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文章最难写的是开篇,一段旅程最难回忆的是结束。冬游阿勒泰,开始时满怀期待;结束时,恋恋不舍。上天在阿尔泰山这里给自己留了一个最为舒适的后院,恋恋风尘之中,冬季的阿勒泰晶莹剔透而充满阳光。
额河第一村:塔拉特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幅员有多辽阔。仅阿勒泰地区面积就有11.8万平方公里,跟瑞士、荷兰、比利时三国加起来差不多大。从乌鲁木齐坐飞机飞富蕴县,为的是领略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的雄奇壮美。可可托海是国家5A景区,对于各地都视为掌上明珠的5A景区,阿勒泰地区和农十师有三个,分别是可可托海、喀纳斯、白沙湖,其中可可托海以雄奇多样的地质景观著称。
进入可可托海实际上也就是进入了额尔齐斯河峡谷,百川东到海,唯有额尔齐斯河是向西向北奔流不息,最后汇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的上游在富蕴县境内,她在这里半是冰晶半流淌,犹如羞涩少女,温婉多情。可可托海夏秋季时非常适合徒步穿越,陪同我们的阿勒泰地区旅游副局长海拉提告诉我们,“秋天时,这里层林尽染,至少有六七种颜色的树叶,比油画还好看”。
从可可托海出来第一个落脚的村子就是有“额河第一村”之称的塔拉特村。塔拉特村是一座哈萨克牧民聚居的村落,放牧和经营民宿是牧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进入塔拉特村,蓝天四合,白云朵朵,一排排的木屋伫立在山脚下,村子里的牛结伴游荡,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笑。走进一户牧民的家里,牧民自制的小点心酥脆可口,抹上蓝莓酱、酥油,味道更有层次感;炸得金黄的包尔扎克配上香浓的奶茶,让人坐下就不想走。
年年有鱼:福海县
离开富蕴到达福海已经是深夜,一顿美味的全鱼宴扫去旅途的疲惫。福海境内的乌伦古湖盛产各种冷水鱼,其中长相凶恶的狗鱼尤其好吃。渔民们把狗鱼制成鱼干,半干的鱼干烹制之后,口感更韧,而且有一种独特的鲜甜的味道。此外,福海乌伦古河凉拌鲤鱼也很有特色,值得品尝。
到福海除了吃鱼,还要去看比喀纳斯湖大好多倍的乌伦古湖和吉力湖。乌伦古湖面积较大,当地人称为“大海子”,吉力湖面积相对较小,被称为“小海子”,大小海子是一年一度的福海冬捕旅游文化艺术节举办地。
听说福海的海上魔鬼城日出非常壮观,第二天一早便赶到吉力湖的观景平台等着拍日出。静静的吉力湖上空逐渐洒满晨曦,头顶一弯明月挂在天空。观景平台东侧戈壁之上,一轮红日缓缓升起,戈壁旁边就是被冰雪覆盖的吉力湖,湖中芦苇用尽全力地攫取着阳光,此刻,每一根芦苇都是透明的。
离开吉利湖去体验冬捕的乐趣,驱车驶向乌伦古湖。我们的到来意味着头天晚上已经下好的渔网到了收获的时候。厚达1米的冰面已经被凿开一个直径半米的窟窿。渔民把渔网一点一点往外拉拽,一条又一条的大鱼被带出水面。乌伦古湖冬捕的方法和东北地区的冬捕方法一样,都是凿冰后,在冰面下穿杆,然后在穿杆上挂网。大概几十年前,东北地区百姓到新疆来戍边、工作时,把这一技术带了过来,从此,乌伦古湖和吉力湖的冬天热闹起来,福海也成了年年有鱼的地方。
禾木,和传说中的不一样
在那风吹的草原
有我心上的人
风啊 你轻轻吹
听他忧伤的歌
月亮啊 你照亮他
火光啊 你温暖他
——图瓦民歌《寂静的天空》
这首图瓦民歌,讲述的是图瓦人的爱恋和思念。禾木是西北边陲图瓦人的隐世村落,从十多年前开始就是摄影师和驴友们的神往之地。一直以来,大家从媒体上看到的禾木多是夏秋之时: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牧人晚归……在禾木出现的画面符合人们对于田园的所有想象。
沿喀纳斯河欣赏过玉树琼花一般的雾凇奇观,过冲乎尔,往阿尔泰山山谷之中的禾木而去。夜晚抵达禾木时入住禾木山庄,小阁楼的房间里温暖如春,拉开窗帘抬头就是满天繁星。禾木山庄是一座新开业不久的酒店,距离禾木老村约1公里,晚饭后,朋友们相约去禾木老村之中拍摄星空。
拍攝星空最怕的是灯火通明的光污染,到了禾木则无需担心这些问题。后半夜的禾木村静谧、幽深,完全隐藏在深深的黑夜之中,仰望星空,头顶繁星闪烁,不时有流星划过,正是星空拍摄的绝佳取景地。冬天的禾木村里积雪过膝,一脚下去就像扎进了一片棉花糖里,架好脚架,调好相机参数,以禾木木屋为前景,30秒长曝后,一张星空美图就呈现在了相机里——这是冬夜里的禾木,不一样的禾木。
哈巴河的小酒馆
哈巴河最著名的地方应该是白哈巴,这个被称为“西北第一村”的地方也是图瓦人聚居的边陲小镇。在这里,我要介绍你们去体验的不是白哈巴,而是哈巴河县城里独有的小酒馆。
哈巴河的小酒馆实际上是当地闲适生活的写照,2万人左右的小县城,一切都是慢慢悠悠从容不迫。这也是阿勒泰地区各个小城的集体写照。哈巴河的小酒馆一般挂着“茶吧”的招牌,店面一般都不大,小的十几二十平方米,大的几十平方米。扎巴依(酒鬼)们来这里可以三五人聚在一起喝上几杯,也可以在柜台边上喝上一杯“柜台酒”。 我们去的小酒馆老板姓孙,老家西安,四十年前到哈巴河投靠亲友,然后在这里扎根,娶妻生子。老孙的酒馆面积不到二十平方米,已经开了四年。此前,老孙在街对面还开过一个小酒馆,开了五年。因为儿子和儿媳妇回河北结婚定居,老孙把酒馆关了,跟着儿子儿媳去了石家庄,在石家庄待了几个月适应不了又回来了。“空气不好,大城市人多车也多,人和人见了面也不打招呼”,老孙说:“新疆这边人情味重一些。”老孙的酒馆,多是熟客,有钱的过来要几瓶啤酒,点一些下酒的小零食,细酌慢饮;没钱的过来仰脖子灌一瓶啤酒或者半斤最便宜的白酒,解馋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老孙的酒馆,便宜的白酒10块一瓶(半斤装),贵的50一瓶(一斤装),啤酒以乌苏卖得最好,红乌苏8块一瓶,是扎巴依们的最爱。乌苏啤酒有一个外号叫“夺命大乌苏”,因啤酒瓶上印的汉语拼音“wusu”,倒过来看就是“nsnm”,即“弄死你们”的拼音首字母,加上乌苏啤酒后劲偏大,所有有了“夺命大乌苏”的名号。
哈巴河虽在西北,但是却有着水乡的湿润空气。哈巴河境内有哈巴河、布列则克河、额尔齐斯河、布拉克别克河四条河流,水资源可与江南水乡媲美,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哈巴河湿润的大环境,形成了哈巴河独有的“一边是河流,一边是戈壁”的景致。在哈巴河,有一片西北最大的白桦林,这条长28公里、宽1.5公里的白桦林目前开放了一部分,也是摄影创作、散步散心的好去处。
185团的故事
到新疆,尤其是新疆的边疆地区,就不能不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几十年,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祖国西北领土的完整和边防的稳固。被誉为 “西北边境第一团”的185团是第十师也是新疆兵团最北部的一个团场,这个中哈边境的一线团场,和新疆兵团其他一线团场一样,团部在边防驻军的前面,连队在边防哨所的前面,条田路在巡逻线的前面,职工就在国界铁丝网边种地放牧。“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万古荒原中!”时任国务委员的陈俊生在视察185团后曾经动情地说,不要说为国家上缴多少粮食,创造多少利润,只要在这里生活着,就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国境线旁牧羊牛。”这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写照。
185团讲解员陈晓琪是兵团三代,她的爷爷是第一批进驻哈巴河的兵团战士,此后陈晓琪家祖孙三代都戍守在这里。陈晓琪在杭州上学学习酒店管理,毕业后,她放弃了在内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185团。她拿着每月千余元的津贴,在这里工作、结婚、生子,延续着父辈的坚守。这个个子不高的姑娘,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和脆生生的大嗓门,讲起185团的故事,陈晓琪满脸自豪。
陈晓琪告诉记者,1988年4月,中苏界河阿拉克别克河地区气温急剧升高,阿尔泰山积雪大量融化,加上一天一夜的雨雪天气,185团屯垦地区爆发特大洪水。滚滚洪流冲垮道路,吞噬农田,并冲垮阿拉克别克河桑导龙口,夺卡拉苏自然沟水道泄入额尔齐斯河。按照国际惯例,不能通航的界河中心线是两国边界。如果阿拉克别克河河道改道卡拉苏自然沟,包括185团部所在地在内的55平方公里争议领土的归属,在外交谈判上将使我们处于被动局面。“国土在我们手里一寸也不能丢!”185团全体出动,在十师其他团场和边防部队的帮助下,在冰冷刺骨的洪水中奋战8个日夜,筑起拦洪大坝,将汹涌的洪水重新导入界河。 根据1998年签署的中哈国界第二补充协定,卡拉苏自然沟以西的55.5平方公里争议领土被确认为中国领土。今天,卡拉苏自然沟已经被185人填作了耕地,建起了公园,设计新颖的欧式小楼一排排伫立在185团团部,芳草如茵,绿树成排,街市整洁,宁静祥和。
阿勒泰地区和农十师的三个5A景区之一的白沙湖景区就位于185团驻地, 距离中哈边境仅2公里。白沙湖位于沙漠之中,四周沙山环抱,水域面积10公顷,无论春夏秋冬,湖水始终不增不减、不凝不浊,堪称沙漠奇景。冬天的白沙湖,湖面冻得如同一面光滑的镜子,高达10米的芦葦在冰面之上随风起舞,纯净蓝天映衬下,白沙湖的芦苇挺拔,绝对是我看到过的最惊艳的芦苇。
到185团还可体验具有建设兵团特色的民宿军垦家苑,可以远眺对岸的哈萨克斯坦,可以品尝185团特有的小鸡炖蘑菇。特别要说的是,这里的蘑菇是新疆特有的牛肝菌,鲜美异常,口感爽滑,实在是吃货必尝的佳肴。
古老的毛皮滑雪板
在斯德克民俗村,我们还见到了古老毛皮滑雪板技艺的传承人斯兰别克老人。斯兰别克老人是阿勒泰地区远近闻名的古老毛皮滑雪板匠人,虽然年近八十,但是身材依然魁梧壮实。因常年徒手制作滑雪板,他的双手如树皮一般粗糙,看着犹如苍鹰有力的钢爪。
作为滑雪的必备工具,滑雪有多少年,滑雪板制作就存在了多少年,毛皮滑雪板滑雪在阿勒泰地区流传了有上万年历史。2005年一幅阿尔泰山古阿勒泰人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狩猎的岩画在阿勒泰市被发现。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反映滑雪场面的考古资料,年代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滑雪活动起源于新疆阿勒泰地区。
斯兰别克老人制作的毛皮滑雪板仍然使用传统技艺。雪板选材是坚韧的松木板,用力拉伸定型备用。雪板皮毛选用马前腿的皮毛,浸入热水后拉伸到可以覆盖雪板时,将其皮毛固定在雪板上,等皮子干了就可以紧紧包裹住雪板。雪板中间打上孔后系上牛皮绳,用于滑雪时捆扎鞋子,这样一幅毛皮雪板就制成了。
毛皮滑雪板上山时逆毛,增加摩擦力,可爬山;下山时顺毛,减少摩擦力,快如闪电。在阿勒泰野雪公园,我们就见识了这种毛皮滑雪板的使用,哈萨克小伙子穿上厚厚的皮袄,脚踩滑雪板,手持单杆,沿着起伏的阿尔泰山飞驰而下,如古人穿越时光而来,古老技艺经历上万年传承仍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魅力。
阿勒泰作为人类滑雪起源地,无疑是座冰雪圣城,每到冬季,阿勒泰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冰雪盛会,阿勒泰的两大雪场也会迎来最热闹的季节。距离阿勒泰市区25公里的阿勒泰山野雪公园存雪期有8个月之久,降雪量2-3米,而且是滑雪专业人士最喜欢的粉雪,在这里可以乘坐雪猫车在阿尔泰山深处“流浪”寻找最好的山头滑雪,也可以乘坐直升机到人迹罕至的山头滑野雪。
而距离阿勒泰市区仅1.6公里的将军山滑雪场,是全国少有的城市5S级滑雪场之一,将军山有27条滑雪道,从初学者到专家,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雪道。
额河第一村:塔拉特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幅员有多辽阔。仅阿勒泰地区面积就有11.8万平方公里,跟瑞士、荷兰、比利时三国加起来差不多大。从乌鲁木齐坐飞机飞富蕴县,为的是领略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的雄奇壮美。可可托海是国家5A景区,对于各地都视为掌上明珠的5A景区,阿勒泰地区和农十师有三个,分别是可可托海、喀纳斯、白沙湖,其中可可托海以雄奇多样的地质景观著称。
进入可可托海实际上也就是进入了额尔齐斯河峡谷,百川东到海,唯有额尔齐斯河是向西向北奔流不息,最后汇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的上游在富蕴县境内,她在这里半是冰晶半流淌,犹如羞涩少女,温婉多情。可可托海夏秋季时非常适合徒步穿越,陪同我们的阿勒泰地区旅游副局长海拉提告诉我们,“秋天时,这里层林尽染,至少有六七种颜色的树叶,比油画还好看”。
从可可托海出来第一个落脚的村子就是有“额河第一村”之称的塔拉特村。塔拉特村是一座哈萨克牧民聚居的村落,放牧和经营民宿是牧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进入塔拉特村,蓝天四合,白云朵朵,一排排的木屋伫立在山脚下,村子里的牛结伴游荡,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笑。走进一户牧民的家里,牧民自制的小点心酥脆可口,抹上蓝莓酱、酥油,味道更有层次感;炸得金黄的包尔扎克配上香浓的奶茶,让人坐下就不想走。
年年有鱼:福海县
离开富蕴到达福海已经是深夜,一顿美味的全鱼宴扫去旅途的疲惫。福海境内的乌伦古湖盛产各种冷水鱼,其中长相凶恶的狗鱼尤其好吃。渔民们把狗鱼制成鱼干,半干的鱼干烹制之后,口感更韧,而且有一种独特的鲜甜的味道。此外,福海乌伦古河凉拌鲤鱼也很有特色,值得品尝。
到福海除了吃鱼,还要去看比喀纳斯湖大好多倍的乌伦古湖和吉力湖。乌伦古湖面积较大,当地人称为“大海子”,吉力湖面积相对较小,被称为“小海子”,大小海子是一年一度的福海冬捕旅游文化艺术节举办地。
听说福海的海上魔鬼城日出非常壮观,第二天一早便赶到吉力湖的观景平台等着拍日出。静静的吉力湖上空逐渐洒满晨曦,头顶一弯明月挂在天空。观景平台东侧戈壁之上,一轮红日缓缓升起,戈壁旁边就是被冰雪覆盖的吉力湖,湖中芦苇用尽全力地攫取着阳光,此刻,每一根芦苇都是透明的。
离开吉利湖去体验冬捕的乐趣,驱车驶向乌伦古湖。我们的到来意味着头天晚上已经下好的渔网到了收获的时候。厚达1米的冰面已经被凿开一个直径半米的窟窿。渔民把渔网一点一点往外拉拽,一条又一条的大鱼被带出水面。乌伦古湖冬捕的方法和东北地区的冬捕方法一样,都是凿冰后,在冰面下穿杆,然后在穿杆上挂网。大概几十年前,东北地区百姓到新疆来戍边、工作时,把这一技术带了过来,从此,乌伦古湖和吉力湖的冬天热闹起来,福海也成了年年有鱼的地方。
禾木,和传说中的不一样
在那风吹的草原
有我心上的人
风啊 你轻轻吹
听他忧伤的歌
月亮啊 你照亮他
火光啊 你温暖他
——图瓦民歌《寂静的天空》
这首图瓦民歌,讲述的是图瓦人的爱恋和思念。禾木是西北边陲图瓦人的隐世村落,从十多年前开始就是摄影师和驴友们的神往之地。一直以来,大家从媒体上看到的禾木多是夏秋之时: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牧人晚归……在禾木出现的画面符合人们对于田园的所有想象。
沿喀纳斯河欣赏过玉树琼花一般的雾凇奇观,过冲乎尔,往阿尔泰山山谷之中的禾木而去。夜晚抵达禾木时入住禾木山庄,小阁楼的房间里温暖如春,拉开窗帘抬头就是满天繁星。禾木山庄是一座新开业不久的酒店,距离禾木老村约1公里,晚饭后,朋友们相约去禾木老村之中拍摄星空。
拍攝星空最怕的是灯火通明的光污染,到了禾木则无需担心这些问题。后半夜的禾木村静谧、幽深,完全隐藏在深深的黑夜之中,仰望星空,头顶繁星闪烁,不时有流星划过,正是星空拍摄的绝佳取景地。冬天的禾木村里积雪过膝,一脚下去就像扎进了一片棉花糖里,架好脚架,调好相机参数,以禾木木屋为前景,30秒长曝后,一张星空美图就呈现在了相机里——这是冬夜里的禾木,不一样的禾木。
哈巴河的小酒馆
哈巴河最著名的地方应该是白哈巴,这个被称为“西北第一村”的地方也是图瓦人聚居的边陲小镇。在这里,我要介绍你们去体验的不是白哈巴,而是哈巴河县城里独有的小酒馆。
哈巴河的小酒馆实际上是当地闲适生活的写照,2万人左右的小县城,一切都是慢慢悠悠从容不迫。这也是阿勒泰地区各个小城的集体写照。哈巴河的小酒馆一般挂着“茶吧”的招牌,店面一般都不大,小的十几二十平方米,大的几十平方米。扎巴依(酒鬼)们来这里可以三五人聚在一起喝上几杯,也可以在柜台边上喝上一杯“柜台酒”。 我们去的小酒馆老板姓孙,老家西安,四十年前到哈巴河投靠亲友,然后在这里扎根,娶妻生子。老孙的酒馆面积不到二十平方米,已经开了四年。此前,老孙在街对面还开过一个小酒馆,开了五年。因为儿子和儿媳妇回河北结婚定居,老孙把酒馆关了,跟着儿子儿媳去了石家庄,在石家庄待了几个月适应不了又回来了。“空气不好,大城市人多车也多,人和人见了面也不打招呼”,老孙说:“新疆这边人情味重一些。”老孙的酒馆,多是熟客,有钱的过来要几瓶啤酒,点一些下酒的小零食,细酌慢饮;没钱的过来仰脖子灌一瓶啤酒或者半斤最便宜的白酒,解馋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老孙的酒馆,便宜的白酒10块一瓶(半斤装),贵的50一瓶(一斤装),啤酒以乌苏卖得最好,红乌苏8块一瓶,是扎巴依们的最爱。乌苏啤酒有一个外号叫“夺命大乌苏”,因啤酒瓶上印的汉语拼音“wusu”,倒过来看就是“nsnm”,即“弄死你们”的拼音首字母,加上乌苏啤酒后劲偏大,所有有了“夺命大乌苏”的名号。
哈巴河虽在西北,但是却有着水乡的湿润空气。哈巴河境内有哈巴河、布列则克河、额尔齐斯河、布拉克别克河四条河流,水资源可与江南水乡媲美,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哈巴河湿润的大环境,形成了哈巴河独有的“一边是河流,一边是戈壁”的景致。在哈巴河,有一片西北最大的白桦林,这条长28公里、宽1.5公里的白桦林目前开放了一部分,也是摄影创作、散步散心的好去处。
185团的故事
到新疆,尤其是新疆的边疆地区,就不能不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几十年,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祖国西北领土的完整和边防的稳固。被誉为 “西北边境第一团”的185团是第十师也是新疆兵团最北部的一个团场,这个中哈边境的一线团场,和新疆兵团其他一线团场一样,团部在边防驻军的前面,连队在边防哨所的前面,条田路在巡逻线的前面,职工就在国界铁丝网边种地放牧。“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万古荒原中!”时任国务委员的陈俊生在视察185团后曾经动情地说,不要说为国家上缴多少粮食,创造多少利润,只要在这里生活着,就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国境线旁牧羊牛。”这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写照。
185团讲解员陈晓琪是兵团三代,她的爷爷是第一批进驻哈巴河的兵团战士,此后陈晓琪家祖孙三代都戍守在这里。陈晓琪在杭州上学学习酒店管理,毕业后,她放弃了在内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185团。她拿着每月千余元的津贴,在这里工作、结婚、生子,延续着父辈的坚守。这个个子不高的姑娘,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和脆生生的大嗓门,讲起185团的故事,陈晓琪满脸自豪。
陈晓琪告诉记者,1988年4月,中苏界河阿拉克别克河地区气温急剧升高,阿尔泰山积雪大量融化,加上一天一夜的雨雪天气,185团屯垦地区爆发特大洪水。滚滚洪流冲垮道路,吞噬农田,并冲垮阿拉克别克河桑导龙口,夺卡拉苏自然沟水道泄入额尔齐斯河。按照国际惯例,不能通航的界河中心线是两国边界。如果阿拉克别克河河道改道卡拉苏自然沟,包括185团部所在地在内的55平方公里争议领土的归属,在外交谈判上将使我们处于被动局面。“国土在我们手里一寸也不能丢!”185团全体出动,在十师其他团场和边防部队的帮助下,在冰冷刺骨的洪水中奋战8个日夜,筑起拦洪大坝,将汹涌的洪水重新导入界河。 根据1998年签署的中哈国界第二补充协定,卡拉苏自然沟以西的55.5平方公里争议领土被确认为中国领土。今天,卡拉苏自然沟已经被185人填作了耕地,建起了公园,设计新颖的欧式小楼一排排伫立在185团团部,芳草如茵,绿树成排,街市整洁,宁静祥和。
阿勒泰地区和农十师的三个5A景区之一的白沙湖景区就位于185团驻地, 距离中哈边境仅2公里。白沙湖位于沙漠之中,四周沙山环抱,水域面积10公顷,无论春夏秋冬,湖水始终不增不减、不凝不浊,堪称沙漠奇景。冬天的白沙湖,湖面冻得如同一面光滑的镜子,高达10米的芦葦在冰面之上随风起舞,纯净蓝天映衬下,白沙湖的芦苇挺拔,绝对是我看到过的最惊艳的芦苇。
到185团还可体验具有建设兵团特色的民宿军垦家苑,可以远眺对岸的哈萨克斯坦,可以品尝185团特有的小鸡炖蘑菇。特别要说的是,这里的蘑菇是新疆特有的牛肝菌,鲜美异常,口感爽滑,实在是吃货必尝的佳肴。
古老的毛皮滑雪板
在斯德克民俗村,我们还见到了古老毛皮滑雪板技艺的传承人斯兰别克老人。斯兰别克老人是阿勒泰地区远近闻名的古老毛皮滑雪板匠人,虽然年近八十,但是身材依然魁梧壮实。因常年徒手制作滑雪板,他的双手如树皮一般粗糙,看着犹如苍鹰有力的钢爪。
作为滑雪的必备工具,滑雪有多少年,滑雪板制作就存在了多少年,毛皮滑雪板滑雪在阿勒泰地区流传了有上万年历史。2005年一幅阿尔泰山古阿勒泰人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狩猎的岩画在阿勒泰市被发现。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反映滑雪场面的考古资料,年代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滑雪活动起源于新疆阿勒泰地区。
斯兰别克老人制作的毛皮滑雪板仍然使用传统技艺。雪板选材是坚韧的松木板,用力拉伸定型备用。雪板皮毛选用马前腿的皮毛,浸入热水后拉伸到可以覆盖雪板时,将其皮毛固定在雪板上,等皮子干了就可以紧紧包裹住雪板。雪板中间打上孔后系上牛皮绳,用于滑雪时捆扎鞋子,这样一幅毛皮雪板就制成了。
毛皮滑雪板上山时逆毛,增加摩擦力,可爬山;下山时顺毛,减少摩擦力,快如闪电。在阿勒泰野雪公园,我们就见识了这种毛皮滑雪板的使用,哈萨克小伙子穿上厚厚的皮袄,脚踩滑雪板,手持单杆,沿着起伏的阿尔泰山飞驰而下,如古人穿越时光而来,古老技艺经历上万年传承仍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魅力。
阿勒泰作为人类滑雪起源地,无疑是座冰雪圣城,每到冬季,阿勒泰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冰雪盛会,阿勒泰的两大雪场也会迎来最热闹的季节。距离阿勒泰市区25公里的阿勒泰山野雪公园存雪期有8个月之久,降雪量2-3米,而且是滑雪专业人士最喜欢的粉雪,在这里可以乘坐雪猫车在阿尔泰山深处“流浪”寻找最好的山头滑雪,也可以乘坐直升机到人迹罕至的山头滑野雪。
而距离阿勒泰市区仅1.6公里的将军山滑雪场,是全国少有的城市5S级滑雪场之一,将军山有27条滑雪道,从初学者到专家,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