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言愁诗词,而悲秋主题的诗词在唐宋无论是数量还是悲秋之情的抒发都发展到高峰。唐宋词堪称悲秋之作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唐宋词;悲秋;主题
诗歌在有着悠久抒情传统的中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爱恨情仇、思痛悲伤交织在诗词中,共同编织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而“悲秋”情更是被历代文人观照,借秋意抒发心中愁悲意,秋即愁。
一、诗歌中“悲秋”主题的发展
从《诗经》中的“秋水伊人”到《离骚》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准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悲秋”主题可见一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之祖”宋玉在《九辩》中所抒发的见草木入秋衰黄而引出的生命、命途意识,表现出凄凉悲愁。
魏晋杂诗中有反映女子从春到秋思念男子的幽怨之情的《西州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头,……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亦有曹丕悲愁之作:“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到了唐宋,悲秋之作更多。唐代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漫长安”虽然只有十字,但全然描绘出秋天萧瑟悲凉之意,渲染氛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宋词更是悲秋作品的集大成者。唐宋词的悲秋主题,主要表现为几种形式:一是表现思念归乡之情,二是表现壮志难酬的怀才不遇之情。
二、唐宋词中悲秋主题的表现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人们的共同情感。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思乡悲情令人感伤无已,奏出最感人动情的一曲。思乡的诗词,大多都是借秋抒发,如王沂孙《扫花游?秋声》以秋声引发羁旅之苦:“商飚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以长烟落日、塞外孤城的秋景为背景,抒发将士戍守边疆、思念家乡的惆怅心情的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以秋月之美来反衬思念远隔千里的家乡的难耐忧愁的《御街行》:“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而以秋抒发壮志难酬、身世感慨的秋词,就有点显得婉转,言不由衷。如描绘广阔无边的秋之景,抒发时间飞逝、壮志未酬的悲愤的辛弃疾的《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共恨。……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词中怨秋月,抒发其有志不能实现,岁月蹉跎的无奈之感。
而说到秋词,不得不想到柳咏。柳咏词中悲秋最多,对悲秋有其独特的情感体验。柳咏后期仕途坎坷,羁旅行役,以自身的经历体验悲秋之祖宋玉的生命悲哀,继承并张扬了其悲秋传统,对宋玉有着无限的同情和认同。“宋玉”这一文人多次出现在他的词中:
“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戚氏》)“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枉蝴蝶》)与宋玉悲秋一脉相承,继承发扬了宋玉的“悲秋”与“士不遇”形成的心理定势。
落日萧萧下的秋天,总给人一种悲情之感,虽然是四季之一,但有与其他季节不同的特点。“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凑妻切切,呼号愤发……”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描绘秋之萧瑟,极尽渲染。如此萧瑟凄凉之秋,在英雄落魄或文人墨客久居下僚、壮志难酬之际,自然而然就成为表达心中悲哀愁怨之情的载体。在悲秋主题的诗词中,注意的核心应该是“悲秋”的“悲”,而不在“秋”。
秋天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秋天更是一个色彩斑斓、天高云淡、绚丽多彩的季节。晃补的《鹤鸽天》“夕阳芳草本无情,才子空自悲”,说明秋作为客观事物并没有思想情感,只是文人墨客自己心中在悲伤而已。张协的《杂诗》中“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就是说人们的“感物”多是来自于“心”;李白《日出入行》“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枯于秋天”,说明春暖花开、草木枯荣都是自然现象,与春秋无关。张先的《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说明人们因为“情浓”才伤高怀远,借客观环境将藏于思想感情中的悲伤怨愁表达出来罢了。
人们只是把秋景秋物作为抒怀的载体而已,没有超越“情”的东西;也表明了如果人们的思想情感没有结束,那人们的悲静凄凉的悲秋情感也就不会终结,所以悲秋之情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也将是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邹春秀.万里悲秋常作客——浅论杜甫雨诗中的悲秋意识[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4(1).
[2]徐少舟.宋玉:独绝千古的悲秋之祖[J].江汉论坛,2013(11). [3]张玉璞.我正悲秋,汝又伤春矣!——宋词主题研究之一[J].齐鲁学刊,2012(5).
关键词:唐宋词;悲秋;主题
诗歌在有着悠久抒情传统的中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爱恨情仇、思痛悲伤交织在诗词中,共同编织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而“悲秋”情更是被历代文人观照,借秋意抒发心中愁悲意,秋即愁。
一、诗歌中“悲秋”主题的发展
从《诗经》中的“秋水伊人”到《离骚》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准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悲秋”主题可见一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之祖”宋玉在《九辩》中所抒发的见草木入秋衰黄而引出的生命、命途意识,表现出凄凉悲愁。
魏晋杂诗中有反映女子从春到秋思念男子的幽怨之情的《西州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头,……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亦有曹丕悲愁之作:“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到了唐宋,悲秋之作更多。唐代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漫长安”虽然只有十字,但全然描绘出秋天萧瑟悲凉之意,渲染氛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宋词更是悲秋作品的集大成者。唐宋词的悲秋主题,主要表现为几种形式:一是表现思念归乡之情,二是表现壮志难酬的怀才不遇之情。
二、唐宋词中悲秋主题的表现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人们的共同情感。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思乡悲情令人感伤无已,奏出最感人动情的一曲。思乡的诗词,大多都是借秋抒发,如王沂孙《扫花游?秋声》以秋声引发羁旅之苦:“商飚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以长烟落日、塞外孤城的秋景为背景,抒发将士戍守边疆、思念家乡的惆怅心情的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以秋月之美来反衬思念远隔千里的家乡的难耐忧愁的《御街行》:“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而以秋抒发壮志难酬、身世感慨的秋词,就有点显得婉转,言不由衷。如描绘广阔无边的秋之景,抒发时间飞逝、壮志未酬的悲愤的辛弃疾的《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共恨。……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词中怨秋月,抒发其有志不能实现,岁月蹉跎的无奈之感。
而说到秋词,不得不想到柳咏。柳咏词中悲秋最多,对悲秋有其独特的情感体验。柳咏后期仕途坎坷,羁旅行役,以自身的经历体验悲秋之祖宋玉的生命悲哀,继承并张扬了其悲秋传统,对宋玉有着无限的同情和认同。“宋玉”这一文人多次出现在他的词中:
“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戚氏》)“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枉蝴蝶》)与宋玉悲秋一脉相承,继承发扬了宋玉的“悲秋”与“士不遇”形成的心理定势。
落日萧萧下的秋天,总给人一种悲情之感,虽然是四季之一,但有与其他季节不同的特点。“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凑妻切切,呼号愤发……”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描绘秋之萧瑟,极尽渲染。如此萧瑟凄凉之秋,在英雄落魄或文人墨客久居下僚、壮志难酬之际,自然而然就成为表达心中悲哀愁怨之情的载体。在悲秋主题的诗词中,注意的核心应该是“悲秋”的“悲”,而不在“秋”。
秋天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秋天更是一个色彩斑斓、天高云淡、绚丽多彩的季节。晃补的《鹤鸽天》“夕阳芳草本无情,才子空自悲”,说明秋作为客观事物并没有思想情感,只是文人墨客自己心中在悲伤而已。张协的《杂诗》中“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就是说人们的“感物”多是来自于“心”;李白《日出入行》“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枯于秋天”,说明春暖花开、草木枯荣都是自然现象,与春秋无关。张先的《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说明人们因为“情浓”才伤高怀远,借客观环境将藏于思想感情中的悲伤怨愁表达出来罢了。
人们只是把秋景秋物作为抒怀的载体而已,没有超越“情”的东西;也表明了如果人们的思想情感没有结束,那人们的悲静凄凉的悲秋情感也就不会终结,所以悲秋之情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也将是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邹春秀.万里悲秋常作客——浅论杜甫雨诗中的悲秋意识[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4(1).
[2]徐少舟.宋玉:独绝千古的悲秋之祖[J].江汉论坛,2013(11). [3]张玉璞.我正悲秋,汝又伤春矣!——宋词主题研究之一[J].齐鲁学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