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教育行业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互联网与教学有效结合,这对于现代教学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升级,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之于传统教学,“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学课堂,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推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231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发展,已经与社会的各个层面互相结合,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其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也非常巨大,现代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与高效。而将互联网中方便和高效等特点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帮手。高效的教育方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也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互联网+与课堂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一、利用互联网+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与身体的发育都不成熟,自身都是非常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会有较大的困扰。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引导者,让学生经过引导进行主动学习。而引导学生的兴趣则最为适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聯网+环境下的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如题: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周长是40米,如果每隔4米栽一棵树,要栽多少棵树呢?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非常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在互联网+下解决此类应用题时,教师借助互联网向学生展示在池塘边栽树的情境。教师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模拟了题目中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题目意义。并且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含有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联网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将文字知识转变为图像知识,不但为学生构建出恰当的学习氛围,并且让学生在该情境下可以进行深度的学习,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进行认知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要将互联网技术灵活应用于数学课堂,依托于先进技术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大平台,并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与提高。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个性受到限制,学习兴趣、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质疑并自主探究,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小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时应合理控制课堂的开放度,应通过一些特定情境与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拥有一个清晰的自主学习的思路。总的来说,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善于运用情境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情境时也需讲究策略方法。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具体学习内容,灵活利用教学资源、互联网技术、多媒体设备创设出与数学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人的思维形成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尽量用图片、实物等,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去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把抽象的搭配组合问题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展示出来,变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搭配衣服、搭配营养早餐、旅游中的路线问题和亲朋好友见面时的握手、开密码箱时选择密码的问题,以及根据数字卡片任意组合三位数的问题等,实现了变抽象为具体,使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层面。也正是这些形象化的生活画面,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时,首先,我用一体机展示第一个教学情境———《搭配衣服》:马戏团的小丑要表演,他要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应该怎样搭配?出示两顶帽子和三条裤子的图片,老师顺手给上面的裤、帽进行编号,随机指名让学生抢答谁和谁搭配。此时,学生的这种思维是无序的,很容易出现重复和遗漏。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合作完成后,又将刚才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用触摸一体机展示在全体同学面前,这时,学生的思路已经完全清晰了。接着,我给同学们展示第二个数学情境———《营养配餐》和第三个数学情境———《路线问题》,都是通过一体机把具体的实物以动态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从而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若想有效的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还需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创新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57.
[2]黄静.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34.
[3]陈金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考[J].数字通信世界,2019(10):223.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231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发展,已经与社会的各个层面互相结合,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其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也非常巨大,现代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与高效。而将互联网中方便和高效等特点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帮手。高效的教育方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也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互联网+与课堂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一、利用互联网+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与身体的发育都不成熟,自身都是非常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会有较大的困扰。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引导者,让学生经过引导进行主动学习。而引导学生的兴趣则最为适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聯网+环境下的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如题: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周长是40米,如果每隔4米栽一棵树,要栽多少棵树呢?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非常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在互联网+下解决此类应用题时,教师借助互联网向学生展示在池塘边栽树的情境。教师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模拟了题目中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题目意义。并且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含有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联网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将文字知识转变为图像知识,不但为学生构建出恰当的学习氛围,并且让学生在该情境下可以进行深度的学习,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进行认知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要将互联网技术灵活应用于数学课堂,依托于先进技术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大平台,并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与提高。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个性受到限制,学习兴趣、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质疑并自主探究,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小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时应合理控制课堂的开放度,应通过一些特定情境与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拥有一个清晰的自主学习的思路。总的来说,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善于运用情境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情境时也需讲究策略方法。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具体学习内容,灵活利用教学资源、互联网技术、多媒体设备创设出与数学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人的思维形成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尽量用图片、实物等,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去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把抽象的搭配组合问题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展示出来,变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搭配衣服、搭配营养早餐、旅游中的路线问题和亲朋好友见面时的握手、开密码箱时选择密码的问题,以及根据数字卡片任意组合三位数的问题等,实现了变抽象为具体,使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层面。也正是这些形象化的生活画面,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时,首先,我用一体机展示第一个教学情境———《搭配衣服》:马戏团的小丑要表演,他要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应该怎样搭配?出示两顶帽子和三条裤子的图片,老师顺手给上面的裤、帽进行编号,随机指名让学生抢答谁和谁搭配。此时,学生的这种思维是无序的,很容易出现重复和遗漏。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合作完成后,又将刚才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用触摸一体机展示在全体同学面前,这时,学生的思路已经完全清晰了。接着,我给同学们展示第二个数学情境———《营养配餐》和第三个数学情境———《路线问题》,都是通过一体机把具体的实物以动态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从而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若想有效的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还需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创新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57.
[2]黄静.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34.
[3]陈金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考[J].数字通信世界,2019(10):223.