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系统追溯王元化对王国维、陈寅恪的价值认祖,可从两个视角去研读.若着眼于清华学脉的微观情结,则王元化与王国维、陈寅恪的缘分不无传奇性,元化8岁前随父母居住清华南院,王国
【机 构】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绍兴,312000
【出 处】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追溯王元化对王国维、陈寅恪的价值认祖,可从两个视角去研读.若着眼于清华学脉的微观情结,则王元化与王国维、陈寅恪的缘分不无传奇性,元化8岁前随父母居住清华南院,王国维、陈寅恪恰为其左邻右舍,晚年元化深挚认同王国维、陈寅恪为其人格符号的价值源头,仿佛戏剧性“返老还童”.若着眼于百年中华学统谱系,则这又是关涉现代思想史的宏观叙事,既然能证明标志学统的现代分娩及人格表征的三个人物(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皆具清华背景,那么,称清华学统为中华学统之现代典范也就当仁不让.而晚年王元化于20世纪90年代经“第三次反思”后追认王国维、陈寅恪的价值源头,进而跻身于将百年中华学统从20世纪承续到21世纪的托命者行列,也就水到渠成.王国维、陈寅恪、王元化在各自演绎学统的百年演进方面角色纷呈:王国维在清末扮演了诗意栖居的“学术逸民”,陈寅恪在鼎革前后历经了从“学术逸民”到“学术遗民”的角色转换,王元化则以“后学术遗民”角色担当了现代学统的跨世纪接力.
其他文献
一些父母觉得“婴儿无六月”,认为刚出生的宝宝身体机能还不健全,会非常怕冷,因此即使是在非常炎热的夏天,也给宝宝穿得特别多,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另一些父母则带着宝宝一
听说别人家3岁的孩子认识几百个汉字,自己5岁的孩子还只能看图,大字不识几个。这时,您会怎样想呢?着急、心慌?要不要赶紧网上买几沓字卡,是不是考虑上个辅导班? 丁、朵朵是幼儿园中班的好朋友,两个妈妈带着孩子们相约一起乘坐地铁去北京科学中心游玩。坐上地铁后,朵朵很自然地看着地铁屏幕说:“下一站是火器……妈妈,火器什么?”妈妈也很自然地答:“火器营,军营的营。”丁丁则一脸茫然地看着好朋友。丁丁妈坐不住
我家两个孩子抢玩具的情况时有发生.明明知道是自家孩子没理,是不是就要赶紧装成一个有教养、懂道理的好家长,批评自己的孩子,纠正她的错误行为呢?那我可以告诉你,这样做的后
“妈妈,牙仙子昨天晚上来了吗?”每个孩子心里可能都有几个深信不疑的童话人物,比如牙仙子,比如圣诞老人.童话,是人类对美好的向往.曾经有两队辩者就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
体会过老人不在家、自己带娃的生活后,年轻父母就能感受到老人的付出和辛劳了,才会明白和老人在一起的生活才是安心的日子。 家大宝俊哥出生以后,姥姥、奶奶就从老家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后来又有了二宝俊弟,姥姥、奶奶跟我们更是形影不离了,有时候我们去旅行,她们会选择留在家里休息。 以前我只是觉得老人帮我们带孩子、做家务很辛苦,但是经过两个月的分离(这一次是姥姥、奶奶在孩子们出生后第一次和我们分开那么久),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在玩耍中学会各种各样的本领.近期,养育新观察系列直播活动针对孩子玩耍的问题,专门邀请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苏彦捷老
王元化先生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极富于内在紧张.这种内在紧张体现在学术与思想、理性的规范性与有限性、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以及五四与后五四、德先生与赛先生的两面、“人
王元化的“第三次反思”采用黑格尔哲学式的理念,对他的早年思想和学术做了进一步的继承和扬弃.他的思想方法是从德国哲学汲取的“反思”(Reflection),他的精神资源来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