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教学能力是在体育学科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体育教师顺利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面对教学内容选择要求合理、课堂教学组织要求有效、教学评价手段要求多样等特点,应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加工体育教材、教学设计创新、增强课堂组织管理、教学评价科学化等能力。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课程改革 教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新体育课程改革带给体育教师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对新理念是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将新理念循序渐进地融入体育教师的实际操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是为保证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而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一、解析新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1.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片面侧重竞技运动”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师习惯于系统传授运动技能,过于关注了运动技能的细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众所周知,体育课程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而不是要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如果我们照搬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来训练学生,那对学生的健康实际上是弊大于利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2.树立“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过去学生不喜欢体育或者不喜欢体育课学习,它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体育教学一味地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良好的心理感受和愉快的体验。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发展为中心”,重点关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愉快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身体活动和学习技能的过程当中来获得这种感受和体验。
3.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目标,但体育课程有别于其它的课程,它与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兴趣对于体育学习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人行动的内部的动力,学生只有形成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他才会去参与体育活动,才会坚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才有可能把体育活动成为自己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运动爱好,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体育,并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二、新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选择要求合理
新体育课程标准首先是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在教学内容上直接体现为,要包含营养、安全、环境等全面的健康知识;还有在五个课程目标中除“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之外,教师还要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熟悉。其次,新课标在所要求的目标上给教师创造、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体育课程标准在各个年龄段都是五个目标和六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要求。
2.课堂教学组织要求有效
首先,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对运动技能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目前,我国体育课程资源有限,许多学校体育教学无论在师资、场地器材、班级容量都无法满足个别教学要求。这对体育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带来很大的难度。新体育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度。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三、新体育课程的特点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体育新课程改革无论在教学认知能力方面还是操作能力方面,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尽快转变观念,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把新课程理念转化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之中。体育教师必须走出旧的教学观念的圈子,才能更好走进新课标。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课标的实施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感到体育教学失去依托和方向,无所适从。因为,体育教学大纲让很多体育教师所产生的照本宣科的惯性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失。新课程改革将以往的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过去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都有较严格的规定,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
2.加强教学设计的创新
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蓝图,体育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事先紧凑有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方式使得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可以考虑本地、本校的特色;目标统领课程的体系下,教学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值得体育教师注意的是,新课程对学生的学法提出了重视,这是以往课程改革所欠缺的。以上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教学设计不能死板、过分程序化,创新应该成为新体育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
3.增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很多人认为组织和管理是学校行政人员的责任,其实管理是分层次的,教学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活动。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担当一个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这种能力显得尤为突出,体育教师首先要思考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怎样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还不能忽视教师的决定性作用;课堂的开放不是无秩序,而是需要更稳定的秩序;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兴趣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独立。
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体育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教学能力上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总之,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是教师要坚持的理念,因为体育课程始终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传承优秀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质功能的课程。本质功能决定了体育课程是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考虑学生。也决定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也是以学生的利益为导向的。
参考文献:
[1]王颖.21世纪初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1
[2]陈邦权.师范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
[3]熊贵营.试论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4
[4]吴宏健.新一轮体育课改带来的困惑和误区[J].体育学刊,2005.11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课程改革 教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新体育课程改革带给体育教师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对新理念是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将新理念循序渐进地融入体育教师的实际操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是为保证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而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一、解析新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1.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片面侧重竞技运动”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师习惯于系统传授运动技能,过于关注了运动技能的细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众所周知,体育课程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而不是要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如果我们照搬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来训练学生,那对学生的健康实际上是弊大于利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2.树立“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过去学生不喜欢体育或者不喜欢体育课学习,它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体育教学一味地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良好的心理感受和愉快的体验。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发展为中心”,重点关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愉快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身体活动和学习技能的过程当中来获得这种感受和体验。
3.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目标,但体育课程有别于其它的课程,它与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兴趣对于体育学习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人行动的内部的动力,学生只有形成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他才会去参与体育活动,才会坚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才有可能把体育活动成为自己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运动爱好,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体育,并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二、新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选择要求合理
新体育课程标准首先是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在教学内容上直接体现为,要包含营养、安全、环境等全面的健康知识;还有在五个课程目标中除“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之外,教师还要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熟悉。其次,新课标在所要求的目标上给教师创造、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体育课程标准在各个年龄段都是五个目标和六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要求。
2.课堂教学组织要求有效
首先,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对运动技能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目前,我国体育课程资源有限,许多学校体育教学无论在师资、场地器材、班级容量都无法满足个别教学要求。这对体育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带来很大的难度。新体育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度。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三、新体育课程的特点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体育新课程改革无论在教学认知能力方面还是操作能力方面,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尽快转变观念,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把新课程理念转化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之中。体育教师必须走出旧的教学观念的圈子,才能更好走进新课标。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课标的实施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感到体育教学失去依托和方向,无所适从。因为,体育教学大纲让很多体育教师所产生的照本宣科的惯性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失。新课程改革将以往的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过去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都有较严格的规定,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
2.加强教学设计的创新
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蓝图,体育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事先紧凑有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方式使得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可以考虑本地、本校的特色;目标统领课程的体系下,教学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值得体育教师注意的是,新课程对学生的学法提出了重视,这是以往课程改革所欠缺的。以上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教学设计不能死板、过分程序化,创新应该成为新体育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
3.增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很多人认为组织和管理是学校行政人员的责任,其实管理是分层次的,教学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活动。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担当一个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这种能力显得尤为突出,体育教师首先要思考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怎样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还不能忽视教师的决定性作用;课堂的开放不是无秩序,而是需要更稳定的秩序;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兴趣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独立。
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体育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教学能力上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总之,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是教师要坚持的理念,因为体育课程始终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传承优秀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质功能的课程。本质功能决定了体育课程是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考虑学生。也决定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也是以学生的利益为导向的。
参考文献:
[1]王颖.21世纪初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1
[2]陈邦权.师范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
[3]熊贵营.试论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4
[4]吴宏健.新一轮体育课改带来的困惑和误区[J].体育学刊,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