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于漪是中国教师的形象代言人,是杰出的语文教育家,是一部活的“语文教育学”。研究于漪,学习于漪教育思想,做于漪式的老师,有助于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有助于促进新教师成长,有助于培养具有“语文人格”的莘莘学子。
关键词于漪 教育思想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6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代名师,于漪是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和课改的先锋。她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具有深刻而独特的教育理论,是一部活的“语文教育学”。在现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二期课改的背景下,我认为,研究于漪,做于漪式的老师,不仅有助于促进新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而且有助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具有求真、向善“语文人格”的莘莘学子。通读于漪的教育理论,我将她的教育思想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教文育人”
“教文育人”是贯穿于漪教育思想的一条红线,这里的“文”即指课文或书本知识。早在1978年,于漪便提出了这一理念。教育到底是培养人,语文老师教学生“文”,使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但“教文”的目的在于“育人”, 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教文”是为“育人”这一目标服务的。语文教育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是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很难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道德的教员。在于漪的教育思想里,人字永远是大写的,她认为教育就是要引导人的精神走向高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知识、技能则是帮助精神攀升的阶梯。
于漪的育人教育就是育心和育德,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育人观要求语文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做人”意识,不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既要见“课文”,又要见“学生”,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于漪的课充分体现了“文道统一”的精神,她把“知识”和“做人”结合起来,将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也正因为如此,于漪的课堂极富激情和感染力,张志公说:“于漪上课就像着了魔。”在教育流派中,于漪也被视为情感派的代表。
2 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师生观
于漪的育人观决定她的师生观。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的问题一直是中外教育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现在教育界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地位基本上有了共识,那就是师生“双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弄清这个问题离不开“于漪们”的探索。早在1981年于漪在《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中就明确阐述了她的观点,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填充的“容器”;(2)教师要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移到从学出发,以学定教,做到目中有人;(3)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教师要做到和孩子“对准音调”。
于漪的观点继承了叶圣陶和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即“以学定教”和“对准音调”。于漪尤其强调“对准音调”,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的。所谓“对准音调”其实便是要和学生发生心灵的共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理解孩子,要发现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学生有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想法来框定,而应该多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想想,增加理解,少下“禁制令”和“阻挡栏”。因此,教师要走近学生,进而走进学生,就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用心去眼看耳听,摸准他们的脉搏。并且学生的“音调”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老师“识音”和“对音”的工作也不是静止的,而要有连贯性。教师的“对准音调”在和学生产生共鸣的同时,也易于放纵学生,作为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记对准音调的目的不是为了讨好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3 “德、才、识、能”俱全的语文素质论
于漪说:“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那么于漪想做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合格的老师呢?在一次采访中,于漪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老师,做老师的标准是“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这里主要强调,即智和行,作为老师要德才兼备。于漪一再强调,做一个合格教师,必学在德、才、识、能方面自觉锻造。这里于漪尤其强调人格,她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时刻以教师人格为使命,于漪老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甘心情愿当人们瞧不起的“孩子王”。
我们学习于漪,是为了应用于我们自身的实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会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关于于漪的教育思想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反思,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完善。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于漪.于漪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于漪.于漪实际教育论丛[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4]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于漪 教育思想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6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代名师,于漪是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和课改的先锋。她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具有深刻而独特的教育理论,是一部活的“语文教育学”。在现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二期课改的背景下,我认为,研究于漪,做于漪式的老师,不仅有助于促进新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而且有助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具有求真、向善“语文人格”的莘莘学子。通读于漪的教育理论,我将她的教育思想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教文育人”
“教文育人”是贯穿于漪教育思想的一条红线,这里的“文”即指课文或书本知识。早在1978年,于漪便提出了这一理念。教育到底是培养人,语文老师教学生“文”,使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但“教文”的目的在于“育人”, 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教文”是为“育人”这一目标服务的。语文教育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是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很难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道德的教员。在于漪的教育思想里,人字永远是大写的,她认为教育就是要引导人的精神走向高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知识、技能则是帮助精神攀升的阶梯。
于漪的育人教育就是育心和育德,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育人观要求语文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做人”意识,不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既要见“课文”,又要见“学生”,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于漪的课充分体现了“文道统一”的精神,她把“知识”和“做人”结合起来,将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也正因为如此,于漪的课堂极富激情和感染力,张志公说:“于漪上课就像着了魔。”在教育流派中,于漪也被视为情感派的代表。
2 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师生观
于漪的育人观决定她的师生观。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的问题一直是中外教育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现在教育界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地位基本上有了共识,那就是师生“双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弄清这个问题离不开“于漪们”的探索。早在1981年于漪在《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中就明确阐述了她的观点,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填充的“容器”;(2)教师要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移到从学出发,以学定教,做到目中有人;(3)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教师要做到和孩子“对准音调”。
于漪的观点继承了叶圣陶和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即“以学定教”和“对准音调”。于漪尤其强调“对准音调”,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的。所谓“对准音调”其实便是要和学生发生心灵的共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理解孩子,要发现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学生有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想法来框定,而应该多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想想,增加理解,少下“禁制令”和“阻挡栏”。因此,教师要走近学生,进而走进学生,就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用心去眼看耳听,摸准他们的脉搏。并且学生的“音调”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老师“识音”和“对音”的工作也不是静止的,而要有连贯性。教师的“对准音调”在和学生产生共鸣的同时,也易于放纵学生,作为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记对准音调的目的不是为了讨好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3 “德、才、识、能”俱全的语文素质论
于漪说:“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那么于漪想做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合格的老师呢?在一次采访中,于漪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老师,做老师的标准是“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这里主要强调,即智和行,作为老师要德才兼备。于漪一再强调,做一个合格教师,必学在德、才、识、能方面自觉锻造。这里于漪尤其强调人格,她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时刻以教师人格为使命,于漪老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甘心情愿当人们瞧不起的“孩子王”。
我们学习于漪,是为了应用于我们自身的实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会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关于于漪的教育思想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反思,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完善。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于漪.于漪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于漪.于漪实际教育论丛[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4]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