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予“规矩”求得“方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3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乍到凤凰小学,顿感愕然!一为陈旧简陋的教学设施,二为衣衫不整的孩子们。接手五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更是惊讶!孩子们的朗读水平不赖,但绝对是一群没规没矩的“野孩子”!他们连基本的课堂常规、程序都不懂自觉遵守。正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关键词:健全班;队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
  一、 健全班队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经过两周的观察,我发现本班孩子虽然都是少先队员,都有四、五年的队龄,但对班队的知识、议程都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队歌不会唱的大有人在,队礼也行得不三不四。这可不行,要及时纠正、规范。于是,我决定从健全班队管理入手,来好好规范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首先,学唱队歌,学行队礼。本学期第三周的班队活动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抄到了黑板上,并让学生拿出一本新本子记录班队会活动的过程和心得。没想,学生们一听到要学唱队歌,先是诧异,接着有交头接耳的,有哄堂大笑的,更有怪声怪调地哼唱起来的……我按捺住性子,仔细为学生说起了少先队员唱好队歌的重要性、必要性与光荣性。
  其次,学习队章,选举队干,明确职责。用队的章程约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经过两周的学习,孩子们的队礼行得标准了,队歌也唱得像模像样了。第六、七、八周我又给孩子们补充了少先队的一些知识,让孩子们知道每一位少先队员都应该严格遵守队规、队程,并了解关于队的知识。然而,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队干部决定的。班队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全”的作用,因此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队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于是,我于第九、十周在民主、公平的公开选举中评选出了令同学们信服的:中队长兼班长(谢雪莹)、宣传委员(张育芳)、纪律委员(李晋萍)、文娱委员(张敏霞)、劳动委员(谢梓鹏)……并选出了李苑华、谢碧芯、江毅等四位小队长兼语文小组长。建立完善本班班队干部队伍后,我先大力表扬班队干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队干部树立威信;然后,鼓励班队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方法,要求他们要在知识、能力上更严格要求自己,在纪律上要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定期召开班队干会议,针对班中出现的情况共同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解决自己出现的问题,既解放了老师、尊重了学生,又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组织管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员,出点子的同时也进行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一举三得!
  再次,制定班级《安全公约》、《文明公约》,以软绳“捆绑”学生。在班队干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制定了班级《安全公约》:1. 不在课间追逐打闹,2. 不攀爬栏杆,3. 不带利器、玩具回学校!4. 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过马路……。《文明公约》:1.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2. 不随意涂画课桌椅及墙壁,3. 不说粗话、脏话、不随便骂人,4. 不能打架……宣读,表决之后,就必须严格遵守。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
  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之余,我还非常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活动,以丰富孩子们的课内外生活,使孩子们觉得待在学校是一种享受、进而喜欢学校的生活。首先,利用最能打动学生的“歌”。先后教唱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恩的心》、《我的中国心》等健康、好听的歌曲,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学唱《感恩的心》时,我拿来了家里的手提电脑让孩子们边唱边学手语,有了新鲜的东西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我趁机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关怀和感谢身边每一个关心、爱护并伴着我们成长的老师、家长、同学和朋友。其次,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相继出了:“欢喜升五年级”、“喜迎中秋、庆国庆”、“金秋十月”、“歇后语、谜語的手抄报大展示”、“期末学习园地”等专题黑板报。孩子们在出墙报中既提高了自己整理和编辑资料的能力,又从墙报中收获了各种各类知识。同时,我班买来白纸写名言警句的条幅张贴于教室的左右两侧,以装点教室文化,使孩子们在浓浓的书香氛围内熏陶。至此整个教室也形成了一个文化包围圈。另外,还组织了“字谜男女大比评”、“元旦游园小活动”、“小队篮球友谊赛”、“词语小接龙游戏”、“制作纸张小实验”、“凤一、凤二村际朗读大比拼”等生动有趣的班队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内外生活。
  三、 让孩子们在活动实践中收获,在活动实践中导行
  活动中,本班学生的厌学情绪、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明显得到改变,各科成绩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同时,在各科任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本班还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在学校组织的课文演读比赛中,我班荣获高年级组第一名;语、数、英三课能力竞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谢雪莹同学写的作文《吴老师真好!》还发表在《乡村语文报》。这一点点、一滴滴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努力与老师们的付出。这些成绩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同时,也使得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学校,越来越喜欢学习!
  作者简介:
  吴山花,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雅居乐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一年一度的太平会是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仁兴镇西村全体村民的一个重要日子,其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神灵、祭扫村子,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和神灵的庇佑,为村民们消灾辟邪,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六畜兴旺。本文以2016年农历6月西村太平会为田野调查内容,记录了念经开坛、封村路、洒净、送法船等祭祀的全过程,不仅记录保存了民间传统文化,还领略了传统祭祀的民间音乐、歌舞、绘画等艺术形式之美,体会了邻里之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基础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教育目的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其在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横行的现代社会中也存在问题,教育逐渐丧失了它本真的意蕴。如何使被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回归到“本真”的教育中,作为名校的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所践行的“情智和谐共生的大写的人”的培养与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
摘 要:在新的教育模式下,如何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情感教育的意义、重要性、渗透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做实现素质教育的先行者。情感教育能够改变以往死板的教课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教师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各种不同的感情。而艺术本身
摘要: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在中职学校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的持续发展,中职学校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职这一教学阶段,学生普遍开始进入身心发展的过渡期,逆反的心理、独立的心理都有所增强,不再以家长或是教师为依赖的对象,还有的中职生性格多变,情绪方面也不稳定,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互动,学生的这些种种表现都给班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本文通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自主学习;培养  一、 引言  物理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国家的发展历史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虽然距离现代生活已经久远,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就是文化精神的遗留与传承一直都在,丝绸之路便是很好的典例,通过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互交模式,不断壮大发展规模,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知识在历史教学中均有体现,对丝绸之路的开辟进行研究,突出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手段,可增强初中历史教
摘要:家校沟通是联系家长和教师之间的重要桥梁,而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从而阻碍了孩子更好更有利的发展。本文通过教师对一位家长沟通交流前后态度的转变过程的记录,旨在将自己对于如何进行家校沟通过程的切身体会和看法展现出来,以期得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家校沟通;信任;坚持  家长对老师的理解与信任是家校沟通成功的基石,而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真诚的关心与帮
摘 要:本文依托“行为主义心理学”、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多重视角,从现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课堂口头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结合《新课标》中“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谈谈课堂口头评价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提出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策略与想法。  关键词:小语课堂;口头评价;优化;非言语性评价  一、 草盛豆苗稀——小语课堂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部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气氛不仅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也可以促进学生情商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课堂;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一、 引言  音乐给我们的带来的是一种享受,我们通过音乐去感受情感,音乐可以让我们的心情放松,忘记许多的烦恼,音乐也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育也成为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
摘 要:诗词是一种美的艺术,也是一种感性思维的艺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阅读中将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即将非视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思维,真正达到赏析作品意韵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非视觉形象;视觉形象;诗词赏析  诗词中的文字,是诗词内容的载体,它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符码,并不具视觉性,然而在其作用下,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思维能力,将无视觉化的内容搭建成视觉化的具体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