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邮差总按两遍铃》的谜团正在于命运。在命运之神冥冥的操控之下,人生充满着太多不可控因素,人性的宿命无法更改,或以喜剧形式强化悲剧色彩,或以悲剧形式反衬和诠释幸福人生
“我原来是个没法子在一个地方久待的人。我的生活方式,一向是放任自己的脚带我前进,在一个地方稍做停留打打零工后,攒点儿旅费往下个城镇走;但,当这家小餐馆的老板开口要我留下来替他工作时,我却答应了。原因之一,是我其实已经身无分文、原来打算用吃霸王餐的流氓行径赖掉这餐,老板的邀请无疑是个能让我解决经济问题的好提议;原因之二,是我瞥见隐在厨房里头,她的身影。”
詹姆士·M·凯恩的《邮差总按两遍铃》,以四海为家的漂泊男子弗兰克为主角,回顾叙述一段因欲望而发生的黑暗故事:弗兰克应在公路旁开小餐馆的希腊人尼克之邀,留在餐馆中帮忙,却三两下便同尼克年轻貌美的妻子科拉搞得火热;浓情蜜意的两人开始密谋想要杀掉尼克,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拥有尼克经营餐馆所留下来的积蓄,两个人还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一起。
如此这般,弗兰克与科拉拟了个计划,想在浴缸里杀了尼克,再布置成意外;不料计划执行时出了些状况,尼克没死,只是受了伤、在医院里住了一周。 在这一周内,弗兰克与科拉像夫妻似地生活,但在尼克出院之前,两人发生龌龊,弗兰克撇下科拉独自离去。
倘若故事至此结束,那么《邮差总按两次铃》就会变成一本单纯叙述“实际情况远比纸上谈兵复杂”的小说;但没想到弗兰克到了邻镇厮混数日,把钱花光的时候,正好遇着出院前往市场采购的尼克,于是又半推半就地被拉回餐馆;弗兰克和科拉再度见面,两人重修旧好,开始酝酿第二次的谋杀……最终他们制造假车祸害死了尼克,警察明明知道这是个犯罪行为,最终却眼睁睁地看着这二位逃脱了法律的惩罚,而且还白拿到了保险金。正当读者以为二者从此如愿地混在一起生活时,又一场真正的车祸夺去了科拉的性命,而弗兰克这次却被各种不利的证据送上了绞刑架。
本书的成书年代正是是欧美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这二十年的推理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是一时无两的。如果百余年推理小说发展也有工业革命期,那么应属这二十余年。
在此期间,詹姆斯·M.凯恩开创了黑色体裁犯罪小说模式,此后在康奈尔·伍尔里奇和雷蒙德·钱德勒共同的承继下,给后来的好莱坞影坛带来巨大的影响,形成一种称之为黑色电影的流派。这种冷酷的风格在后来进而影响到香港电影,影响到大陆的电影审美情趣。
作为日后蓬勃起来的悬疑小说一支犯罪小说来说,凯恩以作案者为主角,着墨于刻画角色作案动机,精彩的段章在于作案步骤的精心策划以及作案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与节外生枝。
回到这一部《邮差总按两遍铃》,这部早期的犯罪小说却有独树一帜的味道。小说中那对偷情男女策划的凶杀未见手段如何高潮,倒是在描写凶手的心理处十分的写实,欲望、克制、瞻前顾后的犹豫、放手一博的决然,事发后的怀疑,紧密关系的动摇……
藉着弗兰克之口,作者凯恩叙述这个故事的手法十分简洁明快,毕竟出场人物都不是什么高知识分子,经由他们说出来的故事自然也没有什麽文绉绉的矫作;在这种方式下说出来的故事,无论是热情袭来时的猛烈、激情褪去后的情绪落差,还是犯罪时的心惊与无情,都能读出一种直接却现实的力道,仿佛剥开层层包装,赤裸裸地呈现出欲望。
故事当中的许多行事动机,来源都是欲望:肉体的欲望、流浪的欲望、摆脱现状的欲望,以及追求更优渥生活的欲望。底层阶级男女间的情欲与贪欲导致的谋杀不会太周详,但却写实。
小说中黑色幽默无处不在。第一次杀人,遇到了猫,警察,以及停电。第二次杀人,为了制造逼真的事故假象,流浪汉撕烂了女人的衣裳,还打肿了她的眼睛。而第三次“杀人”的过程中,有辆卡车后面写有这样一句话:“一按喇叭就给你让路。”流浪汉使劲儿按喇叭,可它仍旧在路中间行驶。这些描写都是很具幽默感的,读来令人捧腹。然而捧腹之余,又陷入深深地思考当中。
实际上,在书中,作者表面上写的是一场悲剧的爱情,富有黑色的浪漫笔调,实际上表现的是人内心里赤裸裸的欲望。
这场看似坚贞不屈的爱情到底有多强的承受韧度?在两人协力谋杀尼克后,面对检察官的威逼利诱,弗兰克表现出了软弱的一面,差点将科拉送上绞刑台;弗兰克的好动本性,很快让他去追逐一场外遇,几乎就要与另一位女子远走南美;在弗兰克表现出悔改之后,科拉始终保持不信任的态度,怀上孩子的事似乎为两人的感情愈合带来极好的契机,如果说两人都能够彼此给予信任,生活将会安定地继续下去,可科拉不惜以怀孕之身来考验弗兰克,最终导致了又一场悲剧的产生。这些看似偶然却是必然,尼克的死,在两人心中留下永远冲淡不去的阴影,而人性的挣扎,也注定给不了爱情升华所需要的温度。
本书的两次审判也十分的具有讽刺意味。蓄意杀人的那次无罪开释,真正的车祸误杀却带来了断送性命的噩运。而第一次审讯前检控双方为了一个打赌的意气相争,造就有罪者的逍遥法外,更透漏出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法律的儿戏程度。
至于两位法律从事人员,地检官萨基特和律师卡茨,对他们来说,弗兰克与科拉的事只是他们生活中的调味品,两人的生命只是一场名利倾轧游戏中的砝码。他们所关心的,是他们的名利与地位,而非其他。
一次真正的谋杀,被判为意外;而一次真正的意外,则被认为蓄意谋杀。这是命运玩的一次黑色幽默。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伍尔里奇的短篇《谋杀的变更》,在让人捧腹之时又体味到一种苦涩。
不妨说,《邮差总按两遍铃》的谜团正在于命运。在命运之神冥冥的操控之下,人生充满着太多不可控因素,人性的宿命无法更改,或以喜剧形式强化悲剧色彩,或以悲剧形式反衬和诠释幸福人生,五颜六色,五味杂陈。“命运的警钟第一回响起时,许多人都会忽略;但它总会再响一次,就像担心我们没听见门铃声的邮差一样。” 惩罚从不会因为一次“幸运的开脱”而减少,“邮差总按两遍铃”。
责任编辑:黄倩
《邮差总按两遍铃》
[美]詹姆斯·M·凯恩著 主万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图书推荐
《大都会》
[美]唐·德里罗著 韩忠华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像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一样,德里罗的《大都会》也是描写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埃里克·帕克是一个28岁的亿万富翁,生活在纽约。他的天性就是要在世界上不断攫取新的东西。2000年4月的一天,他打算乘车穿过纽约市去理发。路上,他不停和相关人员开会,商讨日币的涨跌情况;他遇到一场反对全球化的游行示威——后来这场示威变成了一场骚乱……
《美丽的凶器》
[日]东野圭吾著 李超译 南海出版公司
推荐理由:《美丽的凶器》具有浓郁的东野圭吾风格,从一桩扑朔迷离的事件入手舒展开去,描绘人心深处在利益与道德之间的挣扎,悬念贯穿始终,场景极富画面感,结局低回婉转,一唱三叹……
为掩盖不光彩的过去,四名退役运动员潜入医学专家仙堂的住所,企图消除证据。仙堂在冲突中身亡。四人纵火后逃离现场,孰料不久便惊恐地发现自己命在旦夕……
《巴比伦法的人本观》
于殿利著 三联书店出版
推荐理由:本书根据楔形文字原始材料,对古代西亚的法律文献进行研究,这在中国学术界具有首创性。但作者的着眼点又不是单纯的《巴比伦法》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巴比伦法》中“人”的地位的分析,通过古巴比伦社会中“人”的地位与古代世界其他社会中“人”的地位之比较,说明公民社会的普遍性,对古史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公民社会为古希腊罗马所特有或为地中海地区所特有——以新的否定。
“我原来是个没法子在一个地方久待的人。我的生活方式,一向是放任自己的脚带我前进,在一个地方稍做停留打打零工后,攒点儿旅费往下个城镇走;但,当这家小餐馆的老板开口要我留下来替他工作时,我却答应了。原因之一,是我其实已经身无分文、原来打算用吃霸王餐的流氓行径赖掉这餐,老板的邀请无疑是个能让我解决经济问题的好提议;原因之二,是我瞥见隐在厨房里头,她的身影。”
詹姆士·M·凯恩的《邮差总按两遍铃》,以四海为家的漂泊男子弗兰克为主角,回顾叙述一段因欲望而发生的黑暗故事:弗兰克应在公路旁开小餐馆的希腊人尼克之邀,留在餐馆中帮忙,却三两下便同尼克年轻貌美的妻子科拉搞得火热;浓情蜜意的两人开始密谋想要杀掉尼克,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拥有尼克经营餐馆所留下来的积蓄,两个人还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一起。
如此这般,弗兰克与科拉拟了个计划,想在浴缸里杀了尼克,再布置成意外;不料计划执行时出了些状况,尼克没死,只是受了伤、在医院里住了一周。 在这一周内,弗兰克与科拉像夫妻似地生活,但在尼克出院之前,两人发生龌龊,弗兰克撇下科拉独自离去。
倘若故事至此结束,那么《邮差总按两次铃》就会变成一本单纯叙述“实际情况远比纸上谈兵复杂”的小说;但没想到弗兰克到了邻镇厮混数日,把钱花光的时候,正好遇着出院前往市场采购的尼克,于是又半推半就地被拉回餐馆;弗兰克和科拉再度见面,两人重修旧好,开始酝酿第二次的谋杀……最终他们制造假车祸害死了尼克,警察明明知道这是个犯罪行为,最终却眼睁睁地看着这二位逃脱了法律的惩罚,而且还白拿到了保险金。正当读者以为二者从此如愿地混在一起生活时,又一场真正的车祸夺去了科拉的性命,而弗兰克这次却被各种不利的证据送上了绞刑架。
本书的成书年代正是是欧美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这二十年的推理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是一时无两的。如果百余年推理小说发展也有工业革命期,那么应属这二十余年。
在此期间,詹姆斯·M.凯恩开创了黑色体裁犯罪小说模式,此后在康奈尔·伍尔里奇和雷蒙德·钱德勒共同的承继下,给后来的好莱坞影坛带来巨大的影响,形成一种称之为黑色电影的流派。这种冷酷的风格在后来进而影响到香港电影,影响到大陆的电影审美情趣。
作为日后蓬勃起来的悬疑小说一支犯罪小说来说,凯恩以作案者为主角,着墨于刻画角色作案动机,精彩的段章在于作案步骤的精心策划以及作案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与节外生枝。
回到这一部《邮差总按两遍铃》,这部早期的犯罪小说却有独树一帜的味道。小说中那对偷情男女策划的凶杀未见手段如何高潮,倒是在描写凶手的心理处十分的写实,欲望、克制、瞻前顾后的犹豫、放手一博的决然,事发后的怀疑,紧密关系的动摇……
藉着弗兰克之口,作者凯恩叙述这个故事的手法十分简洁明快,毕竟出场人物都不是什么高知识分子,经由他们说出来的故事自然也没有什麽文绉绉的矫作;在这种方式下说出来的故事,无论是热情袭来时的猛烈、激情褪去后的情绪落差,还是犯罪时的心惊与无情,都能读出一种直接却现实的力道,仿佛剥开层层包装,赤裸裸地呈现出欲望。
故事当中的许多行事动机,来源都是欲望:肉体的欲望、流浪的欲望、摆脱现状的欲望,以及追求更优渥生活的欲望。底层阶级男女间的情欲与贪欲导致的谋杀不会太周详,但却写实。
小说中黑色幽默无处不在。第一次杀人,遇到了猫,警察,以及停电。第二次杀人,为了制造逼真的事故假象,流浪汉撕烂了女人的衣裳,还打肿了她的眼睛。而第三次“杀人”的过程中,有辆卡车后面写有这样一句话:“一按喇叭就给你让路。”流浪汉使劲儿按喇叭,可它仍旧在路中间行驶。这些描写都是很具幽默感的,读来令人捧腹。然而捧腹之余,又陷入深深地思考当中。
实际上,在书中,作者表面上写的是一场悲剧的爱情,富有黑色的浪漫笔调,实际上表现的是人内心里赤裸裸的欲望。
这场看似坚贞不屈的爱情到底有多强的承受韧度?在两人协力谋杀尼克后,面对检察官的威逼利诱,弗兰克表现出了软弱的一面,差点将科拉送上绞刑台;弗兰克的好动本性,很快让他去追逐一场外遇,几乎就要与另一位女子远走南美;在弗兰克表现出悔改之后,科拉始终保持不信任的态度,怀上孩子的事似乎为两人的感情愈合带来极好的契机,如果说两人都能够彼此给予信任,生活将会安定地继续下去,可科拉不惜以怀孕之身来考验弗兰克,最终导致了又一场悲剧的产生。这些看似偶然却是必然,尼克的死,在两人心中留下永远冲淡不去的阴影,而人性的挣扎,也注定给不了爱情升华所需要的温度。
本书的两次审判也十分的具有讽刺意味。蓄意杀人的那次无罪开释,真正的车祸误杀却带来了断送性命的噩运。而第一次审讯前检控双方为了一个打赌的意气相争,造就有罪者的逍遥法外,更透漏出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法律的儿戏程度。
至于两位法律从事人员,地检官萨基特和律师卡茨,对他们来说,弗兰克与科拉的事只是他们生活中的调味品,两人的生命只是一场名利倾轧游戏中的砝码。他们所关心的,是他们的名利与地位,而非其他。
一次真正的谋杀,被判为意外;而一次真正的意外,则被认为蓄意谋杀。这是命运玩的一次黑色幽默。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伍尔里奇的短篇《谋杀的变更》,在让人捧腹之时又体味到一种苦涩。
不妨说,《邮差总按两遍铃》的谜团正在于命运。在命运之神冥冥的操控之下,人生充满着太多不可控因素,人性的宿命无法更改,或以喜剧形式强化悲剧色彩,或以悲剧形式反衬和诠释幸福人生,五颜六色,五味杂陈。“命运的警钟第一回响起时,许多人都会忽略;但它总会再响一次,就像担心我们没听见门铃声的邮差一样。” 惩罚从不会因为一次“幸运的开脱”而减少,“邮差总按两遍铃”。
责任编辑:黄倩
《邮差总按两遍铃》
[美]詹姆斯·M·凯恩著 主万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图书推荐
《大都会》
[美]唐·德里罗著 韩忠华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像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一样,德里罗的《大都会》也是描写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埃里克·帕克是一个28岁的亿万富翁,生活在纽约。他的天性就是要在世界上不断攫取新的东西。2000年4月的一天,他打算乘车穿过纽约市去理发。路上,他不停和相关人员开会,商讨日币的涨跌情况;他遇到一场反对全球化的游行示威——后来这场示威变成了一场骚乱……
《美丽的凶器》
[日]东野圭吾著 李超译 南海出版公司
推荐理由:《美丽的凶器》具有浓郁的东野圭吾风格,从一桩扑朔迷离的事件入手舒展开去,描绘人心深处在利益与道德之间的挣扎,悬念贯穿始终,场景极富画面感,结局低回婉转,一唱三叹……
为掩盖不光彩的过去,四名退役运动员潜入医学专家仙堂的住所,企图消除证据。仙堂在冲突中身亡。四人纵火后逃离现场,孰料不久便惊恐地发现自己命在旦夕……
《巴比伦法的人本观》
于殿利著 三联书店出版
推荐理由:本书根据楔形文字原始材料,对古代西亚的法律文献进行研究,这在中国学术界具有首创性。但作者的着眼点又不是单纯的《巴比伦法》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巴比伦法》中“人”的地位的分析,通过古巴比伦社会中“人”的地位与古代世界其他社会中“人”的地位之比较,说明公民社会的普遍性,对古史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公民社会为古希腊罗马所特有或为地中海地区所特有——以新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