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把听力训练落到实处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无非就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听”字当头,可见,听的能力训练非常重要。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学生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而要达成这一目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就要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把听力训练落到实处。
  1 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是听力训练的必要前提
  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是听力训练的必要前提。在语文课堂上,首先要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小学生的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注意时间短,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注意范围较小。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从小学生的注意特点看来,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所以课堂上要尽量采用顺口溜式的习惯语言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为此,笔者总结出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课堂习惯语言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端坐、静听、看老师;开动脑筋,我最聪明;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谁会倾听——我会倾听;同学回答我静听……”这些课堂习惯语言简洁、明快、有节奏感,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能在较短的时间组织好学生的纪律,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养成倾听的良好课堂习惯。
  2 听老师范读课文是听力训练的重要途径
  听老师范读课文是听力训练的重要途径。老师范读课文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听老师朗读课文。语文课堂是训练学生听力的最佳场所。
  笔者这几年尝试着把预习环节放在课堂上来完成。为了让学生对新课文产生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开新课前笔者不让学生先接触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倾听老师范读课文。这样做既减轻了学生家庭预习的负担,也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下面以人教版1—4册的课文为例来介绍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的思维还比较简单,老師提出的听力要求也要相应简单一些。例如,教学第一册的《哪座房子最漂亮》,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老师范读课文:“课题是什么?课文告诉我们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第一册的《雪地里的小画家》,老师范读课文后可让学生回答:“谁能记住课题?谁能说说雪地里有哪些小画家?”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认真倾听后力所能及的,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而老师也顺利地完成了导入环节。
  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有了一学期的听力训练基础,老师提出的听力要求也要相应提高。例如,教学第二册的《乌鸦喝水》,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老师范读课文:“乌鸦起初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乌鸦想了什么办法喝到水的?”教学第二册的《兰兰过桥》,可设计这些问题来训练学生的听力:“爷爷向兰兰介绍了哪些桥?你喜欢哪一种桥?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老师范读课文,知道自己要完成哪些目标,就会努力倾听。当然,听力训练的结果也令人满意。
  进入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听力训练,听力水平得到较好的发展。老师就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课文的大意和精彩情节。例如,教学第三册的《坐井观天》,老师范读课文后可以出示这样的听力练习:“课文主要写( )和( )在争论( )的问题?”这个问题能训练学生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大意。又如教学第四册的《丑小鸭》,老师范读课文后也可出示这样的听力练习:“课文主要写丑小鸭受了很多苦,最后变成( )的事。”完成课文大意的练习后,老师的要求还可以适当提高:“变成天鹅的丑小鸭是怎样的?请再听老师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谁的听力最好。”此时,强烈的好胜心就会驱使学生凝神倾听,老师刚读完,多数学生就能说出“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有几个学生即刻背诵出“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的片段。这一听力训练,显然培养了学生复述精彩情节的能力。可见,听老师范读课文是听力训练的重要途径。
  当然,课堂上训练学生听力的途径还有很多。指导学生朗读也是训练学生听力的好途径,课堂上倾听师生的对答互动,与同伴的交流都是听力训练的有效途径。这里笔者就不——赘述了。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把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作为听力训练的必要前提,把听老师范读课文作为听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切实把听力训练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外语教学应“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资源提供者,突显学生主体性。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下称“新课
期刊
1 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它不仅仅要培养学生们正确地运用文字以及掌握文字,而且还要通过文字这个工具,为后续的学习与各门功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程在整体上,却存在着只注重理解认识,却忽略了语言方面的真实情感,只重视语句与段落之间的分析,却忽略了整体章篇的综合感性理解,实际反映出了以学科知识为主体,而非以学生思想的发展为主体的课程
期刊
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
期刊
实施创新教育的关健在于培养创新思维,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只要善于引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索——进行猜想和假设,分析和推理,激发学生想象,激活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1提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生长环境  1.1 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这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
期刊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创新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把创新教育更好的渗透于语文教学实践中呢?我们认为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改进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改进课堂;自学能力。  创新教育是指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
期刊
【摘 要】学习是开放的系统,封闭的学习内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只有使内容具备了开放的情景,开放的问题,开放的结果,学生才可能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和个性特长,主动而灵活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新  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如何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个性出发创造性地设计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是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将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学习之盘”。 教师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建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会合作,同时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真正促发展。  【关键词】理念;智力;效率;方法  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更新观念,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学方法,只有
期刊
【摘 要】创造是一种活动,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它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开发和培养儿童创造力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以及儿童本身的主观因素。  【关键词】创造;求异;环境;发散思维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
期刊
【摘 要】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学生“情动而辞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 激发起来,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  【关键词】自主写作;创新作文;激发兴趣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