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猪传染病,流行速度快,死亡率高,且不分性别、年龄、季节的发生。国际兽医局把猪瘟列为A类16种传染病之一,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出血、梗死和坏死等病变,猪瘟在未免疫猪群表现为发热、厌食、腹泻与便秘相间,衰竭、死亡等典型临床症状;在免疫不全猪群表现为从无症状、亚临床感染到典型发病死亡,相差悬殊;在妊娠母猪可呈现死胎、流产、弱仔、仔猪成活率低等复杂的繁殖障碍综合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淋巴结周边出血(大理石样变)、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回盲部淋巴滤泡增生、肿大与中央坏死相同(钮扣状肿)和肾脏被膜下密集的小出血点(麻雀卵样变)。猪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是一种毁灭性疾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1猪瘟免疫状况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石屏县坝心镇兽医人员积极努力工作,使坝心镇生猪事业发展迅速。2010年生猪存栏78 589头,其中优良母猪达5 516头,出栏达12万头,猪肉产量达2.4万t,畜牧业产值2.4亿元。随着生猪业的发展壮大,各种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特别是猪瘟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坝心镇兽医站全体职工和村级兽医人员特别注重猪瘟的防疫工作。2010年全镇猪瘟免疫数为70 731头,占存栏数的90%。伤寒免疫数54 320头。但其目前流行和发病情况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猪瘟与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仔猪水肿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病混合感染趋势上升,2010年村级上报病例102例,其中猪瘟21例,占上报总数的21%。2010年死亡的猪1 075头,其中猪瘟死亡323头,占全部病死猪总数的30%左右,可见猪瘟是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第一大病。因此,应重视猪瘟的免疫,严控猪瘟发生。
2现行的免疫方法
坝心镇对猪瘟采取春防和秋防,即在春季和秋季时对全镇所有的猪进行1次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所用的疫苗是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疫苗,其安全没有残余毒力,免疫原性好,在控制猪瘟流行方面效果显著。
2.1一次免疫法
1年1次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在双月龄时接种猪瘟疫苗1头份,同时接种伤寒、肺疫疫苗,此种方法在每年猪瘟免疫总数中占60%。
2.2二次免疫法
在仔猪20~30日龄时首次免疫,65~70日龄二次免疫1头份,攻毒保护比一次免疫高,此种方法在每年猪瘟免疫总数中占35%[1-2]。
2.3超前免疫
仔猪出生后,在哺乳前接种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此种方法在每年猪瘟免疫总数中占5%。
3猪瘟免疫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3.1疫苗使用不严格
疫苗的保存温度、运输条件未按有关规定执行,疫苗稀释后多次周转,不按规定时间使用等,从而造成疫苗失效,注射不标准,致使注入猪体内的疫苗量不足,或者某些生产厂家或某批号疫苗不符合标准要求,都会造成免疫不全。
3.2饲养户观念落后
饲养户预防观念不强,部分饲养户认为兽医部门打预防针是为了骗钱,对防疫有抵触情绪。有些饲养户抱侥幸心理,认为自家的猪饲养期短,没必要预防,这都给发生猪瘟留下了隐患。
3.3胎盘感染
妊娠母猪胎盘感染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尹胎),部分存活猪将续性感染,长期带毒、排毒,具有免疫耐受性,接种疫苗后不仅不能产生免疫力,反而激发猪瘟,形成亚临床感染[3-4]。
3.4母源抗体的干扰
免疫母猪可以通过初乳将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猪,而赋予仔猪的被动免疫力,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期间,接种疫苗会部分或全部被母源抗体中和,对主动免疫力产生很大影响。一次免疫法虽然免疫期长,但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二次免疫法实施困难,经费倍增,成本高;超前免疫法缺乏免疫持续期1年以上攻毒效果,在分散饲养条件下实施困难,按照防治要求,防疫密度应常年控制在95%以上。上述接种方法均不能排除母源抗体干扰,因而仍有部分猪只虽经免疫,但并未获得免疫,从而遭受感染,而呈零星散发。相反,有些猪只在二次接种7~14 d可能激发非典型性猪瘟,此现象是隐性感染猪瘟诱导的免疫耐受,是目前消除猪瘟最难解决的新问题。
3.5免疫程序不当
不同的猪场由于其饲养方式、经营形式存在较大差异,都会造成猪群抗体水平和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的差异。如果不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订免疫程序,很可能会给猪瘟病毒带来可乘之机。养猪场或饲养户不按程序进行免疫或不及时补注猪瘟疫苗,是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5]。
3.6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其他疾病的影响
猪群患有其他传染病,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可引起猪的免疫调节紊乱,而造成猪瘟疫苗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4采取相应的猪瘟免疫程序措施
4.1加强科普宣传工作
加强行政措施,结合科普宣传,大力提倡科学养猪,使饲养户认识到养猪致富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改变落后的饲养观念,力争每头注射,不留个体,适当采取强制性免疫和免疫标记方法。
4.2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兽医站应挑选有一定业务技术、责任心强的防疫员进行专题培训,积极开展工作合同制,分片包干负责,所用疫苗由县局直接提供云南省生物制药厂生产的疫苗,预防注射后定期抽查防疫效果,同时对防疫员进行技术考核,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给予及时纠正[6-7]。
4.3消除亚临床感染猪
亚临床感染猪长期带毒,且不断排毒,这是一种潜在的传染源,极容易造成其他易感猪的感染。因此,杜绝亚临床感染是控制猪瘟的重中之重,如发现病猪,应采取综合措施,逐渐淘汰阳性感染猪,才能使地区真正得到净化。
4.4严格疫苗使用技术
首先,在疫苗使用技术上应按其要求进行保存并避免受热和阳光直射。则在通风良好的自然环境温度下(25 ℃以上时),冻干苗保存在冷藏包内的时间不得超过48 h。另外,疫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过期、潮解、发霉变色等一系列现象,如发现一律废弃。其次,使用时应按计量稀释,现配现用,稀释后4 h内必须用完,超过4 h则作废苗处理;注射器、针头等用具需严格煮沸消毒,注射部位认真消毒,严格操作,准量注射。同时在注身前应先驱虫后免疫,以此达到疫苗使用效果。
4.5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适当加大免疫剂量
为了获得良好的仔猪免疫效果,必须掌握恰当的注苗时机。若注苗过早,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仍很高,高滴度的母源抗体可以控制猪瘟的发生,但也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注苗过晚,则仔猪体内母源抗体逐渐耗竭,同时被动免疫又未能及时形成,出现免疫空白期[8]。因此,适时监测猪群猪瘟病毒的抗体水平至关重要。同时,适当提高免疫剂量有利于提高抗体水平,可供参考的免疫剂量为种猪4~5头份;仔猪2~3头份;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在1∶32以上时(25日龄左右),以4头份疫苗剂量免疫,效果最佳。
4.6适时防补,严控病发率
在免疫中,把春、秋2防改为适时防疫及同时补针的方法,同时开展伤寒、猪丹毒和口蹄疫免疫工作。避免传染病混合感染,采用一次性注射疫苗后,每月对双月仔猪、市场上新购入未经市场检疫的猪和秋防补针漏注的猪只进行补针。2009年1月笔者对海东村委会白果咀村中全部猪只847头进行猪瘟、肺疫二联苗注射后,对买来的426头和母猪新生断奶仔猪380头进行了补注,7 d后同时对断奶仔猪给予口服伤寒疫苗,到2009年8月生猪出栏时没有发生猪瘟。因此,笔者提倡使用二联苗。原因是该村饲喂豆碴饲养期短,而二联苗的保护期是6个月,生猪出栏时基本还在疫苗预防期内,此时猪一般不会发生猪瘟。
4.7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
首先,对哺乳母猪给予足够的营养,添加蛋白质等营养饲料。保证哺乳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其次,保持圈舍干燥、卫生,注意夏季降温、冬季保暖,以此降低生猪的感染率。
4.8加强防疫、检疫,防止从外地引入病猪
当发生猪瘟后,要封锁疫点,禁止猪只流动,病猪应急宰。急宰的肉经煮熟(切成小块,煮沸2 h以上)方可供食用,其他部分应就地深埋。对未发病的猪,应立即用猪瘟弱毒疫苗(剂量可加大2~4倍)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猪圈、垫草、粪水和用具应彻底消毒,饲养用具每隔2~3 d消毒1次。消毒时,需清除圈舍表层粪土,填以新土。
5参考文献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秘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孙建宏.常用畜禽疫苗使用指南[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3] 何志强,何雪红,王鑫,等.影响猪瘟免疫效果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88-189.
[4] 高翔,马心玲.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1(9):143-144.
[5] 杨志民.牧业金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6] 韩雪清.猪瘟病毒及其猪疫疫苗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0(2):1-4.
[7] 乔忠.畜禽传染病免疫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03-104.
[8] 刘宝全.兽医生物制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猪瘟免疫状况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石屏县坝心镇兽医人员积极努力工作,使坝心镇生猪事业发展迅速。2010年生猪存栏78 589头,其中优良母猪达5 516头,出栏达12万头,猪肉产量达2.4万t,畜牧业产值2.4亿元。随着生猪业的发展壮大,各种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特别是猪瘟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坝心镇兽医站全体职工和村级兽医人员特别注重猪瘟的防疫工作。2010年全镇猪瘟免疫数为70 731头,占存栏数的90%。伤寒免疫数54 320头。但其目前流行和发病情况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猪瘟与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仔猪水肿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病混合感染趋势上升,2010年村级上报病例102例,其中猪瘟21例,占上报总数的21%。2010年死亡的猪1 075头,其中猪瘟死亡323头,占全部病死猪总数的30%左右,可见猪瘟是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第一大病。因此,应重视猪瘟的免疫,严控猪瘟发生。
2现行的免疫方法
坝心镇对猪瘟采取春防和秋防,即在春季和秋季时对全镇所有的猪进行1次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所用的疫苗是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疫苗,其安全没有残余毒力,免疫原性好,在控制猪瘟流行方面效果显著。
2.1一次免疫法
1年1次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在双月龄时接种猪瘟疫苗1头份,同时接种伤寒、肺疫疫苗,此种方法在每年猪瘟免疫总数中占60%。
2.2二次免疫法
在仔猪20~30日龄时首次免疫,65~70日龄二次免疫1头份,攻毒保护比一次免疫高,此种方法在每年猪瘟免疫总数中占35%[1-2]。
2.3超前免疫
仔猪出生后,在哺乳前接种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此种方法在每年猪瘟免疫总数中占5%。
3猪瘟免疫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3.1疫苗使用不严格
疫苗的保存温度、运输条件未按有关规定执行,疫苗稀释后多次周转,不按规定时间使用等,从而造成疫苗失效,注射不标准,致使注入猪体内的疫苗量不足,或者某些生产厂家或某批号疫苗不符合标准要求,都会造成免疫不全。
3.2饲养户观念落后
饲养户预防观念不强,部分饲养户认为兽医部门打预防针是为了骗钱,对防疫有抵触情绪。有些饲养户抱侥幸心理,认为自家的猪饲养期短,没必要预防,这都给发生猪瘟留下了隐患。
3.3胎盘感染
妊娠母猪胎盘感染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尹胎),部分存活猪将续性感染,长期带毒、排毒,具有免疫耐受性,接种疫苗后不仅不能产生免疫力,反而激发猪瘟,形成亚临床感染[3-4]。
3.4母源抗体的干扰
免疫母猪可以通过初乳将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猪,而赋予仔猪的被动免疫力,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期间,接种疫苗会部分或全部被母源抗体中和,对主动免疫力产生很大影响。一次免疫法虽然免疫期长,但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二次免疫法实施困难,经费倍增,成本高;超前免疫法缺乏免疫持续期1年以上攻毒效果,在分散饲养条件下实施困难,按照防治要求,防疫密度应常年控制在95%以上。上述接种方法均不能排除母源抗体干扰,因而仍有部分猪只虽经免疫,但并未获得免疫,从而遭受感染,而呈零星散发。相反,有些猪只在二次接种7~14 d可能激发非典型性猪瘟,此现象是隐性感染猪瘟诱导的免疫耐受,是目前消除猪瘟最难解决的新问题。
3.5免疫程序不当
不同的猪场由于其饲养方式、经营形式存在较大差异,都会造成猪群抗体水平和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的差异。如果不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订免疫程序,很可能会给猪瘟病毒带来可乘之机。养猪场或饲养户不按程序进行免疫或不及时补注猪瘟疫苗,是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5]。
3.6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其他疾病的影响
猪群患有其他传染病,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可引起猪的免疫调节紊乱,而造成猪瘟疫苗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4采取相应的猪瘟免疫程序措施
4.1加强科普宣传工作
加强行政措施,结合科普宣传,大力提倡科学养猪,使饲养户认识到养猪致富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改变落后的饲养观念,力争每头注射,不留个体,适当采取强制性免疫和免疫标记方法。
4.2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兽医站应挑选有一定业务技术、责任心强的防疫员进行专题培训,积极开展工作合同制,分片包干负责,所用疫苗由县局直接提供云南省生物制药厂生产的疫苗,预防注射后定期抽查防疫效果,同时对防疫员进行技术考核,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给予及时纠正[6-7]。
4.3消除亚临床感染猪
亚临床感染猪长期带毒,且不断排毒,这是一种潜在的传染源,极容易造成其他易感猪的感染。因此,杜绝亚临床感染是控制猪瘟的重中之重,如发现病猪,应采取综合措施,逐渐淘汰阳性感染猪,才能使地区真正得到净化。
4.4严格疫苗使用技术
首先,在疫苗使用技术上应按其要求进行保存并避免受热和阳光直射。则在通风良好的自然环境温度下(25 ℃以上时),冻干苗保存在冷藏包内的时间不得超过48 h。另外,疫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过期、潮解、发霉变色等一系列现象,如发现一律废弃。其次,使用时应按计量稀释,现配现用,稀释后4 h内必须用完,超过4 h则作废苗处理;注射器、针头等用具需严格煮沸消毒,注射部位认真消毒,严格操作,准量注射。同时在注身前应先驱虫后免疫,以此达到疫苗使用效果。
4.5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适当加大免疫剂量
为了获得良好的仔猪免疫效果,必须掌握恰当的注苗时机。若注苗过早,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仍很高,高滴度的母源抗体可以控制猪瘟的发生,但也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注苗过晚,则仔猪体内母源抗体逐渐耗竭,同时被动免疫又未能及时形成,出现免疫空白期[8]。因此,适时监测猪群猪瘟病毒的抗体水平至关重要。同时,适当提高免疫剂量有利于提高抗体水平,可供参考的免疫剂量为种猪4~5头份;仔猪2~3头份;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在1∶32以上时(25日龄左右),以4头份疫苗剂量免疫,效果最佳。
4.6适时防补,严控病发率
在免疫中,把春、秋2防改为适时防疫及同时补针的方法,同时开展伤寒、猪丹毒和口蹄疫免疫工作。避免传染病混合感染,采用一次性注射疫苗后,每月对双月仔猪、市场上新购入未经市场检疫的猪和秋防补针漏注的猪只进行补针。2009年1月笔者对海东村委会白果咀村中全部猪只847头进行猪瘟、肺疫二联苗注射后,对买来的426头和母猪新生断奶仔猪380头进行了补注,7 d后同时对断奶仔猪给予口服伤寒疫苗,到2009年8月生猪出栏时没有发生猪瘟。因此,笔者提倡使用二联苗。原因是该村饲喂豆碴饲养期短,而二联苗的保护期是6个月,生猪出栏时基本还在疫苗预防期内,此时猪一般不会发生猪瘟。
4.7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
首先,对哺乳母猪给予足够的营养,添加蛋白质等营养饲料。保证哺乳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其次,保持圈舍干燥、卫生,注意夏季降温、冬季保暖,以此降低生猪的感染率。
4.8加强防疫、检疫,防止从外地引入病猪
当发生猪瘟后,要封锁疫点,禁止猪只流动,病猪应急宰。急宰的肉经煮熟(切成小块,煮沸2 h以上)方可供食用,其他部分应就地深埋。对未发病的猪,应立即用猪瘟弱毒疫苗(剂量可加大2~4倍)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猪圈、垫草、粪水和用具应彻底消毒,饲养用具每隔2~3 d消毒1次。消毒时,需清除圈舍表层粪土,填以新土。
5参考文献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秘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孙建宏.常用畜禽疫苗使用指南[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3] 何志强,何雪红,王鑫,等.影响猪瘟免疫效果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88-189.
[4] 高翔,马心玲.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1(9):143-144.
[5] 杨志民.牧业金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6] 韩雪清.猪瘟病毒及其猪疫疫苗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0(2):1-4.
[7] 乔忠.畜禽传染病免疫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03-104.
[8] 刘宝全.兽医生物制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