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以沉积模式为指导,属性提取为手段,实现了该块储层砂体边界精细刻画;结合钻井、录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块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油藏类型,为该块开发方案编制提供地质基础。
[关键词]春风油田;属性提取;砂体边界;储层特征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368-01
1 地层特征
春风油田排612块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石炭系基岩、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吐谷鲁群组、新近系沙湾组、塔西河组和独山子组以及第四系西域组,各层组之间多为角度或平行不整合接触,侏罗系地层直接覆盖在石炭系基岩之上,其中沙湾组一段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
在塔西河组底部发育一套50米左右的稳定水砂,研究区内分布稳定,在三维地震剖面上和测井曲线上均有明显的反映,这套砂泥组合可作为区域对比标准层。
根据地层对比的原则和方法,排612块沙湾组一段分自下而上发育两个含油砂体,其中1砂体平面分布相对稳定,砂体厚度具中间厚,向西、向北减薄的特征;2砂体平面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砂体厚度具有中间厚向西、向北减薄的特征;1砂体与2砂体均发育隔层,隔层厚度平均3.9m,隔层岩性以泥岩为主。
2 构造特征
该块东部发育一条边界断层,南北向、东倾断层,断层延伸长度大于3km,落差20m左右;南部与排601-20块分界断层,为一条近东西向、南倾断层,断层延伸长度约2km,落差5~15m。区内发育一些内部小断层,近东西向、北倾断层,断层延伸长度约1~2km,落差5~15m。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结合钻井及测井资料,该块1砂体顶面构造形态整体西北高东南低,向南东倾没单斜构造,构造整体比较平缓,构造倾角1-2度,砂体构造顶面埋深-270~-380m(图3);2砂体顶面构造形态与1砂体基本一致,整体构造形态为西北高东南低,向南东倾没单斜构造,构造整体比较平缓,构造倾角1-2度,构造具有一定继承性,砂体构造顶面埋深-270~-370m。
3 储层特征
3.1 沉积特征
春风油田排612块沙湾组一段储层岩性主要以灰色灰质细砂岩,褐黑色富含油细-中砂岩,棕灰色砂泥质充填砾岩为主。根据排612井取心资料,其矿物成份石英占61.1%,长石占18.8%,斜长石略多于钾长石,方解石占12.9%,粘土矿物占5.9%;该块沙湾组一段储层分选较好,成岩作用弱,胶结疏松。综合物源方向、沉积背景、岩性组合、粒度概率、电性特征及砂体形态等要素,判断该块为辫状河三角洲河流相沉积。
3.2 储层物性特征
据取心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排612块沙湾组一段1砂体储层解释孔隙度一般31%~37.1%,平均为33.6%;渗透率一般2013~4341mD,平均2873mD;沙湾组一段2砂体储层解释孔隙度一般20.2%~35.6%,平均为29.0%;渗透率一般524~3582mD,平均2127mD,2砂体储层物性比1砂体储层物性差,该块沙湾组一段储层为高孔、高渗储层。
3.3 孔喉特征
据排612块沙湾组一段储层9块岩样的压汞资料分析,平均孔喉半径均值为8.4μm,一般变化范围在2.661~30.76μm之间;均质系数平均为0.27,一般变化范围为0.173~0.392;变异系数平均为0.804,一般变化范围为0.626~0.978(表1)。平均喉道半径大,孔喉分选性中等,在纵向上层内、层间的微观非均质性强。另外,根据压汞分析,本区沙湾组一段油层排驱压力较低,一般0.005~0.107MPa之间,利于油藏开发,在毛管压力曲线有一段明显的平台,反映其储层喉道较粗,而且比较集中,孔喉相对分选性好,孔喉对渗透率的主要贡献区间一般为1~40μm。
3.3 储层敏感性评价
据实验室样品测试资料分析,储层中高岭石含量较低,一般15.5~23%,伊/蒙间层一般32.7~46.3%,伊/蒙间层比一般67.5~73.3%,且粘土矿物相对总量较低,一般4.7~7.2%(表1)。储层具弱速敏、中等偏弱水敏、弱酸敏、无碱敏,中等盐敏临界矿化度为26319mg/L。
4 油藏类型
据排612块试采资料分析,油藏温度18.9℃时,脱气原油粘度为27000~37000mPa·s,属特稠油。该块沙湾组一段砂体油藏埋深-270~-380m,砂体东西分别以断层和砂体尖灭线为界,综合分析其油藏类型为浅薄层岩性特稠油油藏(图1)。
5 储量计算
排612块圈定含油面积10.41km2,石油地质储量1367×104t。
6 结论
(1)充分利用现有三维地震资料、钻井地质及测井等资料进一步落实了研究目的层的断裂系统和构造形态。
(2)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和地震分频技术,实现了排612块砂体边界精细刻画。
(3)以沉积相模式为指导,地震属性为手段,利用已完钻井钻遇砂体厚度,最终确定了该块沙湾组一段储层展布规律。
(4)通过对春风油田排612块油藏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确定其油藏类型为浅薄层岩性特稠油油藏,圈定含油面积10.41km2,石油地质储量1367×104t。
[关键词]春风油田;属性提取;砂体边界;储层特征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368-01
1 地层特征
春风油田排612块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石炭系基岩、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吐谷鲁群组、新近系沙湾组、塔西河组和独山子组以及第四系西域组,各层组之间多为角度或平行不整合接触,侏罗系地层直接覆盖在石炭系基岩之上,其中沙湾组一段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
在塔西河组底部发育一套50米左右的稳定水砂,研究区内分布稳定,在三维地震剖面上和测井曲线上均有明显的反映,这套砂泥组合可作为区域对比标准层。
根据地层对比的原则和方法,排612块沙湾组一段分自下而上发育两个含油砂体,其中1砂体平面分布相对稳定,砂体厚度具中间厚,向西、向北减薄的特征;2砂体平面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砂体厚度具有中间厚向西、向北减薄的特征;1砂体与2砂体均发育隔层,隔层厚度平均3.9m,隔层岩性以泥岩为主。
2 构造特征
该块东部发育一条边界断层,南北向、东倾断层,断层延伸长度大于3km,落差20m左右;南部与排601-20块分界断层,为一条近东西向、南倾断层,断层延伸长度约2km,落差5~15m。区内发育一些内部小断层,近东西向、北倾断层,断层延伸长度约1~2km,落差5~15m。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结合钻井及测井资料,该块1砂体顶面构造形态整体西北高东南低,向南东倾没单斜构造,构造整体比较平缓,构造倾角1-2度,砂体构造顶面埋深-270~-380m(图3);2砂体顶面构造形态与1砂体基本一致,整体构造形态为西北高东南低,向南东倾没单斜构造,构造整体比较平缓,构造倾角1-2度,构造具有一定继承性,砂体构造顶面埋深-270~-370m。
3 储层特征
3.1 沉积特征
春风油田排612块沙湾组一段储层岩性主要以灰色灰质细砂岩,褐黑色富含油细-中砂岩,棕灰色砂泥质充填砾岩为主。根据排612井取心资料,其矿物成份石英占61.1%,长石占18.8%,斜长石略多于钾长石,方解石占12.9%,粘土矿物占5.9%;该块沙湾组一段储层分选较好,成岩作用弱,胶结疏松。综合物源方向、沉积背景、岩性组合、粒度概率、电性特征及砂体形态等要素,判断该块为辫状河三角洲河流相沉积。
3.2 储层物性特征
据取心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排612块沙湾组一段1砂体储层解释孔隙度一般31%~37.1%,平均为33.6%;渗透率一般2013~4341mD,平均2873mD;沙湾组一段2砂体储层解释孔隙度一般20.2%~35.6%,平均为29.0%;渗透率一般524~3582mD,平均2127mD,2砂体储层物性比1砂体储层物性差,该块沙湾组一段储层为高孔、高渗储层。
3.3 孔喉特征
据排612块沙湾组一段储层9块岩样的压汞资料分析,平均孔喉半径均值为8.4μm,一般变化范围在2.661~30.76μm之间;均质系数平均为0.27,一般变化范围为0.173~0.392;变异系数平均为0.804,一般变化范围为0.626~0.978(表1)。平均喉道半径大,孔喉分选性中等,在纵向上层内、层间的微观非均质性强。另外,根据压汞分析,本区沙湾组一段油层排驱压力较低,一般0.005~0.107MPa之间,利于油藏开发,在毛管压力曲线有一段明显的平台,反映其储层喉道较粗,而且比较集中,孔喉相对分选性好,孔喉对渗透率的主要贡献区间一般为1~40μm。
3.3 储层敏感性评价
据实验室样品测试资料分析,储层中高岭石含量较低,一般15.5~23%,伊/蒙间层一般32.7~46.3%,伊/蒙间层比一般67.5~73.3%,且粘土矿物相对总量较低,一般4.7~7.2%(表1)。储层具弱速敏、中等偏弱水敏、弱酸敏、无碱敏,中等盐敏临界矿化度为26319mg/L。
4 油藏类型
据排612块试采资料分析,油藏温度18.9℃时,脱气原油粘度为27000~37000mPa·s,属特稠油。该块沙湾组一段砂体油藏埋深-270~-380m,砂体东西分别以断层和砂体尖灭线为界,综合分析其油藏类型为浅薄层岩性特稠油油藏(图1)。
5 储量计算
排612块圈定含油面积10.41km2,石油地质储量1367×104t。
6 结论
(1)充分利用现有三维地震资料、钻井地质及测井等资料进一步落实了研究目的层的断裂系统和构造形态。
(2)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和地震分频技术,实现了排612块砂体边界精细刻画。
(3)以沉积相模式为指导,地震属性为手段,利用已完钻井钻遇砂体厚度,最终确定了该块沙湾组一段储层展布规律。
(4)通过对春风油田排612块油藏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确定其油藏类型为浅薄层岩性特稠油油藏,圈定含油面积10.41km2,石油地质储量1367×10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