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众多的语言材料中,优美的唐诗、隽永的宋词、踊跃的现代诗,无一不散发着美的气息。以这些材料作为教学的载体突破口,必能引发学生追求美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
一、画面感的培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古诗词给学生提供了认识美感与张扬美感的机会。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为我们这方面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课堂教学时,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展开想象,描述诗中所蕴涵的五幅画面。学生不仅反应踊跃,而且他们脑海里勾勒的画面也优美动人:树叶上滴落的一颗雨珠;如白纱般的月光;淙淙奔流的山泉;一群踏月归来的姑娘;两边分开的莲叶……通过想象,学生深切地感觉到王维诗中细腻的刻画、精致典雅的特色以及一种幽雅矜持的气度,更能体会到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色。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画面感,我对该诗还做了拓展练习:假如你是导演,你将如何运用摄像机调配人物,反映出此诗的精髓?如何拍摄出反映该诗歌的画面?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交出的方案各式各样,其中不乏新意的想法。比如方案一:近景拍摄一双双欢快奔走的赤脚,背景是滴着水珠的青草。中景拍摄在山石上淙淙奔流的清泉,一条渔船从莲叶中悠然而出,一丝浮云遮掩着天上的明月,画面上再配上姑娘们的欢声笑语……方案二:先中景拍摄一条从莲叶丛中出来的渔船,配上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背景是茂密的森林,泉水在石上淙淙奔流着,倒映着天上的明月……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还可以使学生体会王维诗歌中的动静结合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文字所隐含的画面信息、色彩基调是不同的。例如写秋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样是描写秋景,但两幅画面却完全不同。我让学生想象这两幅画面,借此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想象和讨论,学生认为第一幅画比较精致:昏黄的月色里、暗红的枫叶和水边的芦苇随风颤动,一切都朦胧在江水和月色中,正像诗人此时淡淡的哀愁和伤感,也为下文琵琶声的出现铺设了背景。而杜甫的笔下的秋景,则比较大气,无尽的忧伤都融进了江水里,阔大的背景里点缀着几点鸟影,悲风、黄沙、落叶,无不述说着诗人几十年堆积的艰难与苦恨……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后,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艺术作品的每一处着色、每一点匠心都浸透了作者的情感。
语文教学是一种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建立文字和画面的联系就是培养了他们思维的能动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对美的感受和美的追求。
二、意境美的体验
如果说画面感的产生是审美的第一步,那么意境的生成就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审美。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必然蕴涵着无穷的意境。站在画面前,我们会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就是艺术作品里的意境带给我们的崭新的审美感受。创造美也就是创造美的意境,而注重意境的创造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那么如何让学生懂得去体会作品的意境,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具有丰富的审美想象是关键,而语文课堂中的诗歌教学正是为他们提供培养感受意境美的平台。
许多诗词学生从小就背得滚瓜烂熟,但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熟练记忆上,从来不曾挖掘它们蕴涵的意境。在教学中我就注意“温故”,做到常读常新。
以李白的《静夜诗》为例,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将明月光比作地上霜,妙在哪里?2.如何理解“疑”字?“举头”和“低头”间,表达了诗人什么情绪?仅仅是思乡吗?
学生顺着我的提问思路,重新理解了脍炙人口的《静夜诗》。他们认为霜除了在形态上与地上的月光的那种晶亮、轻柔相似之外,还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所以诗人此时的心情也是凄冷的,所谓“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所以诗人眼中的明月光只能是霜。为什么会在那一瞬间怀疑眼前的月光是冰冷的霜呢?仅一个“疑”字就描绘出诗人心灵深处的迷离、困惑和彷徨。他因什么而迷离呢?举头是永恒的明月,低头却是孤独的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一切情感的缘起,由此生发开去,还能体会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情结,宇宙永恒,人生短暂,月光朗照的无限时间使诗人顿感人类个体存在的渺小与孤独。对《静夜诗》的重新解读,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浑然无迹的传达深邃人生感的意境。
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为语文老师有义务利用课堂、利用诗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责编 覃亮生)
一、画面感的培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古诗词给学生提供了认识美感与张扬美感的机会。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为我们这方面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课堂教学时,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展开想象,描述诗中所蕴涵的五幅画面。学生不仅反应踊跃,而且他们脑海里勾勒的画面也优美动人:树叶上滴落的一颗雨珠;如白纱般的月光;淙淙奔流的山泉;一群踏月归来的姑娘;两边分开的莲叶……通过想象,学生深切地感觉到王维诗中细腻的刻画、精致典雅的特色以及一种幽雅矜持的气度,更能体会到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色。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画面感,我对该诗还做了拓展练习:假如你是导演,你将如何运用摄像机调配人物,反映出此诗的精髓?如何拍摄出反映该诗歌的画面?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交出的方案各式各样,其中不乏新意的想法。比如方案一:近景拍摄一双双欢快奔走的赤脚,背景是滴着水珠的青草。中景拍摄在山石上淙淙奔流的清泉,一条渔船从莲叶中悠然而出,一丝浮云遮掩着天上的明月,画面上再配上姑娘们的欢声笑语……方案二:先中景拍摄一条从莲叶丛中出来的渔船,配上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背景是茂密的森林,泉水在石上淙淙奔流着,倒映着天上的明月……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还可以使学生体会王维诗歌中的动静结合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文字所隐含的画面信息、色彩基调是不同的。例如写秋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样是描写秋景,但两幅画面却完全不同。我让学生想象这两幅画面,借此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想象和讨论,学生认为第一幅画比较精致:昏黄的月色里、暗红的枫叶和水边的芦苇随风颤动,一切都朦胧在江水和月色中,正像诗人此时淡淡的哀愁和伤感,也为下文琵琶声的出现铺设了背景。而杜甫的笔下的秋景,则比较大气,无尽的忧伤都融进了江水里,阔大的背景里点缀着几点鸟影,悲风、黄沙、落叶,无不述说着诗人几十年堆积的艰难与苦恨……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后,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艺术作品的每一处着色、每一点匠心都浸透了作者的情感。
语文教学是一种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建立文字和画面的联系就是培养了他们思维的能动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对美的感受和美的追求。
二、意境美的体验
如果说画面感的产生是审美的第一步,那么意境的生成就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审美。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必然蕴涵着无穷的意境。站在画面前,我们会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就是艺术作品里的意境带给我们的崭新的审美感受。创造美也就是创造美的意境,而注重意境的创造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那么如何让学生懂得去体会作品的意境,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具有丰富的审美想象是关键,而语文课堂中的诗歌教学正是为他们提供培养感受意境美的平台。
许多诗词学生从小就背得滚瓜烂熟,但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熟练记忆上,从来不曾挖掘它们蕴涵的意境。在教学中我就注意“温故”,做到常读常新。
以李白的《静夜诗》为例,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将明月光比作地上霜,妙在哪里?2.如何理解“疑”字?“举头”和“低头”间,表达了诗人什么情绪?仅仅是思乡吗?
学生顺着我的提问思路,重新理解了脍炙人口的《静夜诗》。他们认为霜除了在形态上与地上的月光的那种晶亮、轻柔相似之外,还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所以诗人此时的心情也是凄冷的,所谓“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所以诗人眼中的明月光只能是霜。为什么会在那一瞬间怀疑眼前的月光是冰冷的霜呢?仅一个“疑”字就描绘出诗人心灵深处的迷离、困惑和彷徨。他因什么而迷离呢?举头是永恒的明月,低头却是孤独的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一切情感的缘起,由此生发开去,还能体会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情结,宇宙永恒,人生短暂,月光朗照的无限时间使诗人顿感人类个体存在的渺小与孤独。对《静夜诗》的重新解读,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浑然无迹的传达深邃人生感的意境。
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为语文老师有义务利用课堂、利用诗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