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8音乐模式的设计与运转,体现了对中国市场诸多“不合理存在”中合理成分的顺应,不向用户的习惯开战,而是在模式创新、流程改变上去引导消费者,同时也开创一种新的生活潮流。
数字化正在改变音乐产业的格局,由CD所承载的音乐消费的主力地位亦在不断消解。在音乐产业中,每一次介质的变化,都会带来新的音乐表达、新的消费习惯、新的市场以及新的商业模式。与手机相关的数字音乐市场已然浮现眼前,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nforma Telecom &Media的调查报告,全球数字音乐产业到2012年将发展到120亿美元的规模,而拥有全球最大手机用户群的中国想象空间最大。
前途是光明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中国做数字音乐的公司,其商业模式都必须经受这个市场众多特殊个性的拷问。它们就像一群困在玻璃瓶里的蜜蜂,辛勤地寻找出路,但碰壁之声却此起彼伏。咫尺天涯,许多蜜蜂看得到肥美的市场,却不能穿越赢利的瓶颈,从而渐渐沉沦。
看起来,A8音乐正在成为飞出玻璃瓶的蜜蜂。
2008年6月12日,在资本市场一片消沉中,A8电媒音乐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逆市登陆,随即又交上了一份漂亮的半年财报。2008年上半年A8音乐总营收快速增长至3.2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1%,净利润达3703万元。
记者在北京与深圳两次采访了A8音乐董事长,也就是模式的设计者刘晓松,观察他如何应对中国数字音乐市场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困惑,怎么样去解开结,又得到了市场与消费者怎样的回应。
求解不合理
刘晓松是位温和谦逊,精致内敛的南方男人,有时会有大男孩一样的天真笑容。
他与A8音乐首先要面对的是中国音乐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太合麦田的董事总经理宋柯曾就唱片业的惨状如此评论:“盗版占据市场份额的90%。如果说某一张唱片挣了大钱,也是因为在押货的时候说服了或者是骗倒了发行商。”13亿中国人的音乐消费实际上很可怜,一年新出的唱片不超过50张,也就四五百首新歌,而美国人均音乐消费量是中国的40倍。
这个现状的形成,是一种“不合理存在”,这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中国音乐业的往来脉络、数字音乐技术在中国的推广进程均有关系。
这些“不合理存在”,首当其冲的就是盗版冲击。
互联网与数字音乐技术让网络盗版音乐汹涌而出,传统的音乐价值链因此支离破碎。唱片公司利润流失,对市场缺乏信心,在与服务商合作过程中态度消极。写歌与唱歌的人都挣不到钱,盗版者挣到的也是菲薄且不道德的钱,而消费者能听到的新歌寥寥,还要承担使用盗版的心理成本——这几乎成了一条共输的价值链。
虽然反盗版的“猫鼠大战”一直在上演,但更多是从技术与法律上去着力,都无法剿灭盗版。其实,“不合理存在”中的“合理”正在顽强地显现:在一条不健全的价值链驱使下,正版与盗版的价差过大,大多数消费者只能助纣为虐购买盗版。
刘晓松则对盗版有独到认识:“我恨盗版,因为盗版摧毁了中国音乐文化。但是盗版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意思很清楚,盗版之所以能盛行,不仅仅是因为免费,还在于它契合了消费者的体验要求,让消费者能很舒服很方便地享用音乐。
摆在A8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去平息这个价格落差?同时又能够像盗版那样闪电一般迅速传播、水流一样细密渗透。
另一个“不合理”则是用户免费的心理期许。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互联网就是免费的代名词。大家习惯了进餐馆吃东西要付费,但享受互联网上的服务就不能收钱,虽然后者的服务可能更具价值。这样的消费习惯造成不管是邮箱收费还是下载收费,都会引起用户的强烈反弹。如何收到客户的钱,对于做数字音乐业的公司来说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A8要考虑的,是如何向消费者证明自己的价值,然后让用户在愿意付费的同时也可以便捷地付费?
还有一个“不合理”就是原创音乐的缺失。
“大多数中国人无歌可听,一年就是那么几首歌,你唱过来我唱过去。你不想听S.H.E.的也没办法,排行榜列的都是这些歌。”刘晓松笑言。
中国消费者听不到更多的歌、数字音乐公司没有更多更好的产品经营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大量的原创歌手,没有更多更好的原创歌曲。在美国流行独立音乐人的概念,有着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歌手和乐队组合。美国有唱片1600万张,它的版权每张大概是50美元,整个市场有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这个产业链养得起很多人。而中国是不能实现,虽然中国有创作能力能写能唱的大有人在,但是大多完全不靠音乐养活自己。
“A8音乐希望能通过数字音乐这一新技术平台带来的强大的赢利渠道,为原创音乐人提供营销渠道,还原音乐原创人的市场价值。”刘晓松给出了自己的预期。
在对刘晓松的采访以及对A8音乐的调研中,记者感到A8模式的设计与运转,有一个重要的秉性贯穿其中,那就是对这种“不合理存在”中的合理成分的剖析以及顺应,不与用户的习惯作战,而是在模式创新、流程改变上去引导用户。
A8逻辑
问题多多,如何寻找突破口?
刘晓松要做首先是对整个价值链条的重新审视。传统的音乐产业模式,从创作到最后听众的消费要经历制作、加工、推广、批发、零售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厚薄不一的利润。但是数字音乐时代最大的颠覆是,不仅所有的环节都能赢利,而且从创作到最后听众的消费,环节在不断变少。
所有这一切,关键在于如何完成向用户直接收取费用的艰难任务。只要在这里找到突破口,就可以串联出一条新的价值链。这个链条中有正向的现金流,有产业的各个环节,可以构建出完整的商业模式。
而这个突破口,刘晓松的判断就是手机铃声(包括回铃音、彩铃等),因为通过营运商收费提成的方式非常便捷。A8与运营商的分成比例大约是各自一半,中移动2008年中期业绩数字显示,仅回铃音下载数量即大幅增长99.8%至6亿次,而订购用户量亦增加24.7%至4.15亿用户,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手机音乐行业前景广阔。
而A8要做的就是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音乐资源,其中有以下关键点:
一是A8要有对音乐品质的甄别能力
A8提供的产品必须要站在消费者一端来进行考量,这些音乐必须适合作手机铃声。比如摇滚音乐由简单的话筒传播会效果不佳,选择彩铃作通道的音乐需要相对简单、清晰。
在A8签约歌手丁薇的家里,就放置着两个劣质的大音箱,因为丁薇想听听自己的歌在这种音箱里会传出怎样的效果。考虑到现在市面上充斥的大量山寨手机就只能播放这样的低质音频,她的歌在嘈杂的环境中播放的效果,如何与环境匹配才能做成合适的彩铃或是回铃音,就需要这样的音箱来检测。
A8非常明确他们经营的产品是歌,而不是人,所以专注的是对歌曲,而且是单曲的商业价值的发现与推广。CD时代唱片销售实际上是捆绑销售,一张唱片制作出来,主打歌要捆绑消费者不一定接受的其他十几首歌。而以单曲为主的模式,会更加直接明快,也会更加照顾用户趣味与倾向。
对于那些筛选出来的潜力歌曲,A8音乐将与歌曲的原创作者签约,以获得版权许可并进行一些商业化的运作,比如做成手机铃声、唱片、影视主题曲等。对于商业化运作带来的收益,A8音乐与作者通常以85:15的比例进行分成。
二是A8对音乐资源的采集能力
要发现更多有商业价值的音乐产品,就需要有大量的素材进行筛选,这是对数字音乐公司音乐资源采集能力的考验。
为此,A8的策略是搭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原创音乐平台,专门用于收集原创音乐。网民只需注册、登陆www.a8.com网站,就能自主上传自己的音乐作品。在此基础上,A8还在后台建立质量控制系统,以发掘具有流行潜力的作品。
这样一个可以自由创作、发布、交流,包容性极强的平台,可以让各色音乐创作人粉墨登场,零成本地发行与传播自己的作品。这些原创音乐既给A8的音乐下载产品提供了海量的源泉,也使A8音乐的产品比竞争对手更丰富、更强势。而其与创作者就歌曲版权进行的签约,更使得其产品不惧怕盗版。
A8原创音乐平台的庞大听众群体,以及逐渐形成的新歌集散地效应,让如巫启贤这样的知名歌手也开始选择在这个平台上发布音乐单曲,因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会让他在与传统唱片公司的谈判中获得更多的主动。
虽然目前国内包括一些门户网站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做音乐作品征集,但是一般综合门户网站的触角都比较多,在音乐方面并不能像A8音乐这么专注。刘晓松把A8定义为一个音乐公司:“我们越做音乐这行,越觉得音乐是一个持久的东西,是需要积淀的东西,是需要慢慢做,慢慢发展的一个产业。”因此,A8更致力于专注音乐细分市场,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渠道、新的内容和运作方式,形成与对手的差异化竞争。
在A8音乐上市融资的1.73亿港元中,除4850万港元用于潜在收购外,另外2750万港元用来进一步开发A8音乐在线系统,2080万港元用于3G技术业务整合,1260万港元提升互动平台,这将使得A8网络原创平台的用户体验及界面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是A8对音乐生产的驱动力
A8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要看这前后两端的设计和经营,能否更有效地照顾激发参与各方的热情投入。A8的原创平台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把音乐原创者与消费者进行聚合的一个体验场所,可以肯定的是,网络原创歌曲的质量是良莠不齐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原创歌曲是注定不会流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注定会默默无闻却依然坚持创作的作者动力是什么呢?对于平台构建者来说,只有把在平台上参与各方的基本兴趣点都考虑到位,并给予了合适的安排,才能让平台形成自我强化,形成越来越强的人气积聚。
这就需要A8给那些大部分并不出众的歌手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为此A8推出了原创中国歌曲系列大赛。海选和晋级过程中的娱乐化本身,可以给观众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看点,同时也给了无数爱好音乐的无线与有线用户一个聚集和发泄的平台。
除此之外,A8还牵头成立了原创音乐联盟。作为一个音乐投资管理机构,原创联盟投资的方式灵活多样,既可获得音乐公司的股份,也可获得其投资的“生意”的股份;既可投资公司,也可投资歌手或作品,而这已是一种在美国相当普遍的运作模式。
于是,基于对价值链逻辑的纠正,A8的商业模式浮出水面,即:
环节1:在网络上搭建平台收集原创音乐;
环节2:与创作者就歌曲版权签约;
环节3:分次把歌曲卖给唱片公司、网络上提供收费MP3下载、作为彩铃或铃声下载获取收益。
我们可以认为A8模式是“超女模式”和“SaaS模式”(软件即用户)的结合体,在前段的歌曲资源的收集阶段,类似于“超女模式”,即把选择、淘汰过程资源化和体验化,从而形成消费者的参与和体验价值——不同的是“超女模式”中被资源化的是歌手,而A8的网络音乐平台上被资源化的是歌曲和音乐人;在后期的歌曲赢利模式的设计上,类似于“SaaS模式”,主要不通过发行本身赚钱,但是可以通过一个歌曲流行之后的后续应用获得收益,比如把自己发掘的原创产品通过各种方式售卖N次。
从A8的半年报里我们看到,A8音乐总收入当中,音乐相关服务的比重持续上升。2007年上半年为62.6%,2008年上半年该比重已上升至74.1%。在整体收入结构中,回铃音服务的比重变化最为显著,2008年上半年比重已超过50%,成为A8最核心的业务。
生活潮流的开创
数字音乐公司最关键的要素,是数字,还是音乐?
数字改变音乐的传播和销售,因此基于数字技术的平台或渠道创新非常重要,但是技术却不能替代内容,数字更不能替代音乐。真正支撑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内核,依然是音乐本身,是人本身,是音乐人的情感、创造力以及原创精神。
A8模式之所以得到市场阶段性的嘉奖,就在于它真正关注了音乐与生活,与一种尚未完全浮出水面的生活潮流所合拍,而它的商业模式则将这种潮流提炼出来了。
A8自成立以来已经积累了1万多名原创音乐人资源,6万多首原创音乐,这才是A8最为核心的资产。
A8开创的潮流表现在:
一是为众多原创音乐人发掘出另一条将音乐才华兑现成商业价值的路径。
传统唱片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发行唱片—巡回表演—出席媒体活动—音乐彩铃销售—代言。从包装、推广、打榜到发行,其费用至少数百万元,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如此高昂的成本使得唱片公司轻易不敢对艺人进行包装。因此,在传统的音乐价值链中,原创音乐人获得出头之日的几率极小,大多数原创音乐人只有靠信念坚守。
刘晓松希望通过他的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像拯救藏羚羊,我可以直接给它造一个房子,但以后怎么办,最终需要改变生态环境,这才是真正的好。”
在A8模式下,同样的产品在多种渠道中可以销售多次:A8推出的“不想让你哭”一曲的手机彩铃下载量约为780万次,收益约为1610万元,另一首“我不哭”的手机彩铃下载量为590万次,收益1110万元。原本没有销路的原创音乐有了日进斗金的可能。
二是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音乐表达权,得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A8的原创音乐平台不考量发布者的音乐水准,平台的审查机制只把内容关,而不用把音乐内容的质量关。
尤努斯曾说过,天赋贷款权。穷人也有贷款的权力,他的格莱珉模式就是从中寻找到的商业机会。而A8则更多关注大众的“音乐表达权”。在刘晓松看来,音乐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需要介质。与以往制作歌曲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以及众多专业团队与设备相比,A8降低了音乐制作的门槛,在这里,一个人就可以做歌曲,几个人就能做音乐公司。
三是让音乐不再纠结于年轻人市场,创作出更多元化的音乐。
传统音乐市场主要消费者为15~25岁年轻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A8平台的便捷发布,将有更多的用户愿意通过A8上去发布自己的歌曲,这也体现了音乐定制个性化的需求。
“我觉得应该可以更多一些,更丰富一点,有更多的情感分别,多一点年龄层的差异化。那样就不是一年出30张唱片,而是出300张,每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歌曲,这就是繁荣了。”刘晓松这样说。
A8音乐现在总共拥有6万首原创音乐,除了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草根原创音乐”之外,也从国际性唱片公司如EMI、华纳音乐、SONY BMG、环球唱片以及国内的唱片公司获取音乐版权资源。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发掘更多风格、更多情绪表达、适合不同阶层与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歌曲,真正做到让大家都有歌听,让音乐这种文化传播得更加广泛。
A8的未来
A8音乐的歌曲采集平台模式并非首创。2004年数字音乐兴起时,163888等众多原创网站、SP、唱片公司都做过此类模式,但最后都无疾而终,只有A8不但坚持下来还做到了上市,由此可见坚持和专注对于一个公司尤为重要。
从现状来看,A8音乐最大的优势是上市公司,其规模的庞大与现金的充足,在经济危机中成为其最好的筹码;其次是A8的无线业务已经发展成熟,其现成的销售渠道正是众多唱片公司的短板所在。随着基于互联网的增值模式规范化,正版音乐成为主流,原创音乐形成气候,会给A8带来更多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A8音乐模式未来会有哪些风险?如何强化这个模式的竞争力?记者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沟通,他们的观点或许对A8会有所启发。
考虑更多的盈利回报方式
■文/秦合舫,清华经管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后端的延伸价值链开发上,手机彩铃当然只是显见的盈利方式之一,实际上应该可以有更丰富的盈利回报方式,我觉得可以从三个维度上进行思考:
一是针对具有方便追索能力的法人主体的应用市场进行后续开发,这些市场主体如果违法使用,可通过法律方式进行追偿,所以可以考虑他们的具体需要上的特点开发针对性的产品;
二是建立方便的小额支付渠道,手机彩铃能够形成有效的收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宜而且支付方式方便;
三是利用消费群体所产生的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一旦形成,可以有后续大量的盈利项目进行开发,那么歌曲本身就只是变成了一个道具。
用内容垄断增加竞争壁垒
文/张志远,北京爱朵文化CEO
内容产业的本质是垄断。只有垄断才能获得高额的利润,并且娱乐产业未来也在向规模化发展,行业会产生整合并购,而A8可能是内地最有希望的音乐公司之一。仅仅依靠网络原创音乐这个小池塘是装不下A8这样的大鱼的,所以A8在未来必然要攻下主流音乐市场,这就势必要在主流市场与主流的音乐公司有所一战。
那么,面对众多唱片公司和SP公司的竞争,A8要保持自己模式的领先,必须要做到市场垄断。而垄断有两种,要么垄断渠道,要么垄断内容。但是渠道其实是控制在运营商手里,A8只是唱片公司和运营商之间的中间商。在垄断渠道方面,无论A8做技术,做平台,或者抓住3G做文章,都无法在短期内从运营商手中垄断渠道。
所以A8音乐未来一定是垄断内容,向音乐内容方向转型。可以收购唱片公司,或自己运营艺人经纪,垄断一线的知名艺人是一条方向,趁经济低谷时期可以用较低代价把一线的歌手都签约过来;另一条不错的方向是垄断大型的演出公司,通过收购来掌控唱片公司赖以生存的演出渠道。
[编辑 陈 艾]
E-mail:[email protected]
数字化正在改变音乐产业的格局,由CD所承载的音乐消费的主力地位亦在不断消解。在音乐产业中,每一次介质的变化,都会带来新的音乐表达、新的消费习惯、新的市场以及新的商业模式。与手机相关的数字音乐市场已然浮现眼前,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nforma Telecom &Media的调查报告,全球数字音乐产业到2012年将发展到120亿美元的规模,而拥有全球最大手机用户群的中国想象空间最大。
前途是光明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中国做数字音乐的公司,其商业模式都必须经受这个市场众多特殊个性的拷问。它们就像一群困在玻璃瓶里的蜜蜂,辛勤地寻找出路,但碰壁之声却此起彼伏。咫尺天涯,许多蜜蜂看得到肥美的市场,却不能穿越赢利的瓶颈,从而渐渐沉沦。
看起来,A8音乐正在成为飞出玻璃瓶的蜜蜂。
2008年6月12日,在资本市场一片消沉中,A8电媒音乐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逆市登陆,随即又交上了一份漂亮的半年财报。2008年上半年A8音乐总营收快速增长至3.2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1%,净利润达3703万元。
记者在北京与深圳两次采访了A8音乐董事长,也就是模式的设计者刘晓松,观察他如何应对中国数字音乐市场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困惑,怎么样去解开结,又得到了市场与消费者怎样的回应。
求解不合理
刘晓松是位温和谦逊,精致内敛的南方男人,有时会有大男孩一样的天真笑容。
他与A8音乐首先要面对的是中国音乐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太合麦田的董事总经理宋柯曾就唱片业的惨状如此评论:“盗版占据市场份额的90%。如果说某一张唱片挣了大钱,也是因为在押货的时候说服了或者是骗倒了发行商。”13亿中国人的音乐消费实际上很可怜,一年新出的唱片不超过50张,也就四五百首新歌,而美国人均音乐消费量是中国的40倍。
这个现状的形成,是一种“不合理存在”,这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中国音乐业的往来脉络、数字音乐技术在中国的推广进程均有关系。
这些“不合理存在”,首当其冲的就是盗版冲击。
互联网与数字音乐技术让网络盗版音乐汹涌而出,传统的音乐价值链因此支离破碎。唱片公司利润流失,对市场缺乏信心,在与服务商合作过程中态度消极。写歌与唱歌的人都挣不到钱,盗版者挣到的也是菲薄且不道德的钱,而消费者能听到的新歌寥寥,还要承担使用盗版的心理成本——这几乎成了一条共输的价值链。
虽然反盗版的“猫鼠大战”一直在上演,但更多是从技术与法律上去着力,都无法剿灭盗版。其实,“不合理存在”中的“合理”正在顽强地显现:在一条不健全的价值链驱使下,正版与盗版的价差过大,大多数消费者只能助纣为虐购买盗版。
刘晓松则对盗版有独到认识:“我恨盗版,因为盗版摧毁了中国音乐文化。但是盗版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意思很清楚,盗版之所以能盛行,不仅仅是因为免费,还在于它契合了消费者的体验要求,让消费者能很舒服很方便地享用音乐。
摆在A8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去平息这个价格落差?同时又能够像盗版那样闪电一般迅速传播、水流一样细密渗透。
另一个“不合理”则是用户免费的心理期许。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互联网就是免费的代名词。大家习惯了进餐馆吃东西要付费,但享受互联网上的服务就不能收钱,虽然后者的服务可能更具价值。这样的消费习惯造成不管是邮箱收费还是下载收费,都会引起用户的强烈反弹。如何收到客户的钱,对于做数字音乐业的公司来说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A8要考虑的,是如何向消费者证明自己的价值,然后让用户在愿意付费的同时也可以便捷地付费?
还有一个“不合理”就是原创音乐的缺失。
“大多数中国人无歌可听,一年就是那么几首歌,你唱过来我唱过去。你不想听S.H.E.的也没办法,排行榜列的都是这些歌。”刘晓松笑言。
中国消费者听不到更多的歌、数字音乐公司没有更多更好的产品经营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大量的原创歌手,没有更多更好的原创歌曲。在美国流行独立音乐人的概念,有着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歌手和乐队组合。美国有唱片1600万张,它的版权每张大概是50美元,整个市场有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这个产业链养得起很多人。而中国是不能实现,虽然中国有创作能力能写能唱的大有人在,但是大多完全不靠音乐养活自己。
“A8音乐希望能通过数字音乐这一新技术平台带来的强大的赢利渠道,为原创音乐人提供营销渠道,还原音乐原创人的市场价值。”刘晓松给出了自己的预期。
在对刘晓松的采访以及对A8音乐的调研中,记者感到A8模式的设计与运转,有一个重要的秉性贯穿其中,那就是对这种“不合理存在”中的合理成分的剖析以及顺应,不与用户的习惯作战,而是在模式创新、流程改变上去引导用户。
A8逻辑
问题多多,如何寻找突破口?
刘晓松要做首先是对整个价值链条的重新审视。传统的音乐产业模式,从创作到最后听众的消费要经历制作、加工、推广、批发、零售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厚薄不一的利润。但是数字音乐时代最大的颠覆是,不仅所有的环节都能赢利,而且从创作到最后听众的消费,环节在不断变少。
所有这一切,关键在于如何完成向用户直接收取费用的艰难任务。只要在这里找到突破口,就可以串联出一条新的价值链。这个链条中有正向的现金流,有产业的各个环节,可以构建出完整的商业模式。
而这个突破口,刘晓松的判断就是手机铃声(包括回铃音、彩铃等),因为通过营运商收费提成的方式非常便捷。A8与运营商的分成比例大约是各自一半,中移动2008年中期业绩数字显示,仅回铃音下载数量即大幅增长99.8%至6亿次,而订购用户量亦增加24.7%至4.15亿用户,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手机音乐行业前景广阔。
而A8要做的就是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音乐资源,其中有以下关键点:
一是A8要有对音乐品质的甄别能力
A8提供的产品必须要站在消费者一端来进行考量,这些音乐必须适合作手机铃声。比如摇滚音乐由简单的话筒传播会效果不佳,选择彩铃作通道的音乐需要相对简单、清晰。
在A8签约歌手丁薇的家里,就放置着两个劣质的大音箱,因为丁薇想听听自己的歌在这种音箱里会传出怎样的效果。考虑到现在市面上充斥的大量山寨手机就只能播放这样的低质音频,她的歌在嘈杂的环境中播放的效果,如何与环境匹配才能做成合适的彩铃或是回铃音,就需要这样的音箱来检测。
A8非常明确他们经营的产品是歌,而不是人,所以专注的是对歌曲,而且是单曲的商业价值的发现与推广。CD时代唱片销售实际上是捆绑销售,一张唱片制作出来,主打歌要捆绑消费者不一定接受的其他十几首歌。而以单曲为主的模式,会更加直接明快,也会更加照顾用户趣味与倾向。
对于那些筛选出来的潜力歌曲,A8音乐将与歌曲的原创作者签约,以获得版权许可并进行一些商业化的运作,比如做成手机铃声、唱片、影视主题曲等。对于商业化运作带来的收益,A8音乐与作者通常以85:15的比例进行分成。
二是A8对音乐资源的采集能力
要发现更多有商业价值的音乐产品,就需要有大量的素材进行筛选,这是对数字音乐公司音乐资源采集能力的考验。
为此,A8的策略是搭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原创音乐平台,专门用于收集原创音乐。网民只需注册、登陆www.a8.com网站,就能自主上传自己的音乐作品。在此基础上,A8还在后台建立质量控制系统,以发掘具有流行潜力的作品。
这样一个可以自由创作、发布、交流,包容性极强的平台,可以让各色音乐创作人粉墨登场,零成本地发行与传播自己的作品。这些原创音乐既给A8的音乐下载产品提供了海量的源泉,也使A8音乐的产品比竞争对手更丰富、更强势。而其与创作者就歌曲版权进行的签约,更使得其产品不惧怕盗版。
A8原创音乐平台的庞大听众群体,以及逐渐形成的新歌集散地效应,让如巫启贤这样的知名歌手也开始选择在这个平台上发布音乐单曲,因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会让他在与传统唱片公司的谈判中获得更多的主动。
虽然目前国内包括一些门户网站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做音乐作品征集,但是一般综合门户网站的触角都比较多,在音乐方面并不能像A8音乐这么专注。刘晓松把A8定义为一个音乐公司:“我们越做音乐这行,越觉得音乐是一个持久的东西,是需要积淀的东西,是需要慢慢做,慢慢发展的一个产业。”因此,A8更致力于专注音乐细分市场,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渠道、新的内容和运作方式,形成与对手的差异化竞争。
在A8音乐上市融资的1.73亿港元中,除4850万港元用于潜在收购外,另外2750万港元用来进一步开发A8音乐在线系统,2080万港元用于3G技术业务整合,1260万港元提升互动平台,这将使得A8网络原创平台的用户体验及界面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是A8对音乐生产的驱动力
A8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要看这前后两端的设计和经营,能否更有效地照顾激发参与各方的热情投入。A8的原创平台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把音乐原创者与消费者进行聚合的一个体验场所,可以肯定的是,网络原创歌曲的质量是良莠不齐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原创歌曲是注定不会流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注定会默默无闻却依然坚持创作的作者动力是什么呢?对于平台构建者来说,只有把在平台上参与各方的基本兴趣点都考虑到位,并给予了合适的安排,才能让平台形成自我强化,形成越来越强的人气积聚。
这就需要A8给那些大部分并不出众的歌手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为此A8推出了原创中国歌曲系列大赛。海选和晋级过程中的娱乐化本身,可以给观众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看点,同时也给了无数爱好音乐的无线与有线用户一个聚集和发泄的平台。
除此之外,A8还牵头成立了原创音乐联盟。作为一个音乐投资管理机构,原创联盟投资的方式灵活多样,既可获得音乐公司的股份,也可获得其投资的“生意”的股份;既可投资公司,也可投资歌手或作品,而这已是一种在美国相当普遍的运作模式。
于是,基于对价值链逻辑的纠正,A8的商业模式浮出水面,即:
环节1:在网络上搭建平台收集原创音乐;
环节2:与创作者就歌曲版权签约;
环节3:分次把歌曲卖给唱片公司、网络上提供收费MP3下载、作为彩铃或铃声下载获取收益。
我们可以认为A8模式是“超女模式”和“SaaS模式”(软件即用户)的结合体,在前段的歌曲资源的收集阶段,类似于“超女模式”,即把选择、淘汰过程资源化和体验化,从而形成消费者的参与和体验价值——不同的是“超女模式”中被资源化的是歌手,而A8的网络音乐平台上被资源化的是歌曲和音乐人;在后期的歌曲赢利模式的设计上,类似于“SaaS模式”,主要不通过发行本身赚钱,但是可以通过一个歌曲流行之后的后续应用获得收益,比如把自己发掘的原创产品通过各种方式售卖N次。
从A8的半年报里我们看到,A8音乐总收入当中,音乐相关服务的比重持续上升。2007年上半年为62.6%,2008年上半年该比重已上升至74.1%。在整体收入结构中,回铃音服务的比重变化最为显著,2008年上半年比重已超过50%,成为A8最核心的业务。
生活潮流的开创
数字音乐公司最关键的要素,是数字,还是音乐?
数字改变音乐的传播和销售,因此基于数字技术的平台或渠道创新非常重要,但是技术却不能替代内容,数字更不能替代音乐。真正支撑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内核,依然是音乐本身,是人本身,是音乐人的情感、创造力以及原创精神。
A8模式之所以得到市场阶段性的嘉奖,就在于它真正关注了音乐与生活,与一种尚未完全浮出水面的生活潮流所合拍,而它的商业模式则将这种潮流提炼出来了。
A8自成立以来已经积累了1万多名原创音乐人资源,6万多首原创音乐,这才是A8最为核心的资产。
A8开创的潮流表现在:
一是为众多原创音乐人发掘出另一条将音乐才华兑现成商业价值的路径。
传统唱片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发行唱片—巡回表演—出席媒体活动—音乐彩铃销售—代言。从包装、推广、打榜到发行,其费用至少数百万元,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如此高昂的成本使得唱片公司轻易不敢对艺人进行包装。因此,在传统的音乐价值链中,原创音乐人获得出头之日的几率极小,大多数原创音乐人只有靠信念坚守。
刘晓松希望通过他的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像拯救藏羚羊,我可以直接给它造一个房子,但以后怎么办,最终需要改变生态环境,这才是真正的好。”
在A8模式下,同样的产品在多种渠道中可以销售多次:A8推出的“不想让你哭”一曲的手机彩铃下载量约为780万次,收益约为1610万元,另一首“我不哭”的手机彩铃下载量为590万次,收益1110万元。原本没有销路的原创音乐有了日进斗金的可能。
二是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音乐表达权,得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A8的原创音乐平台不考量发布者的音乐水准,平台的审查机制只把内容关,而不用把音乐内容的质量关。
尤努斯曾说过,天赋贷款权。穷人也有贷款的权力,他的格莱珉模式就是从中寻找到的商业机会。而A8则更多关注大众的“音乐表达权”。在刘晓松看来,音乐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需要介质。与以往制作歌曲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以及众多专业团队与设备相比,A8降低了音乐制作的门槛,在这里,一个人就可以做歌曲,几个人就能做音乐公司。
三是让音乐不再纠结于年轻人市场,创作出更多元化的音乐。
传统音乐市场主要消费者为15~25岁年轻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A8平台的便捷发布,将有更多的用户愿意通过A8上去发布自己的歌曲,这也体现了音乐定制个性化的需求。
“我觉得应该可以更多一些,更丰富一点,有更多的情感分别,多一点年龄层的差异化。那样就不是一年出30张唱片,而是出300张,每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歌曲,这就是繁荣了。”刘晓松这样说。
A8音乐现在总共拥有6万首原创音乐,除了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草根原创音乐”之外,也从国际性唱片公司如EMI、华纳音乐、SONY BMG、环球唱片以及国内的唱片公司获取音乐版权资源。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发掘更多风格、更多情绪表达、适合不同阶层与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歌曲,真正做到让大家都有歌听,让音乐这种文化传播得更加广泛。
A8的未来
A8音乐的歌曲采集平台模式并非首创。2004年数字音乐兴起时,163888等众多原创网站、SP、唱片公司都做过此类模式,但最后都无疾而终,只有A8不但坚持下来还做到了上市,由此可见坚持和专注对于一个公司尤为重要。
从现状来看,A8音乐最大的优势是上市公司,其规模的庞大与现金的充足,在经济危机中成为其最好的筹码;其次是A8的无线业务已经发展成熟,其现成的销售渠道正是众多唱片公司的短板所在。随着基于互联网的增值模式规范化,正版音乐成为主流,原创音乐形成气候,会给A8带来更多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A8音乐模式未来会有哪些风险?如何强化这个模式的竞争力?记者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沟通,他们的观点或许对A8会有所启发。
考虑更多的盈利回报方式
■文/秦合舫,清华经管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后端的延伸价值链开发上,手机彩铃当然只是显见的盈利方式之一,实际上应该可以有更丰富的盈利回报方式,我觉得可以从三个维度上进行思考:
一是针对具有方便追索能力的法人主体的应用市场进行后续开发,这些市场主体如果违法使用,可通过法律方式进行追偿,所以可以考虑他们的具体需要上的特点开发针对性的产品;
二是建立方便的小额支付渠道,手机彩铃能够形成有效的收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宜而且支付方式方便;
三是利用消费群体所产生的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一旦形成,可以有后续大量的盈利项目进行开发,那么歌曲本身就只是变成了一个道具。
用内容垄断增加竞争壁垒
文/张志远,北京爱朵文化CEO
内容产业的本质是垄断。只有垄断才能获得高额的利润,并且娱乐产业未来也在向规模化发展,行业会产生整合并购,而A8可能是内地最有希望的音乐公司之一。仅仅依靠网络原创音乐这个小池塘是装不下A8这样的大鱼的,所以A8在未来必然要攻下主流音乐市场,这就势必要在主流市场与主流的音乐公司有所一战。
那么,面对众多唱片公司和SP公司的竞争,A8要保持自己模式的领先,必须要做到市场垄断。而垄断有两种,要么垄断渠道,要么垄断内容。但是渠道其实是控制在运营商手里,A8只是唱片公司和运营商之间的中间商。在垄断渠道方面,无论A8做技术,做平台,或者抓住3G做文章,都无法在短期内从运营商手中垄断渠道。
所以A8音乐未来一定是垄断内容,向音乐内容方向转型。可以收购唱片公司,或自己运营艺人经纪,垄断一线的知名艺人是一条方向,趁经济低谷时期可以用较低代价把一线的歌手都签约过来;另一条不错的方向是垄断大型的演出公司,通过收购来掌控唱片公司赖以生存的演出渠道。
[编辑 陈 艾]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