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观赏鱼类——斗鱼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4374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特征特性 斗鱼是斗鱼科的小型鱼类,属观赏鱼类。其雄性个体相遇时有相互争斗、撕咬的习性,似水中的“蟋蟀”,故名斗鱼。我国有叉尾斗鱼和圆尾斗鱼两种。叉尾斗鱼俗名菩萨鱼、波师鱼,分布于华南,体长5~8厘米,呈梭形、侧扁,全身被栉鳞,吻短、口小、眼大。背鳍和臀鳍向后延长呈飘带状,鳍棘部长于鳍条部,腹鳍胸位,第一鳍条延长呈丝状;尾鳍上、下两端延长呈叉状;背鳍、臀鳍边缘及尾鳍均呈红色;遍体赤褐色,具8~11条蓝色或绿色横纹。眼至鳃盖常有2~3条暗色斜带,鳃盖后缘具一蓝色斑。雄鱼体色鲜艳,生殖期尤为明显。雌鱼体色暗淡。叉尾斗鱼的白色种称为白兔鱼,体粉红色,体侧有红色横纹,眼为红色。圆尾斗鱼又名中国斗鱼、草鞋鱼,其形态与叉尾斗鱼相似,但尾鳍呈圆形,体侧具不明显淡橙色或浅黄绿色相间的条纹。
  斗鱼喜生活在沟渠、小溪、池塘和水田中。由于鳃上具副呼吸器,能浮于水面呼吸,故斗鱼耐浊水和缺氧,对水质要求不严。最适水温是20~24℃,平时多在水体上层活动,休息时下沉水底。杂食性。
  2.饲养方法 从野外浅水水草丛中捕获的完好的斗鱼或购得的健康斗鱼均可人工饲喂。斗鱼适应性强,容易饲养。在准备好的玻璃鱼缸内注入清洁河水、池水或放置一天以上的自来水,将斗鱼放入缸中即可(缸中盛水不可过满,否则斗鱼会跳出)。可在缸内放入钟乳石、鹅卵石,以给斗鱼营造隐蔽的环境。一缸可饲喂两对或三对斗鱼,以便观赏。斗鱼食性广,面包屑、馒头屑、肉屑、红虫、蚯蚓(剪碎)以及浮游动、植物均是其喜食的饵料。每天每条成鱼饲喂0.3~0.5克,分2~3次饲喂。7~10天换1次水,但生殖期间换水每次只能换掉原来水量的一半,用虹吸管小心吸去缸底污物,避免破坏斗鱼营造的浮巢或吸走幼鱼。幼鱼孵化后成群浮于水面,此时应用网捞出幼鱼放于小型玻璃缸中专养。幼鱼宜用熟蛋黄研细加水调制成糊状,撒于水面饲喂。每天每缸加1/8个蛋黄即可,过多则会因饵料过剩造成水质变坏。同时应向缸中加入培养好的绿水(含浮游藻类植物),或将幼鱼直接养于绿水中。每4~5天换1次水,每次也是换去原有水量的一半,用虹吸管吸出的缸底脏水必须经纱布过滤,以免将小斗鱼吸走。(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方春林 殷红梅 邮编:330039)
其他文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北京市杂技家协会于6月27日在城市宾馆举行"为国争光荣誉奖牌"颁奖大会,为建国50多年来在国际杂技比赛中获
期刊
为获得全雄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对WZ♀-ZZ♂类型的奥利亚罗非鱼采用原系(ZZ♂)与转化系(ZZ△♀)二系配套技术,控制遗传全雄鱼的性别。根据泄殖器特征对转化后的实验鱼
眼肌面积,指家畜背最长肌的横断面面积.由于眼肌面积性状与家畜产肉性能有强相关关系,所以在育种上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贺华国是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办事处二渡村农民,1994年以来他一直承包涪陵农科所的0.9公顷(13.5亩)试验田种植水稻。2002年3月4日,位于贺华国承包田上方的农民陆朝兵的榨菜池排放的废弃盐水,经梯田排水沟流进了贺华国承包的稻田中,当时贺华国并不知情。同月29日,贺华国犁田播种。4月28日,贺华国去田间察看秧苗长势时,发现大部分秧苗已经枯死,随即报告涪陵农科所。农科所指派工作人员罗某查看了现场
<正> 中心内容表演之前,表演者在白纸条上写了一个阿拉伯数字,不让其他任何人知道。然后再将字朝里把纸条折叠好,使所写的字从纸条外边无法看到。再请一名或几名观众将一
1.苗密红叶 直播或多株移栽密度过大或单株营养不良,导致幼苗叶片发红。防治对策:立即间苗,去密留稀,去弱留壮,并补施1~2次速效肥料,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尿素5~8公斤或稀薄粪水400~500公斤,进行提苗促长。  2.缺氮黄红叶 油菜缺氮,植株矮小,新叶出生慢,叶片小,一般叶缘发红,中部为黄色,形成黄红叶。防治对策: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10公斤或碳铵20~30公斤,也可用7.5公斤人
颗粒饲料机是一种把粉状饲料压制成颗粒饲料的机器,可生产鱼、虾、鸡、鸭、鹅、兔、鸽等水产和畜禽养殖所需的颗粒饲料。从其结构形式上,可分为环模式和平模式两种,其中大中型颗粒饲料机多采用环模式结构,小型机多采用平模式结构。环模式颗粒饲料机具有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加工出的颗粒成品表面硬度较高。但是该机制造工艺复杂,整机售价较高。与环模式颗粒饲料机相比,平模式颗粒饲料机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制造成
为促进同期发情及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在肉羊产业中的推广应用,达到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的目的,进而改变肉羊产业的生产方式及经济结构,在繁殖及非繁殖季节对内蒙古地区本地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