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叙事符号的量化分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zlwz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符号的功能不仅在于“合成文本”,也在于“直接表现思想”。在某些小说中,叙事性符号不仅是作者集成情节、体现主旨的构件,也是作者直接呈现信息组合主旨的意象。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甄士隐”,作为叙事符号不仅仅作为小说情节中的人物的姓名存在,符号本身包含的“假语村言”、“真事隐藏”的内涵已经直接传达出作者创作的立意。这种“叙事符号兼作主题信号”的手法,鲁迅在小说中可谓运用得出神入化。下面本人尝试借鉴符号学、新批评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以《药》和《祝福》为例,对鲁迅小说中的两类叙事符号加以简要的量化分析。
  
  一、色彩符号——《药》与《祝福》中的主体色彩及比重
  
  中国文学是讲求声色动静的文学,诗文中一向不缺乏色彩渗透。但大多数作家都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杜牧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那样侧重于运用色彩渲染意境,鲜有作家从叙事角度而不是着眼于抒情意味对色彩加以调度。
  鲁迅善于在小说中运用体现叙事功能的色彩。他撷取中国文化中传统色彩观中的相关要素,对这些色彩加以个性化的设计与调配。红、白、黑、蓝、黄是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较为明晰的颜色,鲁迅使之成为自己在小说中加以调用的主要颜色,鲁迅以色泽的明暗浓淡和它们在叙事中的比重来影射现实乃至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理解和判断。在颜色的配置上,鲁迅较多采用“配色”技法而较少实行“润色”,他往往以某一种颜色作为某篇小说的主色,然后“配”以具有其它象征意义的辅色,并常常在同一色系中利用色差制造出色度轻重不同的相邻色,以避免小说色彩的单调,同时暗示社会思想或社会状态的多元和多面。
  《药》全文有28处写到颜色,其中“红色”6次、“白色”12次、“黑色”8次、“乌蓝”1次、“碧绿”1次。主要色彩是红色、白色和黑色。
  “黑色”是中国文化中最沉重、最恐怖、最富有不祥气息的颜色。这种颜色在《药》中每每以无可争议的分量出现:天空是“秋天的后半夜”,街是“黑沉沉的”,二者组合成一个黑暗压抑的立体空间。在这种环境的绝对控制下,刽子手浑身黑色,烤熟的馒头也是整个的黑色……从整体空间到具体物事,沉重而令人恐惧,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阴森恐怖和恶势力的强横暴虐。
  相对于色泽浓重、意味集中的黑色,《药》中的红色则具有多个层次、多种内涵。在《药》中,有令人深感压抑恐惧的暗红色——士兵衣服“暗红色的镶边”,有让人触目惊心的鲜红色——“鲜红的人血馒头”,也有意味着微弱希望的白红色——坟顶上“红白的小花”。各种颜色的“红”点缀于当时的社会与“革命”之中,虽不成气象,但是形成不可否认的存在,体现当时“社会观念”与“革命斗争”的复杂状态。
  “白色”在《药》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灰白”的路,“惨白”的脸,焦皮馒头里的一道“白”气——白色,它不是“红色”的同党,也不是“黑色”的盟友,作为中间色,带着浓重的凄凉而虚浮的气息,它们象征社会上数量最多、但社会影响力最弱的客观存在,也是当时社会心理中抹之不去的种种元素。它们与黑色、红色一起,合成并再现了当时的沉郁、复杂,洋溢着“恶气”和“鬼气”的社会环境。
  《祝福》中的色调不像《药》中的色彩那样浓重和纯粹。因为《祝福》所要表现的社会生活远不像《药》所描述的政治斗争那么容易简单做出原则判断,所以暗示主题的色彩相应琐碎迷离。《祝福》对色彩的描述共约22次,其中白色(含月白、灰白)9次,黑色(含灰黑、黑黄、青色)7次,黄色4次。主要色彩为白色、黑色、黄色,另偶有蓝色、红色。
  与《药》以“黑色”为主要的背景色彩不同,《祝福》以白色为其主色调:统纳一切的是“灰白色”的天空,天空下是团团飞舞的白色的雪花、屋宇上是雪白的瓦楞、屋檐下的人物是花白头发、人物穿的是月白背心。比起《药》黑色里的压抑和残酷来,《祝福》中更多的是“白色”所象征的更多的是社会生活中的阴冷。《祝福》在颜色符号的设置上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即在微观的色彩设计上的色彩多为模糊色:不仅白色多为月白和灰白,黑色中也多有灰色、黄色融入,使整篇小说变成蕴含浓郁的疑虑和迷茫意味的情境。黄色是《祝福》中出现第三多的颜色,“黄色的灯火光”渲染了一个混浊的人间社会,黄色的脸颊勾勒了生活在苦难中的生命个体。《祝福》中的红色只有两次,一是洗福礼时在水里泡得通红的女人的胳膊,一是第一次出现在鲁镇的祥林嫂的脸颊,它们零星的、瞬间的、不成气候的在人间存在。小说以白、黑、黄构成完整的人间社会图景,也十分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的思考和评价。
  
  二、数字符号——病态社会群体的构成比例及生命的价值总和
  
  无法判断鲁迅小说中或隐或显的数字符号是作者无意为之还是出自作者的精心设计,客观上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叙事情节的附着,它们已经成为小说主题的简洁有力的诠释和证明,当然也是作者引领读者走向小说精神核心的蹊径。鲁迅在《药》中加以具体表现的人物有华老栓、华大妈、夏四奶奶、夏三爷、花白胡子;康大叔;华小栓、夏瑜、“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
  从年龄看,老者5人、中年1人、青年5人,而在这5名年轻人中,1人病入膏肓(小栓)、1人畸形(驼背)、1人异常(红眼睛),如果除去死去的两个,年龄结构中老中青比例为5:1:3,可见这个社会的暮气沉沉、痼疾深重。
  是否这个社会真的是痼疾深重到必须彻底否认其存在的必要?鲁迅同样以数字符号给了我们确信的答案。一个社会存在的必要性是以社会的综合价值为参照值并据此加以判断的。鲁迅提供给我们一个数字分析的角度,让我们得以从社会成员的生命意义入手对这一问题加以认识:
  
  华家、夏家的人生追求都以失败而告终,整体上,他们生命意义的总值为“0”,而康大叔、阿义的生活目标基本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即社会的负面价值约为“满分”,这样一来,整个社会的生命价值为“-100”,社会的可恶和可怕程度及其存在的否定性,当然不言而喻。
  再从人物身份看,小说中描述的封建鹰犬共3人(康、夏三爷、阿义)、革命者1人、普通群众6人。反动与正义的力量之比为3:1。如果把6个盲目趋奉反动势力的群众算做反动势力的精神支持者,那么1个革命者所需抗衡的对手为9个。“1:9”,可见正义的暂时失败势所难免。只有赢得群众,力量的对比方才有质的变化(即7:3)。数据计算的结果自然而然给出这样的结论:能否争取6个群众是革命力量能否战胜反动力量、成为社会中主导势力的关键,当然也是革命能否最后成功的关键。
  除了可从社会构成的角度按照这种数据分析方法对鲁迅小说中的相关符号加以理解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经济数据”符号对作者的创作意图作深入分析。在《祝福》中,文中出现经济数据共有7处,可供分析有4处: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大盘,1元
  祥林嫂初到鲁镇帮佣,每月500文,时值0.5元
  祥林嫂被婆婆卖到山里,价值80千,即80元
  捐门槛价目大钱12千,即12元
  社会中上层人物享用的一盘“物美价廉”的鱼翅,是当时社会下层年富力强“安分耐劳”的女工的两个月工钱。“年纪二十六七"、“模样还周正”、“安分耐劳”的妇女,身价包括人权相当于80盘鱼翅、等值于6.67个木制的门槛。勤苦能干的女工始终没能享用自己劳动所得的分文,夫权的代表婆婆从她的身上抢掠了她前半生中劳动所得的全部,她又积极主动地将她后半生中劳动所得的全部奉献给神权的象征“门槛”。——鲁四老爷们对劳动者剥削之狠毒、婆婆们对妇女欺凌之残忍、“门槛”们对世人毒害之深重,有进步倾向的“我”的首鼠两端、社会最下层的祥林嫂们不幸和愚昧、整个社会的状态和悲哀,都可以从这些数据符号中或分析或推理而得知。
  以上所作的量化分析看起来未免有失正统。的确,在中国传统的、多多少少带有印象主义色彩的、注重感性、注重整体思维方式的背景下,这种理性和量化的分析方式自然有它的怪异处。但本人认为,不是每一次阅读都必须是远离文艺理论的阅读,也不是每一次教学都必须是绝对规范的、纯感性的阅读。作为一种并不新鲜的存在(西方的数据分析法在上世纪70年代即传入中国),作为对常态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本文聊博同道一观,或一笑。
  
  王白云,中学语文教师,现居上海。
其他文献
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学生不能确定词性,搞不清句子的主谓宾;对文言文的“取消句子独立性”,“名词直接作状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摸不着头脑;基础题中语病题判断的正确率低得可怜。  学生汉语语法知识的匮乏还直接影响高中英语教学,我教学班级的英语老师就冲着我埋怨:“英语语法无法贯通下去,是你们语文老师的失职。你什么时候还是给学生讲一讲语法吧!”我也是有苦难言呐,现在的高中生语法
浪潮信息:服务器龙头持续崛起国盛证券预测数据  浪潮信息(000977):信息化到智能化,服务器市场需求爆发。随着新技术的兴起,全数据量、流量以可观的速度增长,服务器的需求也因此被推动上升。BAT巨头持续投入数据中心的建设,以求达到规模效应;AI市场的计算需求爆发也给公司带来更多机会。浪潮也在AI计算端有着丰富的布局,目前国内各项市占率第一,未来有望陕速增长。  内外兼施,构建浪潮行业优势。浪潮的
“素人”即平常人。他们有七情六欲,充满了一般人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感情细腻且丰富,朴质无华,性格中有坚强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会因不满现实而抨击,并努力改变现状,但也会苟且偷生、狭隘、保守、守旧……素人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朱自清称自己为“素人”,并在其散文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着他的素人心态。  在他的散文中有大量闲情逸致类的散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
张鸣,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执教至今。曾任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有《宋代“转踏”歌舞与歌词》《宋金十大曲笺说》《从白体到西昆体》《宋诗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简明中国文学史》(下)等论著。    王颖(以下简称“王”):张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
最近连续听了几十节初、高中语文课,最基本的感受是,语文课堂迫切需要“打假”、“去伪”,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沦为无个性、无思想、无学生的“三无”课堂。  语文教学的“伪”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自己缺席。让备课沦为不同程度的剽窃、抄袭    很多老师在备课之初不是认真研读文本,以期获得对文本的自我体验和认识,而是先查阅各种教案、课件及其它相关素材,让二手资料代替自己对文本的元初体验和独立思考,对
新课程呼唤体验教学,理想课堂召唤体验教学,语文教育更需要体验教学。正如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一共出现16次。可见,“体验”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的本质就是人的体验,没有人的体验就没有语文的生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学习体验
多少年来,中学生作文的评改一直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不少教师呕心沥血、精批细改,而学生只做“听众”“看客”,甚至有的对老师的评改不当一回事;许多作文讲评课,从审题讲到结构,从语言讲到立意,讲解精细,剖析深刻,理论指导做到了家。结果呢,学生的作文,以考试来说,分数还是“定格”在几乎固定的某一分数段,学生作文没有实质性的改观和升格。究其原因应该是作文教学只重视了教师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
在初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的时候,一直有种挥之不去的感觉萦绕其间,有过震撼,惊讶,钦佩,也有过惶惑,沉思和不解。最近听了几节课,这种感觉似乎更为强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说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既然是对话,那么,在阅读(听)余光中美文的过程中的些许想法,即使冒昧或肤浅,也许是情有可原的。    一、是节选文本还是节选情感 
应该说2010年的湖北省高考作文命题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出题专家也曾期望并预测今年的高考考场上应该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习作。可是事与愿违,从考场习作来看,从阅卷老师的面色及唉叹声来看,我们的考生还是囿于四平八稳的作文模式中;从专家与一线教师对同一篇文章的争议来看,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深处误区中。现将本次我省高考考场上较显性的问题列举出来,旨在与各位教育同仁共同面对并作出思考,以寻求中学作文教学的正
每一棵栀子都在诠释着一种人生。  一  阴历五月,是栀子花开的季节。伴随着阵阵粽香,栀子花悄然盛开,为节日平添了几许芳香。  校园里,教学楼前分布着几十株栀子,一时间花儿竞相开放,偌大的校园芳香四溢。那或浓或淡的香味,在微风的轻拂中遍布校园的每一角落。  如白色的蝴蝶一般的花儿,有盛开着的,有半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密密匝匝,挤挤挨挨,驻满枝头。无论近观还是远看,又白又大的花朵与繁茂青翠的叶子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