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斋:一个270年的传奇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821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太原市最繁华的商业街柳巷,一家店铺前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多来柳巷逛街的人们,不管到没到饭点儿,都会来这里凑上热闹,排队买几根特色羊肉串或喝一碗丸子汤,再吃点豆腐卷。这家店就是太原几乎尽人皆知的百年老店“六味斋”,距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
  见证:一步一个脚印
  从默默无闻的小作坊到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国家级荣誉于一身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六味斋能够随着历史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成长壮大起来,自有它不同凡响的传奇故事。
  说起六味斋的发展,不得不提它与北京的渊源。清朝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山东掖县人刘凤翔来京谋生,与山西太原酱肘花传人刘德山在北京城西单牌楼附近开了一家熟肉铺,由于味好量足,生意一直很红火。一天夜里,两人守灶煮肉,喝酒聊天,因为生意好,两人高兴就多喝了点,竟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等他们醒来时,锅里已是肉烂如泥,眼看着剩下的只是粘稠一片。此时,晨曦将至,想重新再煮是来不及了。他们急中生智,仔细地将锅里尚能起出成形的肉一块一块地小心摆到铺面上准备出售,看着已成了汁的肉汤,他们又灵机一动,将肉汁涂到肉上。谁知第二天人们吃后,反觉得肉味更加鲜美。从此,一传十,十传百,购买者越来越多,生意更加兴隆,两位掌柜就把煮肉的方法固定下来。一传十,十传百,该店美名不胫而走。后来,连清宫里的太后和皇上也叫人专门来买酱肘花。刘家肉铺顿时身价百倍,京城里的老百姓闻香留步,争相品尝。
  “六味斋”作为店名,是迁来太原之后的事。1938年,为躲战乱,当时的店掌柜盛荣广带领三个徒弟重回故里,在太原达达巷17号开设了“福记酱肘鸡鸭店”,太原酱肘花从此“荣归故里”,后更名为“六味斋”。所谓“六味”是指除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外,还突出了一个“香”味。自此太原有了第一家专营熟肉制品的店铺。“杏花村里老白汾,太原城内六味斋”的佳話便流传至今。
  六味斋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物,她就是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阎继红。1984年至今,从六味斋营业员到经理到厂长再到董事长,闫继红伴随着六味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步步走来。1997年10月,六味斋被太原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首批改制试点企业。当时的企业已濒临倒闭,时任肉制品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的阎继红面对眼前的现实,不回避,不退缩,而是坚定走改制这条道,一步步带领六味斋脱胎换骨。在采访六味斋员工的过程中,只要提到阎继红,员工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们认为,六味斋的发展离不开阎继红,六味斋需要这样踏实勤奋、有责任心的当家人。
  如今,六味斋日益发展壮大,建立了自己的食品工业园。从太原市驱车大约40分钟便来到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的六味斋食品工业园。六味斋食品工业园的建设对于六味斋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六味斋转型跨越的核心推手,是六味斋能否创造新的发展奇迹的重要保证。截至目前,该项目二期工程已完工,除完成了4个不同类型的现代化生产加工厂区(肉制品厂、豆制品厂、主食加工厂、包装厂)外,污水处理厂、配电室、锅炉房、科研中心、食品安全监测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职工食堂、会议中心、办公楼、员工公寓楼等也已投入运营。另外,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信息化软硬件系统也都正在加紧完善当中。园区达产达效后,将会形成48.5亿元的产值规模,为社会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屠宰业、旅游业的绿色转型和结构升级,必将成为全国一流的食品工业园。
  美食:五大系列产品
  作为食品企业,要满足现今社会越来越讲究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和吃得美味等全方位要求。六味斋的产品涵盖肉制品、豆制品、速冻食品、主食、小杂粮五大系列400多个品种。其中酱肉是六味斋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1939年出生的宋银如是六味斋酱肉系列产品的第四代传人,从16岁开始随六味斋第三代传人陈景川学艺,到如今已经传到第五代,他根据六味斋的店规,从生产工艺操作到柜前的销售策划均中规中矩,严把质量关。宋银如现为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总工艺师。
  在六味斋,从董事长到基层员工,大伙都尊称宋银如为“师傅”,故记者也称他为“师傅”。师傅告诉记者,酱肉的做法非常讲究。六味斋的酱肉自开宗立派270余年来,一直保持着独有的以手工技艺为基础的加工方法,酱汁是卤制酱肉的老汤经滤渣熬制而成,肉经过长时间的焖煮,汤变成汁,肉皮油亮,红中透紫,香味四溢。从选料、分割,到加入多种药材和调味料,传统配方中有六十几味中药材,经卤制、酱制、刷酱而成。装锅时,层次、顺序都有严格要求。煮制时,要一摸、二看、三听、四闻,即用手摸来判断煮制质量,看火、看肉、看汤,听汤的浓度,闻肉的气味,产品才能色香味俱佳。师傅说:“经过这些程序,酱肉会熟而不烂、甘而不浓、咸而不涩、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看着亮,闻着香,吃着美。”六味斋酱肉系列产品品类繁多,主要有酱猪肉制品、酱牛肉和酱鸡制品三大类别。酱肘花是“六味斋”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古称“缠花云梦肉”,源于太原历史传统名品——太原酱肘花,其历史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此品系将肘肉卷压缠捆,卤酱成熟后切片冷食,因横断面有云波状花纹,故称缠花云梦肉,俗称为“酱肘花”。
  六味斋豆制品源自太原历史名吃——太原豆腐干。现在六味斋豆制品的品种由十几种增加到了近五十种,主要有香干、名干、花干、熏干、甜辣干、素牛肉干、卤制干、素鸡脯、素鸡、皮丝、豆腐、豆浆、老豆腐等。
  近年来,六味斋还致力于杂粮制品加工。2006年六味斋在右玉县建立了自己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山西晋西口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伊始就以依托杂粮优势结合山西面食开发食疗食品为目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营养性、保健性俱全的系列杂粮食品。在现有杂粮生产线的基础上还增加速冻产品,通过杂粮精做、细做变成花色品种繁多、新鲜可口、方便快捷的食品,如:“莜面栲栳栳”、“各种杂粮饺子”、“莜面鱼鱼”、“玉米面小窝头”等山西特色美食。因此,消费者到山西如想吃到当地的特色面食,大都会选择六味斋的产品。   针对太原市民吃早餐难的现状,2006年以来,阎继红成立了六味斋好助妇餐饮公司,在全市先后开设了88家快餐店,一来解决了市民吃早餐难的问题,二来可以全天候为市民提供干净卫生、品种齐全的午餐、晚餐。
  传承:以质量树立六味斋品牌
  从最初的小门店,到如今的食品工业园。经过270余年的历史变迁,六味斋企业没有消失,反而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技艺没有失传,反而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味斋品牌没有消失,反而成为我国典型的中华老字号店。
  在采访中,记者参观了六味斋食品安全监测中心。记者了解到六味斋对自己的严苛要求。首先,从源头上,公司在阳曲县、右玉县分别建有生猪养殖、有机小杂粮种植基地,目前右玉分公司已建设有20万亩杂粮基地,产品涉及杂粮原粮、杂粮米面、杂粮深加工制品(三清面、鲜荞面、冻荞粉)、速冻系列产品、羊肉分割产品和副产品等100多个产品,已发展成山西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投资最大的杂粮生产企业之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2014年,六味斋积极与阳煤集团合作投资1.7亿元,建设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供销一條龙企业,目前已建成年产万吨优质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生产、加工和销售羊肉及其副产品、羊皮等,现一期项目已完工,实现年屠宰优质肉羊70万只。现在公司已与当地养殖户签订协议,主要与周边3500多户农户初步签订养殖协议,投产后户均可增收8000元左右,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可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推动山西肉羊养殖业、加工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这些种植、养殖基地的建设,为食品安全的把控提供了源头保证,使老百姓吃到的产品安全放心,有保证。
  在加工过程控制上,六味斋主要在“鲜”字上做文章。六味斋进一步建设完善了食品安全监测中心,建设起了经过专业评定的省级技术中心,将技术研发、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等统一纳入到食品安全监测中心,实行联动管理,从研发到生产过程统一监测管理。同时加大检测设备的投入,在原有无菌室、分析天平、灭菌锅、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高压灭菌锅、智能水分测试仪、菌落计数器等基础上,又新购置了定氮消化炉、定氮仪蒸馏器、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样品提取仪、食品快速分离仪等设备设施,制定和完善了《检验室管理制度》,确保从采购、仓储到加工、配送等各环节对公司所有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实现了产品综合检测能力在95%以上,出厂产品检测能力100%,做到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师傅告诉记者:“传统手工制作酱肉,会由于每次手工配料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酱肉味道和口感每一次都不同。但现在公司推行标准化,每一块酱肉,需要猪的哪个部位,放多少配料,腌制时间等都实行了标准化,这样便保证了每一次制作出来产品口感的统一。”据记者了解,公司在工业园投入使用后,对内部精细化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对生产厂产品工艺和产品标准重新进行修订,2014年共完成了300个岗位作业标准的修订,使得岗位标准和规章制度日趋完善。
  为确保六味斋的产品质量,六味斋在全国并没有加盟店,只有直营店。目前,六味斋在北京、山西临汾、阳曲、右玉等地设有子(分)公司,拥有400多家连锁专卖店和快餐店。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阎继红认为,只有以质量树立六味斋品牌,推动“诚信经营”理念,才能发展壮大六味斋。在谈到老字号的发展上,阎继红说,创新是老字号唯一的出路。作为六味斋第四代传人的宋银如师傅认为,老字号的发展关键在于,企业要有一个好的领头人,恪守一个好的经营理念,全力以赴打造健康食品,全心全意满意顾客需求。
其他文献
陆家逸,广西生态有机联合会会长、广西有机农业研究所所长。15年前,记者与他相识时,他正忙着在桂平县承包大片的山林和水面,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涉足生态有机农业,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八桂大地撒播“有机”的种子,一举成为名副其实的广西有机农业“擎旗人”和广西有机产业第一人。  曾经的“农药大王”变身“有机达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学植保专业的陆家逸从农校毕业时,正值国家倡导使用农药
期刊
6月,对天津保险市场来说,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历经一年的调研、论證,天津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于6月中旬开始试点。  然而,从2014年出现的猪粮比持续下滑的态势,在2015年5月之后戛然而止。到了6月份,猪粮比强势回升,已经突破6∶1的临界点。根据乐观预计,年内猪粮比都会高于6∶1。  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猪粮比开展业务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否有市场?养殖户是否还愿意掏钱购买这种也许“用不上”的险种?经过
期刊
在甘肃省临洮县红旗乡的何家湾村,老百姓为什么都把畜牧专项扶贫贷款“存进”高山上的“奶牛银行”?日前,笔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车行山间,黄土飞扬,一番颠簸之后终于来到海拔近2000米的何家湾村小墁坪。当地农民告诉笔者:“我们这里条件苦得很,年轻人跑出去打工了,地都荒了。”  与青壮年“向外逃”不同,一家乳制品企业却坚定地选择“走进来”——甘肃安培源乳业公司投资近6亿元的“万头奶牛产业园”项目就建在
期刊
“‘姚溪茶,名传世,尖尖朝上见皇帝’,在黔、渝交界地區,这句茶谚语已经流传了好多辈人。”在马连道第三区商业街梵净山茶城内的贵州新景生态茶业公司门店里,该公司北方区负责人卢进正热情地为客户介绍姚溪帝王茶的悠久历史。  姚溪帝王茶产自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新景乡姚溪村。姚溪村毗邻风景秀美的乌江山峡,江对岸就是重庆市酉阳县龚滩古镇。姚溪村海拔高度适中,土质富含锌硒,生态环境优良,物产丰富,尤以茶叶为佳,
期刊
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良好、物产丰厚、区位优越是黄山市靓丽的名片,也是发展黄山现代农业的优势所在,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系。近年来,黄山市面对新常态下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紧紧围绕生态、品牌、开放、创新的主题,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让徽州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201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2元
期刊
4月的辽沈大地,桃红柳绿,正是种下一年希望的时节。  在辽宁省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育苗大棚里,姊妹们正忙着将一株株西瓜苗、黄瓜苗,从育苗盘移植到营养杯中,准备发货。  “这些都是农户的订单。工厂育的苗抗病性、成活率都比菜农自种的好很多,很受欢迎。”公司总经理张青自豪地说,“这个200亩的棚一年出苗1800万株,产值近2000万元,平均亩产值10万元。”  “做现代农业,我找回了尊严。”
期刊
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出优惠政策鼓励种植大户创业,使“大户效应”和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催化剂”。在当地农业、供电、金融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花卉种植大户刘同权承包下250亩的土地,培育种植蝴蝶兰、凤梨花等观赏花卉,年销售额达到1700万元,带动当地200多名农民致富,人均年增收近6万元。
期刊
福建省人多地少,人均只有五分耕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主要农产品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务农劳动力紧缺问题、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加快设施农业建设。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作为推进“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把
期刊
近日,海南琼海迎来辣椒采摘上市时节,农民在田间忙碌,供应各地市场。
期刊
肇庆市是一座迷你的山城,有山有水有名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端砚产自肇庆),好似珠三角城市群里的一位古韵少女,古朴而清秀。  肇庆市面孔清新,路面干净整洁,临街店铺灵动而有序,坐落城市中央的星湖好似一座可以洗去所有尘世烦扰的仙池,星湖一侧由七座石灰岩石峰组成的七星岩更是为这座小城增添不少灵气。难怪,叶剑英元帅曾赋诗赞美肇庆城区曰,“借的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肇庆市被誉为是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宝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