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习惯的力量很大,正如一個著名的比喻:理智刚从门口把它扔掉,习惯却又把它从窗口送了回来。
比如过年放鞭炮,明明与驱邪无关,且人人都知道此乃噪音污染与火灾隐患,但人们仍然在放,为什么?就因为自古就有这个过年放鞭炮的习惯。
其实,这种因为习惯而造成的不近情理或不合事实或不合逻辑的现象,在日常交际的语言中也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约定俗成”。
请注意“约定俗成”这个词的含义,从字面上看,“约定”就是人们在不经意中因习惯而“约定好了的”,“俗成”就是人们在不经意中按风俗确实认可了的。
它很像不成文的法则,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表达。
那么,是不是约定好了的就一定是正确的规范的呢?不一定。
有时,因为习惯,人们甚至会公然认可荒谬的,认可错误的。换言之,只因大家都“习惯”了,这才承认了某一个并不合逻辑或者并不合语法的语言现象。
比如:
“差一点摔倒”与“差一点没摔到”相比,后一句明明加了一个表示否定的“没”,但二者的语意却完全一样,这就有点不合逻辑。因为按逻辑推论,如果前一句对,那么后一句就肯定不对,但奇怪的是,这两种表达却偏偏一模一样,居然都是对的!
再如:“四季如春”是人人所共知的成语,但细想想却不当也不妥,试想,四季皆如春,说“冬如春”“夏如春”“秋如春”当然可以,说“春如春”岂不是地道的废话?但既然“约定俗成”了,人们也就不再追究这一荒唐的表达样式了。
再如:“他妈”与“他母亲”,两种表达在语意上完全一样。可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二者却切切不可互相替代。比如“上山扫他母亲的墓”是一句很正常的话,但“上山扫他妈的墓”却转眼间成了一句骂人的话。因为按照习惯理解,“他妈的”至少是一种不雅!
怎么样?约定俗成是不很有趣?
B
有一种语言现象叫“变形”。人们之所以认可它,其实也是因为约定俗成。
比如,从字面上看,“鬼”是恶的,是狰狞的,是面目可憎的,当然是个贬义词,但只要将它变化为“机灵鬼”、“鬼机灵”、“红小鬼”,就能立刻感觉到这些表达都是褒义的。
为什么?因为人们的感觉在起作用,这感觉,其实也是来自习惯。
请看一个极其典型的语言“变形”的事例。
这就是,为了强调“甜”,人们居然说“甜得要死”,比如为了强调“好看”,人们居然说“好看得要命”,天哪!“要死”与“要命”都有点不妙,分明是“不幸”,分明是“危险”,但这种表达却偏偏意味着最高档次的赞美!
怪了,为什么人们要欣赏并接受了这个带有“死”字的并不吉利的表达样式呢?
难道“死”意味着吉祥?不,不是,而是因为约定俗成。
既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表达是“甜”的,那它就是甜的!
至于理论,靠边休息去吧!
C
约定俗成有点强词夺理,你信不信?
不信请看两个例子。
其一:“老”这个词,基本含意是很明确的,是指“年岁极大的”或者“年岁最大的”,如老奶奶,老公公,老婆婆,老爷爷,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年纪最小的那个人却也可以叫做“老”,如最小的舅舅叫“老舅”,最小的姨妈叫“老姨”,最小的孩子叫“老疙瘩”。“老”既是“年长的”又是“年少的”,这的确矛盾之极。不是吗?既然“老”意味着年岁最大的,就不应该又意味着年岁最小的,但因为习惯,因为约定俗成,此种反逻辑的表达方式竟然无一人反对。
其二,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缺”字与“无”字,从字面上看,“缺”是少了点,“无”是根本没有,如果单从“有没有”这一意义上考察,显然“无”比“缺”更糟糕,可是当我们细细比较“无德”与“缺德”这两个词时,却发现情况正好相反,这就是,“无德”要比“缺德”好得多:“无德”是平庸,并不一定是恶的,“缺德”却是道德败坏,肯定是一种邪恶!天哪!这与原意相背的表达明明不合逻辑,但至今无一人纠正,为什么?就因为按约定俗成的规则,人们都认为“缺德”比“无德”糟得多。
怎么样?是不是这有点强词夺理?
但没法子,既然千百年来人们都是这么看问题的,也就这么以讹传讹,认了!
有趣的结论
如何理解上述种种怪异的约定俗成现象呢?
歌德的名言就是答案,这句名言就是:“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才是常青的。”
细细推敲这句话吧!它分明在提醒着我们,语言理论是严格的,是一丝不苟的,但语言现象却也是万花筒,迷人的现象多着呢!
既然如此,评价一句话究竟对还是不对,就千万不能仅仅看理论,还要同样关注一下它是否体现着“约定俗成”的传统规则?
如果理论上不对,但它却符合“约定俗成”的潜规则,那就来个一分为二吧!
既要看到它的“不合法”之处——这个“法”是指语法或逻辑,还要承认它的“合理”之点——这个“理”就是人们的风俗习惯等久远的文化积淀。
自然,也只有这样看问题,才不致于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习惯的力量很大,正如一個著名的比喻:理智刚从门口把它扔掉,习惯却又把它从窗口送了回来。
比如过年放鞭炮,明明与驱邪无关,且人人都知道此乃噪音污染与火灾隐患,但人们仍然在放,为什么?就因为自古就有这个过年放鞭炮的习惯。
其实,这种因为习惯而造成的不近情理或不合事实或不合逻辑的现象,在日常交际的语言中也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约定俗成”。
请注意“约定俗成”这个词的含义,从字面上看,“约定”就是人们在不经意中因习惯而“约定好了的”,“俗成”就是人们在不经意中按风俗确实认可了的。
它很像不成文的法则,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表达。
那么,是不是约定好了的就一定是正确的规范的呢?不一定。
有时,因为习惯,人们甚至会公然认可荒谬的,认可错误的。换言之,只因大家都“习惯”了,这才承认了某一个并不合逻辑或者并不合语法的语言现象。
比如:
“差一点摔倒”与“差一点没摔到”相比,后一句明明加了一个表示否定的“没”,但二者的语意却完全一样,这就有点不合逻辑。因为按逻辑推论,如果前一句对,那么后一句就肯定不对,但奇怪的是,这两种表达却偏偏一模一样,居然都是对的!
再如:“四季如春”是人人所共知的成语,但细想想却不当也不妥,试想,四季皆如春,说“冬如春”“夏如春”“秋如春”当然可以,说“春如春”岂不是地道的废话?但既然“约定俗成”了,人们也就不再追究这一荒唐的表达样式了。
再如:“他妈”与“他母亲”,两种表达在语意上完全一样。可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二者却切切不可互相替代。比如“上山扫他母亲的墓”是一句很正常的话,但“上山扫他妈的墓”却转眼间成了一句骂人的话。因为按照习惯理解,“他妈的”至少是一种不雅!
怎么样?约定俗成是不很有趣?
B
有一种语言现象叫“变形”。人们之所以认可它,其实也是因为约定俗成。
比如,从字面上看,“鬼”是恶的,是狰狞的,是面目可憎的,当然是个贬义词,但只要将它变化为“机灵鬼”、“鬼机灵”、“红小鬼”,就能立刻感觉到这些表达都是褒义的。
为什么?因为人们的感觉在起作用,这感觉,其实也是来自习惯。
请看一个极其典型的语言“变形”的事例。
这就是,为了强调“甜”,人们居然说“甜得要死”,比如为了强调“好看”,人们居然说“好看得要命”,天哪!“要死”与“要命”都有点不妙,分明是“不幸”,分明是“危险”,但这种表达却偏偏意味着最高档次的赞美!
怪了,为什么人们要欣赏并接受了这个带有“死”字的并不吉利的表达样式呢?
难道“死”意味着吉祥?不,不是,而是因为约定俗成。
既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表达是“甜”的,那它就是甜的!
至于理论,靠边休息去吧!
C
约定俗成有点强词夺理,你信不信?
不信请看两个例子。
其一:“老”这个词,基本含意是很明确的,是指“年岁极大的”或者“年岁最大的”,如老奶奶,老公公,老婆婆,老爷爷,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年纪最小的那个人却也可以叫做“老”,如最小的舅舅叫“老舅”,最小的姨妈叫“老姨”,最小的孩子叫“老疙瘩”。“老”既是“年长的”又是“年少的”,这的确矛盾之极。不是吗?既然“老”意味着年岁最大的,就不应该又意味着年岁最小的,但因为习惯,因为约定俗成,此种反逻辑的表达方式竟然无一人反对。
其二,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缺”字与“无”字,从字面上看,“缺”是少了点,“无”是根本没有,如果单从“有没有”这一意义上考察,显然“无”比“缺”更糟糕,可是当我们细细比较“无德”与“缺德”这两个词时,却发现情况正好相反,这就是,“无德”要比“缺德”好得多:“无德”是平庸,并不一定是恶的,“缺德”却是道德败坏,肯定是一种邪恶!天哪!这与原意相背的表达明明不合逻辑,但至今无一人纠正,为什么?就因为按约定俗成的规则,人们都认为“缺德”比“无德”糟得多。
怎么样?是不是这有点强词夺理?
但没法子,既然千百年来人们都是这么看问题的,也就这么以讹传讹,认了!
有趣的结论
如何理解上述种种怪异的约定俗成现象呢?
歌德的名言就是答案,这句名言就是:“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才是常青的。”
细细推敲这句话吧!它分明在提醒着我们,语言理论是严格的,是一丝不苟的,但语言现象却也是万花筒,迷人的现象多着呢!
既然如此,评价一句话究竟对还是不对,就千万不能仅仅看理论,还要同样关注一下它是否体现着“约定俗成”的传统规则?
如果理论上不对,但它却符合“约定俗成”的潜规则,那就来个一分为二吧!
既要看到它的“不合法”之处——这个“法”是指语法或逻辑,还要承认它的“合理”之点——这个“理”就是人们的风俗习惯等久远的文化积淀。
自然,也只有这样看问题,才不致于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