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卡特自二战之后,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他自己独特个性的创作之路.现以他20世70年代晚期创作的《三个管弦乐队的交响曲》为例,紧紧围
【机 构】
:
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特自二战之后,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他自己独特个性的创作之路.现以他20世70年代晚期创作的《三个管弦乐队的交响曲》为例,紧紧围绕音乐角色化这一观念,从音高、节奏节拍、速度、织体、音色以及结构等具体音乐要素入手,通过深入的技术分析,从而探寻他这一观念在创作实践中的实现途径与方式.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启蒙历经百年,在核心价值观、未来模式和重新认定中,把脉当下与未来之中国,这是既具现实意义而又不可越之藩篱的历史问题。对这一问题展开的研究和讨论,既是以不同视角拷问中国现当代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教育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也是获得更宽、更广的寻求社会共识,希冀在多元开放的视角中认知、碰撞与交融下勾勒出未来篇章。
正仓院的唐代乐器收藏中,8面琵琶乐器无论在数量、完整,还是在精美程度上都无疑是显豁的。这其中包括源于印度的五弦直项琵琶、源于波斯的四弦曲项琵琶和中国唐代之前也被称为琵琶的阮咸。然而,这几件样态较为相似,只有编号的四弦琵琶常常被混淆。对于日本国家珍宝账只记载了3面琵琶的历史事实,这些琵琶在正仓院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来龙去脉不甚了之。更有其保存的具体经过以及修复的历史考量等相关疑问。
视唱练耳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声连接”的展开,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和声理论知识之后才能顺利进行,和声连接的听觉能力训练应视为通过听觉方式学习和声的过程。每个教学阶段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统筹兼顾,知识点的讲授顺序必须合理严密,每个和声理论知识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迅速付诸实践,结合构唱、弹奏等形式熟悉各种调性及和声进行,以达到有效提高听觉水平的目的。
相西源的艺术歌曲创作在长达四十年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磨砺中,已经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种个性化特征根植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土壤之上,内化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立足于自身
人们在探索物体运动和自然规律的过程中,物理这一学科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是由于自然界无穷的奥秘使物理变得更加神秘复杂,给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但是普遍存在难以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情况。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可以通过采用物理模型的教学手段,使物理知识变得具象化、简单化,以此帮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
红色音乐诞生于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殊环境,是受时代环境和政治因素影响产生的特定音乐文化.红色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我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团结奋进、勤劳拼搏的精神品
唐乐中出现“枫香调”之名,仅在唐《乐府杂录》中有记载。日本雅乐中则广泛出现“风香调”名,实则是出于唐乐。《乐府杂录》记载康昆仑与段善本赛琵琶之事,二者所用调性、调名、旋律调式、音位指法有同有不同。其中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中、子弦定a.d~1,在作同主音转调时,中弦a为主音是C调雅乐音阶黄钟调-羽调式;子弦d~1为主音是F调雅乐音阶中吕调-羽调式,翻调之前则为G调平调。一种是中、子弦定e.a,在作同主音转调时,中弦e为主音是G调雅乐音阶平调-羽调式;子弦a为主音是C调雅乐音阶黄钟调-羽调式,翻调之前
《溪山琴况》是我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作,由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书中所蕴含的琴乐演奏的技艺美学和琴乐美学思想启发了其他器乐的演奏,并对当下的音乐美学思想,甚至是音乐艺术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近五年《溪山琴况》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将其主要分为审美范畴研究、表演美学研究、美学思想研究、器乐艺术理论及其他研究四方面,并结合相关综述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发现近五年《溪山琴况》新的研究进展,产生新的思考。
米亚斯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是苏联第一首反映十月革命的交响乐作品。作品中不但表现了普通俄国知识分子在社会巨变时刻的心理状态,也有作曲家个人的哲学性思考,因此具有着历史学、音乐学的双重意义。笔者以该作品第一乐章为文本,从音乐分析角度着手,通过对作品技法的分析,深入作曲家思维并以此反哺指挥,旨在探析作曲家如何以交响乐的形式表达如此宏大的历史事件。
美国中提琴学会会长Nokuthula Engwenyama(正文称“图拉”)女士,于2015年为首届“中国·西安国际中提琴艺术节”创作了小提琴与中提琴双重奏《丝绸之路》。对该作品的审美维度和创作意识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从“认知性教学”的角度对作品艺术价值加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