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起习作,别说学生害怕,就连我这个当老师的也常为之皱眉。我深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尽量使他们做到有话可写,我在积累写作素材方面,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带领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愉快的游戏活动——逢七拍掌、喝醋;有趣味性强的体验活动——做哑剧、静站十分钟;有新鲜的实验活动——鸡蛋浮起来了等。
有时,我也会故意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达到不倾吐不为快的境界。例如,有一天课始,我走进教室后,便将一个学生不问原因地叫到教室外面,转身随手关门,将他关在了外面。正当众多学生心中疑虑重重、纷纷猜测之时,我却微笑着让他们说出这位同学的穿着,他们在心理上经历了较大的起伏后,写出的文章既具体又生动。我喜欢这样的习作教学方式,学生也渐渐习惯了这种方式。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意外的一幕:那是一节很平常的语文课,上课的铃声响起,照理我该出现在教室里,但因为新学期的语文课有时在第一节,有时在第二节,不像以前有规律,我一时没有适应过来,竟忘记了这节是自己的语文课,仍坦然地坐在办公室里备课。大约两分钟之后,我偶然抬头时,发现班长张雯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但还没来得及和她说话,她便一溜烟地跑了。我心里虽然有些纳闷:张雯怎么过来了?但随之又想:她一定是找其他老师,若找我,她一定会进来跟我说话的。因此,我埋头继续心安理得地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五分钟以后,平行班的华老师一进办公室,就向我发布消息:“你们班真奇怪,没有老师在,可同学们在齐背课文,而且个个都很认真,太自觉了!”我一听,猛然想起什么,立即查看我的课表,“天哪,竟然是我的语文课!”我惊呼着,连忙手捧教材向教室冲去,一路上直埋怨自己马大哈。接近教室时,果然听到从里面传来整齐而又充满情感的读书声,这多少让我感到欣慰,毕竟,没有同学破坏纪律。一进教室,我连忙打招呼:“对不起,对不起,我来晚了。” 但立即又略带几分责备地对班长说:“张雯,你刚才来办公室,为什么不叫我呢?”而张雯一脸委屈地说:“大家以为您是在考验我们,所以,都认真地读书,等待你来上课。”“什么?!”学生看我一头雾水,显得格外兴奋,我分明从他们脸上读出了几分得意。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告诉了我事情的真相。原来,在我没来时,他们虽觉反常,但同学中无一人议论,也许认为老师临时有事晚些过来,都在值日班长张雯的带领下背诵古诗。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同学们已经背了不少首古诗,可依旧不见我这个老师的身影。渐渐地,调皮的同学坐不住了,教室里开始议论起来,起先是小声,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用上语文课了。”“老师一定有什么事耽搁了。”“这样傻等总不行吧,让值日班长去找老师吧。”正当同学们催促班长找老师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声音:“不对,这是‘陷阱’,一定是朱老师设的‘陷阱’。”同学们哗然,纷纷循声向他望去,原来是一向思维敏捷、发言积极的薛博文,大家期待着他发表高论。薛博文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大家想一想,朱老师是不是经常‘考验’我们?经常有新花招让我们写作?”同学们一听到写作,就不自觉地多了一份紧张感。“这次,朱老师一定是故意不来,好让我们在教室里大闹天宫,待会儿老师一来,就叫大家写作,题目是《当老师没来的时候》,你们信不信?”同学们听了他的话,半信半疑。虽然经常写作,但是,提到习作,还是令不少同学感到紧张。而有的同学则持反对意见:“不会的,一定是老师有事不在,别自己吓唬自己了。”还是薛博文头脑灵活:“那谁去看一下老师在不在办公室,不就知道了?”谁去看呢?这个重任当然落在值日班长身上了。于是,张雯带着所有同学的好奇,来到了办公室门口,看到我正坐在办公室里,便立即回来汇报:“朱老师就在办公室里,而且还看到了我,一定是在考验我们呢!”大家意见统一了,一致认为,这一定是老师为写作而设下的“陷阱”。于是,他们积极地商讨对策:“既然老师要等待我们制造混乱的场面写作,我们就来个反其意而行之。”“对,对,我们不要闹了,大家继续认真地背古诗,古诗背完了,就背课文。这样,老师一进来,看到我们没有破坏纪律,个个都很认真,就觉得没什么好写,不就可以免写习作了吗?”同学们积极响应,也许是为了不写习作,也许是感到有趣,总之,他们显得空前的团结。不一会儿,教室里又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一直持续到我的到来。
听完他们的故事,我暗自好笑:他们竟然以为这是我预谋的一个“陷阱”,太有意思了。随即,我灵机一动:这不是又一个现成的习作材料吗?学生从开始猜疑的紧张,到派同学打探情报的齐心,最后到共想计策来应对老师的兴奋,都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啊。看着他们此时的兴奋劲儿,一定以为这次习作可以幸免了。我决心再“考验”他们一回,便宣布:“你们想得对,我们现在就写习作。”“啊?!”“不会吧!”看着他们那一个个夸张的表情,我心中好一阵窃喜:这可是你们送给我的一个意外收获呀!
那天,同学们写得特别快,从笔端流淌出来的文字一点不含糊,将短短几分钟发生的事,描写得一波三折。我更是兴奋:因为这是我唯一没有预设的一堂习作课!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教学生成!
我们常在教学中追求精彩的生成,这是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又是一种教学机智。从表面上看,这一次习作教学的生成,是由于我工作的失误而偶然产生的,但细究起来:若没有我以往这种特殊的习作教学风格的影响,若我眼中没有学生,没有千方百计积累习作素材的理念,又怎会有这次精彩的意外收获呢?
因此,我悟出了一点道理:只有在课前有一定的思想和智慧的准备,才能够在一些“可能”和“未知”发生时,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创造出生态课堂的精彩。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被激发起“兴奋”的学习状态,发表精彩的观点时;当学生出现理解或误解的“错误”时;当师生互动中,学生“随机”冒出的精彩火花时;当学生表情出现“细微”的变化时;当教师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时,都是意外生成资源可以利用的大好时机。
(作者单位: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
有时,我也会故意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达到不倾吐不为快的境界。例如,有一天课始,我走进教室后,便将一个学生不问原因地叫到教室外面,转身随手关门,将他关在了外面。正当众多学生心中疑虑重重、纷纷猜测之时,我却微笑着让他们说出这位同学的穿着,他们在心理上经历了较大的起伏后,写出的文章既具体又生动。我喜欢这样的习作教学方式,学生也渐渐习惯了这种方式。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意外的一幕:那是一节很平常的语文课,上课的铃声响起,照理我该出现在教室里,但因为新学期的语文课有时在第一节,有时在第二节,不像以前有规律,我一时没有适应过来,竟忘记了这节是自己的语文课,仍坦然地坐在办公室里备课。大约两分钟之后,我偶然抬头时,发现班长张雯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但还没来得及和她说话,她便一溜烟地跑了。我心里虽然有些纳闷:张雯怎么过来了?但随之又想:她一定是找其他老师,若找我,她一定会进来跟我说话的。因此,我埋头继续心安理得地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五分钟以后,平行班的华老师一进办公室,就向我发布消息:“你们班真奇怪,没有老师在,可同学们在齐背课文,而且个个都很认真,太自觉了!”我一听,猛然想起什么,立即查看我的课表,“天哪,竟然是我的语文课!”我惊呼着,连忙手捧教材向教室冲去,一路上直埋怨自己马大哈。接近教室时,果然听到从里面传来整齐而又充满情感的读书声,这多少让我感到欣慰,毕竟,没有同学破坏纪律。一进教室,我连忙打招呼:“对不起,对不起,我来晚了。” 但立即又略带几分责备地对班长说:“张雯,你刚才来办公室,为什么不叫我呢?”而张雯一脸委屈地说:“大家以为您是在考验我们,所以,都认真地读书,等待你来上课。”“什么?!”学生看我一头雾水,显得格外兴奋,我分明从他们脸上读出了几分得意。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告诉了我事情的真相。原来,在我没来时,他们虽觉反常,但同学中无一人议论,也许认为老师临时有事晚些过来,都在值日班长张雯的带领下背诵古诗。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同学们已经背了不少首古诗,可依旧不见我这个老师的身影。渐渐地,调皮的同学坐不住了,教室里开始议论起来,起先是小声,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用上语文课了。”“老师一定有什么事耽搁了。”“这样傻等总不行吧,让值日班长去找老师吧。”正当同学们催促班长找老师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声音:“不对,这是‘陷阱’,一定是朱老师设的‘陷阱’。”同学们哗然,纷纷循声向他望去,原来是一向思维敏捷、发言积极的薛博文,大家期待着他发表高论。薛博文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大家想一想,朱老师是不是经常‘考验’我们?经常有新花招让我们写作?”同学们一听到写作,就不自觉地多了一份紧张感。“这次,朱老师一定是故意不来,好让我们在教室里大闹天宫,待会儿老师一来,就叫大家写作,题目是《当老师没来的时候》,你们信不信?”同学们听了他的话,半信半疑。虽然经常写作,但是,提到习作,还是令不少同学感到紧张。而有的同学则持反对意见:“不会的,一定是老师有事不在,别自己吓唬自己了。”还是薛博文头脑灵活:“那谁去看一下老师在不在办公室,不就知道了?”谁去看呢?这个重任当然落在值日班长身上了。于是,张雯带着所有同学的好奇,来到了办公室门口,看到我正坐在办公室里,便立即回来汇报:“朱老师就在办公室里,而且还看到了我,一定是在考验我们呢!”大家意见统一了,一致认为,这一定是老师为写作而设下的“陷阱”。于是,他们积极地商讨对策:“既然老师要等待我们制造混乱的场面写作,我们就来个反其意而行之。”“对,对,我们不要闹了,大家继续认真地背古诗,古诗背完了,就背课文。这样,老师一进来,看到我们没有破坏纪律,个个都很认真,就觉得没什么好写,不就可以免写习作了吗?”同学们积极响应,也许是为了不写习作,也许是感到有趣,总之,他们显得空前的团结。不一会儿,教室里又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一直持续到我的到来。
听完他们的故事,我暗自好笑:他们竟然以为这是我预谋的一个“陷阱”,太有意思了。随即,我灵机一动:这不是又一个现成的习作材料吗?学生从开始猜疑的紧张,到派同学打探情报的齐心,最后到共想计策来应对老师的兴奋,都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啊。看着他们此时的兴奋劲儿,一定以为这次习作可以幸免了。我决心再“考验”他们一回,便宣布:“你们想得对,我们现在就写习作。”“啊?!”“不会吧!”看着他们那一个个夸张的表情,我心中好一阵窃喜:这可是你们送给我的一个意外收获呀!
那天,同学们写得特别快,从笔端流淌出来的文字一点不含糊,将短短几分钟发生的事,描写得一波三折。我更是兴奋:因为这是我唯一没有预设的一堂习作课!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教学生成!
我们常在教学中追求精彩的生成,这是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又是一种教学机智。从表面上看,这一次习作教学的生成,是由于我工作的失误而偶然产生的,但细究起来:若没有我以往这种特殊的习作教学风格的影响,若我眼中没有学生,没有千方百计积累习作素材的理念,又怎会有这次精彩的意外收获呢?
因此,我悟出了一点道理:只有在课前有一定的思想和智慧的准备,才能够在一些“可能”和“未知”发生时,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创造出生态课堂的精彩。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被激发起“兴奋”的学习状态,发表精彩的观点时;当学生出现理解或误解的“错误”时;当师生互动中,学生“随机”冒出的精彩火花时;当学生表情出现“细微”的变化时;当教师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时,都是意外生成资源可以利用的大好时机。
(作者单位: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