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启发诱导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但并不等同于无原则、无目的、无方法的提问,必须讲究艺术和方法,只有基于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启发诱导,才能对教与学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启发诱导 科学方法
启发诱导是一种经过了时间检验的颇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今天的语文教师也深切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些教师中不乏深谙其艺术和方法的佼佼者,在他们科学地启诱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有很多教师将启发诱导演绎为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追问。在这种支离破碎的追问下,在这种所谓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疲于奔命,毫无乐趣可言。因此教师的启发诱导必须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方法。我作为一名身居一线的语文教师,觉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诱导需注意以下的科学方法。
一、因材施诱,目中有人
因材施诱,就是要根据授课的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难度适中的内容和方法,对其加以有针对性的启发和诱导,使其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对问题有所解决,有所收获,各尽其才,各享成功。在这方面,孔子堪称楷模。《论语·颜渊》记载,樊迟、仲弓、颜渊三人问的同样是“仁”,孔子根据三个学生的不同学业造诣,采用了不同的启发诱导的方法,得出了三种深浅有别的答案,这样三个学生就都将“仁”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并付诸实践。再如《论语·先进》记载,子路和冉有同样向孔子询问“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根据二人的不同性格加以巧妙的启发和诱导,性格冒进的子路在老师的启发下懂得了不要“闻斯行之”;性格过于退缩的冉有在老师的诱导下知道了应“闻斯行之”。试想如果孔子启发诱导不分对象,结果会是怎样呢?难怪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会发出如此慨叹:“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将孔子的这种思想带进语文课堂,上《吆喝》时,对于感知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直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认识“吆喝”是一种声乐艺术。对于缺乏这种感知能力的学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转变一下角色,从自己的身边选一件假定要出售的事物,动手为之写一写吆喝词,并且运用一定的吆喝调将其“唱”出来。这些学生在写吆喝词时,心里一定想着要运用一定的手法来将吆喝词写得新颖一点,朗朗上口一点,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在谱吆喝调时,心里也一定思索着如何通过声音的粗细、声调的高低变化来达到招徕主顾的目的。这样一来,这些学生必然在亲身的感知和体验中强化对“吆喝”这种声乐艺术的认识。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上《山的那一边》这首诗时通常会讲到“象征”这一概念,对于个别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这样启发诱导:“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初一学生而言,这样的启发诱导是其能力无法接受的。那么,我们就要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换一种方法去启发诱导:“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往往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们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而在本课中作者用大海来象征理想,用群山来象征重重困难,用爬山来比喻艰苦奋斗。由此可见,象征是一种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目中有人,有针对性的、合理的、难度适中的启发诱导才会收效颇丰。
二、启“愤”发“悱”,激发欲望
《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愤”就是很想把某一问题弄明白却没有明白,心中因此而烦闷的心理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开导他,使他的思路顺通。“悱”就是思考某一问题已经有了心得,想要说出来,却又不知如何去表达,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启发他,帮他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在这两种情况下,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个时候去教导他,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是对教师的启发诱导的更高要求。在《论语·子罕》中,深得这种教育方法好处的颜渊感叹孔子教学艺术的高超:“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我曾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来执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效果颇佳。在上《天净沙·秋思》前一天,我通过幻灯投影了一组名家对这首元曲的评语:“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景。”“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王国维,《人间词话》)“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太和正音谱》,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将其作为[越调·天净沙]的“定格”范曲,推崇为“秋思之祖”。这样一来,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首元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曲作者马致远产生了由衷的崇敬之情。这时我抛出预习作业:探究这首元曲之所以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原因。此时学生处于“愤”的境界,探究欲望被激起来了,纷纷通过查资料等手段,试图解开心中的谜团。经过一番翻阅、一番思索,第二天上课我发现学生心中已经或多或少有了答案,但是却很少有学生能够清晰地将自己的收获交流出来与老师和同学分享,此时的学生处于“悱”的阶段。于是我就用“抓住背景,知人论诗”、“寻找意象,描绘画面,品味意境”、“比较替换,品词论句”、“前后勾连,纵横类比”等环节引导学生对这首元曲加以分析,让学生在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上,将自己心中的想法释放出来。
三、学思结合,前后勾连
教师的启发诱导归根结底要化作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应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力争做到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是对学思之间密切关联、不可偏废的关系的恰当概括和总结,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朱熹也特别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如果只读不思,必不知其意味;只思不读,纵使晓得,终是不牢靠。因此教师的启发诱导,必须促进学生将学与思有机结合在一起。学完《离骚》、《行路难》、《江城子·密州出猎》、《过零丁洋》等诗歌后,我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诗歌为何总是始于怀才不遇、忠而被谤等忧郁、苦闷,而收于将悲愤化为‘上下求索’‘忠君报国’的动力?”这样学生在学的基础上,就有了深入的思考,真正将学与思结合起来。通过查阅资料、询师问友等途径,学生最终理解了这些诗歌是对中和之美的文化原则的具体实践。学生知道了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把“中和之美”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庸思想和中和之美要求诗歌等文化艺术要“无偏无陂”、“温柔敦厚”、“要发乎情,止乎礼义”。这无疑是对学生的又一次提升。
“前后勾连”指教师的启发诱导要借助学生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存的问题。这种前后勾连的启发诱导不是对现存问题的孤立引导,而是将学生的知识体系架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学生借助“已有”来解决“未知”,这种启发诱导注重的是在纵横比较、新旧联系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学完《孙权劝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伤仲永》,比比两文主人公不同的学习态度、迥异学习成效、两文有别的写作手法,加深学生的认识;学完《岳阳楼记》,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品一品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议一议“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哲学思想;学完《桥之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去赏一赏建筑文化;教完《口技》,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联系《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社戏》,去品一品不同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所展示的不同魅力……
《学记》主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但不能牵着他们的鼻子走;鞭策学生,却不能逼迫他们;为他们开个头,却不亲自带他们到终点,而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朱熹也在《学规类编》中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学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允成,查理德·D·帕森斯等.教育心理学:实践者——研究者之路.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王宁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启发诱导 科学方法
启发诱导是一种经过了时间检验的颇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今天的语文教师也深切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些教师中不乏深谙其艺术和方法的佼佼者,在他们科学地启诱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有很多教师将启发诱导演绎为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追问。在这种支离破碎的追问下,在这种所谓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疲于奔命,毫无乐趣可言。因此教师的启发诱导必须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方法。我作为一名身居一线的语文教师,觉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诱导需注意以下的科学方法。
一、因材施诱,目中有人
因材施诱,就是要根据授课的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难度适中的内容和方法,对其加以有针对性的启发和诱导,使其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对问题有所解决,有所收获,各尽其才,各享成功。在这方面,孔子堪称楷模。《论语·颜渊》记载,樊迟、仲弓、颜渊三人问的同样是“仁”,孔子根据三个学生的不同学业造诣,采用了不同的启发诱导的方法,得出了三种深浅有别的答案,这样三个学生就都将“仁”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并付诸实践。再如《论语·先进》记载,子路和冉有同样向孔子询问“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根据二人的不同性格加以巧妙的启发和诱导,性格冒进的子路在老师的启发下懂得了不要“闻斯行之”;性格过于退缩的冉有在老师的诱导下知道了应“闻斯行之”。试想如果孔子启发诱导不分对象,结果会是怎样呢?难怪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会发出如此慨叹:“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将孔子的这种思想带进语文课堂,上《吆喝》时,对于感知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直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认识“吆喝”是一种声乐艺术。对于缺乏这种感知能力的学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转变一下角色,从自己的身边选一件假定要出售的事物,动手为之写一写吆喝词,并且运用一定的吆喝调将其“唱”出来。这些学生在写吆喝词时,心里一定想着要运用一定的手法来将吆喝词写得新颖一点,朗朗上口一点,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在谱吆喝调时,心里也一定思索着如何通过声音的粗细、声调的高低变化来达到招徕主顾的目的。这样一来,这些学生必然在亲身的感知和体验中强化对“吆喝”这种声乐艺术的认识。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上《山的那一边》这首诗时通常会讲到“象征”这一概念,对于个别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这样启发诱导:“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初一学生而言,这样的启发诱导是其能力无法接受的。那么,我们就要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换一种方法去启发诱导:“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往往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们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而在本课中作者用大海来象征理想,用群山来象征重重困难,用爬山来比喻艰苦奋斗。由此可见,象征是一种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目中有人,有针对性的、合理的、难度适中的启发诱导才会收效颇丰。
二、启“愤”发“悱”,激发欲望
《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愤”就是很想把某一问题弄明白却没有明白,心中因此而烦闷的心理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开导他,使他的思路顺通。“悱”就是思考某一问题已经有了心得,想要说出来,却又不知如何去表达,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启发他,帮他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在这两种情况下,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个时候去教导他,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是对教师的启发诱导的更高要求。在《论语·子罕》中,深得这种教育方法好处的颜渊感叹孔子教学艺术的高超:“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我曾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来执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效果颇佳。在上《天净沙·秋思》前一天,我通过幻灯投影了一组名家对这首元曲的评语:“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景。”“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王国维,《人间词话》)“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太和正音谱》,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将其作为[越调·天净沙]的“定格”范曲,推崇为“秋思之祖”。这样一来,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首元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曲作者马致远产生了由衷的崇敬之情。这时我抛出预习作业:探究这首元曲之所以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原因。此时学生处于“愤”的境界,探究欲望被激起来了,纷纷通过查资料等手段,试图解开心中的谜团。经过一番翻阅、一番思索,第二天上课我发现学生心中已经或多或少有了答案,但是却很少有学生能够清晰地将自己的收获交流出来与老师和同学分享,此时的学生处于“悱”的阶段。于是我就用“抓住背景,知人论诗”、“寻找意象,描绘画面,品味意境”、“比较替换,品词论句”、“前后勾连,纵横类比”等环节引导学生对这首元曲加以分析,让学生在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上,将自己心中的想法释放出来。
三、学思结合,前后勾连
教师的启发诱导归根结底要化作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应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力争做到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是对学思之间密切关联、不可偏废的关系的恰当概括和总结,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朱熹也特别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如果只读不思,必不知其意味;只思不读,纵使晓得,终是不牢靠。因此教师的启发诱导,必须促进学生将学与思有机结合在一起。学完《离骚》、《行路难》、《江城子·密州出猎》、《过零丁洋》等诗歌后,我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诗歌为何总是始于怀才不遇、忠而被谤等忧郁、苦闷,而收于将悲愤化为‘上下求索’‘忠君报国’的动力?”这样学生在学的基础上,就有了深入的思考,真正将学与思结合起来。通过查阅资料、询师问友等途径,学生最终理解了这些诗歌是对中和之美的文化原则的具体实践。学生知道了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把“中和之美”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庸思想和中和之美要求诗歌等文化艺术要“无偏无陂”、“温柔敦厚”、“要发乎情,止乎礼义”。这无疑是对学生的又一次提升。
“前后勾连”指教师的启发诱导要借助学生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存的问题。这种前后勾连的启发诱导不是对现存问题的孤立引导,而是将学生的知识体系架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学生借助“已有”来解决“未知”,这种启发诱导注重的是在纵横比较、新旧联系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学完《孙权劝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伤仲永》,比比两文主人公不同的学习态度、迥异学习成效、两文有别的写作手法,加深学生的认识;学完《岳阳楼记》,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品一品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议一议“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哲学思想;学完《桥之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去赏一赏建筑文化;教完《口技》,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联系《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社戏》,去品一品不同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所展示的不同魅力……
《学记》主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但不能牵着他们的鼻子走;鞭策学生,却不能逼迫他们;为他们开个头,却不亲自带他们到终点,而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朱熹也在《学规类编》中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学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允成,查理德·D·帕森斯等.教育心理学:实践者——研究者之路.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王宁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