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引领新经济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物联网技术在服务业、工业、农业等领域的深入普及,产业重构、业务创新、业务增值
  将在未来20 年层出不穷
  “物联网”时代,人们面对碎片化的市场需求、浩瀚的数据资源、极快的商业节奏,呈现“智慧不对称”(人与人、人与算法),通过跨终端的“云脑”(个人助理和专业助理)提供快速、精准、专属的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备选方案,而所有硬件、服务都已联网,面向全网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控制的“云脑”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外脑。
  未来的“云脑”在互联网上,而“感官”在物联网中,智能终端也会通过“植入”方式成为人类的扩展器官,帮助人类感知两个平行世界的变化。数据的流动促进物资流动、人类流动、环境变化。而这一切活动又会反过来形成大数据、决策模型与算法策略。伴随物联网的全球普及,平行世界的融合将会持续加速,最终成为一体化的“镜像世界”。
  云脑物联网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并不是一个崭新概念,但在产业界却一直未能全面推广,直到最近5 年全球消费市场与工业产业才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商业化物联网浪潮。物联网正在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联设备所依赖的“云网端”关键要素成本快速下降、性能提升,让物联网产品以大众消费品价格走入千家万户,引发了物联网爆发式成长。
  物联网的本质是“云脑”驱动的“自动服务网”。由数据算法驱动,具有自学习、自管理、自修复能力的“云脑”(机器智能),通过自适应、自组织、自协同的物联终端,为每一个人主动、无感、精准提供“所需即所得”的最优个性化服务。
  2015 年,迈克尔· 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揭秘未来竞争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智能物联产品具有监测、控制、优化、自动四类功能,每类功能都以前一类功能为基础进化而来,并为下一阶段的功能打下基础,每一款物联产品都将逐步从数据监测、柔性控制的基础能力,向自我学习、自动服务的高阶能力演变。
  1.监测:来自于设备使用者的众包数据是一切产品功能改良的基础。在产品设计环节减少过度开发投入,分析使用模式,进行客户分类、市场分层,在售后服务中准确诊断定位故障部件,提高首次修复率,减少现场维修工作量与频度,并预先发现“产能饱和”或“产品利用率”过高现象,及时满足市场新需求,开拓新商业机会。
  2.控制:用户通过产品内置、手机APP、云中的命令与算法等多种方式进行远程控制。这是为了让使用体验更加柔性灵活,而不是增加操作复杂性,智能的参数设置、条件判定会减少用户操作量,通过简化操控实现柔性控制。
  3.优化:持续积累的丰富历史数据,经过人工、半人工分析后,能够为物联设备植入优化算法,并对比实时数据随时自动调整使用参数,大幅提高产出比、利用率等生产效率。
  4.自动:监测、控制、优化能够持续改进自动化程度,不仅减少了智能设备对人工操作的依赖性,更为偏远地区、危险地区提供远程作业手段,提升操作员生命安全性。另外,海量的智能设备互联,将依靠云计算形成自动协同的服务网,避免人工操作瓶颈与失控风险出现。
  DT新经济
  Intel 预测2020 年全球有500 亿设备相连,而2014 年底仅有22 亿设备相连。按照梅特卡夫定律,物联网的价值与其中智能设备节点数量的平方数成正比,呈指数级增长,因此5 年后全球物联网的总体价值将是现在的517 倍。
  物联网本身即一种通信创新,已经覆盖了交通创新的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等产品;而在数据科技(Digital Technology, DT)时代,基于云端数据智能的物联网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让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得到彻底改观。
  1.物联网引爆“DT新经济”
  IDC《2020 数字宇宙》研究数据显示,在“IT 时代”,全球共产生了不到1ZB的数据;而伴随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数据在2010 年进入“ZB 空间”,人类正式进入“DT 时代”。在DT 时代的头十年,全球即产生44 倍于IT 时代的庞大数据量。据研究机构预测,2020 年,全球将有40亿网民,使用2500万个APP,250 亿个嵌入式智能系统,产生35ZB至50ZB的海量数据,创造出4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机遇。
  物联网正在重新定义DT 时代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线下尚未被数据化的市场隐藏着大量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冰山”一样巨大的“全息需求”值得开发。传统互联网,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只能发现、收集人们的线上数据,即全球32亿网民(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4%)上网行为产生的7.9ZB数据量,通过分析、利用数据资源,创造出价值可观的互联网商业产值。然而,即使在全球最发达的国家,目前互联网经济占比仍不到GDP的10%。
  物联网通过丰富的智能“触点”,纳入全球不能上网的40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6%),产生了无法估量而富有商业价值的数据,撬动起创造全球剩余90%的GDP 产业。伴随物联网技术在各国服务业、工业、农业领域的深入普及,产业重构、业务创新、业务增值将在未来20 年层出不穷,物联网触发“DT 经济大爆炸”。
  例如,智能家电帮助电商服务业进入千家万户,打穿了O2O市场与百姓生活的最后壁垒,智能电饭煲按照“云食谱”一键采买符合你口味的食材;智能汽车帮助汽车服务业“零距离”对接你的爱车,任何故障都能实时分析、主动提醒,摆脱“菜鸟”司机的苦恼,云端订购优质配件、推荐离家(或单位)最近的汽车修理店,甚至上门取送车服务;智能电视按照你喜爱的影视剧演员选荐性价比最高的“明星同款服饰”,送货上门;智能手环、智能体重秤在你疲劳、生病时,主动采购营养品、推荐最符合你身体特质的健康食谱、保健护理服务……这一切都是物联网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产生的DT经济价值,物联网创造新经济范式,激活实体经济,成为个性化体验的服务小帮手。   2.物联网变革“DT 产业格局”
  迈克尔· 波特在《揭秘未来竞争战略》报告中指出:“智能互联产品将带来行业结构的变化。”他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产业竞争变革,认为: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前两次变革一样,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科技会激活全球市场的增量需求,并对5种力量(波特五力)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基于迈克尔·波特2015年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能够发现物联网带来如下产业竞争变化:
  (1)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因为个人需求与使用习惯不同,数据驱动的智能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特征明显,初期功能类似的同质化产品竞争会导致价格战,而中后期价格竞争将越来越罕见。随时间积累的购买者使用数据,会帮助公司对客户分类,定制更符合此类用户实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并将产生“去中介化”趋势,购买者与产品制造商通过智能产品直接对接,降低对分销渠道、服务机构的依赖,产品制造商将挤压中间环节获取更多利润,并根据数据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以增加购买者使用黏性,因此购买者的议价能力降低,转换供应商的成本大幅提升。例如,长期使用iPhone 的用户更倾向于在生态圈内复购升级换代产品或多品类同家族产品(iPad/iWatch/iTV/iCar);又如GE在飞机引擎上安装数百个传感器,购买GE飞机的航空公司(购买者),会根据GE提供的燃油消耗数据调整襟翼在降落时的位置,最大化降低油耗,与航空公司更紧密的联系,让GE提升了对飞机机身制造商的黏性与议价能力,并加强了产品的差异性;同时,航空公司也能够根据不同品牌飞机的传感器数据分析,了解不同供应商的真正性能差异,并拥有自身产品使用数据,降低对供应商的信息服务依赖与转换成本,提高自身议价能力。
  (2)竞争对手间的竞争:传统产品出厂后即“失控”,供应商、最终用户之间隔着中介渠道,导致互不认识;而智能产品通过联网功能收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形成闭环通路,持续推动产品升级优化,数据就是产品进化的核心动力,因此可实现物联网产品差异化,针对细分市场创造增值服务机会,甚至根据不同客户行为习惯柔性化定制生产,凭借产品差异化功能与服务提升产品价格与利润空间。例如,百宝力(Babolat)生产的网球拍手柄中内置传感器,在分析击球速度、旋转和击球点变化数据后,将结果显示在用户的智能手机上,以持续提升运动员参赛水平。智能产品在前期研发阶段投入大,容易陷入“谁的功能更全面”的竞争陷阱中,其固定成本大幅高于传统产品,导致可变成本占比降低,价格竞争空间缩小,必须将固定成本分摊到较大数量的售出产品上。另外,物联生态圈中的智能产品面临跨界竞争。例如,智能家居中的家用照明设备、音箱娱乐设备、智能温度控制器从原先互不干涉的各自领域进入同一片智能家居市场,竞合策略更加复杂。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智能产品重新分配议价能力,改变传统竞争关系。硬件更加规范化、通用化,软件更加灵活特色化,这导致智能组件、互连组件的价值超过物理组件,而且软件提高了硬件的通用性,减少了物理的组件种类。因此传统硬件供应商议价能力被削弱,就像智能手机普及后的硬件代工厂商一样。而另一批智能物联核心组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包括传感器、软件、互联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存储分析等。如Google、Apple、Intel等,这些企业获得生态圈中的大部分利润,挤压传统制造商利润。例如,在智能汽车行业,通用、本田、奥迪、现代等车厂缺少操作系统与APP 开发生态资源,所以要安装Google android 操作系统,以OEM 关系融入Google生态圈。传统车企的强大行业影响力对Google等新型供应商无效,而Google具有雄厚的技术资源与海量的用户影响力,汽车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越来越考虑汽车智能服务因素,希望与自己的智能手机生态对接。这些新型“技术架构”供应商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并形成数据闭环,不断开发新的增值服务。
  (4)新进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面临昂贵的“技术架构”固定投入与数据生态壁垒。“云+ 数据+ 产品+ 服务”四位一体,形成产品黏性,跨界产品竞争、多元化产品间的互联功能会为新进入者增加阻碍。具有创新思维、行动敏捷的在位公司,从产品制造者快速向生态服务平台转型,获得关键的先发优势。如百多力(Biotronik)公司,原先生产心率调节器、胰岛素泵等设备,现在生产智能医疗互联产品,构建“家庭健康监测系统”,形成数据中心、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健康监控服务的立体生态体系,医生远程监控患者的医疗数据和临床情况,长期累积患者生物数据,改进产品、服务、售后流程,形成购买者的忠诚度,提高产品转换成本,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
  (5)替代产品的威胁:智能产品的差异性强,性能持续优化,定制程度、客户价值日趋上升,这降低了替代产品的威胁。而伴随技术创新、商业创新,替代产品将从新的维度切入市场。例如,智能手机替代数码相机,而新一代混合现实眼镜、自拍无人机的设备很可能替代手机的拍照功能,是技术创新者的降维打击;又如共享经济标杆Zipcar、Uber等为客户提供随需而至的便捷出行服务,正在侵蚀汽车销量,“使用权市场”逐步取代“所有权市场”是商业创新者的降维打击;而传统汽车制造商研发布局“无人驾驶汽车”,希望在下一代共享汽车服务中赢得未来市场;“共享服务APP+智能自行车”的模式也在各地普及,减少了市民购买自行车的需求,从而避免买车、停车、修车、丢车的麻烦,甚至与共享汽车跨界竞争。智能物联产品的普及是共享经济飞速发展的基础。
  (作者分别为阿里研究院研究员,华泰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其他文献
中国的春运,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与其说是一种挑战,不如说是一种机遇,可借此发展壮大春节经济  2016  年春节即将来临。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春节因为其历史悠久性、文化内涵丰富性和最有生命力而成为最能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的节日。每逢春节,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文化流,都会带动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讯、金融、餐饮等各行各业的全面繁荣,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
目的通过报道1例椎间孔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囊肿并通过文献回顾,提高对腰椎间盘囊肿的认识,同时为临床应用本方法治疗腰椎间盘囊肿提供参考。方法介绍1例腰椎间盘囊肿行椎间孔
目的使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建立标准化的布氏田鼠封闭群遗传质量控制分子标记库。方法使用高盐沉淀法从鼠尾中提取布氏田鼠基因组DNA。采用40条PRAD引物对布氏田鼠封闭群进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锁定钢板+植骨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9例桡骨小头骨折病人,男21例,女8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35.0岁
目的比较采用高黏度骨水泥和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我科治疗的8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自1996年~1999年,笔者采用牵引推拿配合自制中药热敷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创伤病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不仅是胸部创伤,脑、腹、四肢等其他部位严重创伤也可导致ARDS.早期诊治可显著降低本病患者的死亡率.我们自1996年5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