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语法史讨论会在台湾中研院语言学所筹备处举行
【出 处】
:
中国语文
【发表日期】
:
2001年1期
其他文献
汉语普通话单音节和双音节音联语音语料库由中国语音学界专业科研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历时两年制作完成。该语音语料库由汉语单音节库、双音节音联库及相应的管理软件组成。
江有诰之生年,向来诸书均缺。《清史稿》、《清儒学案》、《碑传集补》、《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歙县志》等文献,虽载有江氏小传但缺其生年;又如专述江氏其人之属:段玉裁撰《江氏音学序》、葛其仁撰《江晋三先生传》、王国维撰《江氏音学跋》等文亦然。但是,自20世纪40年代日人神田喜一郎撰《江晋三先生年谱》推定江氏生年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以来,江氏生年问题就有了两种说法:一种意见还认为“生年不详”,如周祖谟撰《影印(音学十书)前言》等;而另一些论著则依神田说,例如:
汉语的主要授与动词在近代由“与”变成“给”(gēi),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从何时变起,怎么变来的,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作为授与动词的“给”,在清代中期的《红楼梦》、《儒林外史》中已经普遍使用,清末的《儿女英雄传》中已基本上替换了“与”。一般认为,“给”的这种用法始于清初,例见《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等。
孙锡信先生《汉语历史语法要略》293页说,量词后加词尾“儿”、“头”,始于元代。但是,量词加词尾“子”始于何时,孙先生未作说明,也未举例,只是说:“量词后带‘子’的形式也较少见,一般也是带‘子’的容器名词借用为量词的,如‘一篮子’、‘两筐子’之类。”
“承”有“闻、听”义,诸辞书未见揭载,但《祖堂集》中多有其例(以下凡该书引例参用两种版本,斜线前数字为版本甲页码,其后为版本乙页码。版本名称见篇末所附引用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