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人生活节奏特别快,我在北京地铁里看到上班族都特别疲惫,脸色不好看,一定很久没有好好吃饭了。我想让人安安心心地好好吃一顿饭。” 回家吃饭的私厨木木说。
吃,作为生物最原始的生理需求,它包含着太多种形式的体验。现在的白领,无论是“奋战”在哪栋火柴盒般的建筑里,工作间歇时大多是期盼着千篇一律的外卖能早些到来;盼望着饭馆师傅能用干净一点的油、洗得净一些的菜。想静下来享受原生食物被精心烹调的一餐?算了吧,今天的饭只要能达到充饥的效果,那便不会影响生活的进程。
与其说是生活,可能生存两个字更适合这种状态吧。只追求填饱肚子的生物难道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吗?
用家里饭温暖你疲惫的胃
回家吃饭刚上线不久,就在外卖APP的排行榜上杀进了前四名。平台上的食客和厨师对每一位前来用餐的食客,都用亲密无间的家人规格来接待,对每道饭菜都是用与家人共享的心态在烹调。
统一的手艺培训,单调的生产流水线,确实为批量化生产的快餐时代带来了便捷。规行矩步的餐饮行业终究会到达“腻”这个无法逃避的结局。而在此背景之下,回家吃饭打造的私厨模式宛若一股颇有新意及心意的清风,基于地理定位、共享身边美食的O2O平台,能够挖掘出小区邻里间的美食达人制作拿手好菜,食客或上门自取,或由快递配送。而“家”不仅是如今生活的城市,更是远离的故乡,四川来的辣椒、家乡腌的泡菜,每一口都是记忆的味道。正如回家吃饭的广告语:“如果离开故乡,好在还有厨房。 ”
“阿姨做的饭特别香,土豆炖牛肉简直了,根本停不下来。”“同事们都不吃她们自己买的饭了,真的特别香,特别赞!”“非常棒,好吃到忘了拍照,大叔送了特别多的菜;米饭是大米小米混合焖在一起的,看着就好健康的样子。下次还会点!”……这是食客们对回家吃饭平台上私厨们的称赞。
与流水线模式大批量生产的餐饮模式不同,共享私厨这种轻模式辐射的区域比较窄,接单量有限,所以能做到点对点的服务,了解每一个用户的饮食习惯,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个用户。
有的时候送餐早了10分钟,顾客会埋怨“我正在开会,菜凉了怎么办!”私厨木木会告诉顾客,她的厨房离得很近,如果凉了她会拿回去加热,再送过来。有时客户下订单要尖椒炒肉,备注却写不要尖椒,木木就打电话过去,和客户商量把尖椒换成甜的青椒。
“100个人有100种性情,但谁都不会抗拒真心。”木木这样说。而这也是回家吃饭平台私厨们服务的原则:以真心待客。
有一次木木接到一对儿情侣的订单。下单的女孩是附近上学的学生,想给男朋友一个惊喜,但是她以为情侣套餐的128元是两个人的价格。女孩给木木打电话退单,木木说“没事儿啊,过来吃吧”。这个女孩很开心,一晚上都在不停地说“太感动了”、“太惊喜了”。现在小情侣成了木木的朋友,还经常到她的私厨吃饭。
一场关于一起吃饭的革命
回家吃饭的创始人唐万里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Airbnb做的是住房的共享,Uber和滴滴做的是出行的共享,吃饭为什么不能共享呢?回家吃饭的创办目的,就是“有一天,普通人都可以走到邻居家吃饭,就像回到自己家一般舒适自然”。
据统计,全中国有4亿个家庭厨房是可被再利用的,回家吃饭要做的事,就是将每一个大部分时间闲置的家庭厨房充分利用起来,让有手艺的私厨有更多展示的舞台。
“我喜欢炖汤喝汤,西藏墨脱石锅鸡汤特别好喝,我就从新疆背回来5个石锅,想炖给更多的人喝。”顾客把菜吃光、汤喝完的时候,是木木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不到一年的时间,几百万人的吃饭方式被唐万里所影响,覆盖的城市也从北京逐步延伸到上海、杭州、广州、深圳。
目前,回家吃饭平台上已聚集了5万多位像木木这样的私厨。虽然这个平台主打的是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做的家乡味“妈妈菜”,然而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了私厨队伍。
比如木木,全职工作是销售,所以有大把的闲暇时间,“除了周一和周五在公司,其它的时间我都在我的厨房里。”
然而兼职也往往意味着业余性,私厨们并不具备普通餐馆必需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证件,是否卫生、可口是用户的两大疑虑。对此回家吃饭通过资质审核、定期回访以及淘汰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回家吃饭设立的私厨门槛是:楼房,有独立客厅和独立厨房,厨师有健康证并需要上传身份证,还要参加回家吃饭组织的私厨培训。同时回家吃饭会派遣专业摄影师给私厨拍摄开店所需的照片。开业之后,平台会对私厨定期回访,对于差评太多的私厨会实行下线处理。
而严苛的标准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木木在回家吃饭刚开业的几个月每天都接单接到满负荷,甚至从四川来北京玩的闺蜜都被木木抓来帮了半个月的忙。“接单接少点,重质不重量,一定要做精”是木木对后来想做私厨的人的建议。
“安心饭菜,邻里共享”是回家吃饭的标语,相比较外卖平台上的小餐馆,私厨用的油和食材都是自家做饭使用的,所以人人担心的卫生问题对回家吃饭来说反而成为优势。而他们也将在上游端为私厨解决食材供给的课题提上了日程。
吃,作为生物最原始的生理需求,它包含着太多种形式的体验。现在的白领,无论是“奋战”在哪栋火柴盒般的建筑里,工作间歇时大多是期盼着千篇一律的外卖能早些到来;盼望着饭馆师傅能用干净一点的油、洗得净一些的菜。想静下来享受原生食物被精心烹调的一餐?算了吧,今天的饭只要能达到充饥的效果,那便不会影响生活的进程。
与其说是生活,可能生存两个字更适合这种状态吧。只追求填饱肚子的生物难道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吗?
用家里饭温暖你疲惫的胃
回家吃饭刚上线不久,就在外卖APP的排行榜上杀进了前四名。平台上的食客和厨师对每一位前来用餐的食客,都用亲密无间的家人规格来接待,对每道饭菜都是用与家人共享的心态在烹调。
统一的手艺培训,单调的生产流水线,确实为批量化生产的快餐时代带来了便捷。规行矩步的餐饮行业终究会到达“腻”这个无法逃避的结局。而在此背景之下,回家吃饭打造的私厨模式宛若一股颇有新意及心意的清风,基于地理定位、共享身边美食的O2O平台,能够挖掘出小区邻里间的美食达人制作拿手好菜,食客或上门自取,或由快递配送。而“家”不仅是如今生活的城市,更是远离的故乡,四川来的辣椒、家乡腌的泡菜,每一口都是记忆的味道。正如回家吃饭的广告语:“如果离开故乡,好在还有厨房。 ”
“阿姨做的饭特别香,土豆炖牛肉简直了,根本停不下来。”“同事们都不吃她们自己买的饭了,真的特别香,特别赞!”“非常棒,好吃到忘了拍照,大叔送了特别多的菜;米饭是大米小米混合焖在一起的,看着就好健康的样子。下次还会点!”……这是食客们对回家吃饭平台上私厨们的称赞。
与流水线模式大批量生产的餐饮模式不同,共享私厨这种轻模式辐射的区域比较窄,接单量有限,所以能做到点对点的服务,了解每一个用户的饮食习惯,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个用户。
有的时候送餐早了10分钟,顾客会埋怨“我正在开会,菜凉了怎么办!”私厨木木会告诉顾客,她的厨房离得很近,如果凉了她会拿回去加热,再送过来。有时客户下订单要尖椒炒肉,备注却写不要尖椒,木木就打电话过去,和客户商量把尖椒换成甜的青椒。
“100个人有100种性情,但谁都不会抗拒真心。”木木这样说。而这也是回家吃饭平台私厨们服务的原则:以真心待客。
有一次木木接到一对儿情侣的订单。下单的女孩是附近上学的学生,想给男朋友一个惊喜,但是她以为情侣套餐的128元是两个人的价格。女孩给木木打电话退单,木木说“没事儿啊,过来吃吧”。这个女孩很开心,一晚上都在不停地说“太感动了”、“太惊喜了”。现在小情侣成了木木的朋友,还经常到她的私厨吃饭。
一场关于一起吃饭的革命
回家吃饭的创始人唐万里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Airbnb做的是住房的共享,Uber和滴滴做的是出行的共享,吃饭为什么不能共享呢?回家吃饭的创办目的,就是“有一天,普通人都可以走到邻居家吃饭,就像回到自己家一般舒适自然”。
据统计,全中国有4亿个家庭厨房是可被再利用的,回家吃饭要做的事,就是将每一个大部分时间闲置的家庭厨房充分利用起来,让有手艺的私厨有更多展示的舞台。
“我喜欢炖汤喝汤,西藏墨脱石锅鸡汤特别好喝,我就从新疆背回来5个石锅,想炖给更多的人喝。”顾客把菜吃光、汤喝完的时候,是木木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不到一年的时间,几百万人的吃饭方式被唐万里所影响,覆盖的城市也从北京逐步延伸到上海、杭州、广州、深圳。
目前,回家吃饭平台上已聚集了5万多位像木木这样的私厨。虽然这个平台主打的是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做的家乡味“妈妈菜”,然而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了私厨队伍。
比如木木,全职工作是销售,所以有大把的闲暇时间,“除了周一和周五在公司,其它的时间我都在我的厨房里。”
然而兼职也往往意味着业余性,私厨们并不具备普通餐馆必需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证件,是否卫生、可口是用户的两大疑虑。对此回家吃饭通过资质审核、定期回访以及淘汰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回家吃饭设立的私厨门槛是:楼房,有独立客厅和独立厨房,厨师有健康证并需要上传身份证,还要参加回家吃饭组织的私厨培训。同时回家吃饭会派遣专业摄影师给私厨拍摄开店所需的照片。开业之后,平台会对私厨定期回访,对于差评太多的私厨会实行下线处理。
而严苛的标准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木木在回家吃饭刚开业的几个月每天都接单接到满负荷,甚至从四川来北京玩的闺蜜都被木木抓来帮了半个月的忙。“接单接少点,重质不重量,一定要做精”是木木对后来想做私厨的人的建议。
“安心饭菜,邻里共享”是回家吃饭的标语,相比较外卖平台上的小餐馆,私厨用的油和食材都是自家做饭使用的,所以人人担心的卫生问题对回家吃饭来说反而成为优势。而他们也将在上游端为私厨解决食材供给的课题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