式,农民不愿接受培训。已开展的培训也多针对外出务工农民,针对在本村本地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培训不多。
三、贵州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对策
贵州的农业发展,制约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必须立足独特的山地条件与资源禀赋,发挥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立体气候特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立体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提高农业文化的附加值;加快农产品加工速度,提高经济附加值。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大力培育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结合贵州的山地、气候特点,一方面要着力培育引进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动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另一方面,培育引进数量众多的专、精、特中小型企业,推动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县。大力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产供销以及科技、农机服务等专业协会、合作组织,开展全省百强农民合作社评选,对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大企业联系紧密、市场拓展宽、带动农户多、增收效果好的合作组织,在资金互助、风险救助、信用贷款担保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大力培育壮大种养大户,支持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农民、高校毕业生、科研院所农技人员建设家庭农场和种养基地。大力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有一定市场开拓经验的农村运销大户、农产品经销商走专业经纪人之路。
(二)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
必须要立足贵州独特的山地资源,全力发挥山地特色农业。依照高效、安全、优质以及生态之要求,大力开发各区域中独特的名优产品,看准国内外的高端消费市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市场,推动优质茶叶、蔬菜、精品水果、地道中药材、特色小杂粮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构建山地特色农产品体系。要树立绿色、特色的品牌意识,立足贵州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草地畜牧业,无公害蔬菜、水果、马铃薯以及中药材等各种优势产业,从而建立一批绿色、无公害的有机农业品,形成竞争优势,优价优质,满足高端市场所需,并利用山地优势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业高效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充分、合理应用贵州多民族独具风格下的乡土风情、山地农耕文化及独特的景观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要根据各个区域实况选择现代农业展示、山地体验型的教育-示范模式。综合观光型、体验型、休闲疗养型等多种类型观光农业,建立新型的多业态特色山地农业,拓展山地农业功能,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必须要围绕贵州山地特色,将精深加工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加工业,从而引进一大批有潜力、有实力、有带动力的加工企业,并要鼓励加工企业采用新工艺、更新设备及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冷链运输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的保鲜技术,降低流通损耗。加强农产品体系与物流体系建设,提高批发市场的效能,进一步做大淘宝网特色中国·贵州馆、京东商城中国特产·贵州馆等主流电商平台,丰富产品种类,畅通线下物流网络,实现省内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厨房、市场到厨房快速网购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禀赋为前提,合理调整种养结构,创新生产经营模式,走适度规模化多种经营之路,增强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坚持创特色、提效益,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建,把产量做成产值、把产值做成收入,提高农业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要围绕构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大省,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质量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充分运用现代生产方式、技术装备、营销模式和管理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努力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作者单位为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前言
贵州农业比较优势在山地特色方面,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近年来,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和高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此形势下,研究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具有重要价值。
二、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发展条件与环境不断改善,尤其是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通讯条件改善,极大缓解贵州诸多深山区、石山区的边缘劣势,促进了农业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绿茶、辣椒、薏仁米、火龙果、太子参、大鲵等生产规模全国第一,马铃薯全国第二,荞麦全国第三,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8%,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为40︰60。但是从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 经营主体发育不好,市场竞争力弱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第一,数量少,实力弱。截止2015年底,全省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3871个,仅仅占据全国总数2%。第二,带动力弱、覆盖面低。2015年底,全省专业合作社的从业人员仅17万人,带动农户仅15.3万。第三,竞争力弱、管理不规范。农民合作社社员少、合作不紧密、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会经营、懂技术及精通管理的人才,在联系企业、组织农户、开拓市场等方面没有发挥引领作用。贵州主要以茶叶、蔬菜、辣椒以及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主,但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科技含量低等各种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省省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4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7家,仅占0.7%。
(二) 农业产业链分工不合理
从贵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来看,社会化分工不全,产业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经营者,不管是农业企业还是农户,难以在产业链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无法参与到产前的资料准备及生产管理,以及之后的加工、储运、销售等整个环节,导致产业环节效率不高,整体经济效益较低。“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性收入仅占40%左右。
(三)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
贵州辣椒、茶叶、果蔬、中药材等优势突出,但是农产品加工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和冷链设备少而小。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其他省份比较来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落后,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大省,加工小省。
(四) 农村劳动力缺乏
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劳动力向外转移,导致贵州农村的人口数量与结构均发生了极大变化,农村空心化更加突出,农业劳动力趋向女性化、老龄化及兼业化。严重缺乏较高素质、职业化、具有专业技能的现代化职业农民。有资质的农民培育机构数量少、实力弱,管理不规范,流于形式,农民不愿接受培训。已开展的培训也多针对外出务工农民,针对在本村本地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培训不多。
三、贵州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对策
贵州的农业发展,制约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必须立足独特的山地条件与资源禀赋,发挥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立体气候特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立体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提高农业文化的附加值;加快农产品加工速度,提高经济附加值。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大力培育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结合贵州的山地、气候特点,一方面要着力培育引进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动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另一方面,培育引进数量众多的专、精、特中小型企业,推动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县。大力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产供销以及科技、农机服务等专业协会、合作组织,开展全省百强农民合作社评选,对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大企业联系紧密、市场拓展宽、带动农户多、增收效果好的合作组织,在资金互助、风险救助、信用贷款担保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大力培育壮大种养大户,支持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农民、高校毕业生、科研院所农技人员建设家庭农场和种养基地。大力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有一定市场开拓经验的农村运销大户、农产品经销商走专业经纪人之路。
(二)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
必须要立足贵州独特的山地资源,全力发挥山地特色农业。依照高效、安全、优质以及生态之要求,大力开发各区域中独特的名优产品,看准国内外的高端消费市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市场,推动优质茶叶、蔬菜、精品水果、地道中药材、特色小杂粮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构建山地特色农产品体系。要树立绿色、特色的品牌意识,立足贵州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草地畜牧业,无公害蔬菜、水果、马铃薯以及中药材等各种优势产业,从而建立一批绿色、无公害的有机农业品,形成竞争优势,优价优质,满足高端市场所需,并利用山地优势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业高效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充分、合理应用贵州多民族独具风格下的乡土风情、山地农耕文化及独特的景观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要根据各个区域实况选择现代农业展示、山地体验型的教育-示范模式。综合观光型、体验型、休闲疗养型等多种类型观光农业,建立新型的多业态特色山地农业,拓展山地农业功能,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必须要围绕贵州山地特色,将精深加工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加工业,从而引进一大批有潜力、有实力、有带动力的加工企业,并要鼓励加工企业采用新工艺、更新设备及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冷链运输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的保鲜技术,降低流通损耗。加强农产品体系与物流体系建设,提高批发市场的效能,进一步做大淘宝网特色中国·贵州馆、京东商城中国特产·贵州馆等主流电商平台,丰富产品种类,畅通线下物流网络,实现省内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厨房、市场到厨房快速网购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禀赋为前提,合理调整种养结构,创新生产经营模式,走适度规模化多种经营之路,增强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坚持创特色、提效益,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建,把产量做成产值、把产值做成收入,提高农业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要围绕构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大省,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质量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充分运用现代生产方式、技术装备、营销模式和管理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努力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作者单位为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