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公路桥梁的施工中,裂缝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公路桥梁的使用安全。本文针对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裂缝的防治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裂缝;成因;防治对策
前 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交通运输获得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得公路桥梁工程的数量日益增加。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存在会对桥梁的使用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和避免裂缝的产生,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公路桥梁裂缝的成因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大部分公路桥梁的裂缝都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件,其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温度裂缝
任何物体都有存在热胀冷缩的特性,混凝土也不会例外。在外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会出现变形情况,在结构内部产生相应的拉应力,如果拉应力的数值超过了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则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1.2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可以分为塑性收缩和干缩两种,主要是由于结构收缩,引发体积的变化,从而产生的裂缝。其中,塑性收缩是指在混凝土初凝后,受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快速蒸发,从而产生收缩变形,如果变形产生的表面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则会出现收缩裂缝。而干缩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导致变形不同,造成裂缝的产生。
1.3 材料裂缝
一方面,混凝土的质量是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如果混凝土配置不合理或者原材料质量较差,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如果混凝土施工厚度不足或者质量检查,会使得结构内部的钢筋暴露在空气中,加速其腐蚀,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1.4 沉降裂缝
在对公路桥梁的基础进行施工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础可能会出现垂直方向的不均匀沉降或者水平方向的位移,从而对混凝土结构施加一定的应力,当这个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造成结构的开裂,从而形成裂缝。
1.5 冻胀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受其本身特性的影响,存在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空隙,这些空隙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在施工中,环境温度较低,使得混凝土的温度在0℃以下,则内部水分会出现冻结,造成结构体积的增大,形成拉应力,进而引发冻胀裂缝。
2 公路桥梁裂缝的防治
针对公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裂缝,施工人员应该充分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裂缝进行预防和治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这里以某公路桥梁的施工为例,对裂缝的防治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2.1 工程概况
该公路桥梁位于城际高速公路中段,跨河流而过,施工现场以软弱土层为主,因此采用的了桩基础的形式。同时,为了提升桥梁自身的强度和稳定性,上部结构采用20+40+20的预应力箱梁,桥面采用高质量混凝土铺设。为了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切实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预防和治理。
2.2 裂缝的预防
针对裂缝的成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对裂缝进行预防:
(1)严格控制施工温度。温度因素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施工中要加强对于施工温度的控制。首先,加大对于混凝土搅拌温度的控制,实时监测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果发现温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其次,要加强对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加强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温度控制策略。然后,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选择,在夏季应尽量避开中午和下午的高温时段,而冬季则应该避开早上和夜间的低温时段,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有效进行。
(2)优化施工设计。在对工程进行施工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将可能引发混凝土收缩和变形的情况放入设计计算中,充分考虑提前量问题,从而尽可能减少收缩裂缝和沉降裂缝的产生,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3)加强施工管理。①要加强对于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对水泥、砂石、钢筋等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②要加强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③要加强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通过覆盖草席、麻袋,洒水湿润等,防止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温度的剧烈变化而出现裂缝;④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协调管理,规范施工流程,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减少施工中的质量漏洞和风险隐患,同时做好质量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3 裂缝的治理
对于已经存在的裂缝,需要采取行营的措施进行治理,避免裂缝的扩大。常用的裂缝处理方法包括:
(1)表面修补法。指在裂缝表面涂抹水泥浆,对裂缝进行修补的方法,对于表层裂缝,可以直接消除,而对于深层裂缝,通过水泥浆的渗透,同样具有十分显著的修补效果,同时也不会对原有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在桥梁裂缝的处理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2)灌浆修补法。灌浆修补法主要是针对深层裂缝而言。如果裂缝的深度较大或者出现贯通,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修补发难以发挥良好的效果,因此会选择灌浆修补法。指利用专业灌浆设备,向混凝土裂缝中压入水泥浆、环氧聚合物等灌浆材料,对裂缝进行填充和修补。
(3)嵌缝修补法。指对裂缝进行开槽处理,在槽中填充相应的封堵材料,实现对裂缝的修补,不仅修补效果显著,而且修补后外观平整,美观,可以有效提高公路桥梁的外观质量。
(4)结构加固法。指通过相应的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抵消裂缝造成的强度降低量,从而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目前常用的结构加固法主要包括:预应力加固、混凝土补强加固、支点加固等。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十分常见的,不仅会影响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还会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于桥梁工程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端正态度,充分重视裂缝问题,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裂缝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确保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洋.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9):79.
[2]张学民.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交通标准化,2013,(8):92~94.
[3]包生林.分析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科技风,2013,(18):151.
[4]李开艳.混凝土桥梁施工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门窗,2013,(1):252~253.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裂缝;成因;防治对策
前 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交通运输获得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得公路桥梁工程的数量日益增加。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存在会对桥梁的使用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和避免裂缝的产生,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公路桥梁裂缝的成因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大部分公路桥梁的裂缝都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件,其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温度裂缝
任何物体都有存在热胀冷缩的特性,混凝土也不会例外。在外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会出现变形情况,在结构内部产生相应的拉应力,如果拉应力的数值超过了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则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1.2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可以分为塑性收缩和干缩两种,主要是由于结构收缩,引发体积的变化,从而产生的裂缝。其中,塑性收缩是指在混凝土初凝后,受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快速蒸发,从而产生收缩变形,如果变形产生的表面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则会出现收缩裂缝。而干缩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导致变形不同,造成裂缝的产生。
1.3 材料裂缝
一方面,混凝土的质量是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如果混凝土配置不合理或者原材料质量较差,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如果混凝土施工厚度不足或者质量检查,会使得结构内部的钢筋暴露在空气中,加速其腐蚀,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1.4 沉降裂缝
在对公路桥梁的基础进行施工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础可能会出现垂直方向的不均匀沉降或者水平方向的位移,从而对混凝土结构施加一定的应力,当这个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造成结构的开裂,从而形成裂缝。
1.5 冻胀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受其本身特性的影响,存在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空隙,这些空隙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在施工中,环境温度较低,使得混凝土的温度在0℃以下,则内部水分会出现冻结,造成结构体积的增大,形成拉应力,进而引发冻胀裂缝。
2 公路桥梁裂缝的防治
针对公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裂缝,施工人员应该充分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裂缝进行预防和治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这里以某公路桥梁的施工为例,对裂缝的防治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2.1 工程概况
该公路桥梁位于城际高速公路中段,跨河流而过,施工现场以软弱土层为主,因此采用的了桩基础的形式。同时,为了提升桥梁自身的强度和稳定性,上部结构采用20+40+20的预应力箱梁,桥面采用高质量混凝土铺设。为了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切实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预防和治理。
2.2 裂缝的预防
针对裂缝的成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对裂缝进行预防:
(1)严格控制施工温度。温度因素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施工中要加强对于施工温度的控制。首先,加大对于混凝土搅拌温度的控制,实时监测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果发现温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其次,要加强对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加强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温度控制策略。然后,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选择,在夏季应尽量避开中午和下午的高温时段,而冬季则应该避开早上和夜间的低温时段,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有效进行。
(2)优化施工设计。在对工程进行施工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将可能引发混凝土收缩和变形的情况放入设计计算中,充分考虑提前量问题,从而尽可能减少收缩裂缝和沉降裂缝的产生,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3)加强施工管理。①要加强对于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对水泥、砂石、钢筋等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②要加强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③要加强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通过覆盖草席、麻袋,洒水湿润等,防止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温度的剧烈变化而出现裂缝;④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协调管理,规范施工流程,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减少施工中的质量漏洞和风险隐患,同时做好质量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3 裂缝的治理
对于已经存在的裂缝,需要采取行营的措施进行治理,避免裂缝的扩大。常用的裂缝处理方法包括:
(1)表面修补法。指在裂缝表面涂抹水泥浆,对裂缝进行修补的方法,对于表层裂缝,可以直接消除,而对于深层裂缝,通过水泥浆的渗透,同样具有十分显著的修补效果,同时也不会对原有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在桥梁裂缝的处理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2)灌浆修补法。灌浆修补法主要是针对深层裂缝而言。如果裂缝的深度较大或者出现贯通,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修补发难以发挥良好的效果,因此会选择灌浆修补法。指利用专业灌浆设备,向混凝土裂缝中压入水泥浆、环氧聚合物等灌浆材料,对裂缝进行填充和修补。
(3)嵌缝修补法。指对裂缝进行开槽处理,在槽中填充相应的封堵材料,实现对裂缝的修补,不仅修补效果显著,而且修补后外观平整,美观,可以有效提高公路桥梁的外观质量。
(4)结构加固法。指通过相应的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抵消裂缝造成的强度降低量,从而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目前常用的结构加固法主要包括:预应力加固、混凝土补强加固、支点加固等。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十分常见的,不仅会影响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还会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于桥梁工程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端正态度,充分重视裂缝问题,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裂缝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确保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洋.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9):79.
[2]张学民.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交通标准化,2013,(8):92~94.
[3]包生林.分析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科技风,2013,(18):151.
[4]李开艳.混凝土桥梁施工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门窗,2013,(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