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是个集合名词,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248
几年前,我调至我县中缅交界处的一所完全学校任教。我来担任三年级班的语文和班主任工作。这个班54名学生只有4个是汉族,其他均为景颇、傈僳、傣族三种少数民族。其中有13个傈僳族学生最让人担忧。他们不仅学习困难,人际交往、语言交流也存在严重的障碍。由于从小就跟父母在大山上生活,7、8岁才送下山来读书。父母又不在身边,加之是少数民族,有着本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他们一个比一个脏、一个比一个臭,其他的民族学生都不愿意跟他们挨近。走过他们的身边总会捏住鼻子。好好的打量他们,真的很脏:几乎每个人人的手背都是黑乎乎的,还粘了许多滑溜溜的鼻涕,女同学乱蓬蓬的头发上时不时有成对的小蜘蛛(虱子)在“荡秋千”,看了让人起鸡皮疙瘩。学习就更不用说了,握笔姿势不正确,拼音学不会,普通话讲不明白,生子记不住,书本脏乱不堪。特别是一个高个子的傈僳族男孩栋某,几乎成了他们的“头人”,经常带着他们逃课,他不爱学习,在小也不想讲普通话,也听不进老师讲的内容,常常一问三不知。还经常组织傈僳族同学和其他民族的打架,课堂上故意在捣乱。
通过与13位傈僳族,特别是栋某的几次谈话了解到,造成他们学习吃力,难以合群的个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自身的原因。
这13位学生,特别栋某,都是傈僳族学生,由于受母语制约,发音不准,学习普通话很吃力,课堂上难以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另外,从小学习成绩不好,加之以前老师课后辅导少,爱批评,学生爱嘲笑他们,以至于他们在学习上越来越差,在其他方面表现越来越“突出”。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他们的老家在缅甸与中国交界处的老古里卡大山上,2005年7月5日,那里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死了十多个人。之后政府帮他们盖了新居,搬到离我校两公里外的山脚居住。可是过惯了刀耕火种的傈僳人民,常常把在孩子留在了山下求学,自己回到山上劳作去了。这些稍大的孩子一边上学一边还要照顾弟妹,加之语言障碍,更让他们的学习滑向深渊。他们的父母都在山上,没人提前给他們做饭,上学的路又远,回家还要做饭吃,时间经常不够,所以爱迟到,有的时候算着已经迟到了,怕老师骂,干脆就不来了学校,就在校外闲逛,反正大人也不知道。
(二)教师教育的影响。
由于教师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经常逃课的原因,加之栋某在班里的各项表现极差,各科老师经常在班里抓典型批评他、甚至任由其自暴自弃。
为了能够教好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我给出了以下教育策略:
1.教会他们打理好个人卫生。开学后不久,我约着这13位傈僳族学生到我的宿舍,先用灭蟑螂的药消灭头上的虱子,再帮他们理发,从慈善协会那里捐赠到一些衣物给他们,并教育他们要讲究卫生。
2.引导同学正确与他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其他民族的与这些傈僳族同学,特别是栋某交朋友,把学习较好的同学分给他,组成“师徒结对学习小对子”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尽早地把他们拉回到班级的大家庭中。
3.经常打电话家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希望他们轮流下山照顾孩子生活,不让孩子迟到,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合力。
4.抓住栋某和其他7名傈僳族同学跑得快,体育好的特点,让他担任体育委员,他们代表班级参加冬运会50米往返跑,参加团体接力赛,运动会上,栋某奔跑起来,如风一样的速度,获得运动赛场上的呐喊和喝彩,利用他身上的闪光点,放大优点,树立他的自信心,在班级中逐渐建立他的威信。
5、加强课后辅导。由于是傈僳族,他们的发音受母语——傈僳语的影响,发得很不标准,特别是发“f”和“g”等字音的词语更不准。每次上完课后,我都及时进行课后辅导,怕她落后而产生厌学情绪。只要有微小进步就即使进行奖励,如奖励一点小奖品(书本、铅笔),制定目标分,明确后向着自己的目标分努力。四、课后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6.课余生活中和他们交朋友。为了打消讲普通话怕被人嘲笑的顾虑,我抓住一切课余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学习讲傈僳族的语言,他们都不厌其烦地教我,每次我发音不准,总会引来他们的哈哈大笑,但是我却一本正经地要求重新发音,重新学习,在互相学习过程中,我也体会到要学习一种不是自己从小就讲的语言,的确有难度,更能体会他们学习语文的不容易,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学习不怕嘲笑,就怕知难而退。
一段时间后,他们身上的气味淡了,学习成绩慢慢有了进步,特别是栋某,已经没有了迟到现象,还与班里的其他民族的学生友好相处了。每天放学,我送他们出校门时,看着他们用不纯正的普通话摇着手跟我说“老师再见!”我的心理有种满足感,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他们,我相信如果没有我的爱心,他们不知还要受到多少人的白眼和讥讽,心灵上不知还会受到多少次伤害,甚至有人会中途辍学。
我国近代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边疆地区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我们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关注学生,用行动去感化学生。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有一定坏习惯少数民族的学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让每个乡村小学的孩子都能全面完整地接受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长,能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我这样教育语文》2016年版。
[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2016年版。
[3]《做最好的老师》2018年版。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248
几年前,我调至我县中缅交界处的一所完全学校任教。我来担任三年级班的语文和班主任工作。这个班54名学生只有4个是汉族,其他均为景颇、傈僳、傣族三种少数民族。其中有13个傈僳族学生最让人担忧。他们不仅学习困难,人际交往、语言交流也存在严重的障碍。由于从小就跟父母在大山上生活,7、8岁才送下山来读书。父母又不在身边,加之是少数民族,有着本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他们一个比一个脏、一个比一个臭,其他的民族学生都不愿意跟他们挨近。走过他们的身边总会捏住鼻子。好好的打量他们,真的很脏:几乎每个人人的手背都是黑乎乎的,还粘了许多滑溜溜的鼻涕,女同学乱蓬蓬的头发上时不时有成对的小蜘蛛(虱子)在“荡秋千”,看了让人起鸡皮疙瘩。学习就更不用说了,握笔姿势不正确,拼音学不会,普通话讲不明白,生子记不住,书本脏乱不堪。特别是一个高个子的傈僳族男孩栋某,几乎成了他们的“头人”,经常带着他们逃课,他不爱学习,在小也不想讲普通话,也听不进老师讲的内容,常常一问三不知。还经常组织傈僳族同学和其他民族的打架,课堂上故意在捣乱。
通过与13位傈僳族,特别是栋某的几次谈话了解到,造成他们学习吃力,难以合群的个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自身的原因。
这13位学生,特别栋某,都是傈僳族学生,由于受母语制约,发音不准,学习普通话很吃力,课堂上难以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另外,从小学习成绩不好,加之以前老师课后辅导少,爱批评,学生爱嘲笑他们,以至于他们在学习上越来越差,在其他方面表现越来越“突出”。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他们的老家在缅甸与中国交界处的老古里卡大山上,2005年7月5日,那里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死了十多个人。之后政府帮他们盖了新居,搬到离我校两公里外的山脚居住。可是过惯了刀耕火种的傈僳人民,常常把在孩子留在了山下求学,自己回到山上劳作去了。这些稍大的孩子一边上学一边还要照顾弟妹,加之语言障碍,更让他们的学习滑向深渊。他们的父母都在山上,没人提前给他們做饭,上学的路又远,回家还要做饭吃,时间经常不够,所以爱迟到,有的时候算着已经迟到了,怕老师骂,干脆就不来了学校,就在校外闲逛,反正大人也不知道。
(二)教师教育的影响。
由于教师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经常逃课的原因,加之栋某在班里的各项表现极差,各科老师经常在班里抓典型批评他、甚至任由其自暴自弃。
为了能够教好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我给出了以下教育策略:
1.教会他们打理好个人卫生。开学后不久,我约着这13位傈僳族学生到我的宿舍,先用灭蟑螂的药消灭头上的虱子,再帮他们理发,从慈善协会那里捐赠到一些衣物给他们,并教育他们要讲究卫生。
2.引导同学正确与他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其他民族的与这些傈僳族同学,特别是栋某交朋友,把学习较好的同学分给他,组成“师徒结对学习小对子”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尽早地把他们拉回到班级的大家庭中。
3.经常打电话家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希望他们轮流下山照顾孩子生活,不让孩子迟到,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合力。
4.抓住栋某和其他7名傈僳族同学跑得快,体育好的特点,让他担任体育委员,他们代表班级参加冬运会50米往返跑,参加团体接力赛,运动会上,栋某奔跑起来,如风一样的速度,获得运动赛场上的呐喊和喝彩,利用他身上的闪光点,放大优点,树立他的自信心,在班级中逐渐建立他的威信。
5、加强课后辅导。由于是傈僳族,他们的发音受母语——傈僳语的影响,发得很不标准,特别是发“f”和“g”等字音的词语更不准。每次上完课后,我都及时进行课后辅导,怕她落后而产生厌学情绪。只要有微小进步就即使进行奖励,如奖励一点小奖品(书本、铅笔),制定目标分,明确后向着自己的目标分努力。四、课后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6.课余生活中和他们交朋友。为了打消讲普通话怕被人嘲笑的顾虑,我抓住一切课余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学习讲傈僳族的语言,他们都不厌其烦地教我,每次我发音不准,总会引来他们的哈哈大笑,但是我却一本正经地要求重新发音,重新学习,在互相学习过程中,我也体会到要学习一种不是自己从小就讲的语言,的确有难度,更能体会他们学习语文的不容易,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学习不怕嘲笑,就怕知难而退。
一段时间后,他们身上的气味淡了,学习成绩慢慢有了进步,特别是栋某,已经没有了迟到现象,还与班里的其他民族的学生友好相处了。每天放学,我送他们出校门时,看着他们用不纯正的普通话摇着手跟我说“老师再见!”我的心理有种满足感,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他们,我相信如果没有我的爱心,他们不知还要受到多少人的白眼和讥讽,心灵上不知还会受到多少次伤害,甚至有人会中途辍学。
我国近代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边疆地区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我们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关注学生,用行动去感化学生。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有一定坏习惯少数民族的学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让每个乡村小学的孩子都能全面完整地接受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长,能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我这样教育语文》2016年版。
[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2016年版。
[3]《做最好的老师》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