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立足乡村旅游这一旅游热点问题,结合循环经济这一新兴理念,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充分分析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就如何在乡村地区开发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乡村旅游,以及如何针对传统的乡村,进行有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乡镇建设,展开了针对性的论述。
关键词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旅游村镇;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0-155-03
1以旅游业为主要载体之一的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宽广。近年来,第三产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展,2015年年初第三产业占全国GDP比重首超50%,在未来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下将持续走高。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且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2014年的产值在全球GDP中占比达3.1%。综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和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目标,旅游业在未来长时间内获得人们较多的关注,也将获得较多的资源注入。
旅游业中体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及实现了缩小城乡差距目标的乡村旅游,在我国农村面积广大的国情背景下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的浙江省安吉县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进展良好。截止2014年,安吉全县共完成创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150个,重点村14个,特色村4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0个,省级旅游特色村3个。年均游客接待量1 04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02.3亿元,门票收入1.86亿元的目标,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能缓解这种情况。作为“世界工厂”、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近年来的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循环经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同时也较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资源浪费垃圾处理方式亟待转型的问题。将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可避免发展过程中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从长远来看,也将减少乡村旅游在需要发展经济的地区推广过程中受到的关于环境污染方面的质疑,是未来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1]。
1研究区发展现状
1.1安吉县现有的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实例
(1)组建了安吉旅游发展总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的安吉旅游发展总公司是安吉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成立以来,相继与灵峰、横山坞等重点旅游乡镇合作成立了进行分区域因地制宜管理的旅游开发子公司。公司成立后,推进统筹开发经营全县休闲旅游资源,同时整合了休闲旅游产业和中国美丽乡村资源,并在度假区管委会的领导下,遵循市场化分部门运作、总经理负责等现代公司运行规则。安吉乡村旅游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日渐上升,安吉旅游总体收益逐年增长,资源的循环化利用有了经济的驱动以及机制的监督。
(2)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引进了餐厨垃圾处理装置来缓解餐余废水对环境可能会产生的影响。2014年1月,山川乡马家弄村在全县范围内首次引进有机垃圾集成处理机处理餐余垃圾,安吉县政府和环保局给予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由于有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紧接着在2014年7月,乡村旅游度假区的灵峰街道由政府公开招标采购了一批餐厨垃圾生物处理设备来对辖区内的餐厨垃圾进行处理。乡村旅游目的地集中区域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装置使得餐厨垃圾的处理循环化得以实现。
(3)安吉县在乡村旅游经营户集中的区域已铺开以村为单位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行村一级的污水集中处理。具体表现形式为引进污水自动处理仪器,对村镇内的污水收集与排放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天荒坪镇下辖的11个村镇经调查已全部建设完成。以大竹海景区周边的五鹤村为例,2014年12月以地埋形式建设完工,搭载有PLC自动监控系统,可实现无人监控全自动运行的久保田MBR(液中膜)大型生活污水净化槽技术投入使用。五鹤村居民直观反馈和下游水质监测断面数据均显示,地表径流水质较投入使用之前有了明显改善。
(4)安吉政府于2013年9月出台了《安吉县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来促进和监督循环经济在县区范围内的发展,并于同年向全县范围内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印发。于2014年6月推广施行的《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办法》则细化了常见垃圾的分类,为日常的垃圾分类循环处理提供了明确的划分标准。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相比同位于湖州辖区,因发展乡村旅游而明显产生环境破坏的长兴县德清等县,安吉县在环境方面的关注和投入更大。近3年也已明显获得了更多环境上的收益,不管是直观感知,还是数据分析方面,都显示出比同样发展乡村旅游的区域拥有更加优异的环境。这样的结果有赖于行政体系对环保事业和循环经济的支持和和鼓励。
1.2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使得乡村旅游区域内人口数目在一段时间内有较大的升降。短时的骤升会破坏环境的平衡。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增加,自然降解能力的下降为显见指标。全国范围内因发展乡村旅游而产生环境破坏的区域不在少数,以下几点是笔者在其他乡村旅游目的地走访时观察到的一些问题[2]。
1.2.1垃圾处理方面。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理环节所需经历的垃圾中转站过多。普遍依赖旅游发展的乡镇和普通村镇对于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和一般的大城市之间并无差异。而乡村相较于城市范围更大,同时空间上的人口分布更为分散。采用垃圾中转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导致垃圾中转站过多。垃圾在进入到最终的处理地点填埋场或者焚烧厂之前,通常会经过4~5个临时暂存点,而这比城市要平均多出两三个。运程长,垃圾成分之间的反应时间加长,单位体积垃圾毒性加大。
中转站垃圾渗漏水污染周边区域甚至耕地。因为乡村地区基础建设不如城区,较小的垃圾中转站有时并没有很好的密闭和防渗漏设备,有的垃圾中转站甚至建设在农业用地旁边,所经之处垃圾渗滤液对土壤的破坏和地下水的破坏均较为严重:直观所见垃圾渗滤液长期流经浸泡处,原有植被会死亡。 垃圾处理的方式不合理,多数地区对垃圾处理方式为传统的焚烧和堆放。相对于自发地燃烧垃圾,焚烧站专业设施设备产生的高温更有利于垃圾的充分燃烧。在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垃圾会在运输后采取高温炉焚烧方式进行处理。但在交通不够方便的乡村区域,有一部分地区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仍旧是粗放型的。村民会采取就地燃烧的方式,对其中一些不便于再利用的物品进行处理,但因为达不到充分燃烧温度,在产生了极大的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浪费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可循环利用资源。
1.2.2土地利用方式方面。农业用地流失严重。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乡村地区的建筑用地增加,耕地、林地等可产生农业经济价值的可用地减少。建筑用地的重新农用可能性较小,因此建设用地往往导致耕地的永久性丧失。个体上对耕地的占有量似乎有限,但总体上滥建在较长时间内对土地的浪费与破坏不可小觑。
对废弃土地没有很好的处理,废弃的建筑没有归还原始生态。发展乡村的过程中,新建的房屋较多,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废弃房屋。房屋弃置后存在并没有及时将其中的建筑材料等进行处理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其中的可循环物资纳入新的循环,而且占用了土地,使得可耕种的土地只减不增。
1.2.3水污染方面。不同于城市具有较为系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乡村地区的污水趋向于直接向地表水域排放。乡村旅游的开发对所在地的水质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游客的增加会使得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上升。发展得较好、经济较为发达或是邻近城市的村镇会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但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乡村旅游会对污水进行直排。邻近乡村旅游点的地区水污染较为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明显。
1.2.4管理方面。相关从业人员并没有良好的循环理念。调研发现,有72%的乡村旅游经营户和旅游相关从业人员有环保意识,尽管这其中的53%表示并不知道有哪些具体方法可以在自己的日常活动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环保。关于“循环经济”概念的知晓程度则更低,仅为9%,循环经济相关概念显得相对匮乏。这不仅影响乡村旅游目的地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相关循环理念的推广和运用效果,更会使得群众无法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觉自发地引用乃至发掘新的可循环途径。
各个经营主体之间差异较大,整体分布分散,缺乏统一的规划。由于乡村地区的固有特征,聚居点较为分散。空间上的分散使得信息流通的问题在通讯日益便捷的今天有了缓解但依旧不够便捷。不同经济主体因为经营者知识水平、经济实力和所处地理位置等诸多影响因素而显得良莠不齐。现在的安吉乡村旅游目的地仍基本以旅游地为中心进行经济活动,彼此之间缺少一个统筹的管理和规划,使得公共设施和资源在利用上因为不必要的重发而产生浪费。
1.2.5物资利用方面。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率较高。由于乡村旅游经济欠发达以及审核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的限制,乡村地区容易成为质量不够优良甚至“三无”的一次性消耗品的消费地,如重复利用价值较低以至于游客不愿带走继续使用的洗漱用品,塑料碗具和杯具等一次性用品。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制品,有67%的弃置是由于对该物品没有产生“已经成为自己所有物”的意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一次性物品外观过于一致,以至于无法辨别自己使用过的物品而产生弃置。而游客在重新获得这样一种对于经营户而言损耗不大、价格和价值均不高的一次性物品时几乎无需任何偿付行为。
2对策与建议
2.1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2.1.1提高物品的重复利用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减少一次性、不可在短时间内自然降解物品(如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物品等)的使用。鼓励和倡导当地经营户对一次性消耗品做更替,采用停止提供无偿一次性消费品的方式或增加对应可循环使用的商品的形式来减少此类消耗品的使用。游客尽可能地做到对不得不使用的一次性物品采取多次使用的方式加以利用。生产商和经营者在提供一次性物品时,可对物品进行使用不同的标记或颜色的方式使其外观上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从而提高重复利用率[3]。
2.1.2优化垃圾处理方式,分类回收,减少焚烧。重视环境质量的乡村旅游发展地在严格禁止就地焚烧垃圾的前提下,尽量不采取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垃圾,一则因为可产生经济价值低:1 t垃圾焚烧仅能产生400 k·Wh电,折算仅能产生260元左右的价值;二则因为并不能将环境危害最小化,混合有高分子化合物的如塑料包装袋等的垃圾的不充分燃烧容易产生苯并芘、二噁英、丙酮、氯苯、呋喃、多氯联苯等有害甚至是强致癌的物质。因此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垃圾利用价值低的原因在于过于混杂,纯化则可使得价值升高。可引进细化分类准则,开拓可进行重复利用的物品范围,挖掘分类回收物质的再利用价值。针对性地兴建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场所,可在其中设立专人专职对垃圾进行细化分类。在分类回收处理上增加经济驱动力,以经济收益来推动基层群众自发自觉地进行分类回收处理。不方便直接回收进入工业循环和进行生产性利用的垃圾,可在短时间内由细菌分解产生甲烷的采摘垃圾、农业垃圾与高浓度生活废水等用新“堆肥”方式进行集中处理。引进生物工程处理方式,以村级为单位集中建设地埋式的大型沼气池。以集中方式兴建的大沼气池,一则物料集中反应,能产生较原有的家庭式小型沼气池更多的沼气;二则占地更少,建设总费用更少,缓解了一个家庭兴建一个沼气池的负担;三则更加安全可控,减少了自行施工兴建带来的隐患。餐厨垃圾则可采用EM菌液进行处理,产生物可作为猪饲料进行利用,既解决了潲水油,潲水猪的问题,又将餐厨垃圾纳入了新的使用循环[4]。
2.1.3将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行业间的专项对接,使之成为其他相关环节的原料。现阶段人们普遍会对可以收入废品站等地方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废弃物加以分类和回收,而对于其他难以在个人层面上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物品则采取随意抛弃的态度。因而可以在分类回收的基础上,对分类处理回收后的物资进行行业内或行业间的专项对接,作为下一环节或相关环节的生产原料进行使用,使其能够完成物质的运化并产生经济效益。鼓励对回收物资进行创新利用,同时对废物利用的创新进行资金或者政策上的支持,如将回收的一次性杯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原材料等。 2.1.4引进污水处理设备或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对乡村旅游目的地污水进行处理。完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排水基础建设,将辖区内污水进行集中,并在村级单位建立小型污水处理中心进行处理。一则符合环境科学对污水进行源头处理的要求,二则能够缓解乡村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水质破坏、水体可观赏度下降的状况,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
43卷30期彭凌宇静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旅游村镇建设方法探析2.2保障循环经济落实的方法
(1)将循环经济作为一个亮点纳入到线路设计和活动内容设计等方面。旅游活动对游客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乡村旅游较一般的观光旅游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方面更有优势,项目的体验和参与度则更高。通过在旅游村镇设计建设与循环经济的相关的旅游项目,能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获得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在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村镇建设过程中,可针对当地既有的环境与植被等一系列特征进行挖掘与开发,以循环经济的运用作为旅游亮点,进一步将景点与环保理念、循环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新型的旅游景点。同时增加单个旅游项目的文化附加值,可设计循环利用体验项目,如结合手工DIY,将游玩过程中的废弃物改造成可再次利用的物品等[5]。
(2)将乡村旅游的经营户尽可能地在空间上进行集中,以村或者乡镇为单位逐级进行规划与管理。由于乡村旅游空间上的分散性,乡村旅游经营商在经营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发行为。建议在开发初期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与排布,在空间上尽可能地集中兴建有关污物处理的设施设备,利用集群效应,以集中并发展相关配套企业来取代现有的分散处理。在管理上可引进现代公司的管理制度,整合乡镇内与乡村旅游相关的资源,按照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要素进行部门划分,并以分别进行管理的方式来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方式,促进行业间循环的实现。在人力资源利用上,由于乡村旅游以当地居民为主要服务人员,不限年龄性别均可在经营过程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可调动整个乡镇的人力资源,在提高村镇居民的参与度的同时,建立统一的培训机构来提升居民环保意识与知识水平,提升单位个体的服务质量。
(3)从宣传和制度两方面入手,保障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循环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乡村旅游目的地民众树立“垃圾是宝”的可再利用的观念,尽可能地在规划区域内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将政府的规划尽可能地告知当地居民,并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同时加快完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对民众进行普及的同时,在制度上对实行加以保障。建立完善的相关地方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法律条文的完善能够使得循环理念在旅游村镇建设过程中得到落实和贯彻,能极大程度上保障预定计划的实现[6]。
3总结及意义
乡村地区环境好是乡村旅游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选择乡村旅游的游客有75%是因为这一点,而这一比例在乡村休闲度假型的游客处则高达90%。如若乡村旅游目的地因为不合理地发展乡村旅游而产生环境破坏,对于当地居民生态以及大环境而言委实得不偿失。
循环经济理念在乡村旅游和旅游乡镇的建设模式上的应用是未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循环经济的纳入,不仅将会直接减轻单位GDP的增长带来的环境负担,而且会减缓人地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7]。
就安吉县而言,循环理念的运用能够突出安吉县乡村旅游新的亮点,同时因为在开发上具有持续的创新点而拥有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安吉县乡村旅游可获得更多的竞争力,旅游业发展也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地域范围而言,该项目虽以安吉县为例,但如今全国许多地区都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都需要有一个科学良好的方法进行指导,以规避盲目开发带来的损害。而本课题提出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选取,广泛地在全国乡村旅游和旅游村镇建设中进行运用和由点及面的推广。从世界范围来看,解决存在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旅游村镇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将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陈浩,郑嬗婷,储晓焱.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贵池霄坑村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7-111.
[2] 王迎涛.乡村旅游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3):54-57.
[3] 陈燕.循环经济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
[4] 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6-42.
[5] 李庆雷,明庆忠.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为例[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4):32-36.
[6] 罗信远.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8.
[7] 赖斌,杨丽娟,方杰.循环经济理念导向的乡村旅游可持续运行模式研究:基于国外经验的借鉴[J].乡镇经济,2009(9):104-109.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5,43
关键词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旅游村镇;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0-155-03
1以旅游业为主要载体之一的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宽广。近年来,第三产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展,2015年年初第三产业占全国GDP比重首超50%,在未来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下将持续走高。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且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2014年的产值在全球GDP中占比达3.1%。综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和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目标,旅游业在未来长时间内获得人们较多的关注,也将获得较多的资源注入。
旅游业中体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及实现了缩小城乡差距目标的乡村旅游,在我国农村面积广大的国情背景下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的浙江省安吉县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进展良好。截止2014年,安吉全县共完成创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150个,重点村14个,特色村4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0个,省级旅游特色村3个。年均游客接待量1 04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02.3亿元,门票收入1.86亿元的目标,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能缓解这种情况。作为“世界工厂”、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近年来的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循环经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同时也较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资源浪费垃圾处理方式亟待转型的问题。将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可避免发展过程中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从长远来看,也将减少乡村旅游在需要发展经济的地区推广过程中受到的关于环境污染方面的质疑,是未来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1]。
1研究区发展现状
1.1安吉县现有的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实例
(1)组建了安吉旅游发展总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的安吉旅游发展总公司是安吉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成立以来,相继与灵峰、横山坞等重点旅游乡镇合作成立了进行分区域因地制宜管理的旅游开发子公司。公司成立后,推进统筹开发经营全县休闲旅游资源,同时整合了休闲旅游产业和中国美丽乡村资源,并在度假区管委会的领导下,遵循市场化分部门运作、总经理负责等现代公司运行规则。安吉乡村旅游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日渐上升,安吉旅游总体收益逐年增长,资源的循环化利用有了经济的驱动以及机制的监督。
(2)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引进了餐厨垃圾处理装置来缓解餐余废水对环境可能会产生的影响。2014年1月,山川乡马家弄村在全县范围内首次引进有机垃圾集成处理机处理餐余垃圾,安吉县政府和环保局给予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由于有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紧接着在2014年7月,乡村旅游度假区的灵峰街道由政府公开招标采购了一批餐厨垃圾生物处理设备来对辖区内的餐厨垃圾进行处理。乡村旅游目的地集中区域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装置使得餐厨垃圾的处理循环化得以实现。
(3)安吉县在乡村旅游经营户集中的区域已铺开以村为单位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行村一级的污水集中处理。具体表现形式为引进污水自动处理仪器,对村镇内的污水收集与排放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天荒坪镇下辖的11个村镇经调查已全部建设完成。以大竹海景区周边的五鹤村为例,2014年12月以地埋形式建设完工,搭载有PLC自动监控系统,可实现无人监控全自动运行的久保田MBR(液中膜)大型生活污水净化槽技术投入使用。五鹤村居民直观反馈和下游水质监测断面数据均显示,地表径流水质较投入使用之前有了明显改善。
(4)安吉政府于2013年9月出台了《安吉县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来促进和监督循环经济在县区范围内的发展,并于同年向全县范围内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印发。于2014年6月推广施行的《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办法》则细化了常见垃圾的分类,为日常的垃圾分类循环处理提供了明确的划分标准。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相比同位于湖州辖区,因发展乡村旅游而明显产生环境破坏的长兴县德清等县,安吉县在环境方面的关注和投入更大。近3年也已明显获得了更多环境上的收益,不管是直观感知,还是数据分析方面,都显示出比同样发展乡村旅游的区域拥有更加优异的环境。这样的结果有赖于行政体系对环保事业和循环经济的支持和和鼓励。
1.2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使得乡村旅游区域内人口数目在一段时间内有较大的升降。短时的骤升会破坏环境的平衡。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增加,自然降解能力的下降为显见指标。全国范围内因发展乡村旅游而产生环境破坏的区域不在少数,以下几点是笔者在其他乡村旅游目的地走访时观察到的一些问题[2]。
1.2.1垃圾处理方面。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理环节所需经历的垃圾中转站过多。普遍依赖旅游发展的乡镇和普通村镇对于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和一般的大城市之间并无差异。而乡村相较于城市范围更大,同时空间上的人口分布更为分散。采用垃圾中转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导致垃圾中转站过多。垃圾在进入到最终的处理地点填埋场或者焚烧厂之前,通常会经过4~5个临时暂存点,而这比城市要平均多出两三个。运程长,垃圾成分之间的反应时间加长,单位体积垃圾毒性加大。
中转站垃圾渗漏水污染周边区域甚至耕地。因为乡村地区基础建设不如城区,较小的垃圾中转站有时并没有很好的密闭和防渗漏设备,有的垃圾中转站甚至建设在农业用地旁边,所经之处垃圾渗滤液对土壤的破坏和地下水的破坏均较为严重:直观所见垃圾渗滤液长期流经浸泡处,原有植被会死亡。 垃圾处理的方式不合理,多数地区对垃圾处理方式为传统的焚烧和堆放。相对于自发地燃烧垃圾,焚烧站专业设施设备产生的高温更有利于垃圾的充分燃烧。在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垃圾会在运输后采取高温炉焚烧方式进行处理。但在交通不够方便的乡村区域,有一部分地区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仍旧是粗放型的。村民会采取就地燃烧的方式,对其中一些不便于再利用的物品进行处理,但因为达不到充分燃烧温度,在产生了极大的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浪费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可循环利用资源。
1.2.2土地利用方式方面。农业用地流失严重。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乡村地区的建筑用地增加,耕地、林地等可产生农业经济价值的可用地减少。建筑用地的重新农用可能性较小,因此建设用地往往导致耕地的永久性丧失。个体上对耕地的占有量似乎有限,但总体上滥建在较长时间内对土地的浪费与破坏不可小觑。
对废弃土地没有很好的处理,废弃的建筑没有归还原始生态。发展乡村的过程中,新建的房屋较多,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废弃房屋。房屋弃置后存在并没有及时将其中的建筑材料等进行处理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其中的可循环物资纳入新的循环,而且占用了土地,使得可耕种的土地只减不增。
1.2.3水污染方面。不同于城市具有较为系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乡村地区的污水趋向于直接向地表水域排放。乡村旅游的开发对所在地的水质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游客的增加会使得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上升。发展得较好、经济较为发达或是邻近城市的村镇会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但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乡村旅游会对污水进行直排。邻近乡村旅游点的地区水污染较为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明显。
1.2.4管理方面。相关从业人员并没有良好的循环理念。调研发现,有72%的乡村旅游经营户和旅游相关从业人员有环保意识,尽管这其中的53%表示并不知道有哪些具体方法可以在自己的日常活动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环保。关于“循环经济”概念的知晓程度则更低,仅为9%,循环经济相关概念显得相对匮乏。这不仅影响乡村旅游目的地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相关循环理念的推广和运用效果,更会使得群众无法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觉自发地引用乃至发掘新的可循环途径。
各个经营主体之间差异较大,整体分布分散,缺乏统一的规划。由于乡村地区的固有特征,聚居点较为分散。空间上的分散使得信息流通的问题在通讯日益便捷的今天有了缓解但依旧不够便捷。不同经济主体因为经营者知识水平、经济实力和所处地理位置等诸多影响因素而显得良莠不齐。现在的安吉乡村旅游目的地仍基本以旅游地为中心进行经济活动,彼此之间缺少一个统筹的管理和规划,使得公共设施和资源在利用上因为不必要的重发而产生浪费。
1.2.5物资利用方面。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率较高。由于乡村旅游经济欠发达以及审核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的限制,乡村地区容易成为质量不够优良甚至“三无”的一次性消耗品的消费地,如重复利用价值较低以至于游客不愿带走继续使用的洗漱用品,塑料碗具和杯具等一次性用品。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制品,有67%的弃置是由于对该物品没有产生“已经成为自己所有物”的意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一次性物品外观过于一致,以至于无法辨别自己使用过的物品而产生弃置。而游客在重新获得这样一种对于经营户而言损耗不大、价格和价值均不高的一次性物品时几乎无需任何偿付行为。
2对策与建议
2.1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2.1.1提高物品的重复利用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减少一次性、不可在短时间内自然降解物品(如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物品等)的使用。鼓励和倡导当地经营户对一次性消耗品做更替,采用停止提供无偿一次性消费品的方式或增加对应可循环使用的商品的形式来减少此类消耗品的使用。游客尽可能地做到对不得不使用的一次性物品采取多次使用的方式加以利用。生产商和经营者在提供一次性物品时,可对物品进行使用不同的标记或颜色的方式使其外观上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从而提高重复利用率[3]。
2.1.2优化垃圾处理方式,分类回收,减少焚烧。重视环境质量的乡村旅游发展地在严格禁止就地焚烧垃圾的前提下,尽量不采取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垃圾,一则因为可产生经济价值低:1 t垃圾焚烧仅能产生400 k·Wh电,折算仅能产生260元左右的价值;二则因为并不能将环境危害最小化,混合有高分子化合物的如塑料包装袋等的垃圾的不充分燃烧容易产生苯并芘、二噁英、丙酮、氯苯、呋喃、多氯联苯等有害甚至是强致癌的物质。因此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垃圾利用价值低的原因在于过于混杂,纯化则可使得价值升高。可引进细化分类准则,开拓可进行重复利用的物品范围,挖掘分类回收物质的再利用价值。针对性地兴建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场所,可在其中设立专人专职对垃圾进行细化分类。在分类回收处理上增加经济驱动力,以经济收益来推动基层群众自发自觉地进行分类回收处理。不方便直接回收进入工业循环和进行生产性利用的垃圾,可在短时间内由细菌分解产生甲烷的采摘垃圾、农业垃圾与高浓度生活废水等用新“堆肥”方式进行集中处理。引进生物工程处理方式,以村级为单位集中建设地埋式的大型沼气池。以集中方式兴建的大沼气池,一则物料集中反应,能产生较原有的家庭式小型沼气池更多的沼气;二则占地更少,建设总费用更少,缓解了一个家庭兴建一个沼气池的负担;三则更加安全可控,减少了自行施工兴建带来的隐患。餐厨垃圾则可采用EM菌液进行处理,产生物可作为猪饲料进行利用,既解决了潲水油,潲水猪的问题,又将餐厨垃圾纳入了新的使用循环[4]。
2.1.3将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行业间的专项对接,使之成为其他相关环节的原料。现阶段人们普遍会对可以收入废品站等地方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废弃物加以分类和回收,而对于其他难以在个人层面上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物品则采取随意抛弃的态度。因而可以在分类回收的基础上,对分类处理回收后的物资进行行业内或行业间的专项对接,作为下一环节或相关环节的生产原料进行使用,使其能够完成物质的运化并产生经济效益。鼓励对回收物资进行创新利用,同时对废物利用的创新进行资金或者政策上的支持,如将回收的一次性杯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原材料等。 2.1.4引进污水处理设备或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对乡村旅游目的地污水进行处理。完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排水基础建设,将辖区内污水进行集中,并在村级单位建立小型污水处理中心进行处理。一则符合环境科学对污水进行源头处理的要求,二则能够缓解乡村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水质破坏、水体可观赏度下降的状况,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
43卷30期彭凌宇静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旅游村镇建设方法探析2.2保障循环经济落实的方法
(1)将循环经济作为一个亮点纳入到线路设计和活动内容设计等方面。旅游活动对游客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乡村旅游较一般的观光旅游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方面更有优势,项目的体验和参与度则更高。通过在旅游村镇设计建设与循环经济的相关的旅游项目,能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获得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在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村镇建设过程中,可针对当地既有的环境与植被等一系列特征进行挖掘与开发,以循环经济的运用作为旅游亮点,进一步将景点与环保理念、循环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新型的旅游景点。同时增加单个旅游项目的文化附加值,可设计循环利用体验项目,如结合手工DIY,将游玩过程中的废弃物改造成可再次利用的物品等[5]。
(2)将乡村旅游的经营户尽可能地在空间上进行集中,以村或者乡镇为单位逐级进行规划与管理。由于乡村旅游空间上的分散性,乡村旅游经营商在经营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发行为。建议在开发初期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与排布,在空间上尽可能地集中兴建有关污物处理的设施设备,利用集群效应,以集中并发展相关配套企业来取代现有的分散处理。在管理上可引进现代公司的管理制度,整合乡镇内与乡村旅游相关的资源,按照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要素进行部门划分,并以分别进行管理的方式来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方式,促进行业间循环的实现。在人力资源利用上,由于乡村旅游以当地居民为主要服务人员,不限年龄性别均可在经营过程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可调动整个乡镇的人力资源,在提高村镇居民的参与度的同时,建立统一的培训机构来提升居民环保意识与知识水平,提升单位个体的服务质量。
(3)从宣传和制度两方面入手,保障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循环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乡村旅游目的地民众树立“垃圾是宝”的可再利用的观念,尽可能地在规划区域内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将政府的规划尽可能地告知当地居民,并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同时加快完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对民众进行普及的同时,在制度上对实行加以保障。建立完善的相关地方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法律条文的完善能够使得循环理念在旅游村镇建设过程中得到落实和贯彻,能极大程度上保障预定计划的实现[6]。
3总结及意义
乡村地区环境好是乡村旅游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选择乡村旅游的游客有75%是因为这一点,而这一比例在乡村休闲度假型的游客处则高达90%。如若乡村旅游目的地因为不合理地发展乡村旅游而产生环境破坏,对于当地居民生态以及大环境而言委实得不偿失。
循环经济理念在乡村旅游和旅游乡镇的建设模式上的应用是未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循环经济的纳入,不仅将会直接减轻单位GDP的增长带来的环境负担,而且会减缓人地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7]。
就安吉县而言,循环理念的运用能够突出安吉县乡村旅游新的亮点,同时因为在开发上具有持续的创新点而拥有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安吉县乡村旅游可获得更多的竞争力,旅游业发展也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地域范围而言,该项目虽以安吉县为例,但如今全国许多地区都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都需要有一个科学良好的方法进行指导,以规避盲目开发带来的损害。而本课题提出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选取,广泛地在全国乡村旅游和旅游村镇建设中进行运用和由点及面的推广。从世界范围来看,解决存在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旅游村镇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将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陈浩,郑嬗婷,储晓焱.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贵池霄坑村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7-111.
[2] 王迎涛.乡村旅游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3):54-57.
[3] 陈燕.循环经济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
[4] 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6-42.
[5] 李庆雷,明庆忠.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为例[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4):32-36.
[6] 罗信远.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8.
[7] 赖斌,杨丽娟,方杰.循环经济理念导向的乡村旅游可持续运行模式研究:基于国外经验的借鉴[J].乡镇经济,2009(9):104-109.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