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北科技扶贫的实践探索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北17年科技扶贫中,以科技支撑农业产业,以产业带动陕北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具体做法和成绩。讨论了科技、产业和扶贫之间的关系, 认为发展产业是陕北科技扶贫的基础,发挥科教单位的技术优势对扶贫进行科技支撑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对广泛吸收高等院校参与,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扶贫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与贫困地区需求相匹配的扶贫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陕北;科技扶贫;产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7)05-0026-04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he Anti-poverty in North Shaanxi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WANG Jun,GAO Xiang
  (Divi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nti-poverty practic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by offering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in North Shaanxi.The relationship of technology,agricultural industries and anti-poverty has been discussed.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base in the anti-poverty activity.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anti-poverty plays an important promotion function.To build a new extension mode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anti-poverty has been analyzed.To build a technology support system in anti-poverty which could meet the technology needs of poor people has been suggested.
  Key words:North Shaanxi;anti-poverty;industry;Northwest A&F University
  
  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我国扶贫工作长期的艰巨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198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通知》。1994年国务院专门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把解决“老、少、边”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安邦富民、稳定社会、促进民族团结的战略任务予以高度重视。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1989年开始,国家确定把陕北老区作为科技扶贫点,按照科技部和陕西省的安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与了这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迄今已历时17年。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北科技扶贫的实践
  
  17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将陕北科技扶贫放在重要的地位长抓不懈,通过以科技支撑农业产业,以产业带动陕北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方式, 为陕北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陕北延安、榆林20个国定贫困县,1993年共有贫困人口141万人。截止2003年,20个国定贫困县中已有15个越过温饱线,贫困人口减至17.4万人。榆林市人均纯收入由1989年的342元增加到2003年的1 438元,延安市人均纯收入由1989年的320元增加到2003年的1 707元。[1]陕北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劳动者科技素质普遍提高。
  
  (一)明确扶贫思路,选准产业
  陕北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差,生产技术落后,没有主导产业,群众生活十分困苦。针对这种实际,如何找到科技扶贫的突破口,改变贫困群众靠天、靠政府吃饭,无心脱贫的老思想,增强贫困人口战胜贫困的信心,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人员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积极出谋划策,以制定产业规划为重点,参与到扶贫开发的总体设计中,提出了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利于环境保护,收益面广的产业,这些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同时,以产业为桥梁,围绕产业开发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帮助陕北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了陕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89-1993年为初创时期,主要围绕烤烟、苹果、羊、马铃薯等产业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技术。1994-2000年为扶贫攻坚时期,省科技厅会同科技部扶贫团确定在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实施“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在陕北白于山区实施“百万亩杏基地建设”,在无定河、延河流域土石山坡实施“50万亩酥梨基地建设”,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川地、台塬地带,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即“枣、杏、梨、菜”四大产业。2001年至今为拓展阶段,主要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重点,开展实施高效设施畜牧业、农业优果、资源生态型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能力培训工程等五大科技扶贫示范工程。[2]实践证明,这些扶贫措施紧密结合陕北的实际,产业带动效益明显。
  
  (二)强化科技服务,壮大产业
  为使扶贫工作尽快取得实效,学校制定了“以科技兴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工作思路,每年按照每个产业配备3-5名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重点加强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产业示范等工作。以“枣、杏、梨、菜”四大产业为例,科技人员先后示范推广了与四大产业相关的实用技术20多项,培训咨询农民40多万人次,培养了近2 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示范样板2 600多公顷。经过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枣、杏、梨、菜”四大产业现已成为陕北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1.红枣产业。科技人员针对贫困地区红枣生产中存在的管理粗放、病虫危害严重的实际,以推广枣树肥水管理、修剪、病虫防治3项技术为主,手把手向枣农传授技术,使枣农学得懂,用得上。先后建立枣综合丰产示范园1 600多公顷,促进红枣单产由1993年的2 400公斤/公顷,提高到2004年的3 150公斤/公顷。陕北红枣面积由1993年的4万公顷发展到2004年的10万多公顷,产量也由2 000万公斤提高到1.2亿公斤。[2]同时为保证红枣的产业化经营不断持续的发展,科技人员还研究出了陕北鲜枣贮藏保鲜技术和相关的加工技术,并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已建成巨鹰、北特等5个深加工企业,63个初加工企业,230多个季节性加工点,年加工转化能力1 300万公斤。
  2.杏产业。杏树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 在干旱少雨的白于山区发展杏树,特别是仁用杏,能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并增加群众收入。科技人员在陕北8县(区)开展试验研究,探索出了“浸种秋播、切腹枝接、低位嫁接”等适宜于陕北干旱寒冷气候特点的壮苗繁育技术和一整套抗旱防寒配套栽植技术,总结出了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的杏树丰产管理技术措施。通过采用“建立试验示范点、发展科技示范户、办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科技赶集、放录像、印发技术资料、上门服务、科技咨询”等多种形式,在陕北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仁用杏良种和丰产配套技术。先后向陕北引进龙王帽、一窝蜂等仁用杏良种12个,建良种采穗圃80公顷,推广良种杏苗繁育技术2 200公顷,建成高标准示范园1.09万公顷,辐射带动陕北发展杏规模达到2004年的10.5万公顷。[2,3]
  3.酥梨产业。陕北沿黄河一带是的酥梨生产的气候优越区,但由于长期以来,群众只栽不管,管理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了酥梨产量、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科技人员深入到酥梨产区,开展培训咨询,示范推广陕北地区酥梨育苗、建园、整形、早果、优质系列栽培技术,使陕北酥梨基地建设中达到了4年结果、5年丰产、亩产值4 000元的良好效果。建立优质梨示范园330多公顷,辐射带动梨树面积已发展到2004年的3.3万多公顷,其中优质酥梨已发展到2万多公顷。[2]同时,科技人员还根据生产实际,开发了梨果的套袋技术、实用贮藏保鲜技术等配套技术,提高了酥梨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4.蔬菜产业。陕北光照资源丰富,发展日光温室大棚条件优越,经过充分地分析与论证,科技人员首先选择在安塞县进行示范,辐射带动陕北其他县的发展。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棚蔬菜迅速辐射到陕北25个县市,大棚数量由1993年的24棚达到2005年的1.4万公顷[4],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在实践中,科技人员组装集成大棚蔬菜的高效种植技术,先后推广了“黄瓜嫁接换根栽培技术”、“棚菜立体种植技术”“番茄、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CO2施肥技术”、“茄子嫁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解决了陕北日光温室蔬菜瓜果因连作而导致病虫害严重及品质低劣等技术问题,使大棚菜的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
  
  二、关于陕北扶贫中农业科技支撑的思考
  
  (一)发展产业是陕北科技扶贫的基础
  贫困地区面貌改善的前提条件不仅在于政府和社会各方面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调动贫困地区人口自我扶贫的主动性,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能力”。如果没有具体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扶贫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贫困地区面貌的改变就会在阶段性的脱贫和返贫之间徘徊,这一点已经是各方面扶贫的共识。只有通过产业将社会各方的帮助与贫困人口强烈的脱贫愿望相结合,扶贫才能够深入,效果才会持久和显著。在陕北科技扶贫的实践中,正是找准了适合陕北贫困地区自然和生产条件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使贫困群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他们脱贫致富的热情得以点燃和爆发,促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改善。
  
  (二)科技在陕北扶贫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陕北扶贫中,以“枣、杏、梨、菜”为代表的相关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的重要推动作用。贫困人口本身的生产基础就非常薄弱,一点小小的失败,都会使这些生产者灰心丧气,甚至停滞不前,正是由于成熟可靠的科技成果在四大产业中的普及,才使贫困群众的生产有信心,背后有依靠。通过科技扶贫人员的努力,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迅速提高了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水平,产量和效益均大幅度的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明显改善。科技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各种人才的培养使贫困地区增强了自身的“造血机能”,进一步推动了贫困地区科技教育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学科技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从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普遍把依靠科技变为自觉行动,使产业扶贫与智力扶贫得到有效的结合,帮助贫困地区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发展之路,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科教单位的技术优势在扶贫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就科学技术的应用来说,一个产业的农业技术涉及到栽培、植保、加工等多个学科,同时也涉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方面的技术服务,正是由于这种要求,才使得科技扶贫中的技术要求更加全面和成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北科技扶贫中,充分动员和组装多学科的技术成果,从产业的规划与发展,技术的组装配套,扶贫技术人员选择与培训等多方面,针对各个产业,组织多学科的人员合作,形成合力,共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将产业发展中方方面面的技术问题充分进行研究,使科技在扶贫中的应用有针对性,成果先进,覆盖面宽,充分发挥了多学科的技术优势,保证了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先后有4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了科技扶贫工作,有30多项科技项目在扶贫点实施,其中红枣丰产栽培及其配套技术、酥梨丰产栽培及其配套技术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北日光温室蔬菜基地建设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二等奖。
  
  三、关于科技扶贫的建议
  
  (一)广泛吸收高等院校参与,推进科技扶贫与教学、科研相结合
  扶贫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和社会事业,也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在扶贫中,应当重视和发挥高等院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多种形式鼓励和扶持高等院校参与扶贫工作。同时,应该正确看待扶贫任务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中心任务的关系,扶贫兴农工作只有和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表明,扶贫项目、扶贫措施只有和教学、科研结合紧密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在贫困县设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培训贫困人口、转化科技成果、研究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既能够为农民提供科技技术服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又能培养科技人员和部分参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科研的针对性,两者相得益彰。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扶贫不仅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也促进了高校的产学研紧密结合。
  
  (二)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扶贫技术推广模式
  科技扶贫的核心是以最快的速度将科学技术在贫困地区传播,并被很好地接受和使用。但是由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地方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的功能受各种原因的限制,不能够有效的运作,亟待建立高效运作的扶贫技术推广模式。在十多年的陕北科技扶贫实践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出了一条以大学为技术依托,以政府为推动,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科技扶贫技术推广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科技扶贫的实践中要在稳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同时,充分调动科教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参与扶贫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专业人员、地方农技部门、农民技术员、企业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构建扶贫技术推广体系,使项目、技术顺利地进村入户,使科学技术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建立与贫困地区需求相匹配的扶贫技术支撑体系
  在以往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活动中,政府往往处于主导的地位,在人、财、物的资源配置方面起着主要的分配和组织作用,这也为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的今天,贫困农村既有科技供给能力的不足,为多样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扶贫组织形式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我国农村在科技扶贫方面的成功探索与实践,派生出了新型的政府和农户关系,也促使政府不断地调整自身职能以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5]因此,急需改变简单强调将科技以政府渠道送到农民手中的扶贫思维模式,建立多层面和充分考虑贫困人口技术需求的“自下而上”和“横向联合”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特征有: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具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科技服务充分考虑贫困人口科技需求,是以提高综合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的综合性的技术服务,科技扶贫组织形式适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既有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类专家大院、示范基地、高科技示范园区等,又拥有贫困农村专业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组织,各个层次和不同形式的科技服务组织以技术服务为纽带,信息共享,协调发展,覆盖贫困人口不同层次的技术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哲浩.陕北:十五年科技扶贫谱新篇——访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N].科技日报,2004-09-23(4).
  [2] 唐俊昌.陕北老区十五年科技扶贫汇报[R].陕北老区科技扶贫工作总结交流会,2004-09-27.
  [3] 杨途熙,魏安智,杜保国,等.陕北仁用杏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J].陕西林业科技,2005 (1):59-62.
  [4] 党永华,吴金娥.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6(6):269-272.
  [5] 刘冬梅,石践.对我国农村科技扶贫组织形式转变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5(1):115-119.
其他文献
自1998~2001年5月,我院采用小切口扩髓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2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应调整农村发展思路,因地制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基层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南京市红山小学家长学校作为"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精神,根据新形势下青
记得地理老师徐国芳坚持让学生画地图,让于永正先生终身受益。可见教师课上画图有助于学生学习。让学生做完实验之后画操作简图,不仅能及时掌握操作步骤,而且能有效锻炼他们
本文立足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从“立足实际生活”“借助信息技术”“结合探究任务”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式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旨在
我国马铃薯因种植制度的不同,播种期不一致,田间杂草发生规律也不同.如北方露地马铃薯3月上旬播种,出草高峰一般在3月中下旬,此期出草量占杂草总量的60%左右,这批杂草与马铃
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环节,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开阔其眼界,丰富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促进科学教学资源的有效整
资源依赖型企业过度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采掘和加工的盈利模式,易于导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利用,从而对周边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竞争趋同导致的低效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很多学校从小学阶段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出发,重视和推动科学种植,这是对课堂探究具有延伸和拓展作用的良好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