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如何使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稳定而高质量的就业,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已成为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改革发展的新诉求和新目标。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而应更多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建立健全适应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政策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展望
一、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以人民助学金为主的单一无偿保障型资助阶段(新中国成立-1986年)
新中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于白手起家阶段,大規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加之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微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高等教育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成为必然选择。1952年,政务院、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标志着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正式确立。这一时期,人民助学金制度体现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国家承担全部成本,免收学费的基础上还向学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二是高校学生获得的补助是无偿的,减轻了个人的学习生活负担。人民助学金制度一直实施到20年80年代中期,其间,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人民助学金的发放标准及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二)以奖学金为主的无偿与有偿并存过渡阶段
由于人民助学金制度各种弊端的出现,国家开始探索改革资助政策。1983年国家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要求各高校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和人民奖学金制度并存办法,这是国家在制定奖学金制度之前的一次有益尝试。伴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民助学金制度,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在体现奖优的激励宗旨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报考农林地矿油等专业以及毕业后到艰苦行业、贫困地区工作,标志着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的正式确立。
概言之,国家实行以奖学金为主,贷款和勤工助学等方式为辅的资助制度,体现了激励和引导的资助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一定程度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和吃大锅的现象,发挥了资助育人的应有之义。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以及招生并轨和全面收费制度实施,这一资助制度体系难以确保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因贫困而失学,教育机会公平的基本原则遭遇挑战。
(三)多元混合型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形成阶段
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面实行收费制度进程中,学生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学费标准的统一性,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1999年国家下发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标志着由商业银行作为主体的助学贷款制度的开始。同时,2000年国家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对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之后核实情况并给予适当方式的资助。
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演变的历史逻辑
(一)促进教育公平是学生资助政策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逻辑起点,是最大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本遵循。党和国家始终把学生资助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基本目标就是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上学、上好学,最大限度维护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二)以学生为中心是学生资助政策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具体到高等教育学生资助领域,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贯穿学生资助政策演变的一条主线。围绕解决资助育人目标从机会公平、心理和谐,向能力素质发展、优秀人才成功培养的逐步认识逐步完善,无论是以助学金为代表的无偿保障型资助,还是以助学贷款为代表的有偿型资助,乃至当前的发展型资助,都是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就业并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价值归宿。总而言之,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将育人作为资助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构建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对受助学生身心发展、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三)公平与效率统一是学生资助政策发展的科学定位
公平和效率统一是一切社会观念、社会行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公平是效率提高的基础,效率是公平实现的保障。公平是解决“为什么要资助大学生”的问题,效率则解决“如何资助大学生的问题”,两者的结合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得其助,各得所助。公平是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发展的根本理念,效率则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价值。建国初,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主要是保证工农阶层的受教育权,强调保证教育机会均等的绝对公平,所有大学生都能接受免费的高等教育。
三、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未来展望
(一)构建和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
政府、高校、社会、家庭等主体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价值诉求和利益追求不同,彼此之间存在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权责分配不明确等问题,亟待构建“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和家庭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学生资助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资助的治理能力。一是要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现行资助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出台专门的精准资助政策措施,把精准资助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国家战略决策层面。
(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持续发展机制
在做好现有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资助政策惠及到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要针对解决相对贫困的新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不断调适现行资助政策,巩固提高资助成果,拓展强化资助功能,加快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识别体系,完善经济识别与能力识别一体化发展的认定机制。
(三)构筑高校学生资助信息化政策体系
以信息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精准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分步推进规划实施。建立全国建档立卡生数据库系统,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实现无缝链接,实现建档立卡生及其家庭数据资源共享,为建档立卡生精准识别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及高等院校也应建立建档立卡生数据库系统,实现与建档立卡生所在地的扶贫、民政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建档立卡生的数据信息,确保资助对象识别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徐英.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演变、缺陷与优化路径[J].教育评论,2017,(12)
[2]余秀兰.60年的探索: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展望
一、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以人民助学金为主的单一无偿保障型资助阶段(新中国成立-1986年)
新中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于白手起家阶段,大規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加之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微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高等教育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成为必然选择。1952年,政务院、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标志着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正式确立。这一时期,人民助学金制度体现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国家承担全部成本,免收学费的基础上还向学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二是高校学生获得的补助是无偿的,减轻了个人的学习生活负担。人民助学金制度一直实施到20年80年代中期,其间,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人民助学金的发放标准及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二)以奖学金为主的无偿与有偿并存过渡阶段
由于人民助学金制度各种弊端的出现,国家开始探索改革资助政策。1983年国家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要求各高校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和人民奖学金制度并存办法,这是国家在制定奖学金制度之前的一次有益尝试。伴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民助学金制度,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在体现奖优的激励宗旨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报考农林地矿油等专业以及毕业后到艰苦行业、贫困地区工作,标志着高等教育奖学金制度的正式确立。
概言之,国家实行以奖学金为主,贷款和勤工助学等方式为辅的资助制度,体现了激励和引导的资助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一定程度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和吃大锅的现象,发挥了资助育人的应有之义。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以及招生并轨和全面收费制度实施,这一资助制度体系难以确保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因贫困而失学,教育机会公平的基本原则遭遇挑战。
(三)多元混合型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形成阶段
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面实行收费制度进程中,学生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学费标准的统一性,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1999年国家下发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标志着由商业银行作为主体的助学贷款制度的开始。同时,2000年国家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对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之后核实情况并给予适当方式的资助。
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演变的历史逻辑
(一)促进教育公平是学生资助政策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逻辑起点,是最大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本遵循。党和国家始终把学生资助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基本目标就是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上学、上好学,最大限度维护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二)以学生为中心是学生资助政策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具体到高等教育学生资助领域,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贯穿学生资助政策演变的一条主线。围绕解决资助育人目标从机会公平、心理和谐,向能力素质发展、优秀人才成功培养的逐步认识逐步完善,无论是以助学金为代表的无偿保障型资助,还是以助学贷款为代表的有偿型资助,乃至当前的发展型资助,都是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就业并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价值归宿。总而言之,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将育人作为资助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构建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对受助学生身心发展、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三)公平与效率统一是学生资助政策发展的科学定位
公平和效率统一是一切社会观念、社会行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公平是效率提高的基础,效率是公平实现的保障。公平是解决“为什么要资助大学生”的问题,效率则解决“如何资助大学生的问题”,两者的结合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得其助,各得所助。公平是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发展的根本理念,效率则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价值。建国初,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主要是保证工农阶层的受教育权,强调保证教育机会均等的绝对公平,所有大学生都能接受免费的高等教育。
三、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未来展望
(一)构建和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
政府、高校、社会、家庭等主体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价值诉求和利益追求不同,彼此之间存在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权责分配不明确等问题,亟待构建“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和家庭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学生资助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资助的治理能力。一是要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现行资助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出台专门的精准资助政策措施,把精准资助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国家战略决策层面。
(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持续发展机制
在做好现有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资助政策惠及到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要针对解决相对贫困的新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不断调适现行资助政策,巩固提高资助成果,拓展强化资助功能,加快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识别体系,完善经济识别与能力识别一体化发展的认定机制。
(三)构筑高校学生资助信息化政策体系
以信息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精准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分步推进规划实施。建立全国建档立卡生数据库系统,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实现无缝链接,实现建档立卡生及其家庭数据资源共享,为建档立卡生精准识别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及高等院校也应建立建档立卡生数据库系统,实现与建档立卡生所在地的扶贫、民政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建档立卡生的数据信息,确保资助对象识别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徐英.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演变、缺陷与优化路径[J].教育评论,2017,(12)
[2]余秀兰.60年的探索: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