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fei1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提出了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建议和策略,旨在帮助农村教师有效地借助国家为其提供的丰富远程教育资源,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进而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6-0061-04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教育的发展更加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被堪称为“信息荒源”,为解决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教育部在2003年启动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其目标是以资源共享的方式,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的素质和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引进,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提供了大量优质的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远程教育的开展在农村却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笔者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建议和策略,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的现状分析
  
  1.鉴定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化标准被定义为: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具有教学设计的独创性,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总结和开展教学研究。可见,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农村中小学教师所处专业化层次的高低决定了远程教育能够带来的真正效果。
  2.内部原因
  (1)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教学理论的支持
  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根据在实习期间的调查和走访,我们了解到农村教师认为他们最缺乏的是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不会应用各种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对现在学生的个性、多样性不能理解和接受,最缺乏的教学技能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农村教学的现状仍然以传统的书本教学为主,多数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主要凭借经验教学。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仅仅定位于对传统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对学科知识的传授能力,至于对学生真正的发展以及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要求则无法证实。
  (2)农村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强,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认识不足
  农远工程项目为中小学基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远程学习资源,但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薄弱和教育信息的闭塞,再加上农村教师自己的专业素质所限,他们对远程资源的认识不足,对资源的应用更是无能为力,认为远程资源对他们不适用,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通过书籍、报刊等传统媒体,仅有少数农村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来实施教学。
   随着教育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多媒体网络课件等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资源大量涌出,但农村教师使用网络教育资源的现状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而,农村教师缺乏教学的热情和学习的动机,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力和组织力不强,教学能够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也就荡然无存了。
  3.外部原因
  (1)农村教师缺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对现有教学资源应用的教学实践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为大部分中西部农村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案例、特定频段的卫星空中课堂教学资源、网络课程、评价量规等等。然而,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这些丰富教学资源的应用局限于较低的层次和水平,远程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闲置状态,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农村教师缺乏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因而就更缺乏教学理论指导之下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2)农村教师缺乏各种培训活动
  农村中小学教师面对信息技术和远程资源的困惑和无助,对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无所适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信息闭塞,信息渠道有限,无法真正感受远程教育能够给他们带来的新鲜感。学校对教师进行的培训项目非常有限,用于培训教师的开支费用也很有限,教师迫于竞争、职称评定和专业发展情况诸多方面的压力,在职培训的费用有很大部分是自己资助的,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3)地方资源与培训模式不符,无法实施
  农村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开展了不同规模的现代远程教育,国家政策也向这方面倾斜,已经为中西部地区开通了卫星数字教学空中课堂,学校和教师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然而,远程教育所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资源的应用和培训模式不符。教师无法领会远程资源对农村教育的意义,面对资源要么不会应用,要么全盘照搬使用,不会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地方特点,恰到好处因地制宜应用于教学和自己的学习中,成为制约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对策
  
  1.内部策略
  (1)教师加强对教育理论特别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
  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内修”,教学理论的缺失是教学实践迷茫的本质,也直接制约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和开展教学科研的动机。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颇感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学生良好情操的培养者,应该特别学习有关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媒体理论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理论,以及一些学习理论诸如由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体验和学校》、《多元智能教和学的策略》等专著类书籍。只有将这些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切实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因地制宜地应用当地的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才能真正使教师的专业素质有所提高,进而适应新技术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农村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的选择学习方式,既可以通过书本来学习,也可以借助与相关教材配套的自学光盘来辅助学习。
   在线网络开通的视频教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农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学习步调和学习计划,随时随地来进行理论学习,遇到难于理解的内容还可以请教专家,甚至可以与同组的学员或指导教师借助BBS论坛Chat Room来讨论学习,并且可以得到同步或异步的反馈便于教师之后的学习,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
  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遵循“实践——带着问题或困惑学习理论——反思——教学的创新实践”,这一方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和有效之法,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加强这一方式的训练,做到不断地自我更新。
  (2)注重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
  教师教学效能感即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个人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outcome expectation)和期望预期(efficacy expectation),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有重要作用,即教师教学效能感决定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和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可以通过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选择和控制影响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激发教师的在教育工作中的情绪态度影响教学效果。
  农村教师作为农村远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活动和过程有着独特的主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农远工程项目实施的背景下,农村教师应充分应用远程学习资源来培养自己的教学效能感。
   笔者认为,农村教师教学效能结果的高低主要受教师对传统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式认识的影响。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远程教学教师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通讯传媒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实施教学的,同时教师拥有丰富的远程资源。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如能够熟练操作教学电视媒体、对有可能重新利用的媒体资源进行录制和基本的剪辑操作、应用相关教学软件、上网快速搜索信息的能力等等。同时,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应用远程资源来合理有效整合,采取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学过程之后对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即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所做的决策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加强其间的相关认知。
   此外,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教学科研,一方面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另一方面又可以针对借助远程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特殊环境,成功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让教师体验到成功把握教学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即直接和间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而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2.外部策略
  (1)积极参与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教学理论的缺失是教学实践迷茫的本质,反过来教学实践是教师提升其专业素质的必经平台,是检验教学理论是否有效应用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在农村远程教育的工程项目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就应努力将作为“内修”的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如通过学习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对象,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灵活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理论,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丰富的远程教学资源整合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新的设计和重新组合;通过学习多元智能教和学的策略,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不同学生具备不同的潜质,教师自己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而更加便于因材施教,便于素质教育在农村的落实和开展,也便于教师更快适应新教育带给他们的挑战。
  (2)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相关培训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对农村教师的直接挑战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困惑或者说低层次操作与低水平应用。因而,对农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显得就势在必行。
  首先,通过让农村教师观摩和反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案例,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
   其次,针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状况,结合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其教育教学实践,精心策划教师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的校本培训体系,校本培训以其低耗高效,面向实践教学得到需要,组织灵活等特点,成为信息技术培训中最具活力的和最受青睐的培训方式,使农村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培训的同时,结合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在学习、自我反思、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农村教师要主动应用和反思信息化教学,并针对教学实际问题不断进行学习,通过案例交流、网上论坛、互动研讨、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与其他教师进行专业切磋和协调合作,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有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反馈机制,为农村教师的不断学习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农村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同时,应该发挥教科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的中心辐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培训,让他们来担当新的培训者,既降低了培训的费用,又增强了学校的教育科研氛围,更加为教师提供了提升专业素质的园地。
  (3)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教学设备与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
  农远工程项目坚持以资源带动应用,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并展开三种模式的应用培训,即光盘教学(包括课堂教学类、教学素材类和专题教育类)、卫星广播教学(空中课堂、教学案例、媒体展示、教学课件、习题精选和培训活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多媒体资源库)。农远项目中极易发生的现象就是忽视中西部农村各地方的多样性特点和多样性需求,简单套用已有的做法和经验,使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作为农村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担当起将现有教学设备与丰富的远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重任,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省区本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是求新,而是求效益,遵循“实用、好用、够用”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三种模式。
  农村教师应该开展调查研究,明确了解本省本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包括师资力量、师生比例、人机比例、学生认知水平、教育信息化程度、教师对于资源的需求、学生对于资源的需求等等。
   翔实准确的调研信息是农远工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地方化的必要前提,否则,有针对性的开发就无从谈起,有效应用也将成为一句空话而无法实现。同时,应定期开展研讨,将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校本培训的模式加以推广,组织电教人员、教研员、项目学校校长和师生共同参加研讨会,发现和及时纠正农远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避免资源建设与应用出现偏差和浪费的现象。
   另外,农村教师应该活用本省已有设备和资源,根据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三种模式之间资源的转化和二次开发。如“模式二”的卫星IP 数字资源,经过二次开发,可以制作成多画面菜单的DVD光盘,供教师灵活使用。这样既巩固了教师对设备和资源的硬性操作技术,又有效地培养了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资源的软性整合能力,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更容易适应未来教育和远程教育的要求。
  
  三、结论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平台,农村教师应该借助农远工程项目的大好时机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笔者认为针对农村教师专业化素质偏低的现状而提出的建议和策略必将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妮佳, 莫世荣. 农远工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地方化探讨[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 (12): 50-53.
  [2]王正东. 论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培养[J]. 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 2006, (11): 41-44.
  [3]陈炯然. 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探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5, (4): 71-73.
  [4]蒋鸣和.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论[J]. 信息技术教育, 2005, (1) : 18-21.
  [5]廖龙龙.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远程教育杂志, 2005, (2): 48-51.
  [6]谢安邦. 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 教师教育研究, 2004, (2): 8-12.
  [7]顾小青, 祝智庭, 庞艳霞. 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 (1): 12-18.
  [8]解月光, 蒋玉莲.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 (9): 61-63.
  [9]王卓, 杨建云. 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诠释[J]. 教育科学, 2004, (10): 51-53.
  [10]周奇.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质初探[J]. 教育探索, 2001, (1): 46-47.
其他文献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eoniflorin (PAE)on hepatic fibrosis of mice with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in vivo and in vitro,a model of hepatic fibros
Modified laparoscopic microsurgical tubal anastomosis is an alteative for microsurgical anastomosis via laparotomy to reverse sterilization in women with renewe
A new region of interest (ROI) coding called partial multiply bitplane alternating shift (PMBAShif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PMBASluft, the partial mos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n applicabl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 (RAPD) method for genotyping Neisseria gonorrhoeae strain,and discuss the po
In this paper, a universal effective novel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andem genes cluster for isoflavone engineering was reported. A tandem genes cluster CHS-CHI-I
Organophosphates (OPs) and Pyrethroids (PRY)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and in the home as broad spectrum insecticides, but may produce considerable r
Osteoclasts,which are derived from monocyte-macrophage precursors,are exclusive bone resorption cells.Limited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a class of small non-codin
To evaluate the mechanism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on the prevention of restenosis after angioplasty,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cont
Protein phosphatase 2A (PP2A) is the pre-dominant serine/threonine phosphatase in eukaryotic cells. In the brains of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D), de
Clinical imperativ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jaw bone defects or resorbed alveolar ridge require new therapies or procedures instead of autologous/allogene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