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市教委提出的“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课堂“卓越”,才能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呢?可以从课前、上课、课后几方面来认真思考。课前认真备好教材、学生和教法。上课时把握好“双主”,一切为了学生,认真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课后注重和课堂的紧密衔接。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数学课堂就会卓越凸现。
【关 键 词】 数学;卓越;课堂;实施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最终目的。“卓越课堂”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根本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大程度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打造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怎么实施,才能顺应市教委提出的“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有效课堂呢?下面本人根据我校及本班学生实际,谈谈个人想法。
一、课前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课前精心准备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只有花大量的工夫在课前认真备课,上课才不会手忙脚乱,才会做到得心应手、有的放矢。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实施“卓越课堂”的前提。
(一)深专教材、备活教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要做到灵活运用教材。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将教材再现,必须经过教师的再次加工和重新创造,把知识的教学融入培养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之中。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住教材的知识点、关键点,以及知识的呈现形式,理清知识的连贯性。
(二)认真分析了解学生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卓越课堂”至关重要。课前要认真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以免教与学脱节。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将统一教学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
(三)课前预设恰当的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教材的知识点灵活地传授给学生。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要创建一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传授式、探究式、练习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认真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获。
(一)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让每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要承认个体差异,不能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放弃对差生的教育,还要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及时做到培优辅差,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数学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外,更应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德育思想、数学能力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力求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重视学生听课、语言交流、书写、作业、看书、实践等习惯的培养。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很多孩子好动,听课的专注程度、时间的持久性都不是很够。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约定行之有效的课堂要求,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学时要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让学生逐渐改变不听讲、爱搞东西、上课不专注、解决问题不善于思考等不良习惯,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乐于交流与分享、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善思、善问、善评、善议、善行,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成“善思问、重知行”的良好学风。
(三)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小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在教学中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在课上或课后给孩子适当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带着好奇的童心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发现新的知识。特别是概念、几何等知识的教学,单纯由老师来讲解是枯燥且难以理解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来理解,学生既感觉有趣,又易掌握,同时又让孩子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训练。如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寻找角,能加深对角的理解,让孩子当小测量员来测量身高、教室长度、篮球场周长、目测旗杆高度等,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有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需要而恰当使用合作学习。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有难度的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这样,每个学生才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制定相应的规则,科学组建合作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同质”的原则。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性作用。
(五)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利用较少的时间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习、思考和训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质和量的把握,作业要有针对性、启迪性、层次性和目的性,以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生成和智力的发展。新知识的学习要与作业巩固相结合,讲练有机统一,让学生在练中巩固所学内容。
(六)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课堂上及时、正确地鼓励学生,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能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兴奋点,给予有效激励,对学生获得的成功给予及时肯定,让学生在成就感中滋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对学生的不足要给予诚恳的帮助,不要妄加指责,要尊重学生,建立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和谐关系。
三、注重课后和课堂的紧密衔接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等特点。加强课后的复习,能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受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数学知识的教学需要分几节课或分几学期才能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练习测评等多种形式,加强课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戚道明,田尚琼. 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打造小学数学卓越课堂[J]. 科学咨询,2013(8).
[2] 余光学,成陆翠.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卓越课堂”[J]. 青年教育,2013(2).
[3] 杨继明. 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 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关 键 词】 数学;卓越;课堂;实施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最终目的。“卓越课堂”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根本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大程度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打造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怎么实施,才能顺应市教委提出的“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有效课堂呢?下面本人根据我校及本班学生实际,谈谈个人想法。
一、课前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课前精心准备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只有花大量的工夫在课前认真备课,上课才不会手忙脚乱,才会做到得心应手、有的放矢。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实施“卓越课堂”的前提。
(一)深专教材、备活教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要做到灵活运用教材。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将教材再现,必须经过教师的再次加工和重新创造,把知识的教学融入培养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之中。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住教材的知识点、关键点,以及知识的呈现形式,理清知识的连贯性。
(二)认真分析了解学生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卓越课堂”至关重要。课前要认真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以免教与学脱节。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将统一教学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
(三)课前预设恰当的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教材的知识点灵活地传授给学生。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要创建一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传授式、探究式、练习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认真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获。
(一)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让每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要承认个体差异,不能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放弃对差生的教育,还要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及时做到培优辅差,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数学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外,更应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德育思想、数学能力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力求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重视学生听课、语言交流、书写、作业、看书、实践等习惯的培养。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很多孩子好动,听课的专注程度、时间的持久性都不是很够。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约定行之有效的课堂要求,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学时要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让学生逐渐改变不听讲、爱搞东西、上课不专注、解决问题不善于思考等不良习惯,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乐于交流与分享、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善思、善问、善评、善议、善行,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成“善思问、重知行”的良好学风。
(三)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小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在教学中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在课上或课后给孩子适当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带着好奇的童心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发现新的知识。特别是概念、几何等知识的教学,单纯由老师来讲解是枯燥且难以理解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来理解,学生既感觉有趣,又易掌握,同时又让孩子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训练。如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寻找角,能加深对角的理解,让孩子当小测量员来测量身高、教室长度、篮球场周长、目测旗杆高度等,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有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需要而恰当使用合作学习。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有难度的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这样,每个学生才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制定相应的规则,科学组建合作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同质”的原则。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性作用。
(五)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利用较少的时间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习、思考和训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质和量的把握,作业要有针对性、启迪性、层次性和目的性,以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生成和智力的发展。新知识的学习要与作业巩固相结合,讲练有机统一,让学生在练中巩固所学内容。
(六)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课堂上及时、正确地鼓励学生,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能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兴奋点,给予有效激励,对学生获得的成功给予及时肯定,让学生在成就感中滋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对学生的不足要给予诚恳的帮助,不要妄加指责,要尊重学生,建立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和谐关系。
三、注重课后和课堂的紧密衔接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等特点。加强课后的复习,能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受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数学知识的教学需要分几节课或分几学期才能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练习测评等多种形式,加强课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戚道明,田尚琼. 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打造小学数学卓越课堂[J]. 科学咨询,2013(8).
[2] 余光学,成陆翠.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卓越课堂”[J]. 青年教育,2013(2).
[3] 杨继明. 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 课程教育研究,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