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欣赏张奕明先生的钢琴演奏会,来对汪立三先生的音乐作品进行回忆与感悟。
【关键词】音乐会:演奏:钢琴
2014年3月7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坐在舞台中央的青年人正弹着一段耳熟能详的旋律,细细一听,正是汪立三大师的名曲《涛声》。只见青年人的演奏时而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时而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时而如盼儿慈母一般,在琴键上细密织缝,工于毫厘;时而如百胜将军一般,在键盘上攻城略地,纵横批驳;一段疾风骤雨过后,乐声戛然而止,整个音乐厅又重归平静,全场的观众似乎还陶醉在刚才的场景中,无法自拔,待到回过神来,才纷纷起身并致以最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中当然有向已故的汪立三大师致敬的意味,但更多要表达的,却是大家已为这位青年演奏家的精湛技巧以及对汪老音乐的独到理解所深深折服。这位青年就是留美钢琴博士张奕明。他为我们带来的这场听觉盛宴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朝圣,在为期两天的音乐会中,张奕明博士按创作时间演奏了汪立三先生钢琴作品全集,我们也随着张奕明博士将汪立三老先生心路走了一遍,细细地体味了汪老在创作过程中感受过的酸甜苦辣。另外,我们还有幸听到了3部首演作品,令观众既惊喜又激动。整个演出扣人心弦,激情进发,主旋律曲子气势浩荡、排山倒海,而风格柔和的曲子,又是那么的多情浪漫,仿佛心弦被一层层地拨动,随着钢琴的沉吟声激动而温柔地摇曳起舞。
张奕明现为美国Temple大学博士在读生(钢琴演奏专业),师从Harvey Wedeen(钢琴)和Lambert Orkis(早期钢琴,现代音乐以及室内乐)。作为一名钢琴以及早期钢琴的演奏家,张奕明频繁在费城、芝加哥与中国各地演出,他目前的课题是作曲家汪立三研究,他已经在国内外开过多次专场音乐会(包括2014年五次演奏汪立三全部钢琴作品的系列音乐会),首演过多部汪立三作品,另外他还在着手进行键盘音乐第一手资料(巴洛克时期的古典早期的整编)的注释和翻译工作。他翻译出版的乐谱包括亨利版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贝尔格的钢琴奏鸣曲等等。
演出为了帮助听众用画面辅助理解乐曲,边上一直有一个幻灯片放映器,显示不同乐段所暗示的意境,对作品理解很有帮助。他拿起话筒在作品演奏之前都对作品进行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讲解。两天的音乐会分上半场和下半场进行,曲目不同。第一天演奏的是一些汪先生早期的作品如小品一一《扬琴的印象》(首演)《东山魁夷画意》《蓝花花》等。我认为《东山魁夷画意》中的涛声部分是本场音乐会最精彩的部分也随之将音乐会推向高潮。众所周知《东山魁夷画意》是一部现代钢琴作品,但用的很多手法还是非常传统的,曲子中并没有非常大幅度的跳跃或使用刻意的不和谐音来营造效果。演奏者开始的速度把握得非常精准以及动作也不过急,内心给人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氛,六十四分音符的滑音和弦浑厚宏伟。到了华彩乐段,为了表现出鉴真和尚冲破惊涛骇浪经历一切艰难险阻,终于胜利到达了理想彼岸。需要演奏者的左右手自然协调能力非常强,张奕明运用他超强的技术能力把这段漂亮的华彩乐段如排山倒海般戏剧性地呈献给我们,左右手衔接细腻均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幻境伴随着音乐的印象,他的演绎能产生一种令听众回味,感动的吸引力。《他山集》的五首组曲都是前奏曲加赋格的形式。所传达的信息显然就更为广阔和多元了,书法古琴和花鼓玩具,乃至作为地貌文化意象的黄土地和作为特定文化聚落的山寨都出现在了曲子里。演奏者无论是富有冥想的旋律,热情洋溢的乐段,悲伤忧郁的情绪抑或急风暴雨的气势,都要收放自由,转接恰当,处理得很有分寸。而且他演奏的抒情乐段,触键声音都很优美,很讲究。更难得的是他弹奏轻声时,旋律美得如在你耳边温柔地倾诉心事。
第二天主要演奏汪先生后期的作品如组曲《窗花集)×首演),《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先知》《红土集》(首演)。《先知》是2003~2007年创作完成的。虽说灵感来自纪伯伦的《先知》,张奕明介绍说曲子中有一些很有阿拉伯风格的段落,我倒觉得这曲子倒不如说是中国的先知来得好。不同于前两部作品明显的造景意识和清晰可辨的元素构成,这部作品显然更为抽象一些,除了最后一曲,速度都甚为和缓。唯有最后一曲《闪光的小河流呀流》,短小而富于生机,演奏者确实是让每个音符都闪着光,令人有很多联想。《二人转的回忆》,从中听到了很明显的东北民间音乐旋律,感到了这部规模颇大的作品在技术上对演奏者的高要求。汪立三先生喜欢用双手相差16度的写法来营造某种空灵的气氛。在此曲第77小节,及“晚霞”第29~35小节,他均用了这种手法,前者用来表现开场舞蹈与正戏之间一霎那的寂静,后者则用来表现天边晚霞的空灵。不过不管怎么说,演奏者的演绎在技术层面,确实没有什么置喙之地,无论是力度还是连贯性都无可挑剔。
这样重量级的独奏会,考验了一个钢琴家的实力,可以想象,他在赋予听众享受魅力音乐的同时,所要消耗的大量精神和体力。汪立三老先生的才华横溢在钢琴家张奕明手下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学生时代的习作,抑或是“发配”北大荒那段磨难中的寄托之作,又或是《他山集》中对广袤山河的写实,都让我们一秒都不能休息,生怕又错过了什么精彩之笔!书法、古琴、玩具、信天游、湖南花鼓、东洋画作,各种题材在汪立三手中信手拈来,而张奕明的完美演奏更是为之锦上添花,增色不少!这场音乐会实在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回味。
【关键词】音乐会:演奏:钢琴
2014年3月7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坐在舞台中央的青年人正弹着一段耳熟能详的旋律,细细一听,正是汪立三大师的名曲《涛声》。只见青年人的演奏时而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时而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时而如盼儿慈母一般,在琴键上细密织缝,工于毫厘;时而如百胜将军一般,在键盘上攻城略地,纵横批驳;一段疾风骤雨过后,乐声戛然而止,整个音乐厅又重归平静,全场的观众似乎还陶醉在刚才的场景中,无法自拔,待到回过神来,才纷纷起身并致以最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中当然有向已故的汪立三大师致敬的意味,但更多要表达的,却是大家已为这位青年演奏家的精湛技巧以及对汪老音乐的独到理解所深深折服。这位青年就是留美钢琴博士张奕明。他为我们带来的这场听觉盛宴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朝圣,在为期两天的音乐会中,张奕明博士按创作时间演奏了汪立三先生钢琴作品全集,我们也随着张奕明博士将汪立三老先生心路走了一遍,细细地体味了汪老在创作过程中感受过的酸甜苦辣。另外,我们还有幸听到了3部首演作品,令观众既惊喜又激动。整个演出扣人心弦,激情进发,主旋律曲子气势浩荡、排山倒海,而风格柔和的曲子,又是那么的多情浪漫,仿佛心弦被一层层地拨动,随着钢琴的沉吟声激动而温柔地摇曳起舞。
张奕明现为美国Temple大学博士在读生(钢琴演奏专业),师从Harvey Wedeen(钢琴)和Lambert Orkis(早期钢琴,现代音乐以及室内乐)。作为一名钢琴以及早期钢琴的演奏家,张奕明频繁在费城、芝加哥与中国各地演出,他目前的课题是作曲家汪立三研究,他已经在国内外开过多次专场音乐会(包括2014年五次演奏汪立三全部钢琴作品的系列音乐会),首演过多部汪立三作品,另外他还在着手进行键盘音乐第一手资料(巴洛克时期的古典早期的整编)的注释和翻译工作。他翻译出版的乐谱包括亨利版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贝尔格的钢琴奏鸣曲等等。
演出为了帮助听众用画面辅助理解乐曲,边上一直有一个幻灯片放映器,显示不同乐段所暗示的意境,对作品理解很有帮助。他拿起话筒在作品演奏之前都对作品进行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讲解。两天的音乐会分上半场和下半场进行,曲目不同。第一天演奏的是一些汪先生早期的作品如小品一一《扬琴的印象》(首演)《东山魁夷画意》《蓝花花》等。我认为《东山魁夷画意》中的涛声部分是本场音乐会最精彩的部分也随之将音乐会推向高潮。众所周知《东山魁夷画意》是一部现代钢琴作品,但用的很多手法还是非常传统的,曲子中并没有非常大幅度的跳跃或使用刻意的不和谐音来营造效果。演奏者开始的速度把握得非常精准以及动作也不过急,内心给人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氛,六十四分音符的滑音和弦浑厚宏伟。到了华彩乐段,为了表现出鉴真和尚冲破惊涛骇浪经历一切艰难险阻,终于胜利到达了理想彼岸。需要演奏者的左右手自然协调能力非常强,张奕明运用他超强的技术能力把这段漂亮的华彩乐段如排山倒海般戏剧性地呈献给我们,左右手衔接细腻均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幻境伴随着音乐的印象,他的演绎能产生一种令听众回味,感动的吸引力。《他山集》的五首组曲都是前奏曲加赋格的形式。所传达的信息显然就更为广阔和多元了,书法古琴和花鼓玩具,乃至作为地貌文化意象的黄土地和作为特定文化聚落的山寨都出现在了曲子里。演奏者无论是富有冥想的旋律,热情洋溢的乐段,悲伤忧郁的情绪抑或急风暴雨的气势,都要收放自由,转接恰当,处理得很有分寸。而且他演奏的抒情乐段,触键声音都很优美,很讲究。更难得的是他弹奏轻声时,旋律美得如在你耳边温柔地倾诉心事。
第二天主要演奏汪先生后期的作品如组曲《窗花集)×首演),《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先知》《红土集》(首演)。《先知》是2003~2007年创作完成的。虽说灵感来自纪伯伦的《先知》,张奕明介绍说曲子中有一些很有阿拉伯风格的段落,我倒觉得这曲子倒不如说是中国的先知来得好。不同于前两部作品明显的造景意识和清晰可辨的元素构成,这部作品显然更为抽象一些,除了最后一曲,速度都甚为和缓。唯有最后一曲《闪光的小河流呀流》,短小而富于生机,演奏者确实是让每个音符都闪着光,令人有很多联想。《二人转的回忆》,从中听到了很明显的东北民间音乐旋律,感到了这部规模颇大的作品在技术上对演奏者的高要求。汪立三先生喜欢用双手相差16度的写法来营造某种空灵的气氛。在此曲第77小节,及“晚霞”第29~35小节,他均用了这种手法,前者用来表现开场舞蹈与正戏之间一霎那的寂静,后者则用来表现天边晚霞的空灵。不过不管怎么说,演奏者的演绎在技术层面,确实没有什么置喙之地,无论是力度还是连贯性都无可挑剔。
这样重量级的独奏会,考验了一个钢琴家的实力,可以想象,他在赋予听众享受魅力音乐的同时,所要消耗的大量精神和体力。汪立三老先生的才华横溢在钢琴家张奕明手下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学生时代的习作,抑或是“发配”北大荒那段磨难中的寄托之作,又或是《他山集》中对广袤山河的写实,都让我们一秒都不能休息,生怕又错过了什么精彩之笔!书法、古琴、玩具、信天游、湖南花鼓、东洋画作,各种题材在汪立三手中信手拈来,而张奕明的完美演奏更是为之锦上添花,增色不少!这场音乐会实在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