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还是永恒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波德莱尔较早地提出并运用了“现代性”概念,也因此被许多研究者称为“现代性鼻祖”。波德莱尔为“现代性”发声,认为当下瞬间的、短暂的、过渡的东西是现代性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和不变。
  关键词:波德莱尔 现代性 文艺批评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以下简称波氏)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他较早地提出并运用了“现代性”概念,波氏认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a波氏对于现代性的经典说法是在谈论美和艺术的时候提出的,波氏认为,对于美和艺术作品而言,既要抓住当下合时代的东西,同时也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把握永恒。
  一、瞬间性
  波氏在《浪漫派艺术》一书提出“每个古代画家都有一种现代性”,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仪态、眼神和微笑”。但是,“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置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也就是说,“现代”艺术中那些“过渡、短暂、偶然”的东西必将消逝,这是时代的,而某些体现“纯艺术、逻辑和一般方法”的东西则是“永恒不变的”,每个时代都具有其特殊的现代性,艺术家所关注表现的应该是当下的社会现实,那些过渡、短暂以及偶然的内容正是现代性的体现。
  1848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建立了专政体制,法国上流社会豪华奢靡,而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上流社会将自己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认为是真正的美和艺术,并自恃为他们独有,波氏厌倦了贵族所标榜的美,他将眼光投向了最底层的社会和人民,贫穷、脏乱、孤独、压抑成为底层人民的生活体验,真正的现实是象征世界背后的真实,而诗人应该发掘真正的真实,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应该发掘恶中之美。站在两个时代的交界点,波氏见证了现代工业资本主义对传统生活最后痕迹的消灭,见证了在资本主义化下所有事物都在不断地被动地生成和变化,不得不承认的是,传统社会以宗教、规范为规约、为经典、为美和艺术,一定程度上不能再适应现在的社会,商品化、工业化带给我们的是惊人的速度、流通、成熟、倾销、更替与变化,也因此真正的美是瞬间的、短暂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真实的丑恶才是这个时代的激情,这是应该被表现的。传统古典美学研究的核心是善,美是为善服务的,到了新古典主义这里,这个善是为封建宫廷服务的,启蒙运动之后,狄德罗强调文艺应该表现激情,不需要再恪守理性,美、善开始不同一。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代替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艺术逐渐成为一种商品,其价值的衡量在于金钱。与此同时,快速的商品化进程带来了不断的变化与更替,这些社会变化与更替最能体现当下社会现实与人物心理的内容,现代性就表现于此。波德莱尔提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是艺术的一半,他肯定当下的瞬间,同时他也表示艺术的另一半就是永恒和不变。
  二、永恒性
  波德莱尔认为,美和艺术里除了有那些瞬间的现代性的东西,同时还一定有那些普遍的、超越性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够超越时间、超越地区、超越一切而被多数人欣赏和认可,正如古希腊建筑到现在依然是西方艺术的巅峰,备受后来借鉴之时也成为无法超越的璀璨明珠。波氏提道:“美的永恒部分既是隐晦的,又是明朗的,如果不是因为风尚,至少也是作者的独特性情使然。”同时他也表示:“总之,无论人们如何喜爱由古典诗人和艺术家表达出来的普遍的美,也没有更多的理由忽视特殊的美、应时的美和风俗特色。”b也就是说,现代的人应该学会把握现在,但同时也更应懂得“借鉴”过去,那么现代就有可能创造出真正的美和艺术,因为古代的被称为真正的美的东西也是在他们自己当代完成实现的,所以要实现最高的美和艺术就要把握当下,同时也要把握那些永恒和不变的东西,现在的瞬间、短暂、过渡的东西是现代性最显眼的标志,但纯粹的瞬间、短暂和过渡就是永恒。
  现代性是瞬间的永恒,它具有过渡性、短暂性、瞬间性,同时它也有着永恒性,而瞬间性也是因为有着永恒性才得以显现。比如说,文艺复兴高举复兴古典文艺的大旗以期获得思想、文艺等各方面的解放,那这样一个文艺复兴运动,它是一味地复兴古典,尊古典为唯一经典,还是基于当时的文化情况复兴古典来解放“现代”呢?古典文艺是有着经典性和永恒性的,它是值得借鉴复兴的,它是具有普遍美的存在,它的身上也已经有着某种“现代性”的东西,能够适应现代的社会,这“现代性”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在现代文化中,瞬间的东西和永恒的东西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解,如果不把握好“现代”又怎么能更好地复兴古典?如果不把握永恒又怎么能更好地抓紧瞬间?模仿并不意味着回到过去,更不意味著把过去带到现在,因为谈及模仿的此时,“过去”已经不是过去的过去,而是有着“现在”某些东西的过去,瞬间和永恒在此时已经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了。
  从表面上看,鲍德里亚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似乎与波德莱尔不同,但实际上两者是一致的。现代性在他们看来,就是瞬间的永恒,是短暂的、过渡的,但同时也是永恒不变的,瞬间存于永恒之中,永恒来源于瞬间的成就。
  三、瞬间的永恒
  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认识离不开艺术创作实践,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的独特体验,更离不开对当时特定社会清醒独到的认识。波氏不仅很早提出并使用了“现代性”的概念,同时他对“现代性”创新独特的认识在“现代性”研究领域也一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一直以来,西方社会对于“现代”的认识是非常复杂又繁多的,哈贝马斯就将文艺复兴认为是“现代”开端。但是在波氏看来,那些包含了现在当下瞬间并处处显示着永恒与不变的时刻才是“现代”的开端。波氏明确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不同,但审美现代性的基础来自于社会现代性,在19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产生使得工业化逐渐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就有了无休无止的生产,生产意味着变化和瞬息万变的世界,生产决定了多样的变化,催生了各种各样的瞬间与过渡,而第一次面对各种各样变化的主体应该怎样去认识这个社会,把握短暂的瞬间则成为每个个体思考的内容,只有把握住了现时的存在,才能抓住当下特殊的美。毋庸置疑,波氏强调现时的特殊美,但是波氏忽视了普遍美的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   波氏强烈的审美自律意识和审丑美学思想无时无刻不向我们展示着其对瞬间、短暂的特殊美的肯定与青睐,但这并不意味着波氏不重视古典的美,与之相反的是,波氏认为现在虽需要关注特殊美,也即现代性一半的短暂、瞬间和过渡的内容,但普遍美的永恒一定程度上是特殊美无功利的目的。波氏认为:“美的永恒部分既是隐晦的,又是明朗的,如果不是因为风尚,至少也是作者的独特性情使然。”c同时他也提道:“总之,无论人们如何喜爱由古典诗人和艺术家表达出来的普遍的美,也没有更多的理由忽视特殊的美、应时的美和风俗特色。”d每一位作家在自己特殊的时代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最真实的美,是当时现代性的体现,也因此在经历了历史的检验之后,这些作品成为我们现在看来的经典艺术。现代性对于艺术作品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把握了现代性,艺术作品就具有了特殊的美,特殊美在经历历史检验之后就成为普遍的美,只有把握了瞬间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就永恒。
  对于“现代性”的认识,波德莱尔站在自己的时代提出了革新性的认识,這在“现代性”的认识与研究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准确并创新性地认识到了当下的意义、现代的意义和过去的意义,是历史上“现代性”研究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同时可以看到的是,波德莱尔对于现代性的认识也是有一定局限的,这是他在自己的实践、生活、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对“现代性”的理解,他对“现代性”的理解更多被阐释于文艺、美学等领域,这局限于他本身先是一个文学家、美学家、艺术家,因此我们在看待波德莱尔现代性思想的时候应该以他和他所处的社会为前提科学地认识他的现代性思想,即使现在看来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认识是有一定局限的,但是正如柏曼所说:“波德莱尔自他逝世以后的名声,一直是沿着班维尔指出的方向发展的,西方文化越是认真地关注现代性的问题,波德莱尔的创新和勇气就越让我们感到他是一个预言家和先锋。如果一定要我们提名谁是第一个现代主义者,那他一定会是波德莱尔。”e
  a 〔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73页。
  b 〔美〕伯曼·马:《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16页。
  c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d 〔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译文出版社2019年版。
  e 王晓升:《现代性、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概念的梳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作 者: 韩琳娜,山西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弟兄》有意打破时间的逻辑顺序,追求小说的空间形式。本文一方面从空间形式并置的作者角度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反应参照的读者角度进行阐释。从约瑟夫·弗兰克的小说空间形式理论入手,结合创作主体和接收主体两大角度力求对《弟兄》有着更加细致和新鲜的文本解读。  关键词:《弟兄》 空间形式 并置 反应参照  一、时间流中止——空间形式生成的前提  时间流的中止是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打破原本的
期刊
摘 要: 王刊的新小说《择校记》在展现中国基础教育的同时,以家长和老师的主体性置换了孩子的主体性,由此形成了孩子“失语”的现象。而这种“失语”本身成为一种“呈现”,进一步解构了“教育”的神圣性,凸显出现阶段中国基础教育的市场化乱象与现实困境。与此同时,作者试图以“孩子的出走”找到教育变革的潜在之路。然而,小说中孩子所觉醒的自我意识,不是自身“内爆”而发生的,而是基于所处的社会与家庭的权力运作机制中
期刊
摘 要: 19世纪末期,晚清政府昏庸腐败,内忧外患之下民不聊生,而科举制度仍是官吏选拔的重要方式,在此时代背景下,社会中涌现出了无数“孔乙己”式的读书人。本文旨在通过逐层探析孔乙己个人困境与人生悲剧的根本诱因,找出“孔乙己”式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境与科举制度间的深刻关联,体悟鲁迅先生的意旨,并探讨其对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孔乙己 困境 知识分子 科举制  众所周知,《孔乙己》是鲁迅
期刊
摘 要: 本文探索作为大类平台课程的大学文学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论题以接受美学为视域,提出要注重以学生“接受”为核心的阅读与教学法改革,要将书册阅读与细读法相结合的阅读策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书册阅读针对当下阅读的碎片化倾向,倡导整部作品的阅读;细读法是在书册阅读的基础上,以书册文本为核心,将局部语义分析置于整个书册大语境中,从而理解文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对书册的深入接受。该方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期刊
摘 要: 王刊小说《择校记》通过描述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主人公在面对“他者”目光时所呈现出的不同存在状态,探讨了中国基础教育中的诸问题。深究主人公们面对他者目光时的不同选择,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在基礎教育中学生和老师该如何自处,也有利于我们借由小说反思,如何在精神上避免被他者目光禁锢,更自由地活着。  关键词 :王刊 《择校记》 他者目光 存在状态 禁锢与自由  在王刊新作《择校记》中,一
期刊
摘 要: 小说《月之记忆》中,作家鹤阳子通过女主人公志保的经历与视角,探讨女性的价值与归宿问题。她将母女两代人的遭遇联系起来,批判父权制社会畸形的家庭关系,表达她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憧憬。作家通过女主人公的生命感悟表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常常遭遇各种人生痛苦与不幸,但她们独特的人生价值不容忽视。她们承担着生儿育女的重要使命,像佛经故事中投火的兔子一样,通过自我受难实现了生命意义的升华。
期刊
摘 要: 《半生缘》讲述了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青年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作品中运用了不少心理描写,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还从侧面反映出了人物的潜意识,进而看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心理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潜意识以及生长环境、家庭背景对人的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笔者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对作品中男性人物形象的心理进行分析,以求对这部作品和作品中不同类型的
期刊
摘 要: “本色”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起自诗文评,转而进入词学批评,后盛行于剧、曲的批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文体理所当然表现出不同的“本色”,同一种文体的“本色”也常常因时而变,然而却能统摄在一个范畴之下。因此本文从“本色”范畴在词、曲两种文体中的发展嬗变切入,从一个侧面探讨“本色”论在不同文体、不同时代乃至于不同批评家观念当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可能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本色论 宋词 元曲
期刊
摘 要:1997版电影《洛丽塔》中特写镜头的大量使用,显示出细节刻画在当今影视作品拍摄上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以细节描写切入,运用文本细读方法,从叙事学和心理学角度分别对电影中蒙太奇的运用、“配角”特写、时间模型、氛围渲染与心理烘托进行客观分析,指出这种细节描写对故事氛围及人物情绪的作用,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功效,产生了超现实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洛丽塔》 超现实主义 时间模型 “配角”特写  《
期刊
摘 要: 在李白留存下来的一千多首诗歌中,有一百多首与道教文化相关。随着李白诗歌的外译,道教文化也在海外得到传播。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译者英译道教影响下的李白诗歌语言、典故和想象的策略,探讨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之下,中国道教文化借助李白诗歌实现海外正向传播的可行性。  关键词:李白 诗歌 道教 英译  一、引言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具有明显的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