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形埋线持续牵引法矫正乳头内陷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d5230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矫正轻、中度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双重“U+8”形埋线,加强了乳头深面的支撑组织,同时结合持续牵引法,促使乳头下支撑组织增生,形成一定的纤维组织,封闭乳头内陷的空间通道,乳头突出固定。结果:18 例患者,33个乳头,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获得满意疗效,外观明显改善。结论:该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乳头内陷;内悬吊法;持续牵引;矫正
  [中图分类号]R622R6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9)01-0032-03
  
  Sustaining traction by U plus 8 shape sutures to correct inverted nipple
  BI Hong-da,XING Xin,DAI Hai-ying,ZHANG Jing-de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Changhai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troduce a new method to correct the inverted nipple.Methods"U"and "8" shaped sutures were made through the dermis under the inverted nipple. The inverted nipples were continuously drafted by the suture for 4 to 6 weeks to ensure fibrous tissue formation that would maintain the nipple in corrected position permanently.Results18 patients (33 inverted nipples) underwent this operation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o 1 year, all the inverted nipples were corrected uneventfully to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ConclusionsComparing to traditional methods, correcting inverted nipple by continuous drafting through U and 8 shaped sutures resulted in little injury and no scaring, this operation is easy to perform with satisfying aesthetic outcome.
  Key words: inverted nipple;ventrofixation;sustaining traction;correction
  
   乳頭内陷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畸形,不但影响哺乳和乳房外观,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理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手术治疗以纠正乳头内陷、改善乳头形态为目的,国内外先后有数十种术式见于报道,各有优缺点。近年来笔者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双重“U+8”形埋线悬吊乳头基底,结合持续牵引法治疗乳头内陷,手术效果满意。该法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效果稳定等优点,尤其对于轻、中度乳头内陷矫治效果甚为明显。
  
  1临床应用解剖
  
   正常乳头外观由乳头顶、乳头颈及乳头底三部分组成。乳头顶部有多个输乳管外口及皮脂腺开口,乳头颈部因年龄和生育的影响而不同,少女时乳头颈较短,是上小下大锥柱体,生育哺乳后乳头颈变长,呈头大颈细状。每个乳腺由 15~20个腺小叶及导管构成。输乳管在乳头尖端处变细,最后以点状开口于乳头顶。乳腺管周围由乳晕肌延伸的平滑肌包绕并向外牵拉,形成正常乳头位置。乳头和乳晕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二者合称乳头乳晕复合体。乳头内陷时,皮肤、皮下组织下陷,平滑肌发育不良,乳腺管短缩,部分组织纤维化挛缩。
  
  2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本组18 例患者、33只内陷乳头,年龄18~38 岁。未婚12例,已婚哺乳者5例,已婚未哺乳者1例。3例患者为单侧乳头内陷,余均为双侧内陷。
  2.2 术前准备:由于内陷的乳头周围易于包藏污垢,如不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即行有创操作,易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前1周始要求患者每天用热水棉签清洗内陷乳头,并涂5%聚维酮碘液消毒1~2 次。术前准备20ml注射器两只做成固定架并照射灭菌备用(图1)。
  2.3 手术方法
  2.3.1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2%盐酸利多卡因10ml内加入肾上腺素5~10滴(1∶20万单位),于乳头根部周围做局部浸润麻醉。
  2.3.2术前设计:将内陷乳头挤出或用缝线将乳头牵出至正常位置。在乳晕与正常皮肤移行处,经乳头正中水平线上下对称用7#尖刀片在皮肤上分别作4个小切口,约0.1cm大小,使其4点相连形成 “U”形;经乳头正中垂直线对称的位置另作0.1cm大小4个皮肤切口,使其4点相连形成“8”形,“U”形与“8”形设计线相互垂直。
  2.3.3 操作方法:以1号无损伤缝线贯穿缝合乳头作牵引。先用大三角针带7号丝线从切开孔处入针,进针方向垂直向下,于乳头底部呈弧形穿行,借逢线力量悬掉、托起乳头下方部分乳腺组织。缝针自对侧切开处穿针,再自出针口进针,使出针处缝线埋于真皮内,缝针于皮下潜行约0.5cm左右自同侧另一切开处处出针,同法进针,再次穿过乳头基底,返回对侧,至回到第一次进针孔穿出。收线打结,使其成“U”形结,略内压后将线结埋于皮内。用角针带7号线于乳头表面垂直向下进针,自“U”形缝线下方穿过,转向乳晕外缘皮肤切口处传出,再原位进针,皮下潜行0.5cm至同侧另一切开孔处出针后再进针,于“U”,形缝线深面斜向对侧皮肤切口,出针,同法操作,使缝线在乳头下方呈“8”形。最后,缝线自“U”形逢线下转向乳头中央,自乳头中央穿出,收紧缝线,两线尾端固定于固定架上,给乳头施加持续牵引力。
  2.3.4 手术要点:缝合应于乳头基底部与乳晕移行处以减少术后瘢痕。缝针每次穿过乳头下方宜带起少部分乳腺组织,以利于通过牵拉使乳头托起、复位。所有缝线及线结都应埋于皮下,以防止感染及瘢痕形成。在打结时应尽量拉紧,使乳头充分复位。乳头、乳晕血供感觉由深浅两层组成,血供较充分,本术式以缝线为牵拉力量来源,缝线之间间隙较大,不会对乳头血供造成较大影响。另外“8”形线与“U”形线应均匀交织,使牵拉力量更均衡。乳头牵引线张力不宜过大,以保持乳头托起、复位为度。
  2.3.5 术后处理:术后局部可敷涂抗炎药膏,口服抗生3天,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术后勿带胸罩,牵引时间以持续4~6周为宜。
  2.4 结果:本组18例33侧内陷乳头术后均获得满意的矫正,无1例出现乳头坏死、感染。所有患者门诊随访6个月~2年,乳头形态满意。矫正后的乳头呈圆柱状,乳晕清晰,乳头感觉无减退,无勃起功能障碍。切口局部无明显瘢痕,哺乳功能未受影响,全部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图4~9)。
  
  3讨论
  
  3.1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畸形,Schwager等报道女性乳头内陷发生率为2%[1],Park等报道在对1625名女性体检时发现乳头内陷发生率为3.26%,其中86.8%为双侧内陷[2]。田艳琴调查1638例女性,年龄17~78岁,乳头内陷发生率为1.59%[3]。
  3.2 乳头内陷有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继发性乳头内陷是因乳头受乳腺内异常组织的牵拉所致,最常见于乳癌,其次是外伤、炎症和乳房手术等。治疗方面主要是去除病因。原发性乳头内陷主要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发育障碍所致,表现为乳晕、乳头下支撑组织即平滑肌和乳腺管发育不良,乳腺管较短,不能将乳头托起[4]。乳腺周围的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短缩,乳头下缺乏支撑组织及乳腺管向内牵拉引起先天性乳头内陷已成为共识。手术方式的改进也围绕上述致病因素进行。
  


  3.3 根据乳头内陷的程度临床上将其分为三度:轻度,不用任何器械,仅仅靠手的挤捏就能使乳头暂时凸出,且外形基本正常[5],以持续抽吸或单纯缝合即可矫正;中度,乳头用手不能挤出,须靠负压吸引,或钝性分离纤维带、牵拉、缝合等方法才能使乳头突凸出,且外形较正常的乳头短小;重度,用任何器械都不能使其凸出,需外科手术矫正。
  3.4 理想的乳头内陷矫正术需同时符合以下5个方面的要求:①操作简便;②乳头形态自然;③乳头血运无障碍,感覺功能正常;④切口瘢痕不明显;⑤哺乳功能得以保留[5]。
  3.5 迄今,国内外已有数十种术式被介绍和应用。这些术式均不满足理想术式的要求,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如易复发、瘢痕明显,影响患者的哺乳功能及乳头感觉,或手术操作复杂。姜会庆等曾介绍应用隆起器治疗先天性乳头凹陷,无需手术,疗效满意[8]。但该治疗方法需要特殊设计、制造的乳头隆起器,尚未广泛普及。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本术式,具有以下优点:①切口微小而且隐蔽,由于切口位于乳头基底部与乳晕移行处,术后瘢痕不明显;②双重“U+8”形内悬吊缝合,张力均匀,不会影响乳头乳晕复合体的血运,又切实封闭了乳头回陷的空间通道,通过内悬吊及持续牵引刺激乳头深面的支撑组织的增生,加强了支撑作用,术后乳头不易回缩,使乳头外形美观,手术效果确切,复发率较单纯“U”形缝合低;③操作简便,易于掌握;④乳腺组织损伤小,乳头及乳晕感觉功能及血运良好,术后不影响哺乳;⑤术后乳头形态较为理想,效果稳定。本术式缺点是需使用外固定支架,患者术后生活不便。但持续牵引力能刺激乳头深面的支撑组织的增生,这种增生4~6周后基本稳定[8],所以要求牵引4至6周以强化手术效果。本组18例患者33个乳头仅2个患者3个乳头未牵引满4周,1例1周后不愿意坚持牵引,两个乳头中一个复发内陷,但程度明显轻于术前,患者表示满意,不愿再次手术。另外,对重度乳头内陷患者的治疗,如使用本术式则需结合乳头下分离及充填等方法。
   本术式虽不尽完美,但对矫正轻中度乳头向陷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的微创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
  [1]Schwager RG, Smith JW, Gray GF, et al. Inversion of theHuman female nipple, with a simple method of treatment[J]. Plast Reconstr Surg, 1974, 54(5):564.
  [2]Park HS, Yoon CH, Kim HJ. The prevalence of congenital Inverted nipple[J]. Aesthetic Plast Surg,1999,23(2): 144-146.
  [3]田艳琴. 乳腺疾病调查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4(1):63.
  [4]李福耀. 医学美容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9:338.
  [5]周瑾,邢新.乳头内陷的手术治疗进展[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1,12(6): 326-327.
  [6]Ritz M Sifen R, Morgan D, et al. Simple technique for inverted nipple correction[J]. Aesthetic Plast Surg,2005,29(1): 24-27.
  [7]姜会庆,孙东燕,胡心宝. 隆起器治疗先天性乳头凹陷崎形的临床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 19(5): 448-450.
  [8]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66-1169.
  [收稿日期]2008-10-16 [修回日期]2008-12-28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颧部褐青色痣是皮肤美容科常见病,就诊的患者中以中青年女性多见[1]。临床表现为颧部对称分布的色素斑点,直径1~3mm,灰褐、灰蓝或深褐色,少数可累及眼睑、鼻翼及颞部。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的Q-开关红宝石激光是治疗该病安全且有效的方法[2]。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科用红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患者1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
期刊
睑黄疣又称睑黄色瘤,为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好发于眼睑,影响美观。多见于中年妇女,尤其是更年期前后,可发生于有肝胆疾病者,也可发生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或高脂血症者,更多的患者无明显上述疾病的阳性体征和化验结果。病性发展缓慢,且无自觉症状,患者多因影响容貌而就治,少数患者是因影响功能而就医。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激光、冷冻、手术治疗、三氯醋酸点涂烧灼。上述治疗方法不是对患者正常组织损害大,就是
期刊
腋臭是发生于青春期的常见疾患,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影响患者求学、参军、就业和交际。治疗腋臭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2005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腋臭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32例,女48例。病程2~5年,平均3.5年,年龄16~36岁,平均21.5岁。  1.2治疗方法:用剪刀将腋毛剪除,根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瘢痕的效果。方法:对50例面部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CO2激光和强脉冲光联合治疗6次。治疗间隔均为1个月。首先使用超脉冲CO2激光磨削,能量100~200mJ/脉冲,频率10~20脉冲/min。然后使用585nm强脉冲光治疗,脉宽2.5~15ms,能量密度25~35J/cm2。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显效者33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3例
期刊
毛发移植是皮肤外科的经典术种之一,该技术由皮肤科医生建立并发展普及。被尊称为毛发移植之父的美国皮肤科医师Norman Orentreich,也是美国皮肤外科协会创始人之一,并担任了该协会首任主席,可见毛发移植技术对于皮肤外科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毛发移植技术发展简史[1]    最早关于毛发移植的文献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但是作为毛发移植技术的正式报道还数二十世纪初来自德国和日本的两篇文
期刊
我科自2006年7月~2008年7月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各型纹身12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和设备    1.1临床资料:祛纹身对象均否认有慢性病史的门诊患者共120例。其中美容性纹身41例,文纹眉29例,纹眼线12例,均为女性。业余性纹身68例,(男42例,女26例)。外伤性纹身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纹身时间0.5~20年,年龄14~48岁,平均28
期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个青年女性都有着对美的强烈追求,是美容行业最忠实、稳定的消费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年女性注重皮肤的保养和美容产品的选择,这则促进了美容护肤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更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中药美容护肤品的研发,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和变化的心理需求,而消费心理受诸多因素影响且复杂多变,本文就成都市青年女性对中药美容护肤品消费心理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后牙玻璃离子牙合垫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打开咬合的机制及临床使用要点。方法:选择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采用后牙玻璃离子牙合垫加固定矫治器,对照组15名采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加固定矫治器。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变化。结果: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ANS-Me(mm)、N-Me(mm)、S-Go(mm)、U6-PP(m
期刊
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的关键在于:①种子细胞的选定和获取;②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的三维支架材料;③种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微环境。本文就这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种子细胞的选定和获取  选择一种适宜的种子细胞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前提。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保持多种分化潜能且长期生存的细胞群。干细胞按其分化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
期刊
定位头影测量方法是评价颅颌面骨骼结构特征的重要手段,广泛运用于颅面生长发育预测及颅颌面骨骼特征等研究[1]。传统方法诸如Downs分析法、Steiner分析法、Tweed 分析法、Wylie分析法、Wits分析法、Ricketts分析法等对颅颌面骨骼结构的评价主要基于角度、线距、比例等,因受面高、颌骨旋转、参照平面变异等影响以及准确度、适用条件等限制,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因此,个体化定位头影测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