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成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特点的分析比较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与成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E)的异同,以指导EGE的临床诊治。

方法

回顾性选择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科2013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8例儿童EGE患者(儿童组),以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内科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4例成人EGE患者(成人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表现、病理活组织检查、治疗和预后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儿童组中有过敏史的患者比例高于成人组[9/18比20.8%(5/24)],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成人组[13/18比29.2%(7/24)],腹泻和体重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成人组[4/18比58.5%(14/24)、3/18比54.2%(13/2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率低于成人组[4/18比58.3%(1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38、7.644、5.477、6.133、5.477,P=0.047、0.006、0.019、0.013、0.029)。两组患者内镜下表现均以黏膜充血、水肿为主(儿童组13例、成人组22例),儿童组还多见黏膜粗糙(7例)和糜烂(6例),成人组还多见黏膜糜烂(18例,75.0%)和溃疡(8例,33.3%),其中两组患者黏膜糜烂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07)。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均在回肠末端、结直肠、十二指肠取材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6、14/15、9/18和8/10、12/15、6/8。8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儿童组患者治疗4.5 d(2.0~27.0 d)起效,13例成人组患者治疗3.7 d(1.0~14.0 d)起效,两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率比较(5/8比6/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与成人EGE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所不同,可为临床医师认识和诊治EGE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体外培养诱导扩增健康供者外周血来源的γδT细胞,研究γδT细胞对头颈部常见甲状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使用膦酸盐法诱导扩增γδT细胞。流式细胞技术鉴定γδT细胞表型,MTT法检测γδT细胞对甲状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外周血T细胞经过唑来膦酸盐联合IL-2体外诱导15 d后可获得较高纯度的γδT细胞,可达到87.28%。扩增的γδT细胞与甲状腺癌细胞共培养8 h后的杀伤率分别为5∶1组10.32%,10∶1组16,48%,20∶1
目的快速评估不同情景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防控)资源需求数,为传染病流行做好产能规划、储备分配和资金筹集方面的准备。方法基于引入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住院患者的易感者-潜隐者-传染者-移除者传播动力学模型,构建COVID-19不同流行情景并预测住院/隔离人数,结合当前我国防控策略,评估各情景下开展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时所需资源数。结果COVID-19发生社区传播及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接受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6 430例患者(20 351枚息肉)资料。根据是否包含≥1枚腺瘤性息肉,将患者分为腺瘤患者组(4 573例)和非腺瘤患者组(1 857例);根据结直肠息肉术后病理结果,将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组(10 656枚)和非腺瘤性息肉组(9 695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自暴发以来,世界各国疫情形势、非药物防控措施、疫情下的民众行为模式及疫苗接种等差异巨大。我国疫情也在经历较长时间无本土病例后,由于境外输入等因素引起局部疫情暴发,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深入探讨疫情多次暴发的机制和差异性是极为必要的。方法本研究基于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构建新颖的演化方程来融合干预措施和疫苗接种以及民众行为改变的动态过程。发展方法计算最优的干预强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N基因Ct值与其密切接触者续发风险的关系,进而探索呼吸道病毒载量与其传染力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市发病0~7 d内有N基因Ct值记录的COVID-19确诊病例,将其密切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隔离方式、暴露方式、转归情况(发病与否)等变量。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病例发病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